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艳丽
目的探讨Ⅳ型胶原酶(MMP2,MMP9)、E-C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MMP2,MMP9、Ⅳ型胶原及E-CD进行染色.观察(1)MMP2,MMP9、Ⅳ型胶原和E-CD同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2)MMP2,MMP9同Ⅳ型胶原的表达之间的关系.(3)MMP2,MMP9、Ⅳ型胶原和E-CD的表达与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随肿瘤分级的增高MMP9和MMP2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和P<0.05).随肿瘤分期的增高MMP2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随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Ⅳ型胶原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和P<0.01).E-CD的表达亦显著减弱(P<0.01和P<0.05).MMP2的高表达同Ⅳ型胶原染色的减少显著相关(r=0.466 P<0.01).MMP2高表达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MP2在BTCC的侵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MMP2可能成为估计BTCC预后的一项有用的指标.
作者:张雪培;魏金星;申鹏飞;蒋志强;周成;周芳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讨论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自1975年12月至1997年12月期间施行的5 473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手术后并发的62例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62例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中,经治疗护理,治愈50例,治愈率为80.6%,死亡率仅为19.4%,死亡率明显低于其它有关报告.结论我们认为,用亲切的语言和良好的行为做好患者的生活和心理护理,取得病人及亲属的积极配合,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和空肠造瘘维持营养是治疗、护理该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一红;孙平;原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梗阻食管癌前程加大单次放疗剂量的可行性,使肿瘤尽快退缩,食管复通,患者能早日进食.方法21例全梗阻食管癌根据超分割原理,前程加大单次剂量:300 cGy/次,5次/周,DT 3 000 cGy/10次后改为常规分割至根治剂量DT 6 600 cGy,同时辅以对症支持疗法.结果全组病例梗阻症状得到缓解,按三级分类法:甲级2例,乙级15例,丙级4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结论对全梗阻食管癌前程加大单次剂量放疗,同时辅以对症治疗+综合治疗可使食管早日复通,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进而可以顺利完成根治性放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率.
作者:苏锡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细针吸取乳腺肿物细胞学涂片的形态学分析,研究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Aspiration Cytology,简称FNA或FNAC)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1例乳腺疾病患者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涂片,用普通光镜对涂片进行形态学分析,作出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病理学诊断作比较.结果本组病例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在90%以上.结论FNAC对乳腺疾病具操作简便、诊断快速、准确率高等优点,可作为乳腺疾病的常规诊断方法之一广泛应用.
作者:王爱兰;朱传金;陆作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适形放疗(X-刀)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特别适用于脑部肿瘤的治疗.
作者:顾红梅;储开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常用手段.由法国皮尔@法伯制药公司生产的诺维生本(Navelbine,又称长春瑞滨注射液,下文简称NVB),属于长春花生物碱类抗肿瘤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管蛋白/微管蛋白的动态平衡,具有抗癌活性高、抗癌谱广的特点,近年来广泛运用于临床,但静脉给药对血管刺激性大.
作者:朱晓园;姚利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心包内置管引流并注入化疗药物,白介素Ⅱ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17例,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人心包腔,基本排尽积液后注入化疗药物及白介素Ⅱ.结果17例中6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结论此方法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
作者:吴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VCM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效及合理性.方法对18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采用VCM方案治疗,进行各项指标观察.结果副反应小,HCG下降快,临床治愈率达94.4%.结论VCM方案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孟建辉;翁广兰;杨爱云;周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化疗联用地塞米松及单独化疗前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0例联用地塞米松化疗前后和46例单独化疗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性.结果联用地塞米松组化疗后CD8+、NK细胞差值下降明显(P<0.01),CD3+、CD4+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会加重化疗药物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松祥;吕杰青;单水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钾片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轻度或中度癌痛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钾片,每次50 mg.结果总有效率(CR+PR+MR)为96.7%,其中完全缓解(CR)41例,占68.3%,部分缓解(PR)12例,占20.0%,轻度缓解(MR)5例,占8.3%,无效(NR)2例,占3.3%.不良反应较轻,为上腹不适及恶心,发生率为18.3%(11/60).结论口服双氯芬酸钾片治疗轻、中度癌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是安全、有效且简单易行的控制癌痛的方法.
