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nnexin5对雄性SD大鼠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林钗英;时姗姗;陶晓倩;柳海燕;靖俊;姚兵

关键词:膜联蛋白5, 慢性疼痛应激, 睾酮, 神经损伤, 大鼠
摘要:目的 研究膜联蛋白5(annexin 5,A5)对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应激致雄性SD大鼠生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建立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和手术+A5组模型.手术+A5组于术后第2天腹腔注射15μg/kg剂量的A5,其他实验组腹腔注射等量的pH 8.0 Tris-HCl,每日1次,连续21 d.分别测各组SD大鼠体重、称重睾丸和附睾,计算其脏器系数,并对附睾尾进行精子计数.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结构变化.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睾酮浓度.结果 手术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睾丸系数、附睾系数以及精子相对计数均降低(P<0.05);睾酮水平下降显著[(5.10±2.61) vs (22.40±4.30) mmol/L,P<0.0l)];病理切片见睾丸生精细胞与腔内精子数量明显减少.假手术组大鼠与对照组比,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手术+A5组与手术组比,精子相对计数与睾酮含量[(19.67±2.02)vs(5.10±2.61) mmol/L,P<0.01]均显著提高,其他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睾丸生精细胞与腔内精子数量减少程度显著恢复.结论 A5对慢性疼痛应激引起的生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临床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五重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呼吸道病毒

    目的 建立一种五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并鉴别流感病毒A( Flu A)、流感病毒B( Flu 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以及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nH1N1)的方法.方法 以人细胞RNA酶P基因为内参,用Primer Express 3.0设计PCR引物和探针.用一系列不同滴度的病毒培养物和不同来源的呼吸道病毒分别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分析.结果 该法灵敏度较好,可测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mL)为0.02 ~0.2的病毒量,特异性达100%,每对引物和探针只检测出相应的病毒,无交叉反应.已确诊的nH1N1、Flu B、RSV感染患者的样本用该法均成功地测出.结论 建立的五重荧光定量RT-PCR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较高,可检测出多种呼吸道病毒,对临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崔大伟;郑书发;范剑;楼滨;余斐;秦志梅;邹伟华;吴英萍;陈凌晓;陈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copeptin对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

    羧基端糖肽( copeptin)是一种与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同源且与其等摩尔分泌的稳定糖肽.copeptin的检测简便、快速,可有效地反映内源性AVP的水平.近年来,其对多种疾病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的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重点阐述其在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萌萌;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烧伤科分离MRSA菌株的耐药特征和葡萄球菌蛋白A基因分型

    目的 研究我院烧伤科2010年4~6月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找出流行菌株,为指导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葡萄球菌A蛋白基因(spa)分型技术对分离的24株MRSA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分离的菌株对青霉素、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全部耐药,其余抗菌药物除万古霉素外耐药率均在50%以上,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spa基因分型发现3个spa型,t030型共22株,t3226和t632型各1株,提示分离菌株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结论 我院烧伤科MRSA菌株具有多重耐药的特征,spa t030型菌株是其主要型别.

    作者:师志云;赵志军;贾伟;李刚;张楠;纵帅;魏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载脂蛋白A5c553G/T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5(apoA5)c553G/T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apoA5 c533G/T位点多态性在203例MS患者和216名体检健康者中的分布,并用酶法检测其血脂和血糖水平.结果 c553T等位基因在高三酰甘油(TG)血症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A5 c553T等位基因对MS高TG血症(OR=3.380,P<0.05)具有独立的影响.MS组和健康对照组apoA5 c553TT纯合子及GT杂合子个体比GG纯合子个体具有高TG水平.结论 apoA5 c553G/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TG具有相关性,apoA5 c553T等位基因可能为MS的危险因素.

