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乐拜尔与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48例

李亚娟

关键词:普乐拜尔, 利巴韦林, 轮状病毒肠炎
摘要:我院于2000年11月~2001年1月在腹泻病流行期间,用口服微生态调节剂普乐拜尔片剂(吉林省威特集团生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21002)与利巴韦林片(病毒唑)(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批号:021001)联合治疗轮状病毒肠炎148例,并对患儿的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RV-Ag)跟踪检测,现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酶谱测定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脏损害的意义

    1999年10月~2001年2月我们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58例患儿,常规进行心肌酶学测定,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心肌损害及损害程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凤莲;霍开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海洛因撤药综合征2例

    我们使用苯巴比妥治疗2例新生儿海洛因撤药综合征,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湛月娥;王丹;马恒颢;谢祥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西力欣致阴茎血管性水肿1例

    患儿,男,38 d,因鼻塞、口吐白沫5 d入院.体检:体温37.2 ℃,呼吸38次/min,心率110次/min,体重6 kg,发育营养好;前囟1.5 cm×1.5 cm,平软;唇周微绀,无鼻扌扇及三凹征;咽轻度充血;双肺呼吸音粗,闻及中细湿罗音及少许痰鸣音;心律齐,心音有力,心前区闻及Ⅱ~Ⅲ/6级收缩期杂音,吹风样;腹平软,肝肋下1.5 cm,剑下1.5 cm,质软、缘锐,脾未扪及.

    作者:方敏;李华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麻疹疫苗注射对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4、5的下调作用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麻疹疫苗(麻苗)反复注射治疗对哮喘患儿的免疫影响. 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合素双抗夹心酶联免疫(ABC-ELISA)法测定麻苗反复注射治疗前后13例哮喘患儿(麻苗治疗组)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IL-5与血清总IgE水平,荧光酶联免疫法在发玛西亚CAP系统中检测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并与12例对照治疗组哮喘患儿及17例正常对照组小儿比较. 结果麻苗治疗后IL-4、IL-5、血清总IgE、血清ECP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显著降低(P<0.05).血浆及PBMC培养上清液IL-4与血清总IgE水平呈正相关(r=0.753,0.737 P<0.001);血浆及PBMC培养上清液IL-5与外周血EOS计数呈正相关(r=0.687,0.645 P<0.01),同时与血清ECP水平呈正相关(r=0.636,0.40 P<0.01,P<0.05).结论麻苗反复注射是通过下调哮喘患儿IL-4、IL-5水平,进而降低血清总IgE水平及EOS的增殖与活化.

    作者:檀卫平;麦贤弟;黄绍良;赵莉;吴葆菁;黄花荣;朱昌国;吴燕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性瘫痪治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脑性瘫痪(脑瘫)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运动性残疾,除运动障碍外,脑瘫患者还可并感觉和知觉异常、癫(间)、行为及情感异常,并有可能出现智力落后.虽然脑瘫有很多种定义,但是,广泛使用的是在脑发育早期以脑损伤时间为重点的概念.脑瘫虽然是终身存在的,但如果给予适当的干预,脑瘫严重度可以改善.物理治疗仍然是基本和适当的措施,应尽早开始,好在患儿异常运动行为占优势并成为习惯之前给予.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抗生素早期转换疗法在细菌性肺炎中的应用

    抗生素早期转换疗法是指经短期(24~72 h)静脉治疗后,抗生素由静脉给药转换为口服给药完成全疗程的方法.本文旨在探讨该方法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可行性.

    作者:卫海燕;石采晓;石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儿童扩张型心肌病2例

    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CM)预后很差,1年生存率为75 %,5年生存率为60 %[1],心衰晚期用常规药物提高心功能效差.为探索有效治疗办法,我们应用高位硬膜外阻滞尝试治疗儿童DCM 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竹琴;刘凤岐;刘志襄;李竹英;吴树亮;孙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10~12岁儿童性格及抑郁状况调查分析

