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少年患者区域麻醉术中精神异常分析

高艳花

关键词:青少年, 区域麻醉, 精神异常
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患者区域麻醉术中精神异常的原因.方法:对术中精神异常22区域阻滞的患者,麻醉操作按常规完成.麻醉药物为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1:1液15~20ml.根据术中精神异常情况分类,并进行镇静催眠处理.结果:对经过22例患者的镇静、催眠、止痛等处理均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青少年术中出现精神异常因素很多,术中应综合分析,并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鉴于青少年术中易出现精神异常,为避免患者术中清醒造成的精神伤害.故术前及术中应充分镇静,并常规低流量吸氧,以防止中麻醉管理被动.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胆漏的早期诊治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漏形成的原因及其早期诊治.方法:综合临床遇到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例病人,除1例因年龄大,并发休克死亡外,余7例全部治愈.结论:胆漏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良好,反之,则导致严重后果.

    作者:李济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探讨(附45例临床分析)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其临床特点,临床表现较青壮年复杂,治疗有其特殊性,我院自1979年2月~2002年1月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就手术前后完整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吴守群;陈优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腿及足部皮肤脱套伤的治疗

    目的:为探讨小腿及足部皮肤脱套伤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小腿及足背全厚去脂皮片、足底保留薄层脂肪组织皮瓣的方法治疗33例,随访六个月至一年半,效果良好.结果:33例中27例一期愈合,5例有小片状皮瓣坏死,经换药和植皮创面获愈合.结论:我们认为该法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薛金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鼻漏的显微修复

    颅脑损伤颅底骨折引起脑脊液鼻漏较常见,其中大多数在15天~2月内能自行停止.在2~3月后出现者则为迟发性脑脊液漏,其大危险在于易导致反复发作的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修补方法有多种,近年来有诸多报道,但未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本文报告了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漏的显微镜下修复13例.

    作者:王一公;樊建勋;李德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冠心病非心脏手术不同麻醉方法效果观察

    随着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的日益增加,麻醉方法及其药物对冠心病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为寻求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病人安全、有效,对生理干扰少的麻醉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方法用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并与单纯全麻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叶新红;张贯峰;郭松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自1997年以来的30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者行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中、术后病人的反应进行观察,并记录HR、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30例中有28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不良反应及麻醉后病发症发生,满意率达93.34%,其中有2例因麻醉浅术中出现憋气、喉痉挛又行二次手术.结论: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效果满意,在小儿麻醉中不失为其它药物不能代替的一种静脉麻醉方法.

    作者:张彩举;付金厚;张振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克氏针及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是骨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因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移位.骨折类型可分为横形、斜形、粉碎性骨折,以往大多采用手法复位八字绷带固定.近年来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也被临床所采用.

    作者:陈兆兴;王中元;刘东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术前应用阿托品过量致中毒1例报告

    笔者于2000~2001年在非洲苏丹华夏医院工作处理过1例术前应用阿托品过量致中毒,经抢救脱险,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股动脉损伤的急救处理体会

    股动脉损伤是创伤外科的急症之一,如处理不当,不仅受损的肢体不能存活,而且还可危及生命.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处理,高质量的重建下肢的血液循环.现就我科1982年~1999年收治的21例股动脉损伤报告如下.

    作者:任有成;崔永光;袁正江;卢宏;陈永彩;李中锋;余立明;昌泓;李超;张光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肋缘下胆囊投影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18例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肋缘下胆囊投影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入路方法与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2年6月应用肋缘下胆囊投影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18例资料.结果:318例均治愈,切口长度5±1cm,手术时间50±10min,术中失血量80~120ml,术后平均住院5天.结论: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小外形美观等优点,值得在无LC设备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广衡;李全喜;刘金彩;刘继学;曹宗申;郭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布拉诺、曲马多复合氟哌利多预防硬膜外阻滞下剖宫产牵拉反应的比较

    目的: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较为常见,我们采用布拉诺、曲马多分别复合氟哌利多预防术中牵拉反应,取得了较好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初产妇180例,ASAⅠ级.随机分成三组,A组于术前肌注布拉诺8mg,氟哌利多3mg;B组于术前肌注曲马多0.1,氟哌利多3mg;C组不用辅助药物,术中监测EKG、SpO2、Bp、R、HR及镇痛效果,胎儿Apqar评分.结果:A、B两组术中抗牵拉反应效果好,优于C组(P<0.01),且对胎儿无影响.结论:用布拉诺、曲马多复合氟哌利多预防硬外麻醉下牵拉反应是两种较好的选择,且布拉诺与氟哌利多副作用少,更适用于产科手术.

