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天友;沈飚;朱汉达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采集器对胸腹水中恶性细胞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肿瘤细胞采集器对65例胸腹水进行过滤、涂片、HE染色.结果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52.3%,可疑阳性12.3%,阴性35.38%,其中临床拟诊断为恶性者细胞学阳性率为78.12%,临床未明确诊断者细胞学阳性率为42.42%.结论肿瘤细胞采集器采集瘤细胞的方法可提高胸腹水恶性细胞的诊断阳性率,优於离心沉淀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郝俊杰;姚建斌;张三申;肖郑生;赵成生;张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男,13岁.不明原因右侧眼裂较左侧低3年,进行性加重,影响美观而住院治疗.无头部外伤史.入院后查体:右侧眉弓较扁平增宽,两侧眼裂不在同一水平,右侧较左侧低0.5 cm.双眼球无突出,各向运动自如,无复视.实验室检查,双眼60°视野检查见两眼鼻侧视野轻度收缩(约10°).
作者:马立鑫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肿瘤的浸润、转移是肿瘤细胞之间以及肿瘤细胞与细胞间质之间复杂、多步骤作用的结果.其中粘附分子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D44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类粘附分子,为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组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间质之间的特异性粘接,其转录分子根据所含外显子可分为两种类型:标准型CD44(Standard form CD44,CD44s)和变异型CD44(Variance form CD44,CD44v).CD44基因变异体表达与肿瘤转移有关,其中CD44v6与乳腺癌转移有较强关联性.本文对CD44v6基因定位、结构、蛋白质功能及与乳腺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彭永红;袁宏银;杨国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聚金葡素与DDP联合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3例采用高聚金葡素与DDP联合胸膜腔内灌注;对照组13例单用DDP灌注.结果治疗组癌性胸水控制有效率为83%,对照组有效率为54%(P<0.05),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下降低于对照组.结论高聚金葡素与DDP联合用药治疗癌性胸水疗效高,副作用小.
作者:徐爱兵;谭清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常用Child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胆、胰瘘.作者将T型管长臂剪有侧孔,置于胆总管中,持续负压引流胆、胰液,预防胆、胰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增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置管持续引流并干扰素腔内给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33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以美国产ARROW牌产品,穿刺成功后,心包腔留置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以干扰素针1500万u腔内注入,2~3天后重复引流并再给药1次.结果33例中完全缓解20例,好转10例,有效率90.9%(30/33).结论此法是一种集急救、诊断、病因治疗为一体的心包置管引流方法,安全可靠,效果较好.
作者:田春桃;陈娇红;望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细针抽吸细胞学适用于甲状腺各种疾病的诊断,还可以判断颈部各种部位的复发性或转移性癌.可早期发现未被临床怀疑的恶性病例,可反复进行穿刺,易为患者接受,且操作简单、安全、痛苦小、确诊率较高.可指导治疗,使一部分不必要手术的病人免于手术,降低一些良性甲状腺结节不必要的手术率[1~3].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局部应用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入选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于三餐后和睡前用口泰漱口,漱口后治疗组用稀释好的rhIL-2涂于溃疡面,而对照组常规服用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及维生素E胶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16/24).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两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1).结论局部应用rhIL-2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方法简便、实用,疗效肯定,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笪美玲;李传华;张纪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而该病出现较广泛的皮肤侵犯则更少见,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黎佳全;杨权烈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手术切除的疗效.方法48例老年肝癌行手术切除,其中肝V、Ⅵ段切除3例,Ⅵ段切除3例,右半肝局切14例,左半肝规则性切除3例,左外叶切除12例,左半肝局切7例,左右肝叶局切6例.结果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1%、63.9%、41.7%、27.8%,有2例生存10年以上至今仍健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老年肝癌的佳方案.
作者:陈冲;袁爱军;黄兴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放射治疗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56例均为非计划性的综合治疗,其中局部切除术后放疗27例,广泛切除术后放疗14例,剖腹探查术后放疗4例,局切后放疗加化疗5例,术后化疗6例.用60Co常规分割照射,化疗用CYVADIC方案.结果全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5.4%(31/56)、55.8%(24/43)、30.8%(8/26).其中局切组5年生存率41.7%(10/24),广切组75.0(9/12);局切组放疗前术后复发率78.1%(25/32),放疗后复发率18.8%(6/32),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广切组放疗后复发率14.4%(2/14).结论术后足量放疗可以提高软组织肉瘤保守手术后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尤其是广泛切除术后放疗,效果更明显.