    本文对沁阳市两所小学10~12岁学生的性格特点、自我评价与性格关系及抑郁状况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保国;李玉玺;杜小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儿童1型糖尿病的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率与患儿胰岛功能的关系,明确ICA和GADA检测对1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儿童1型糖尿病31例均采用ELISA法测定GADA,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ICA,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肽、胰岛素(DPC-IMMULITE机器).结果 ICA和GADA的阳性率分别为45.2 %和38.7 %,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ICA阳性率高于GADA.抗体阳性患儿空腹和餐后C肽(0.99±0.36 ng/ml和2.10±0.99 ng/ml)及餐后胰岛素(11.53±7.11 μIU/ml)明显低于抗体阴性患儿空腹C肽(2.19±1.33)ng/ml,餐后C肽(6.18±3.91)ng/ml和餐后胰岛素(18.60±10.59)μIU/ml,P<0.05.结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ICA阳性率高于GADA.自身抗体阳性患儿胰岛功能明显低于阴性患儿,提示自身抗体阳性患儿胰岛功能损伤更明显.由于ICA、GADA两种抗体的阳性结果常不一致,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吴迪;巩纯秀;朱逞;倪桂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硫氮唑酮和前列腺素E1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儿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为探讨硫氮唑酮和前列腺素E1(PGE1)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PH)患儿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寻求降低肺动脉压力的药物,我们对此进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庆福;王晓寒;陈俭;刘慧;胡丰朝;谢国秀;王献民;张彦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19例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MG)属免疫性疾病.常因上睑下垂为首发症状就诊于眼科,治疗方法较多,但多属非特异疗法.激素的应用为MG治疗提供有效途径,我们近期收治小儿眼肌型重症肌无力1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平;李贺敏;孟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基强的松龙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采用甲基强的松龙(MPSS)佐治毛支患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晓兰;卢中朝;肖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Noonan综合征1例

    患儿,男,12岁,生长迟缓12年.系第1胎第1产,足月剖腹产.出生体重2.7 kg,无窒息抢救史.出生时发现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颈蹼、隐睾等畸形,出生后身高每年增长3~4 cm,智力发育迟缓.3岁时行睾丸固定术,5岁行VSD修补术,11岁时行颈蹼切除术.患儿父亲身高170 cm,母亲身高163 cm,体健,非近亲结婚,祖父母、外祖父母均健康.体检:身高119 cm,体重22 kg.身材矮小,身高标准差评分为-4.7 s.颈部、胸部、腹股沟可见手术疤痕.头围49 cm,眼、耳、鼻无异常,悬雍垂分叉,语言口齿不清,颈短.心率94次/min,P2>A2,心律齐,无杂音.肺部、腹部、四肢无异常.阴茎长3.8 cm,直径1.6 cm,睾丸左右皆3 ml.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辅助检查:GP图谱法测骨龄10岁,生长激素经药物激发峰值为9.1 μg/L,呈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染色体检查:46 XY,诊断为Noonan综合征,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出院后服中药治疗,8个月后身高为122 cm.予生长激素治疗,0.16 IU/(kg*d),8个月后身高为126.6 cm.

    作者:林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幼年型皮肌炎22例误诊分析

    目的了解幼年型皮肌炎的特点,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方法统计22例幼年型皮肌炎外院误诊情况,分析原因,了解外院疑诊疾病的特点,加以鉴别.结果 42例中22例误诊,占52.4 %,其中误诊过敏性皮炎占40.9 %,急性肾炎占18.2 %,系统性红斑狼疮占13.6 %,感染后肌炎及生长痛各占9.1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及肺结核复发各占4.5 %.结论幼年型皮肌炎与成人皮肌炎不同,其早期症状多为皮肤损害,且常无特异性,易误诊.误诊原因在于对其认识不足,仅考虑常见病而忽视少见病.