作者:李济培;田兆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肺源性脑转移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研究38例肺源性脑转移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龄在30~74岁之间.其中5例转移性癌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20例为腺癌,12/20为乳头状腺癌;5例为腺鳞癌,7例为鳞形细胞癌,4例为燕麦细胞癌,2例为不典型类癌;5例乳头状腺癌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K(5/5)和CEA(4/5)为阳性;电镜显示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具有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化潜能.结论肺癌中腺癌更易发生脑转移,免疫组织化学在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具有异质性.
作者:朱世海;陈建华;张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女性,59岁.右上腹疼痛不适1月余,呈阵发性隐痛,未治,近一周加重.疑为肝脏肿瘤收入住院.
作者:夏庆欣;庄竞;付怀平;乔思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联合诱导化疗配合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方法118例鼻咽癌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组,62例进入化疗+放射治疗组(综合组),56例进入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化疗方案:DDP 20 mg/(m2@d),5 d;5-Fu 500mg/(m2@d),5 d,每21天为一疗程,连用3疗程,休息15天后开始放疗.放射治疗:射野包括鼻咽、颅底和颈部,放疗主野为面颈联合野,鼻咽部剂量为DT70~80 Gy/6~7week颈淋巴结剂量为DT60~70 Gy/6~7week.结果综合组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1%、45.2%.对照组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42.9%.两组对比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综合组的化疗毒副作用患者可耐受.结论以5-Fu、DDP联合诱导化疗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未能提高疗效.
作者:姜丽华;管同勇;雷少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宫内膜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的高危因素及疗效.方法对14例阴道残端复发癌灶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6例死亡,按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为44%,手术至复发间隔时间的长短、阴道残端是否合并盆腔或远处转移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对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及早给予术后的辅助治疗.复发后给予放疗、化疗仍有治愈可能.
作者:何成章;浦红;吕蓓;丁宝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以艾恒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38例鼻咽癌、食管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肠癌、卵巢癌患者,应用以艾恒为主联合化疗方案,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PR 12例,总有效率为31.6%.主要毒副作用为外周感觉神经毒性,而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副反应及肝肾毒性、脱发等轻微.结论艾恒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郝吉庆;陈振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上皮钙粘附蛋白(E-cadherin,E-cad)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在65例胃癌、25例胃癌前病变及20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结果胃癌E-cad异常表达率(53.85%)显著高于胃癌前病变(24.0%),E-cad表达异常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E-cad表达正常的胃癌病人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表达异常者(P<0.05).结论E-cad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E-cad表达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转移潜能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于会明;刘运芳;石永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常用的给药途径.
作者:姚勤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EPI、5-Fu、CF、CDDP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EPI 50 mg/m2 iv,d1;CF200mg/m2 ivgtt,d1-5;5-Fu 500~750 mg ivgtt,d1-5;CDDP 30 mg/m2 ivgtt,d1-3.21~28天为一周期,至少2个周期.结果35例病人中,CR 3例(8.6%)、PR18例(51.4%)、NC 10例(28.6%)、PD 4例(11.4%).Ⅲ度骨髓抑制6例(17.5%),Ⅳ度骨髓抑制2例(5.7%),口腔粘膜炎9例(28%),腹泻6例(17.3%),恶心呕吐均在Ⅱ度以下.结论该方案化疗效果尚可,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作者:苏春荣;王森;赵富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术后合理的放射治疗范围.方法对97例单纯手术切除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率37.1%,转移度14.4%,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的深度和长度则影响不大.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36%,(13/36)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54%(33/61).结论食管癌术后应该辅助综合治疗.
作者:章国芬;蒋锡初;常建华;贺蓓娃;胡玉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放射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985年6月至1995年12月64例喉癌放射治疗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总5年生存率45.3%,其中单纯放疗为43.8%,术后放疗为50.0%(P>0.05).单纯放疗声门癌的5年生存率62.5%优于声门上区癌的25.0%(P<0.01),Ⅰ、Ⅱ期5年生存率56.7%优于Ⅲ、Ⅳ期的22.2%(P<0.05).结论影响喉癌放射治疗疗效的主要因素是原发灶部位和临床分期.
作者:黄国栋;邹浩元;刘建华;肖叶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