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鼻出血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杨跃

关键词:儿童, 鼻出血, 微波热凝固术, 化学烧灼术, 冷冻治疗
摘要:儿童鼻出血大多数为Little区出血[1],选择安全、有效、迅速、简便的治疗方法,对减轻患儿痛苦和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我科对1999年1月~2001年12月151例(189侧)门诊儿童鼻Little区出血患儿分别采用微波热凝固术、化学烧灼和冷冻治疗等三种方法进行治疗,以选择佳疗法,现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幼年型皮肌炎22例误诊分析

    目的了解幼年型皮肌炎的特点,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方法统计22例幼年型皮肌炎外院误诊情况,分析原因,了解外院疑诊疾病的特点,加以鉴别.结果 42例中22例误诊,占52.4 %,其中误诊过敏性皮炎占40.9 %,急性肾炎占18.2 %,系统性红斑狼疮占13.6 %,感染后肌炎及生长痛各占9.1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及肺结核复发各占4.5 %.结论幼年型皮肌炎与成人皮肌炎不同,其早期症状多为皮肤损害,且常无特异性,易误诊.误诊原因在于对其认识不足,仅考虑常见病而忽视少见病.

    作者:李晓红;王宏伟;程佩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亚低温治疗对窒息新生儿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儿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采用相同常规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方法,维持鼻咽温度34±0.5 ℃,持续72 h;对照组不进行亚低温治疗.检测肝功能、胆红素及临床胃肠动力学改变等指标.结果两组肝功能异常人数比较无差异,生后68~79 h血清胆红素治疗组为136±27 μmol/L,对照组为159±22 μmol/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降温并未加重HIBD新生儿肝脏功能损伤,但可能对胃肠动力存在一定影响.

    作者:张旭东;周文浩;邵肖梅;陈超;樊绍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普米克令舒治疗肺炎105例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3例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及对照组10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两组呼吸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治疗组呼吸恢复正常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4.60±1.28)d、(6.83±2.38)d、(7.20±2.39)d,而对照组分别为(5.35±1.77)d、(8.56±2.87)d、(8.30±3.03)d.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对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能较快改善患儿呼吸功能,肺部罗音消失更快,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

    作者:白剑鹏;华涛;许白叶;陈激文;刘思赵;林泽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基强的松龙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采用甲基强的松龙(MPSS)佐治毛支患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晓兰;卢中朝;肖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生物节律在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间)单次择时服药的意义

    目的探讨得理多睡前一次用药治疗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间)(BCECTS)的疗效及与生物节律的关系.方法 47例BCECT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24例,得理多10~30 mg/(kg*d),分3次口服;择时治疗组23例,得理多5~10 mg/(kg*d),睡前一次口服.治疗随访3年.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 %及87 %(P>0.05),择时治疗组副作用少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得理多择时治疗(睡前顿服)与常规治疗治疗BCECTS的疗效相近,生物节律可能呈现于BCECTS的睡眠发作中.得理多单次择时治疗的用量小,副作用少.

    作者:吴小满;刘智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反复热性惊厥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热性惊厥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与海马苔藓纤维发芽的关系.方法采用热水浴诱导惊厥模型,诱导生后22 d SD大鼠发生15次热性惊厥.采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大鼠惊厥后近期和远期(3个月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Timm染色观察海马颗粒细胞苔藓纤维发芽现象.结果热性惊厥组大鼠在惊厥后早期和3个月后的寻找平台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imm染色显示惊厥15次大鼠海马区有明显的苔藓纤维发芽现象,持续至3个月后.结论反复热性惊厥可造成学习记忆损伤,海马苔藓纤维发芽可能是其发生的潜在基础.

    作者:常杏芝;秦炯;游石琼;李朝阳;吴希如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针式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67例

    2000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对67例小儿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呼兵;阮翊;杨运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腺苷脱氨酶、抗结核抗体在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脑、化脑、病脑)为常见的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不典型病例较多,给诊断带来较大困难.我们对43例结脑、25例化脑、31例病脑患儿进行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抗结核抗体(结抗)测定与分析,以探讨其在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安金斗;张静;高铁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男性单纯性肥胖患儿性发育的变化

    目的探讨男性单纯性肥胖患儿性发育的影响.方法检测42例8~14岁男性单纯性肥胖儿童睾丸容积、阴茎横径及长度、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TT)、泌乳素(PRL)、皮质醇(Cortisol)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患儿睾丸容积、阴茎大小及长度,血清FSH、LH、TT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并与其肥胖程度呈负相关.PRL、E2、Cortiso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其肥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男性单纯性肥胖儿童具有性发育不良倾向.

    作者:孟国柱;李正秋;曾志伟;郑素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麻疹疫苗注射对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4、5的下调作用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麻疹疫苗(麻苗)反复注射治疗对哮喘患儿的免疫影响. 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合素双抗夹心酶联免疫(ABC-ELISA)法测定麻苗反复注射治疗前后13例哮喘患儿(麻苗治疗组)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IL-5与血清总IgE水平,荧光酶联免疫法在发玛西亚CAP系统中检测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并与12例对照治疗组哮喘患儿及17例正常对照组小儿比较. 结果麻苗治疗后IL-4、IL-5、血清总IgE、血清ECP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显著降低(P<0.05).血浆及PBMC培养上清液IL-4与血清总IgE水平呈正相关(r=0.753,0.737 P<0.001);血浆及PBMC培养上清液IL-5与外周血EOS计数呈正相关(r=0.687,0.645 P<0.01),同时与血清ECP水平呈正相关(r=0.636,0.40 P<0.01,P<0.05).结论麻苗反复注射是通过下调哮喘患儿IL-4、IL-5水平,进而降低血清总IgE水平及EOS的增殖与活化.

