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腺苷脱氨酶、抗结核抗体在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安金斗;张静;高铁铮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 抗结核抗体, 颅内感染
摘要: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脑、化脑、病脑)为常见的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不典型病例较多,给诊断带来较大困难.我们对43例结脑、25例化脑、31例病脑患儿进行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抗结核抗体(结抗)测定与分析,以探讨其在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幼年型皮肌炎22例误诊分析

    目的了解幼年型皮肌炎的特点,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方法统计22例幼年型皮肌炎外院误诊情况,分析原因,了解外院疑诊疾病的特点,加以鉴别.结果 42例中22例误诊,占52.4 %,其中误诊过敏性皮炎占40.9 %,急性肾炎占18.2 %,系统性红斑狼疮占13.6 %,感染后肌炎及生长痛各占9.1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及肺结核复发各占4.5 %.结论幼年型皮肌炎与成人皮肌炎不同,其早期症状多为皮肤损害,且常无特异性,易误诊.误诊原因在于对其认识不足,仅考虑常见病而忽视少见病.

    作者:李晓红;王宏伟;程佩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免疫缺陷儿童的肺部并发症

    免疫缺陷病在儿童是较常见的,而在免疫缺陷的儿童中,肺部并发症常见,它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探讨免疫缺陷儿童的肺部病变,对于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降低死亡率非常必要.

    作者:冯雪莉;申昆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性瘫痪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P)作为一种运动性伤残,主要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也很影响心理、社会和情绪成熟.上学可出现许多特殊困难,工作训练、就业和融入成人社会也面临挑战.CP患儿将增加损伤的危险及易于患病,在保健、康复和教育方面都将有大量经济负担.平均寿命也明显缩短.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因此,我们应寻找减少CP发生率,减轻其严重性的解决办法.

    作者:鲍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硫氮唑酮和前列腺素E1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儿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为探讨硫氮唑酮和前列腺素E1(PGE1)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PH)患儿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寻求降低肺动脉压力的药物,我们对此进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庆福;王晓寒;陈俭;刘慧;胡丰朝;谢国秀;王献民;张彦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儿童扩张型心肌病2例

    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CM)预后很差,1年生存率为75 %,5年生存率为60 %[1],心衰晚期用常规药物提高心功能效差.为探索有效治疗办法,我们应用高位硬膜外阻滞尝试治疗儿童DCM 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竹琴;刘凤岐;刘志襄;李竹英;吴树亮;孙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腺苷脱氨酶、抗结核抗体在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脑、化脑、病脑)为常见的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不典型病例较多,给诊断带来较大困难.我们对43例结脑、25例化脑、31例病脑患儿进行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抗结核抗体(结抗)测定与分析,以探讨其在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安金斗;张静;高铁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肾母细胞瘤手术与肿瘤局部复发的关系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手术后肿瘤局部复发与手术的关系.方法 1994年1月~1999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肾母细胞瘤35例,年龄11个月~9岁.术后按照国际肾母细胞瘤研究组织(NWTS)Ⅲ~Ⅴ期放化疗方案治疗并随访.结果肿瘤复发7例(I期1例,Ⅱ期2例,Ⅲ期4例),复发发生在术后2个月~3年.术中肿瘤破溃6例中4例局部复发;未作淋巴结活检2例局部复发;间变型肾母细胞瘤3例复发.结论术中肿瘤破溃则复发率高,对巨大肾母细胞瘤术中应仔细操作、避免破溃.必须作腹主动脉旁及肾门淋巴结病理检查,明确临床分期,针对性放化疗,是提高患儿存活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徐卯升;陈方;徐敏;耿红全;谢华;刘国华;张忠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河南省围生儿死亡率变化及其与出生缺陷关系

    1996年我们开始对河南省25个市县61所医院内出生的围生儿进行监测,系统了解6年中全省围生儿死亡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出生缺陷的关系,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兴玲;张卫杰;许建平;杨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性瘫痪治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脑性瘫痪(脑瘫)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运动性残疾,除运动障碍外,脑瘫患者还可并感觉和知觉异常、癫(间)、行为及情感异常,并有可能出现智力落后.虽然脑瘫有很多种定义,但是,广泛使用的是在脑发育早期以脑损伤时间为重点的概念.脑瘫虽然是终身存在的,但如果给予适当的干预,脑瘫严重度可以改善.物理治疗仍然是基本和适当的措施,应尽早开始,好在患儿异常运动行为占优势并成为习惯之前给予.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05例

    目的了解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患儿的病因、出血程度、病理改变及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05例患儿进行生命体征评估及行相应实验室检查,并进行胃镜和(或)胃肠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同时送病理及Hp检测.结果临床出现血容量不足或失血性休克表现48例,占45.71 %;出血导致中重度贫血54例,占51.43 %;出血病因有消化性溃疡47例,胃十二指肠炎39例,占总数81.9 %.溃疡组病理改变炎症严重程度(P<0.001)及Hp感染率(P<0.05)均较炎症组高.结论儿童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大,导致血容量不足和中重度贫血的发生率高,病因以消化性溃疡和胃十二指肠炎症为多见.其病理改变以胃窦部炎症为主.Hp感染率以消化性溃疡较高.