作者:黄国栋;邹浩元;刘建华;肖叶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131Ⅰ-chTNT(131Ⅰ标记的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瘤体内注射治疗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25例肺癌患者采用131Ⅰ-chTNT注射液,每人2次,每次0.8 mCi/kg瘤体内直接注射.结果有效率48%,CR:8%,PR:40%.仅2例发生气胸,骨髓抑制0~Ⅱ度.结论131Ⅰ-chTNT瘤体内注射疗效高,毒副反应轻,值得进一步应用观察.
作者:李田;于力克;陈文萍;徐兆强;蒋长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3年5月至1996年5月在本科治疗的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18例,其中,转移灶位于上颈部者13例,位于下颈及锁骨上区者5例.对转移灶位于上颈部给予根治性放射治疗,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麦茂;李江涛;陈沃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解超前护理对食管癌放疗反应的效果.方法对173例食管癌住院放疗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88例在放疗反应出现前3~5天进行护理,85例放疗反应出现时实施护理.结果超前护理可降低放疗反应(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进行超前护理可缩短因放疗反应中断治疗而延长的住院时间7.68天.
作者:王绍霞;李冬琴;许秀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中晚期肝癌的预后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将病人随机分成2组,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29例,中药配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29例.全组58例,25例肝动脉化疗,33例化疗栓塞;单个肿瘤22例,多个肿瘤36例;5.7~8.0 cm 6例,8.1~10.0 cm 27例,>10.0 cm 25例.结果肿块越小,预后越好(P<0.001);TAI+TAE预后明显优于TAI(P<0.05);中药配合介入3、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介入治疗(P<0.05).结论中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肿块大小及治疗方法.
作者:胡宏莲;陈焕朝;徐少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1990年10月~1999年1月我科共收治脑转移瘤36例,26例采用60Co外照射,先予常规分割全颅放疗中平面剂量35~40Gy,后缩野针对病灶,常规分割放疗15~20Gy,多发病灶不缩野.放疗时给予脱水治疗.结果26例完成放疗者24例,其中半年生存率54%,1年生存率为13%.结论对恶性肿瘤出现脑转移病人,积极治疗仍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王辉;任光平;吴志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应用放免及生化法对100例卵巢肿瘤患者及45例正常健康妇女血清铁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25)进行定量检测,旨在探讨它们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蔡佩琴;逄宝忠;曾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姜堰市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为食管癌的预防监测提供依据.方法1999年8月~2000年6月间采用问卷调查,对156例年龄范围在32~80岁食管癌生存病例,按1:1配对,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嗜好、既往疾病及家族史等方面110个问题.采用相对危险度的近似估计值比值比来估计各危险因素与食管癌的联系强度,用logistic回归模型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专业上有意义的食管癌危险因素.结果与食管癌发病有关的变量4个,分别为喜食烫食物、喜食酸辣食品、饮酒和吸烟.结论喜食烫食物、喜食酸辣食品、饮酒和吸烟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食管癌危险因素.
作者:崔林;袁继春;杨勇;顾广明;秦晓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模拟定位方法的改进及技术提高.方法①等距离定位方法;②在模拟机下等中心定位方法;③在模拟机下等中心定位方法及使用低熔点铅技术即鼻咽癌鼻咽部准适形照射(经典适形).结果①等距离定位方法:重复性差,准确性差,放疗反应重.②在模拟机下等中心定位方法:设备要求严格,技术要求高.病人摆位方便,体位固定好,体位重复性好.③准适行照射定位方法:要求严格,定位的准确性提高,摆位方便,体位固定好,重复性好.结论在模拟机下等中心定位使用低熔点铅技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关国娟;李亦斌;姚继仲;黄继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诊断,以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994年10月至2000年10月间我科收治的椎管内肿瘤21例进行了分析讨论,其中硬膜外肿瘤12例,髓外硬膜下肿瘤5例,髓内肿瘤4例.位于腰段15例,胸10到胸12者6例.本组病人均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采用腰背部正中切口.经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5例,室管膜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胶质瘤1例.结果本组病人肿瘤全切除15例,部分切除3例,行肿瘤活检椎板减压3例.术后痊愈14例(占67%),有效5例,无效2例.本组就诊时有13例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率达62%.结论椎管内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常表现为慢性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延误治疗,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王东玉;陈辉;郭亮;王民;杨志清;李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