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汉
笔者于2000~2001年在非洲苏丹华夏医院工作处理过1例术前应用阿托品过量致中毒,经抢救脱险,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自1997年以来的30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者行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中、术后病人的反应进行观察,并记录HR、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30例中有28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不良反应及麻醉后病发症发生,满意率达93.34%,其中有2例因麻醉浅术中出现憋气、喉痉挛又行二次手术.结论: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效果满意,在小儿麻醉中不失为其它药物不能代替的一种静脉麻醉方法.
作者:张彩举;付金厚;张振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第5颈椎横突阻滞法应用于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于第5颈椎横突处,用7号针头,沿皮肤垂直方向进针2~3cm,触及骨质感,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无需寻找异感,推注局麻药10~12ml,退针至皮肤与颈阔肌浅筋膜之间再注局麻药8~10ml.本组局麻药为0.375%布比卡因及1%利多卡因混合液共20ml,除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及高血压等疾病病人局麻药内未加肾上腺素外,均加入1/20万肾上腺素.结果:本组28例手术中,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8例,锁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27例,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内固定术3例,有5例辅以半量杜非合剂;1例效果较差,使用静脉全麻药氯胺酮,后分析概因第5颈椎横突定位不准,局麻药未能准确注入第5颈术横突所致;其余32例未使用任何辅助药物,麻醉效果满意,全组无麻醉并发症,起效时间12~20min之间.结论:第5颈椎横突阻滞对锁骨手术的麻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安超;郭学锋;李燕;吴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了保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呼吸道通畅,采用吸氧,适时吸痰,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使呼吸道湿化等系统护理方法,为进一步救治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曹国秀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胸壁侧方肌肉非损伤开胸方法作为常规切口进行胸部手术79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马治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肋缘下胆囊投影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入路方法与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2年6月应用肋缘下胆囊投影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18例资料.结果:318例均治愈,切口长度5±1cm,手术时间50±10min,术中失血量80~120ml,术后平均住院5天.结论: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小外形美观等优点,值得在无LC设备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广衡;李全喜;刘金彩;刘继学;曹宗申;郭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四肢骨关节损伤同时合并有大面积皮肤撕脱、肌肉、肌腱、血管损伤,是现代创伤骨科经常遇到的复杂损伤之一.由于这种创伤伤情复杂、严重,常因肢体坏死而需截肢治疗,在保肢治疗过程中若处理不当,常可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危及病人的生命;即使肢体勉强成活也会增加晚期修复的困难,影响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明君;苗卫东;陈明国;张长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应用相同配方相同流量的微量泵,观察妇科和产科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是否相同.方法:选择妇科和产科自愿接受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择期手术240例,其中妇科114例,产科126例.手术结束时均给芬太尼0.05mg+0.375%布比卡因5ml作为负荷量,然后接待持续流量和微量泵(4ml.h-1),病人接受镇痛时间为48h,我院术后常规留置尿管24h,为减少尿潴留的发生,选择不同配方的两组药液,第1个24h配方为:芬太尼0.2mg、0.75%布比卡因20ml,咪唑安定5mg,氟哌利多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g,第2个24h配方为:0.75%布比卡因20ml,咪唑安定10mg,加生理盐水到100mg.结果:术后0~12h、24~48h两组病人镇痛优良率相似,12~24h妇科病人镇痛优良率仅为82.42%,产科为95.09%,两组间有较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术前准备不同、术中手术刺激程度、病人的精神心理状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妇科产科硬膜外术后镇痛药液配方不应完全相同,妇科病人镇痛的用量应适当大于产科,才能达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98年10月19日至今我们为42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施行了冠状动脉(CA)搭桥术,手术获得圆满成功,病人至今生存质量良好.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巩宁;马明德;赵辉;周伯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外科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2年外科切口感染状况.结果:伤口类型、手术性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年龄与切口感染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对切口感染的预防,要针对影响其相关因素,采取护理对策.