    作者:张冰峰;张灵恩;邵彩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10~12岁儿童性格及抑郁状况调查分析

    本文对沁阳市两所小学10~12岁学生的性格特点、自我评价与性格关系及抑郁状况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保国;李玉玺;杜小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儿童1型糖尿病的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率与患儿胰岛功能的关系,明确ICA和GADA检测对1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儿童1型糖尿病31例均采用ELISA法测定GADA,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ICA,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肽、胰岛素(DPC-IMMULITE机器).结果 ICA和GADA的阳性率分别为45.2 %和38.7 %,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ICA阳性率高于GADA.抗体阳性患儿空腹和餐后C肽(0.99±0.36 ng/ml和2.10±0.99 ng/ml)及餐后胰岛素(11.53±7.11 μIU/ml)明显低于抗体阴性患儿空腹C肽(2.19±1.33)ng/ml,餐后C肽(6.18±3.91)ng/ml和餐后胰岛素(18.60±10.59)μIU/ml,P<0.05.结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ICA阳性率高于GADA.自身抗体阳性患儿胰岛功能明显低于阴性患儿,提示自身抗体阳性患儿胰岛功能损伤更明显.由于ICA、GADA两种抗体的阳性结果常不一致,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吴迪;巩纯秀;朱逞;倪桂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复方鱼石脂软膏外敷治疗婴幼儿肌注白百破疫苗致局部红肿硬结

    1998年2月~2001年12月我院防保科采用本院制剂室自制复方鱼石脂软膏外敷治疗婴幼儿肌注白百破疫苗(DPT)后的红肿、硬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自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与海马缺氧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修复的关系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的存活机制.方法 56只7日龄SD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组.制备HIBD并再灌注模型.多普勒监测血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p-CREB)在HIBD不同再灌注时期海马区的表达.Thionin染色及Turnel法检测神经元的凋亡.结果 HIBD再灌注3、24 h仔鼠右侧海马各区p-CREB表达达高峰,7 d后降至对照组水平;对照组两侧p-CREB有基础表达,但无差别.检测凋亡发现:右侧海马锥体细胞在HIBD再灌注24 h后已有明显凋亡(P<0.01),但7 d后神经元无明显丢失.假手术组海马极少数神经元凋亡.结论 p-CREB可能是神经元HIBD后修复、存活的关键因素.

    作者:任广立;王玲;王宝西;甘子维;王茂贵;刘莹;惠延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药物性心肌病1例

    患儿,女,6岁,因确诊白血病0.5年要求化疗入院.患儿于0.5年前因呕血在我科住院确诊急性白血病(M3b型),当时查染色体未见异常,予维甲酸治疗一疗程后,予DA3-5方案(Ara-c 70 mg+DNR 10 mg),共4次化疗,复查骨髓提示缓解.既往曾在我科诊断二尖瓣脱垂症,查体:体温 36.5 ℃,脉搏147次/min,呼吸37次/min,血压120/70 mmHg,神清,轻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未见黄染、皮疹及皮下出血点,淋巴结不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率147次/min,律齐,可闻及奔马律,无早搏及杂音,腹稍胀,肝肋下4 cm,脾左肋下2 cm,质中偏硬,腹水征(-),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刘德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基强的松龙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采用甲基强的松龙(MPSS)佐治毛支患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晓兰;卢中朝;肖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以癫(间)持续状态为首次发作的癫(间)22例

    我国小儿癫(间)发病率为3 ‰~6 ‰,发病率高,有时诊断困难.现将我院1996年1月~2000年1月以癫(间)持续状态(SE)为首次发作的22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明;骆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肌酶谱测定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脏损害的意义

    1999年10月~2001年2月我们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58例患儿,常规进行心肌酶学测定,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心肌损害及损害程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凤莲;霍开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肢体瘫痪的康复治疗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急性感染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1],因运动及感觉系统障碍,常留有残疾.我们对1998~2002年我院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23例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彩云;吴丽;耿香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气溶胶盐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并肾脏损害的疗效

    目的观察气溶胶盐疗法(盐疗)对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并肾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对50例哮喘患儿(哮喘组)盐疗前后留取清洁新鲜晨尿进行尿常规及尿肾功能系列检测,健康对照组 25例检测项目同上.观察盐疗前后患儿肾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哮喘组尿常规、尿微白蛋白(Alb)均正常,而α1-微球蛋白(α1-MG )、尿β2-微球蛋白(β2-MG )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盐疗前后比较及盐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而盐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在尿常规尚未明显表现出肾脏受损时,肾近曲小管功能的损害已客观存在.而经盐疗后其肾脏损害的指标转为正常,说明其肾小管早期的损伤可能为可逆性、功能性损害.

    作者:邵山鹰;张宇;李温慈;杨立础;赖玉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