    作者:檀卫平;麦贤弟;黄绍良;赵莉;吴葆菁;黄花荣;朱昌国;吴燕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普乐拜尔与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48例

    我院于2000年11月~2001年1月在腹泻病流行期间,用口服微生态调节剂普乐拜尔片剂(吉林省威特集团生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21002)与利巴韦林片(病毒唑)(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批号:021001)联合治疗轮状病毒肠炎148例,并对患儿的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RV-Ag)跟踪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亚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误诊为肝炎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4例

    我院肝炎病房1988~1997年收治4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均因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就诊,误诊为肝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荷英;冯藏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儿童扩张型心肌病2例

    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CM)预后很差,1年生存率为75 %,5年生存率为60 %[1],心衰晚期用常规药物提高心功能效差.为探索有效治疗办法,我们应用高位硬膜外阻滞尝试治疗儿童DCM 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竹琴;刘凤岐;刘志襄;李竹英;吴树亮;孙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河南省围生儿死亡率变化及其与出生缺陷关系

    1996年我们开始对河南省25个市县61所医院内出生的围生儿进行监测,系统了解6年中全省围生儿死亡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出生缺陷的关系,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兴玲;张卫杰;许建平;杨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儿童鼻出血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儿童鼻出血大多数为Little区出血[1],选择安全、有效、迅速、简便的治疗方法,对减轻患儿痛苦和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我科对1999年1月~2001年12月151例(189侧)门诊儿童鼻Little区出血患儿分别采用微波热凝固术、化学烧灼和冷冻治疗等三种方法进行治疗,以选择佳疗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19例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MG)属免疫性疾病.常因上睑下垂为首发症状就诊于眼科,治疗方法较多,但多属非特异疗法.激素的应用为MG治疗提供有效途径,我们近期收治小儿眼肌型重症肌无力1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平;李贺敏;孟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膜后巨大囊性淋巴管瘤1例

    患儿,男,3个月,生后半月即发现腹部包块,生长迅速,以腹部肿物待查入院.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新法接生,按时预防接种,父母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无疫区接触史.查体:腹部高度膨隆,腹壁静脉怒张.

    作者:方三高;陈娟娟;向国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与海马缺氧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修复的关系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的存活机制.方法 56只7日龄SD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组.制备HIBD并再灌注模型.多普勒监测血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p-CREB)在HIBD不同再灌注时期海马区的表达.Thionin染色及Turnel法检测神经元的凋亡.结果 HIBD再灌注3、24 h仔鼠右侧海马各区p-CREB表达达高峰,7 d后降至对照组水平;对照组两侧p-CREB有基础表达,但无差别.检测凋亡发现:右侧海马锥体细胞在HIBD再灌注24 h后已有明显凋亡(P<0.01),但7 d后神经元无明显丢失.假手术组海马极少数神经元凋亡.结论 p-CREB可能是神经元HIBD后修复、存活的关键因素.

    作者:任广立;王玲;王宝西;甘子维;王茂贵;刘莹;惠延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气溶胶盐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并肾脏损害的疗效

    目的观察气溶胶盐疗法(盐疗)对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并肾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对50例哮喘患儿(哮喘组)盐疗前后留取清洁新鲜晨尿进行尿常规及尿肾功能系列检测,健康对照组 25例检测项目同上.观察盐疗前后患儿肾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哮喘组尿常规、尿微白蛋白(Alb)均正常,而α1-微球蛋白(α1-MG )、尿β2-微球蛋白(β2-MG )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盐疗前后比较及盐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而盐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在尿常规尚未明显表现出肾脏受损时,肾近曲小管功能的损害已客观存在.而经盐疗后其肾脏损害的指标转为正常,说明其肾小管早期的损伤可能为可逆性、功能性损害.

    作者:邵山鹰;张宇;李温慈;杨立础;赖玉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免疫性血管炎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管炎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关系.方法 4周龄日本大耳幼年家兔61只及4月龄成兔10只分为6组.用10 %牛血清清蛋白重复静脉注射诱发免疫性血管炎,并喂饲胆固醇饲料.A组:血管炎幼兔冠脉造影组27只;B组:正常成年兔冠脉造影对照组10只;C组:正常幼兔冠脉造影对照组10只;D组:血管炎加胆固醇喂饲组8只;E组:单纯胆固醇喂饲对照组8只;F组:基础喂饲对照组8只.实验满4周后A、B、C三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满12周后D、E、F三组分别取心脏做主动脉冠状动脉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A组中6只出现明显冠状动脉扩张,B组和C组冠脉无扩张.D组出现严重AS,表现为脂质斑块厚,隆起于内膜表面.E组仅出现轻度AS,表现为脂质斑块薄,且主要集中于主动脉根部.D组与E组比较,其脂质斑块面积百分比(PA)、冠状小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IA)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D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F组无AS改变.结论血清性免疫血管炎急性期可致部分幼兔冠状动脉扩张,并可显著加重胆固醇喂饲家兔AS形成.免疫性血管炎是AS和缺血性心脏病发生新的危险因素.

    作者:康闽;韦卫中;王宏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