    作者:李晓红;王宏伟;程佩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持续性心房扑动1例

    患儿,女,16岁,因先心术后8年,反复胸闷3年,加重1 d 入院.患儿生后即发现心脏杂音,诊断为室间隔缺损(VSD),于外院行VSD修补术,术后自觉良好,活动未受限制.近3年来反复出现劳累后胸闷,每次发作均经本院综合治疗好转出院.1 d前患儿再次出现胸闷不适,症状同前.体检:体温36.5 ℃,脉搏9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00/60 mmHg,重危病容,面色尚红润,喘息状,唇周略绀,双肺底未闻及细湿罗音,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第6肋间,心左界达腋前线,心尖区可闻及SM Ⅲ/6级和DM Ⅱ/6级,分别呈返流性和隆隆样,3、4肋间可闻及SM Ⅳ/6级,全收缩期,肝肋下6 cm,质中,肝颈返流征阳性,脾肋下未及,胫前无浮肿,余阴性.辅助检查:ECG示2:1房扑,11 d后示房扑1:1 传导,11 d后示3:1房扑,心脏三位片示心胸比例0.8,彩超示左房内径32 mm.诊断:1.先心病术后室间隔残余分流;2.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3.房扑.入院后即予地高辛0.25 mg/d渐饱和,多巴胺5 μg/(kg*min)持续静滴.安体舒通20 mg/次,3次/d口服,双氢克尿噻25 mg/次,2次/d,连服3 d,停4 d,第2周后重复.卡托普利25 mg/次,2次/d口服.d10患儿用力大便后突然出现胸闷不适、心慌、气急,心率200次/min,ECG示房扑1:1传导,予安定、心得安、颈动脉窦按摩等综合处理,约10 min后心率降至90次/min,凌晨3时予多巴酚丁胺10 μg/(kg*min)治疗时,心率突然增至200次/min,立即减慢多巴酚丁胺至5 μg/(kg*min),心率又恢复至90次/min左右.因经济原因2周后自动出院,心室率控制在90次/min,房扑未转复.

    作者:贺永明;吕海涛;孙凌;许菊珍;严文华;袁志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男性单纯性肥胖患儿性发育的变化

    目的探讨男性单纯性肥胖患儿性发育的影响.方法检测42例8~14岁男性单纯性肥胖儿童睾丸容积、阴茎横径及长度、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TT)、泌乳素(PRL)、皮质醇(Cortisol)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患儿睾丸容积、阴茎大小及长度,血清FSH、LH、TT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并与其肥胖程度呈负相关.PRL、E2、Cortiso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其肥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男性单纯性肥胖儿童具有性发育不良倾向.

    作者:孟国柱;李正秋;曾志伟;郑素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腺苷脱氨酶、抗结核抗体在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脑、化脑、病脑)为常见的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不典型病例较多,给诊断带来较大困难.我们对43例结脑、25例化脑、31例病脑患儿进行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抗结核抗体(结抗)测定与分析,以探讨其在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安金斗;张静;高铁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河南省围生儿死亡率变化及其与出生缺陷关系

    1996年我们开始对河南省25个市县61所医院内出生的围生儿进行监测,系统了解6年中全省围生儿死亡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出生缺陷的关系,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兴玲;张卫杰;许建平;杨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流式细胞术动态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在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外周血细胞免疫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检测23例SLE患儿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及20例正常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Ig)的表达,淋巴细胞亚群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结果与非活动期及对照组比较,活动期SLE患儿CD+19、活化CD+3、CD+8、IgG、IgM的表达明显增高,CD+3、CD+4 、CD+(16+56)表达明显减少,CD+4/CD+8明显倒置(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非活动期SLE患儿CD+3表达明显减少、CD+4/CD+8明显倒置(P<0.05).相关分析显示,SLE组IgG与CD+19呈正相关(r=0.39 P<0.05).结论 SLE患儿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和体液免疫功能亢进,以流式细胞术动态观察SLE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有助于判断SLE的免疫状态,对SLE的诊治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陈丽彬;方凤;蒋瑾瑾;雷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特发性扭转性肌张力不全的临床及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扭转性肌张力不全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的初步评价.方法对10例特发性扭转性肌张力不全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口服药物治疗,住院治疗1例缓解,9例有效,并对5例进行随访,平均2年6个月.结果发病高峰年龄6~9岁,单下肢起病5例,单上肢3例,颈部2例.10例实验室及头颅影像检查均正常.随访5例坚持治疗,3例好转,2例无效.结论药物治疗是小儿特发性扭转性肌张力不全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有时不稳定,治疗需个体化.

    作者:肖静;吴沪生;邹丽萍;方方;丁昌红;安静;沈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