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D-D二聚体变化的意义

张东辉;李志英;贺立山;潘静夫;李敬东

关键词:紫癜, 过敏性, 血浆内皮素, 一氧化氮, D-D二聚体
摘要: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与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生和发展有关[1,2],D-D二聚体(D-D)与血液凝固、纤溶及机体的炎症反应等有内在联系,HSP急性期存在高黏滞血症[3],且与病变范围有一定关系,血液高凝状态程度是影响该病疗效和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29例HSP患儿血浆ET-1、NO、D-D水平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纵隔非霍奇金病7例

    1998~2002年我院和郑州市儿童医院共诊断儿童纵隔内非霍奇金病7例,对其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广英;陶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癫癎患儿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时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临床使用丙戊酸钠(VPA)治疗儿童癫癎时,为提高治疗效果及患儿依从性,常采用丙戊酸钠缓释制剂.目前,使用广泛的丙戊酸钠缓释制剂是由法国Sanofi Winthrop公司生产,商品名为德巴金缓释片(Depakine Chrono,DK),此药吸收后的药时曲线较平稳,峰谷血药浓度波动小,从而达到减少服药次数、降低毒副作用、疗效持久、安全的目的,提高癫癎患儿的依从性.

    作者:卢建;张旭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维生素C缺乏症误诊为过敏性紫癜1例

    患儿,男,1岁6个月,体重8.5 kg,人工喂养,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出血点,双膝关节肿胀,哭闹及拒绝站立而入院.入院查体:精神欠佳,全身皮肤散在大小不等出血点,大如粟粒样,以双下肢密集.

    作者:范新玲;张华;李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儿童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与磁共振特点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与MRI特点.方法对16例8~13岁临床确诊再发缓解型MS患儿进行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MRI分析.结果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均佳,并应用β-1b干扰素者复发率低;MRI可见脑白质斑片状脱髓鞘改变,动态观察显示不同程度脑萎缩.结论儿童再发缓解型MS对皮质激素反应敏感并应用β-1b干扰素者,能减少复发率;MRI是诊断和动态观察病灶演变的手段之一.

    作者:王江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美托洛尔治疗心脏神经症疗效观察

    近年门诊患儿主诉心前区不适,胸痛、胸闷,长叹气者逐年增多,有作者认为这些病例大都是心脏神经症[1].我院自1998年始对与感染有关的心脏神经症患儿使用美托洛尔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光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本文通过观察不同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球)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后血小板及相关因素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庆九;刘喜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的变化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浓度与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生长激素(GH)激发试验中血清GH峰值关系,为其代替GH激发试验提供依据.方法选择GHD患儿62例(男39例,女23例),为GHD组;60例健康儿童(男38例,女22例)为对照组.分别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检测两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同时做GH激发试验,测定血清GH峰值,并比较其与IGF-1、IGFBP-3的关系.结果GHD血清IGF-1、IGFBP-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116、11.579 P均<0.01);GHD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与GH激发试验中GH峰值呈显著正相关(r=0.331、0.347 P均<0.01);GHD组血清IGF-1、IGFBP-3降低阳性率分别为97.58%、98.38%,与激发试验的阳性率(1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3.074、2.033 P均>0.05).结论血清IGF-1、IGFBP3浓度的检测对诊断GHD有重要意义;检测血清IGF-1、IGFBP-3浓度可替代GH激发试验.

    作者:欧阳士香;白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肝豆状核变性29例误诊分析

    我院1994~2002年共收治肝豆状核变性38例,其中误诊29例,误诊率76.3%,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巧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一家两代同患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4例

    例1,男,4岁,因无汗、头发稀疏及不出牙就诊.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出生时皮肤略黑,2次脱皮后至2个月皮肤正常.出生时无头发、眉毛及睫毛,1.5岁长出稀疏头发.

