学术投稿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室应急处理

陆佩言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手术室, 应急处理
摘要:目的:更好地配合急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方法: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操作.结果: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救治率.结论:对主动脉夹层动瘤手术急救时实施规范化、制度化常规操作,可有效地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侧位切断或部分切除内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221例体会

    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侧位切断或部分切除内括约肌术治疗陈旧性肛裂221例,该术式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无痛苦,出血少,术后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志正;张小顺;赵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笑气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泌乳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孕足月、单胎头位的正常初产妇120例分为两组;产程中吸入笑气60例为镇痛组,未用任何镇痛药物的产妇60例为对照组,观察分娩镇痛对泌乳的影响.结果:两组的产后24h泌乳素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初乳时间、新生儿生后48h内体重下降相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镇痛组初乳时间提前4~5h,新生儿体重下降减少30~40g.结果: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缩短了产程,增加了早期泌乳素的分泌,对母乳喂养的成功起促进作用.

    作者:徐红丽;杨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外伤后急性脑肿胀36例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6例CT诊断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外伤后急性脑肿胀多数表现为伤后即刻意识障碍,呈持续性昏迷,少数可伴中间清醒期,CT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大脑半球肿胀,采用综合疗法可提高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生存率.结论:外伤后急性脑肿胀在脑外伤后较为常见,因其死亡率高,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作者:庞赤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手术室整体护理体会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理人员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围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这是一个大家都在积极探讨的问题.我院自制了<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表>,自2004年1月~6月对200例手术病人施实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董继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手术作为外科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病人可因手术成功而恢复健康,但也有可能因意外而致残,甚至死亡.因此,对病人来说手术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可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反应.更有甚者,不良的心理反应可影响手术效果,影响术后的恢复,所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不容忽视.工作中,我们利用所学的护患交流的原则和技巧,并结合实践,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罗艳琴;郜娜杰;刘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总结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50例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采用氯胺酮+γ-羟丁酸钠静脉复合麻醉,辅以安氟醚吸入.结果:麻醉满意率90%,10%的患儿出现屏气、紫绀,均于术后0.5~2h内完全清醒.结论:上述麻醉方法应用于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可以满足手术需要.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抑肽酶过敏试验阴性静注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50岁.体重60kg.术前诊断:①风湿性心脏病;②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择期全麻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入手术室,建立ECG、SpO2、有创血压监测、右锁骨下静脉置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以咪唑安定6mg,芬太尼0.4mg,万可松8mg静脉诱导后,2%利多卡因3ml气管内表面麻醉下插入气管导管,机械通气,Vt12ml/kg,Vf12次min,吸入2%安氟醚,输注平衡液300ml,血安定500ml,血压120/80mmHg,心率86次/min.

    作者:景卫山;凤旭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特大面积烧伤后头足部取皮体会

    在特大面积重度烧伤病人中,头足部虽也极难幸免,但由于其有头发和较厚角质层保护,且愈合快,不易留下瘢痕,所以经过特殊处理可为其它创面提供早期皮源.我科在过去10年间收治了一些特大面积烧伤病人,尝试使用烧伤后头足部作为早期削痂植皮的供皮源,取得满意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以供参阅.

    作者:宋若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外伤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外伤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式及疗效.方法:13例患者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结果:随访1~3年,11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例症状减轻,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该术式具有保留鼻中隔正常生理的功能的优点,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戴耀章;陈向东;耿蔓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创伤小、手术恢复快为特点广为胆石症、胆囊息肉患者所接受.随着LC技术的广泛开展,大批病人同时接受LC,护士工作繁忙,护理工作量显著增加,容易忽视患者的心理状况.由于患者文化层次不等,对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了解程度不一,部分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影响麻醉,不利于术后恢复.为此,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使病人在佳的生理、心理状态下、在严格控制发病的情况下接受手术,对促进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牛连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恢复24例,良好15例,中残11例,重残7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0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手术、低温技术、适当脱水、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焕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器械配合

    冠状动脉搭桥(CABG)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的方法是在体外循环下、心脏完全停跳下进行,但体外循环可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紊乱.近十几年来,微创伤、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MI-OPCAB)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2001年~2002年11月在北京教授的指导下,施行OPCAB 9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的器械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符继荣;唐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经尿道电气化加电切术治疗BPH疗效观察

    我院2001年9月~2003年9月应用劳腾气化切割电极对7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施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术(TUVP)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景斌;杨晓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胃肠镜麻醉2500例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水平更加关注,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使人们对医疗及检查手段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科无痛技术应用于胃肠镜检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得到相关科室医生及病人的欢迎.

    作者:胡允梅;吴华;黄增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手术期配合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骨科常见病,因其病因复杂,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和生活.随着现代医学发展,显微外科技术提高,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采用五种[1]显微手术法治疗,诸如带血管蒂、肌肉蒂的骨瓣及骨膜移植[2,3]等.我院采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后严格管理,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推迟负重时间[4],定期复查,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朱玉玲;付晓娟;李春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超声雾化吸入法在心脏手术后的应用体会

    超声雾化吸入法在临床应用较普遍,尤其是全麻开胸病人术后因肺功能受损、呼吸道粘液分泌紊乱和清除障碍,易并发肺炎、肺不张.超声雾化吸入法是临床上常规用于湿化痰液、协助排痰、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主要措施之一.

    作者:杨静;王秋红;曹燕懿;杜利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胰腺炎与营养的关系及其营养治疗

    胰腺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腺内酶原群激活,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和坏死,并波及周围器官和组织,但其确切发病机理还未完全清楚.致病因素包括胆结石、胆道寄生虫、酗酒、药物、外伤等,约15%的患者无任何诱因.胰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临床上急性胰腺炎又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前者病情较轻,后者病情凶险,但在发病初期难以判别其严重性.

    作者:乔寒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治疗以及死亡原因.方法:对三家医院35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经手术治疗,1例术后死亡;7例保守治疗,死亡6例,总的死亡率20%.结论:早期诊断和积极手术是成功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关键,患者死亡大多由于得不到及时诊疗所致.

    作者:刘雅彬;黄壮士;黄培洁;张艳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鑫永泰皮肤消毒剂与碘伏用于术前手消毒的效果比较

    近年来,用于手术人员的术前消毒液日渐增多,但大多都存在不足之处.为选择一种快捷、简便、消毒效果可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术前消毒剂,我们于2004年1月~3月对鑫永泰皮肤消毒剂进行了实用消毒效果观察,并与碘伏进行对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侠;徐淑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97例心脏手术后护理体会

    资料表明,心脏外科手术可以使84%心脏病人实现解除病痛,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预期效果.心脏手术后得到专业的监测与护理,能明显降低手术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我ICU自2000年以来对97例心脏病人进行监护,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范向丹;陈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