    作者:张春海;周勇;周浩;曹士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院自1998年12月至2001年10月采用硬膜外腔注药+手法旋转+中药薰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褚振中;李永宏;王文武;陈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非手术治疗颈椎病305例分析

    目的:总结非手术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经验.方法:305例按临床类型,分别采用牵引疗法89例,局部皮质类固醇制剂阻滞81例,手法按摩64例,针灸疗法71例,均配合药物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2年,305例患者中治愈58例,有效146例,无效101例,有效率低42%,高78%,平均有效率67%.结论:综合应用牵引、局部阻滞疗法、手法按摩、针灸等配合药物非手术治疗颈椎病时,疗效优于单一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杨颖涛;邓小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挤压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7例诊疗分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多见于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感染中毒和各种大手术的患者.现将我院1990年1月~2002年7月收治17例挤压伤面积在15~40%致ARF患者的诊治体会,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郭明奇;孙秋喜;张宇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56例新式剖宫产缝与不缝腹膜再次剖宫产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术缝合腹膜与不缝合腹膜对再次手术的影响.方法:通过对56例再次剖宫产术中粘连情况、术后发热、术后疼痛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再次妊娠手术间隔时间长3年,短13个月,其缝合腹膜与不缝合腹膜有明显差异,缝合腹膜组术中见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术后疼痛差异明显;术后发热稍有差异,不缝腹膜组均较缝合腹膜组轻.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爱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浅谈手术室实习护士的带教工作

    毕业护士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是实现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的重要过程,临床带教是护生过渡到临床工作的转折阶段.带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也影响着护理队伍的素质.作为带教老师,必须严肃对待,认真做好带教工作,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现将带教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秦利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单侧外固定架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四肢骨折的临床特征,分析其诊治特点,选择使用外固定架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单侧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运用c型臂x光透视机,术中可任意调整角度及方向,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的治疗方法.结果:34例病人中,闭合复位外固定17例,6周后复查骨折断端均骨性愈合,成功率为100%,5例感染伤口经取出内固定置管冲洗外固定治疗后,伤口甲级愈合,10周后复查骨折端骨性愈合.12例开放性骨折病人,经清创缝合外固定治疗后,2例伤口感染伴胫前肌腱断裂,2例钉根部感染,经换药治疗后痊愈.8周复查断端临床愈合,12周后复查骨折端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0周.34例病人中无1例成角、缩短畸形,2例胫前肌腱断裂病人伴足背伸功能障碍,其他病人活动功能正常.结论: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不须切开皮肤及大量剥离骨膜,减少感染源.外固定架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延长加压、调节方向、缩短手术时间,跨越关节固定及早期下床负重活动等特点,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粘连,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

    作者:杜奎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0例外伤性血胸失血自体回输报告

    笔者采用我科张国典主任等[1]发明的血液回收器,将20例外伤性血胸病人的胸膜腔积血回收后直接输入体内,取得了纠正休克,改善贫血,恢复胸膜腔正常状态的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福杰;张国典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第5颈椎横突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第5颈椎横突阻滞法应用于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于第5颈椎横突处,用7号针头,沿皮肤垂直方向进针2~3cm,触及骨质感,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无需寻找异感,推注局麻药10~12ml,退针至皮肤与颈阔肌浅筋膜之间再注局麻药8~10ml.本组局麻药为0.375%布比卡因及1%利多卡因混合液共20ml,除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及高血压等疾病病人局麻药内未加肾上腺素外,均加入1/20万肾上腺素.结果:本组28例手术中,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8例,锁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27例,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内固定术3例,有5例辅以半量杜非合剂;1例效果较差,使用静脉全麻药氯胺酮,后分析概因第5颈椎横突定位不准,局麻药未能准确注入第5颈术横突所致;其余32例未使用任何辅助药物,麻醉效果满意,全组无麻醉并发症,起效时间12~20min之间.结论:第5颈椎横突阻滞对锁骨手术的麻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安超;郭学锋;李燕;吴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疝中的应用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腹外疝,疝修补术后复发直接影响疝治愈率.自1999年3月~2002年7月,我院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2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景诗;马荣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