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谷氨酸受体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俞海国;汤云珍

关键词:谷氨酸受体, 兴奋性毒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分子生物学技术, 亚低温疗法, 天门冬氨酸, 神经兴奋性, 即刻早基因, 钙通道阻滞, 一氧化氮, 学说, 受体介导, 发病机制, 毒性研究, 表达关系, 自由基, 损害, 能量, 理论, 甲基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提出了自由基损害、兴奋性毒性、一氧化氮学说、亚低温疗法、能量衰竭学说钙通道阻滞等理论[1].近来对谷氨酸受体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研究较多,尤其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与即刻早基因(IEGs)表达关系上愈发受到重视,现将谷氨酸受体与HIE的关系综述如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101对围生期母子GBSAg携带相关因素的调查

    B族链球菌(GBS)在孕妇及新生儿的带菌率为5%~35%[1],为了解北京地区孕妇及新生儿的GBS带菌及致病情况,1998年1月~11月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伟琦;香秀坤;赵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性早熟女童夜间12小时黄体生成素脉冲与子宫、卵巢的关系

    目的观察发育成熟程度不同的女童夜间12h黄体生成素(LH)分泌脉冲的变化与子宫、卵巢体积之间关系.方法按Tanner分期,44例女童分成4组,每组11人.第1组为月经初潮组,双B4、阴毛P2~3.第2组双B4、阴毛P1~2.第3组双B3.第4组双B2.对每位女童作夜间12h LH脉冲测定及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刺激试验测卵泡刺激素(FSH)、LH值.同时作B超检测子宫、卵巢体积大小.结果在性发育早期,LH脉冲数少且脉冲幅高均很低,似小锯齿状线.在阴毛出现前、后2组LH分泌量及LH脉冲幅高比较,后组增加明显(P<0.05).4组LH脉冲均值和脉冲幅高均与子宫体积大小相关(P<0.001),LH脉冲均值与卵巢体积无关.结论随着性发育成熟,LH脉冲数及脉冲幅高明显增加.经LHRH刺激后FSH与LH的峰值之比,随着性发育成熟逐渐下降,LH峰值逐渐增高.

    作者:姚国英;金意华;方林钧;郑足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窒息新生儿脑脊液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氨基酸含量与窒息缺氧所致脑损伤之间的关系以及兴奋性氨基酸与抑制性氨基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Beckman氨基酸分析仪测定24例窒息新生儿和8例对照组新生儿脑脊液氨基酸含量.结果重度窒息患儿脑脊液谷氨酸含量明显高于轻度脑损伤组及对照组,抑制性氨基酸(丙氨酸、甘氨酸,牛磺酸)增高.结论窒息新生儿脑脊液谷氨酸含量增高程度与窒息程度呈正比,升高谷氨酸在窒息缺氧所致的脑损伤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静宁;刘小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垂体性生长激素缺乏症104例的睾丸发育

    目的了解男性垂体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睾丸发育及生长激素对睾丸的影响.方法检测104例生长激素缺乏症者的睾丸发育情况及部分患者的垂体促性腺激素功能,30例用生长激素治疗,长疗程<1a.结果睾丸明显偏小,部分伴促性腺激素储备或分泌不足,GH治疗前后睾丸体积无变化.结论男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大多数伴性腺发育不良,短期GH治疗对患者的性腺发育无改善.

    作者:孙文鑫;陈凤生;倪继红;王德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

    我院自1995年5月以来应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血管瘤3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资料

    作者:赵彩红;梅忠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关节病1例

    患儿女,9a,因双膝、双手指关节肿大5a,疼痛10d入院.5a前双膝关节肿大,进行性加重,走路时常双膝互碰,双手指关节肿大.不伴发热及皮疹,局部未出现红热及疼痛,10d前出现关节痛.父母系近亲婚配,其叔父及姑母有类似病史,身材矮小,能从事一般体力活动.查体:身高122cm(小于第5百分位数),体重20kg(小于第5百分位数).无皮疹,头颅无畸形,心肺腹部无异常.脊柱无异常弯曲.双膝关节、双手指关节呈梭形肿胀、局部无红热及压痛,并节活动范围无受限,血ASO《500U,血沉17mm/1h;类风湿因子(一),C反应蛋白≤1.0×10-2g/L,X线片髋臼增大,髋臼窝加深,股骨头、

