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方凤

关键词:婴儿, 新生, 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系统疾病
摘要:早在1959年Avery和Mead首次提出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是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发病原因,引起医学界关注,从此拉开研究外源性PS制剂治疗RDS的序幕,并尝试治疗RDS患儿,但未取得明显效果.直到1980年Fujiwara用从牛肺提取的PS(surfactant-TA)治疗早产儿RDS首次获得成功,至今已20余年,随访结果显示应用PS治疗RDS的不良反应少,故PS已经被列入新生儿RDS治疗的常规方案.随着对PS功能和状态的研究,使外源性PS替代疗法不仅在原发性PS缺乏中应用,而且在继发性PS缺乏的各种疾病中越来越占有地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应用及评价

    新生儿窒息、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和持续胎儿循环(原发性及继发性)等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肺动脉高压(PH).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可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和心功能不全,甚至死亡.一氧化氮(NO)是一种内皮衍生舒张因子,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自1992年Kinsella首次将吸入NO成功地应用于治疗新生儿持续PH以来,已尝试用于多种新生儿疾病引起的PH治疗,其临床应用和相关的基础研究也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有一些不同看法.

    作者:陈新民;洪新如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68例儿童铅吸收状况及干预措施分析

    为了解儿童铅吸收状况,本文对我县268名10个月~9岁儿童进行血铅调查分析,并对高血铅组采用中药制剂进行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治国;芦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骨钙蛋白的动态变化

    目的通过测定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骨钙蛋白水平,了解患儿成骨细胞的功能变化.方法实验分四组:激素治疗前组、激素足量治疗组、激素减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测定4组血清骨钙蛋白含量.结果在应用泼尼松治疗前血清骨钙蛋白水平已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足量激素治疗后继续显著下降(P<0.001);而在激素减量治疗期间,血清骨钙蛋白水平渐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骨钙蛋白随尿排出体外,应用激素治疗后患儿成骨细胞功能受到显著抑制,导致血清骨钙蛋白水平的降低;而采取隔日应用激素维持治疗阶段对患儿的成骨细胞影响较小.

    作者:戎赞华;王秀霞;窦志艳;张会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抗原错译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抗原错译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ALL患儿的骨髓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类型,运用一组相关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及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免疫分型,采用吉姆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儿童ALL54例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29.63 %,其中CD13为25.93 %,CD33为20.37 %,CD14为11.11 %.T-ALL和B-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77 %vs 29.27 % P=0.918).CD34表达阳性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表达阴性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40.63 %vs 13.64 % P=0.039);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与髓系抗原阴性表达的完全缓解(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5 %vs94.74 % P=0.148);但生存率曲线比较分析,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的生存时间短(P=0.031).结论儿童ALL的抗原错译表达率为29.63 %;CD34阳性的ALL抗原错译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表达阴性的ALL抗原错译表达率;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的生存时间短;ALL髓系相关抗原阳性表达可能是影响ALL患儿预后的不利因素.

    作者:王晓阳;李熙鸿;施跃琼;汪凤兰;李钦伯;廖清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变化

    目的检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患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为探讨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法检测25例β地贫、17例血红蛋白H病(HbH病)和25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EPO含量.结果重型β地贫患儿EPO含量高,其次为中间型β地贫患儿,后为HbH病患儿,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01),各组儿童与成人EP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贫患儿EPO含量增高,因贫血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作者:张新华;吴志奎;黄有文;王荣新;蔡辉国;黄欣秋;蔡利群;李平萍;朱凌;周天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6-二磷酸果糖辅治婴儿肺炎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0年8月~2002年8月采用1,6-二磷酸果糖(FDP,浙江浙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996230501)辅治肺炎并心力衰竭,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军;吕雪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误诊1例

    患儿,男,5岁.因双下肢无力1周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好.心、肺、腹检查无异常.颅神经检查正常,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V-级,腹壁反射、膝腱反射引出,无感觉异常.

    作者:吴景莲;宋先萍;董玉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脆性X综合征患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降低的机制

    目的探讨脆性X综合征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降低的机制.方法通过基因封闭方法,建立Fra(X)细胞模型,研究cAMP代谢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腺苷酸环化酶(AC)及磷酸二酯酶(PDE)的活性变化.结果试验组AC的比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而PDE比活力则无显著改变(P=0.983).结论 Fra-(X)细胞内cAMP水平的降低可能与AC活性的抑制有关,而与PDE活性无明显关系.

    作者:张传仓;姚英民;陈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一般多采用综合治疗.本文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晓莲;赵竹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咪达唑仑、氯胺酮合剂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本文观察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氯胺酮合剂在小儿外科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忠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糖耐量及胰岛素分泌功能测定

    目的了解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胰岛素分泌功能与糖耐量减低(IGT)的发生.方法测定单纯性肥胖症儿童30例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如空腹血糖(FPG)<6.1 mmol/L,服糖后2 h血糖≥7.8 mmol/L并<11 mmol/L即为IGT,若服糖后2 h血糖<7.8 mmol/L为糖耐量正常(NGT).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葡萄糖耐量(OGTT)结果显示,单纯性肥胖症例30中,IGT 14例(48 %);肥胖儿童FPG(4.92±1.23 mmol/L)和正常儿童(4.51±0.58 mmol/L)无差异(P>0.05) ;空腹胰岛素(FINS)(30.99±27.71)μIU/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10.23±2.35)(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5.02±0.23)明显低于正常儿童(-3.83±0.19)(P<0.01).肥胖儿童IGT组BMI、FINS、FPG较NGT组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服糖2 h胰岛素(INS 2)及2 h血糖明显高于NGT组(P<0.01);IGT组ISI(由OGTT计算)明显低于NGT组(P<0.001).30例肥胖儿童BMI与FINS、INS2、2 h血糖明显正相关(分别为r=0.69 P<0.01;r=0.41 P<0.05;r=0.39 P<0.05),与ISI明显负相关(r=-0.38 P<0.05).结论肥胖儿童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现象,且肥胖程度越重,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越差,胰岛素抵抗现象越明显.部分肥胖儿童IGT,存在胰岛素B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等病理生理状态,且具有血管病变的多种风险因子的特点.