作者:孟巧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血清钾离子紊乱的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发生血清钾离子紊乱共56例.本文总结并分析术后产生血清钾离子紊乱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56例血清钾离子紊乱患者,经及时和正确的处理,无1例因为血清钾子紊乱性心律失常而死亡.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清钾离子紊乱的防治是关系到瓣膜置换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汤跃卿;赵文宇;刘捷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常见于轻微创伤后的老年人及遭受高能损伤的中青年人.属膝关节内骨折,处理比较困难.自1992年至2000年我院共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延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自1985年1月~1999年2月共进行腰椎间盘手术314例,经平均随访5年,手术未出现并发症,效果优良,通过临床分析认为手术操作与疗效直接有关.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吴守群;夏春红;陈优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寻找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治疗分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共190例,自1992年3月至1997年2月间收治的甲亢患者,采用颈弧形切口,切断颈部肌群,处理上下极血管时均紧贴腺体,分别结扎切断,切除大部分腺体,残留量约本人拇指末节大小,于胸骨上缘戳孔橡胶引流管.第二阶段共186例,为1997年3月至2002年3月间收治的甲亢患者,采用颈部横弧形切口,切开颈阔肌并游离肌皮瓣,纵形切开颈白线而不横断其它颈前肌群,处理上极血管时采用集束结扎法,处理下动脉对于主干切断血管,不显露喉返神经,腺体的残留量视病情轻重而定,一般为10~30%,于气管两侧分别放置橡胶片自双侧胸锁乳突肌后缘戳孔,从切口两端引出,皮内缝合皮肤切口.结果:第一阶段:术后出血2例,甲亢复发3例,甲减7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喉上神经损伤2例,切口及引流形成的瘢痕17例.第二阶段:甲减2例,喉上神经损伤1例,无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及甲亢复发,也无颈部痕形成.结论:手术方式改进能明显预防和减少手术后的出血,甲减,甲亢复发,喉返神经的损伤,尤其是术后瘢痕的形成.
作者:彭朝阳;陈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应用CRAMS评分法判断创伤伤员的严重程度及估计其预后.方法:对808例创伤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创伤分值≥7分者637例,占78.84%;分值≤6分者171例,占21 16%,提示创伤分值与伤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任文杰;刘林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心态,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方法:对住院手术的37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对37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了良好的心理护理,将病人的心理压力减轻到低限度,使病人顺利渡过了围手术期.结论: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燕;张西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全部肿瘤首位.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围手术期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且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减低,往往导致严重的合并症.所以,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我院对68例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唐国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较为常见,我们采用布拉诺、曲马多分别复合氟哌利多预防术中牵拉反应,取得了较好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初产妇180例,ASAⅠ级.随机分成三组,A组于术前肌注布拉诺8mg,氟哌利多3mg;B组于术前肌注曲马多0.1,氟哌利多3mg;C组不用辅助药物,术中监测EKG、SpO2、Bp、R、HR及镇痛效果,胎儿Apqar评分.结果:A、B两组术中抗牵拉反应效果好,优于C组(P<0.01),且对胎儿无影响.结论:用布拉诺、曲马多复合氟哌利多预防硬外麻醉下牵拉反应是两种较好的选择,且布拉诺与氟哌利多副作用少,更适用于产科手术.
作者:张春海;周勇;周浩;曹士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对自发性食管破裂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方法:1991年至2001年我们共收治11例的自发性食管破裂中,发病后入院确诊4例,误诊7例,误诊率64%;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5例.结果:手术6例全部治愈,保守治疗5例中,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本病临床表现类似胸腹急性疾病,重要的是对其认识不足亦延误诊断,通过胸部X线口服造影剂或美兰能确诊.
作者:张根庆;汤国有;刘红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性,46岁,体重55kg.术前诊断为糖尿病Ⅰ型,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于2000年5月24日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前30min肌注东莨菪碱0.3mg鲁米那0.1g.
作者:赵法亮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