    作者:王沂花;宋柏松;张云龙;朱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D-D二聚体变化的意义

    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与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生和发展有关[1,2],D-D二聚体(D-D)与血液凝固、纤溶及机体的炎症反应等有内在联系,HSP急性期存在高黏滞血症[3],且与病变范围有一定关系,血液高凝状态程度是影响该病疗效和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29例HSP患儿血浆ET-1、NO、D-D水平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东辉;李志英;贺立山;潘静夫;李敬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的疗效.方法对15例GHD患儿应用rhGH治疗,每晚睡前皮下注射0.1 IU/kg,疗程6个月.结果患儿身高由治疗前109.3±9.9cm增加到115.5±11.3 cm;年身高生长速度由治疗前2.8±0.6 cm/年增加到11.6±3.5 cm/年.治疗期间除少数患儿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注射部位有轻度反应外,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皮下注射rhGH是治疗儿童GHD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于宝生;李述庭;张永泉;陈彩霞;李芝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1型糖尿病患儿垂体及甲状腺功能变化

    目的了解1型糖尿病患儿的垂体及甲状腺功能变化.方法选择控制良好的1型糖尿病患儿、正常儿童各15例,分别作生长激素(GH)试验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的检测.结果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其生长激素基础值糖尿病儿童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用药及运动后两组有显著差异(P分别<0.05,<0.01),且T3、T4、TSH两组也有显著差异(P分别<0.05,<0.01).结论1型糖尿病患儿生长激素储备功能与甲状腺功能特别是TSH明显降低下.

    作者:张菊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儿童心脏假性膜部间隔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心脏假性膜部间隔瘤的解剖特点,寻求手术径路.方法17例假性膜部瘤患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切开右房或右室和隔瓣寻求真正室间隔缺损,并行补片或直接缝合.结果全部治愈,无残余漏和三尖瓣返流发生.结论假性膜部瘤是三尖瓣隔瓣在血流冲击下与室间隔粘连后在隔瓣下形成囊腔,其下隐藏膜部或膜周流入道型缺损,切开隔瓣行室间隔修补简便、可靠,缝合切开后的三尖瓣不会引起血液返流.

    作者:门小毛;单建华;刘玉威;王保收;孟庆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6例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1998年7月~2003年1月诊治的16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及时合理选用有效抗生素及0.25‰三氯异氰尿酸液湿敷,均痊愈,平均疗程7.7 d.结论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较少见.正确选用对金葡菌有效抗生素及0.25‰三氰异氰尿酸液湿敷,可获满意疗效.

    作者:曾靖;董宗祈;陆小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抗毒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00例

    我科自2000年6月~2001年12月对100例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患儿应用抗毒合剂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宜生;李丽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婴儿黄疸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致婴儿黄疸时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个月以下婴儿用刘景田法测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C3bR)、免疫复合物花环(ICR)、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及抑制因子(RFIR).结果母乳性黄疸患儿ICR无明显改变(P>0.05),其C3bR、RFER、RFIR均明显降低(P<0.01);感染性疾病患儿C3bR显著降低(P<0.01),RFER明显降低(P<0.05),RFIR明显增高(P<0.05);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因子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各种原因黄疸均可导致婴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

    作者:陈师群;田和平;周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2例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式选择对预后有重大影响,任何保留囊肿的手术均被视为姑息治疗方法[1].我院自1989~2001年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秉松;范钦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甲状腺素水平改变对抗癫癎药物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水平改变对抗癜癎药物(AEDs)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将实验组Wistar大鼠分别予以苯巴比妥、苯巴比妥加甲状腺素、苯巴比妥加丙硫氧嘧啶等处理.处理4周后用马桑内酯(CL)诱发癫癎.2.5 h后,采血测定甲状腺激素指标,并测脑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苯巴比妥组和苯巴比妥加丙硫氧嘧啶组游离甲状腺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促甲状腺激素显著增高(P<0.01),GFAP免疫反应显著减弱(P<0.01).苯巴比妥加甲状腺素组GFAP免疫反应明显减弱(P<0.01).结论甲状腺素可使癫癎大鼠脑内GFAP表达抑制,甲状腺素水平升高可能增强苯巴比妥抗癫癎的效果.

    作者:李金梅;胡孟英;周萍;王玮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丙二醛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作用.方法NO测定采用硝酸还原法,NOS、MDA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共检测HIE患儿36例.结果轻、中度HIE患儿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重度HIE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NOS在中重度HIE有显著差异,MDA在中重度HIE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脑组织缺氧缺血时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NO、NOS参与HIE的发病过程.

    作者:王建平;苏怡凡;陈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扁桃体挤切术治疗儿童鼾症48例疗效观察

    儿童鼾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腭扁桃体肥大或腺样体肥大.其不仅影响儿童正常发育,而且由于长期阻塞呼吸道导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还可影响其神经肌肉发育,出现面部发育畸形、生长发育迟缓、高血压、头痛、性格行为异常、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表现[1,2].

    作者:高体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