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脂多糖致大鼠脑水肿中的表达

王怀立;芦军萍;赵晓明;高东培;罗强;高铁铮

关键词:脂多糖, 脑水肿,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摘要: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致大鼠脑水肿发生过程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与变化.方法健康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n=5),生理盐水组(NS组,n=50),脂多糖组(LPS组,n=50).LPS诱导大鼠脑水肿发生,制备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ICAM-1的表达情况,图像分析仪测定ICAM-1阳性细胞单位面积的光密度值(A值).结果各时间点LPS组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EB)含量、ICAM-1表达情况及表达量均高于A组和N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CAM-1表达量和脑组织含水量、ICAM-1表达量和EB含量均呈正相关(r=0.537,0.467,0.549 P均<0.05).结论 LPS可诱导脑水肿发生,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ICAM-1表达增强,促进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破坏和脑组织含水量增加,介导炎症反应过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儿童扩张型心肌病2例

    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CM)预后很差,1年生存率为75 %,5年生存率为60 %[1],心衰晚期用常规药物提高心功能效差.为探索有效治疗办法,我们应用高位硬膜外阻滞尝试治疗儿童DCM 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竹琴;刘凤岐;刘志襄;李竹英;吴树亮;孙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海洛因撤药综合征2例

    我们使用苯巴比妥治疗2例新生儿海洛因撤药综合征,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湛月娥;王丹;马恒颢;谢祥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发笑性癫(间)2例

    例1,男,4岁,因发作性发笑2个月来诊.2个月前患儿被母亲斥责后关在门外,次日晨患儿突然无端做笑脸,同时伴顿足、下蹲动作、面色潮红及意识障碍,持续约1 min左右缓解.发作后感乏力、头晕,每天发作8~9次.发作前大多有先兆,先握住其母的手,随即开始发作.头部CT和常规脑电图检查正常,药物睡眠诱发脑电图示额区少量短暂高电位棘慢波发放,发作间歇期头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显示左颞叶缺血性改变.

    作者:姜冬春;张桂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19例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MG)属免疫性疾病.常因上睑下垂为首发症状就诊于眼科,治疗方法较多,但多属非特异疗法.激素的应用为MG治疗提供有效途径,我们近期收治小儿眼肌型重症肌无力1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平;李贺敏;孟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流式细胞术动态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在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外周血细胞免疫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检测23例SLE患儿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及20例正常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Ig)的表达,淋巴细胞亚群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结果与非活动期及对照组比较,活动期SLE患儿CD+19、活化CD+3、CD+8、IgG、IgM的表达明显增高,CD+3、CD+4 、CD+(16+56)表达明显减少,CD+4/CD+8明显倒置(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非活动期SLE患儿CD+3表达明显减少、CD+4/CD+8明显倒置(P<0.05).相关分析显示,SLE组IgG与CD+19呈正相关(r=0.39 P<0.05).结论 SLE患儿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和体液免疫功能亢进,以流式细胞术动态观察SLE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有助于判断SLE的免疫状态,对SLE的诊治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陈丽彬;方凤;蒋瑾瑾;雷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儿童颅内囊性病变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颅内囊性病变的神经内镜微侵袭手术治疗.方法对6例小儿颅内囊性病变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其中颅咽管并积水行囊壁大部切除+内镜下分流术、蛛网膜囊肿行囊壁部分切除+脑池交通术各2例;血管网织细胞瘤切除、畸胎瘤并积水行肿瘤部分切除+分流术各1例.结果 6例均痊愈出院.MRI复查囊腔消失,并脑积水缓解.结论神经内镜治疗小儿颅内囊性病变创伤小,手术简单、安全.

    作者:高晋健;廖述才;陈淳;冯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亚低温治疗对窒息新生儿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儿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采用相同常规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方法,维持鼻咽温度34±0.5 ℃,持续72 h;对照组不进行亚低温治疗.检测肝功能、胆红素及临床胃肠动力学改变等指标.结果两组肝功能异常人数比较无差异,生后68~79 h血清胆红素治疗组为136±27 μmol/L,对照组为159±22 μmol/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降温并未加重HIBD新生儿肝脏功能损伤,但可能对胃肠动力存在一定影响.

    作者:张旭东;周文浩;邵肖梅;陈超;樊绍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儿童鼻出血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儿童鼻出血大多数为Little区出血[1],选择安全、有效、迅速、简便的治疗方法,对减轻患儿痛苦和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我科对1999年1月~2001年12月151例(189侧)门诊儿童鼻Little区出血患儿分别采用微波热凝固术、化学烧灼和冷冻治疗等三种方法进行治疗,以选择佳疗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误诊为肝炎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4例

    我院肝炎病房1988~1997年收治4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均因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就诊,误诊为肝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荷英;冯藏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西力欣致阴茎血管性水肿1例

    患儿,男,38 d,因鼻塞、口吐白沫5 d入院.体检:体温37.2 ℃,呼吸38次/min,心率110次/min,体重6 kg,发育营养好;前囟1.5 cm×1.5 cm,平软;唇周微绀,无鼻扌扇及三凹征;咽轻度充血;双肺呼吸音粗,闻及中细湿罗音及少许痰鸣音;心律齐,心音有力,心前区闻及Ⅱ~Ⅲ/6级收缩期杂音,吹风样;腹平软,肝肋下1.5 cm,剑下1.5 cm,质软、缘锐,脾未扪及.