    作者:李洪玲;刘安民;吴金良;赵悦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直肠手术治疗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91例

    目的总结经直肠修补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经直肠修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痊愈85例,手术成功率93.4 %.结论经直肠修补女童直肠前庭瘘是简单、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亚军;魏临琪;王永红;高洪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儿童炎症性肠病45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小儿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X线、内窥镜及病理组织学特点,以提高对IBD诊断水平.方法对45例IBD患儿按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诊断标准及WHO对克隆病(CD)推荐的6个诊断要点及采用Harvey和Bradshow标准进行临床、X线、内窥镜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 UC 38例,克隆病(CD)7例.IBD以男童发病为多,腹痛、发热、消瘦、贫血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UC组多出现腹泻、便血;腹部包块及肠外表现在CD组更常见;上消化道病变分布仅在CD出现,UC以全结肠受累为主.结论小儿IBD诊断需对临床、X线、内窥镜及病理组织学资料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目前仍应以结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为确诊依据.

    作者:苏颖;郑华;申芳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难治性肾病30例临床与病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难治性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小儿难治性肾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小儿难治性肾病临床表现大多为蛋白尿+血尿占70 %.常见病理类型为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占43.3 %;其次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占20 %;再次为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占13.3 %,而IgA肾病、微小病变等病理类型少见.临床表现为单纯蛋白尿组病理类型以系膜增殖性肾炎为主,临床表现多为对激素依赖、频复发;蛋白尿+血尿组病理特征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殖性肾炎多,对激素治疗表现的反应为激素耐药.结论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的小儿肾病大部分为难治性肾病,病理改变多样,以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临床及病理分型、对激素治疗反应三者关系密切.

    作者:潘凯丽;曹玉红;钱新宏;张静;刘彦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淋巴细胞凋亡与血清可溶性Fas和FasL变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与血清可溶性Fas (sFas)、可溶性FasL(sFasL)水平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HSP患儿及健康儿童各33例.分别应用形态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双抗夹心ABC-ELISA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CD25+细胞百分率及血清sFas及sFasL水平.结果 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0、48 h 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HSP组培养48 h CD25+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48 h凋亡率与CD25+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r=-0.61 P<0.05);血清sFas及sFas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48 h凋亡率与sFasL水平呈正相关(r=0.69 P<0.05),与sFas水平呈负相关(r=-0.58 P<0.05).结论 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过度和血清sFas、sFasL水平升高,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关系密切.血清sFasL升高是HSP患儿淋巴细胞凋亡过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常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柯萨奇病毒B组脑膜脑炎12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组(CVB)脑膜脑炎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和病原学诊断.方法对1262例CVB脑膜脑炎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各年龄组临床特征分析,同时进行血、脑脊液CVB特异性抗体检测,病毒分离.结果农村患儿发病占84.9 %,城市发病占15.1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明显高于7岁以上组;除均发热外,缺乏神经系统典型表现,惊厥占1.6 %,脑膜刺激征阳性占16 %,锥体束征阳性13.6 %,无定位体征.伴消化道症状26 %,呼吸道症状4.1 %.10例转氨酶增高,44例心肌酶谱增高.72例心电图异常,10例并重症心肌炎,6例死亡.血清CVB-IgM阳性率71.9 %,脑脊液CVB-IgM阳性率31 %,部分病毒分离为CVB5.结论 CVB可引起儿童脑膜脑炎流行,症状不典型,表现多样,轻重悬殊,治愈率高,并重症心肌炎抢救成功率低.血、脑脊液CVB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利于早期病原学诊断.

    作者:李瑞;邓星强;梁丽君;尹洪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生儿多器官功能不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

    新生儿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病死率高,除综合监测患儿内环境变化外,目前尚缺少快速观察指标[1].为此我们检测新生儿MODS 25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清泉;薛国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心律失常是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术后短期的心律失常多与心肌收缩功能障得、心内膜下缺血、代谢失衡、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传导系统局部损伤或心内膜炎有关,而疤痕、心脏肥厚扩大和残留血流动力学影响则是导致术后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心律失常,存在残留血流动力学异常者症状往往更明显,而频发心律失常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将进一步损害心肌功能,影响患儿生存年限和生活质量.

    作者:郭颖;周爱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结核性脑膜炎59例影像学分析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结脑)起病急、进展快,而早期脑脊液变化不明显,易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等.作者观察了59例结脑影像学变化,为早期诊断结脑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王聪灵;王生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文献计量学分析

    采用文献计量学及引文分析的方法,以<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8~2001年共4卷24期所载全部文献为统计源,手工检索全部文献,逐一核对.应用Epi Info 6.0版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相关内容,用分析模块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文献相关研究词频分析,文献的引文量、引文来源、引文语种,中文引文文献的高被引图书及论文,归纳出4年来<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所发表文献的研究热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猛立;杨克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