    作者:刘英杰;张德美;李堂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蓝光照射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

    本文对1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即给预防性光疗,观察其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情况.资料和方法

    作者:宋雪民;李天慧;李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干预并发因素对肾病综合征近期疗效的影响

    1991年4月~1997年3月对65例经激素治疗效差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病)患儿进行了并发因素筛查,并对有并发因素的54例进行了干预性治疗,部分尿蛋白转阴或减轻,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军;徐益群;吴淑俊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口服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我们对58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口服治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作者:邓惠玲;张世香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丁胺卡那霉素致神经肌肉阻滞1例

    患儿,男,8mo.咳嗽10d,腹泻3d,每日解黄色稀便3~4次.诊断:支气管肺炎、婴儿腹泻入院.体检:营养良好,呼吸36次/min,口唇无发绀.心脏听诊正常,两肺闻及中小湿罗音.腹软,肠鸣音活跃.院外曾用过青霉素钠、氧哌嗪青霉素.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后给予先锋霉素Ⅴ、氨苄青霉素静滴3d.d4咳嗽好转,仍腹泻,大便检验白细胞5~7/Hp.改用丁胺卡那霉素90mg+5%葡萄糖100ml+VitK110mg静滴.用药20min后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口吐白沫,呼吸浅促,唇周发绀,双眼睑下垂,心率100次/min,心音低钝,两肺闻及粗大水泡音.考虑丁胺卡那霉素所致.予吸氧、钙剂、

    作者:楚和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进展

    围生期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olopathy,HIE)为新生儿期危害大的常见病之一,常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其后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估计约有0.2%~0.4%的足月儿和60%的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围生期窒息,其中10%~60%可在新生儿期死亡,25%的存活儿可呈现永久性脑损害如脑瘫、癫痫、智力低下、学习困难及视听障碍等临床后遗症.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则有7%~10%(140万~200万)的新生儿发生窒息,其中约1/3的窒息儿死亡,30万左右的窒息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后果极为严重.如何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乃至预防围生期窒息后颅内病变已成为围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陈惠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诊断急性病毒性脑膜脑炎

    为探索实用的病毒性脑膜脑炎(病脑)临床病原学诊断方法,我们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病脑患儿脑脊液(CSF)标本进行了人类小RNA病毒(小RNA)、B组柯萨奇病毒(COXB)、风疹病毒(RV)等RNA病毒检测,并结合临床对其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估,报告如下.

    作者:侯文敏;薛承岩;刘霞;李秀文;张丽凤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结肠161例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方法较多,但均有术后并发症.我们对1985~1996年根治先天性巨结肠手术161例进行分析,认为直肠肛后壁切-心形吻合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忠勇;孙嵩洛;傅侃达;李金昌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70例生长落后女童性染色体及临床分析

    我们对70例以矮小就诊的女童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发现异常核型26例,且均为X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对象与方法

    作者:杨如镜;郑秀芝;赵晖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内窥镜观察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运动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症候群,在儿童中也较常见,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我们应用内窥镜下观察FD患儿胃运动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理华;周静;王珏;殷富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小儿消化道球形畸形10例

    我院1985年~1998年收治消化道球形畸形10例,其中球形结肠6例,球形二十指肠4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张书锋;王玉梅;张小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抽动-秽语综合征48例

    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精神疾病,遗传方式倾向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的外显率[1].发病率为0.1‰~0.5‰[2].为提高认识,现将我院儿科门诊48例TS报告如下.

    作者:邹丽萍;王玉梅;王桂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谷氨酸受体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提出了自由基损害、兴奋性毒性、一氧化氮学说、亚低温疗法、能量衰竭学说钙通道阻滞等理论[1].近来对谷氨酸受体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研究较多,尤其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与即刻早基因(IEGs)表达关系上愈发受到重视,现将谷氨酸受体与HIE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俞海国;汤云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重症病毒性脑炎60例

    病毒性脑炎(病脑)临床主要依赖于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本文通过对60例重症病脑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以探讨诊治规律.

    作者:任慈芳;张灵恩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0例误诊分析

    由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先天性甲低)临床表现复杂,临床上极易误诊,现将我院门诊10余年来误诊的20例分析如下.

    作者:高奎;贾玉春;胡广秀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