    作者:方敏;李华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腺苷脱氨酶、抗结核抗体在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脑、化脑、病脑)为常见的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不典型病例较多,给诊断带来较大困难.我们对43例结脑、25例化脑、31例病脑患儿进行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抗结核抗体(结抗)测定与分析,以探讨其在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安金斗;张静;高铁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特发性扭转性肌张力不全的临床及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扭转性肌张力不全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的初步评价.方法对10例特发性扭转性肌张力不全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口服药物治疗,住院治疗1例缓解,9例有效,并对5例进行随访,平均2年6个月.结果发病高峰年龄6~9岁,单下肢起病5例,单上肢3例,颈部2例.10例实验室及头颅影像检查均正常.随访5例坚持治疗,3例好转,2例无效.结论药物治疗是小儿特发性扭转性肌张力不全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有时不稳定,治疗需个体化.

    作者:肖静;吴沪生;邹丽萍;方方;丁昌红;安静;沈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河南省围生儿死亡率变化及其与出生缺陷关系

    1996年我们开始对河南省25个市县61所医院内出生的围生儿进行监测,系统了解6年中全省围生儿死亡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出生缺陷的关系,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兴玲;张卫杰;许建平;杨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儿童1型糖尿病的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率与患儿胰岛功能的关系,明确ICA和GADA检测对1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儿童1型糖尿病31例均采用ELISA法测定GADA,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ICA,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肽、胰岛素(DPC-IMMULITE机器).结果 ICA和GADA的阳性率分别为45.2 %和38.7 %,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ICA阳性率高于GADA.抗体阳性患儿空腹和餐后C肽(0.99±0.36 ng/ml和2.10±0.99 ng/ml)及餐后胰岛素(11.53±7.11 μIU/ml)明显低于抗体阴性患儿空腹C肽(2.19±1.33)ng/ml,餐后C肽(6.18±3.91)ng/ml和餐后胰岛素(18.60±10.59)μIU/ml,P<0.05.结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ICA阳性率高于GADA.自身抗体阳性患儿胰岛功能明显低于阴性患儿,提示自身抗体阳性患儿胰岛功能损伤更明显.由于ICA、GADA两种抗体的阳性结果常不一致,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吴迪;巩纯秀;朱逞;倪桂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D-二聚体检测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意义

    高凝状态是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之一.在高凝状态下,患儿若不尽快诱导缓解,易发生血栓等并发症.近年发现部分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儿血D-二聚体(D-D)水平有较显著增高.本文对其进行检测,并就其临床意义初步探讨如下.

    作者:张琳;陈疏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儿童硬膜外血肿31例

    目的探讨儿童硬膜外血肿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儿童硬膜外血肿分别采用保守治疗、钻孔引流及开颅血肿清除,观察疗效.结果保守治疗14例恢复良好;钻孔引流9例,1例轻残;开颅血肿清除8例,3例轻残,1例死亡.结论儿童硬膜外血肿尽量保守治疗,必须手术者好选择钻孔引流.

    作者:王玉峰;殷国田;张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白细胞介素2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及白细胞介素2 (IL-2) 联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的疗效.方法用巢式PCR法扩增T细胞受体δ(TCRδ)及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检测MRD,对28例化疗12个月以上MRD仍阳性者中14例予CIK细胞/IL-2输注治疗为治疗组,余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14例中8例复发,6例MRD转阴,并长期生存;治疗组MRD均转阴,中位随访期18个月未见复发(P<0.01).结论 CIK/IL-2治疗具有清除MRD、减少儿童ALL复发的作用.

    作者:张乐萍;陆爱东;童春容;刘桂兰;田开功;陆道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三尖瓣闭锁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三尖瓣闭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选取1999年9月~2002年7月收治的三尖瓣闭锁30例,全部病例均出现程度不同的青紫和心脏杂音,心电轴左偏18例,超声心动图均有三尖瓣闭锁的特殊征象,26例行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证实. 结果 6例行腔-肺吻合术,1例行肺动脉环扎术,9例行改良Fontan术.结论青紫、心脏杂音与心电轴左偏对三尖瓣闭锁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心导管测定肺静脉楔入压估测肺动脉压力对外科进行Fontan手术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飞;高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横部引起梗阻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又称Wilkie病.此病较少见,Lee等统计581 000例入院病人中仅发现17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中的发现率也仅为0.013 %~0.2 %[1].我院自1997年以来收治8例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华;徐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深低温停循环下布-加综合征根治术4例

    1997年2月~2001年2月我院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为4例布-加综合征患儿施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武;白希玲;谌启辉;杨能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