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塞时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VWF的变化

方桂远;王左生;杨振华

关键词:儿童, 脑梗塞, α颗粒膜蛋白, von, Willebrand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V0nWillebrand因子(VWF)在小儿脑梗塞时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了34例脑梗塞患儿血浆GMP-140及VWF,并与2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塞患儿急性期血浆GMP-140及VWF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恢复期;恢复期血浆GMP-14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VWF仍高于对照组;双侧脑梗塞患儿血浆GMP-140及VWF含量明显高于单侧脑梗塞患儿.结论 GMP-140及VWF参与了小儿脑梗塞的发病过程,且提示持续高水平的VWF可能是再次脑梗塞的潜在危险因素.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抽动-秽语综合征48例

    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精神疾病,遗传方式倾向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的外显率[1].发病率为0.1‰~0.5‰[2].为提高认识,现将我院儿科门诊48例TS报告如下.

    作者:邹丽萍;王玉梅;王桂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内毒素对幼鼠肺等组织一氧化氮合酶免疫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对幼龄大鼠肺、小肠和脾内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iNOS免疫活性表达.结果 LPS可增加肺、小肠和脾内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iNOS的表达.结论 iNOS在不同细胞和器官的表达与注射LPS后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作者:孙克娅;张留保;刘平;崔传德;张敏华;程向明;陈泳宏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小儿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小儿布-加综合征(BCS)在临床上并非常见,自1988年~1998年我们共收治15例,疗效尚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宋治卫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谷氨酸受体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提出了自由基损害、兴奋性毒性、一氧化氮学说、亚低温疗法、能量衰竭学说钙通道阻滞等理论[1].近来对谷氨酸受体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研究较多,尤其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与即刻早基因(IEGs)表达关系上愈发受到重视,现将谷氨酸受体与HIE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俞海国;汤云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与免疫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本文分析17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免疫功能改变.材料与方法

    作者:赵媛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口服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我们对58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口服治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作者:邓惠玲;张世香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丁胺卡那霉素致神经肌肉阻滞1例

    患儿,男,8mo.咳嗽10d,腹泻3d,每日解黄色稀便3~4次.诊断:支气管肺炎、婴儿腹泻入院.体检:营养良好,呼吸36次/min,口唇无发绀.心脏听诊正常,两肺闻及中小湿罗音.腹软,肠鸣音活跃.院外曾用过青霉素钠、氧哌嗪青霉素.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后给予先锋霉素Ⅴ、氨苄青霉素静滴3d.d4咳嗽好转,仍腹泻,大便检验白细胞5~7/Hp.改用丁胺卡那霉素90mg+5%葡萄糖100ml+VitK110mg静滴.用药20min后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口吐白沫,呼吸浅促,唇周发绀,双眼睑下垂,心率100次/min,心音低钝,两肺闻及粗大水泡音.考虑丁胺卡那霉素所致.予吸氧、钙剂、

    作者:楚和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小儿消化道球形畸形10例

    我院1985年~1998年收治消化道球形畸形10例,其中球形结肠6例,球形二十指肠4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张书锋;王玉梅;张小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干预并发因素对肾病综合征近期疗效的影响

    1991年4月~1997年3月对65例经激素治疗效差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病)患儿进行了并发因素筛查,并对有并发因素的54例进行了干预性治疗,部分尿蛋白转阴或减轻,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军;徐益群;吴淑俊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比较

    目的为简便、快速又无创伤性地确定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Hp感染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胃粘膜Hp快速尿素酶试验、胃粘膜Hp培养、血清抗Hp抗体检测、同位素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的方法,对213例有上消化道症状儿进行Hp检测.结果胃粘膜Hp快速尿素酶试验、血清抗Hp抗体检测及13C-UBT的结果均相似;血清抗Hp抗体检测结果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粘膜Hp培养的阳性率.结论可用血清抗Hp抗体检测代替胃粘膜Hp快速尿素酶试验,以减少患儿行内镜检查的痛苦,并能减少Hp横向传播的可能性.13C-UBT阳性提示Hp现症感染,而血清抗Hp抗体检测阳性,则提示Hp感染后一段时间内的体内抗体水平,二者不能替代.

    作者:沈鸣;胡志红;王锐萍;刘家应;向祖琼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20%鞣酸软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新生儿尿布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我院配制的20%鞣酸软膏具有收敛、保护皮肤的作用,用于治疗和防治新生儿尿布皮炎,经临床应用有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小儿胃重复畸形2例

    例1,男10mo,主因黑便6d入院,血红蛋白仅37g/L,予输血补液等治疗,99m锝扫描示脐周有明显异常放射浓集,考虑为肠重复畸形.术中见美克尔憩室及小网膜囊内10cm×6cm×.5cm囊肿,与胃关系密切.切除憩室及囊肿,病理回报:囊肿覆盖胃粘膜上皮,有浅表溃疡,炎性细胞浸润,肌层肥厚排列紊乱,肌间隙可见异位粘膜.术后恢复顺利出院.

    作者:李小松;张金哲;刘捷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内窥镜观察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运动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症候群,在儿童中也较常见,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我们应用内窥镜下观察FD患儿胃运动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理华;周静;王珏;殷富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蓝光照射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

    本文对1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即给预防性光疗,观察其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情况.资料和方法

    作者:宋雪民;李天慧;李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萘普生治疗发热135例

    发热为小儿常见临床症状,如何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合理退热,是儿科医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我们于1998年1月~1998年6月试用萘普生退热,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汉庆;杨信礼;李桂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支原体肺炎64例

    我们自1990年3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支原体肺炎(MP)64例,约占同期住院肺炎的5.6%,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作者:陈桂荣;阮祥安;袁俊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肾脏疾病血浆内皮素动态变化

    我们采用放免法检测小儿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58例极期和恢复期的血浆内皮素(PET)水平,并与其病情及预后进行比较.对象和方法

    作者:何雯;王伯龄;程时珏;谭波;杨永德;李遐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细胞因子与SIRS/MODS的概念及在儿科临床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检测手段的先进,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课题越来越多越深入,认识到一些危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与炎症介质有关,炎症介质包括细胞因子、内皮素、自由基、活化的中性粒细胞、活化补体C3a、组织胺、环氧化酶等.细胞因子(CK)是细胞自身分泌产生的一种肽类介质,在各组织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之间起介导的作用,起到细胞之间、介质和靶细胞受体之间的信息交通和协调作用.当机体受到损伤或感染后,受累的组织和网状内皮系统则产生大量的CK,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则形成MODS或MSOF,在CK中重要的炎症介质有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等.

    作者:赵祥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进展

    围生期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olopathy,HIE)为新生儿期危害大的常见病之一,常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其后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估计约有0.2%~0.4%的足月儿和60%的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围生期窒息,其中10%~60%可在新生儿期死亡,25%的存活儿可呈现永久性脑损害如脑瘫、癫痫、智力低下、学习困难及视听障碍等临床后遗症.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则有7%~10%(140万~200万)的新生儿发生窒息,其中约1/3的窒息儿死亡,30万左右的窒息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后果极为严重.如何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乃至预防围生期窒息后颅内病变已成为围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陈惠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囊胃吻合治疗假性胰腺囊肿

    作者手术治疗假性胰腺囊肿(PPC)24例,其中囊胃吻合16例,其它术式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李苏宁;盛光耀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