    作者:丁妍;来名安;朱静;卢智勇;袁雅红;王小莉;李东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Ⅰ类MHC链相关蛋白A测定及意义

    目的 探讨Ⅰ类MHC链相关蛋白(MICA)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ELISA法对58名确诊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98名体检健康者进行血清可溶性MICA(sMICA)浓度检测,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参数间关系.用ROC曲线对sMICA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sMICA水平为0.79(0.52,1.28) ng/mL,对照组为为0.32(0.18,0.47) ng/mL,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U=-0.673,P<0.01).除FIGO分期Ⅲ~Ⅳ期组患者血清sMICA水平与Ⅰ~Ⅱ期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U1.98,P≤0.05)外,疾病类型、肿瘤浸润程度、肿瘤分化程度及组织类型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界值为0.302 ng/mL时,对妇科恶性肿瘤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ROC)为0.816,敏感性为0.847,特异性为0.718.结论 血清中sMICA表达水平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以sMICA 0.302 ng/mL为临界值,有助于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

    作者:谭菌;黄颖烽;杨劭宇;罗宏图;周泰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疆地区564例抗核抗体阳性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荧光核型及靶抗原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结缔组织病(CTD)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荧光核型、靶抗原与CT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荧光核型;采用免疫印迹法和酶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谱和自身抗体.结果 新疆地区564例ANA阳性CTD患者中,ANA荧光核型有单一及复合核型.单一核型中核颗粒型多见(靶抗原依次为SSA、nRNP、Sm),其次核均质型(靶抗原依次为dsDNA、核小体和组蛋白).复合核型中,双核型以核颗粒型+核均质型,核颗粒型+胞浆颗粒型组合为主.三核型以核颗粒型+核均质型+胞浆颗粒型常见.在荧光核型、靶抗原及疾病关系分析结果中发现:SLE患者单核型以核均质和核颗粒常见,双核型以核颗粒+核均质、核颗粒+胞浆颗粒组合常见,三核型为核颗粒、核均质、胞浆颗粒同时出现.另外抗核糖体P蛋白以往引起胞浆颗粒荧光,而本研究中核颗粒型检出率为27.03%.抗着丝点抗体在SL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硬皮病及重叠综合征中均能检出.结论 新疆地区CTD患者血清ANA荧光核型呈现多样性.以核颗粒为优势核型;靶抗原SSA不仅可以引起经典的核颗粒荧光,还可呈现核均质、核仁型、胞浆颗粒型荧光.核糖体p蛋白呈现核颗粒型荧光.抗着丝点抗体具有较宽的疾病谱;SLE患者荧光核型呈现多样性,自身抗体谱广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

    作者:王晓东;董潇阳;刘旭;哈地丽亚;哈斯木;邓淑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候选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往往存在多种自身抗体,病因未明.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SLE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及相关自身抗体的产生等方面都起重要作用.疾病分布和临床表现存在种族差异[1],与白种人比,亚洲人SLE发病率(每10万名女性中约有100名患者)高[2].

    作者:李萍;李永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体液病原菌培养

    全自动血培养仪广泛用于临床,为血液感染提供了方便快速的检测方法.而脑膜炎、关节炎、心包炎等诊断有赖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固体培养基如血平板或巧克力平板培养,或使用脑心浸液增菌)作体液培养,病原菌检出率较低.有作者推荐使用血培养仪进行体液的病原菌培养,对此本文作总结和讨论.

    作者:鲁炳怀;时琰丽;朱凤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脑膜炎奈瑟菌W135群及B群各1例

    我们于2008年2月、2011年1月从2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中分别分离出W135群和B群脑膜炎奈瑟菌(N.meningitidis).这两种脑膜炎奈瑟菌血清群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次报告.1病历摘要病例1,女,14岁,在校学生.2008年2月2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伴喷射状呕吐,于2月24日收住我院.入院时查体:T 37.5℃,神志清,急性痛苦面容,颈抵抗,心肺未见异常,克氏征双侧阳性,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皮肤黏膜无黄染,皮下无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

    作者:林岗;劳炳焕;潘启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基于“实验设计”的临床酶学参考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模型的建立

    目的 以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催化活性参考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为例,建立临床酶学催化活性测量参考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模型.方法 依据GGT参考方法测量流程,以GGT催化活性浓度为核心评价指标,确立影响GGT催化活性浓度测量的主要因素.采用实验和理论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已确认的各因素对GGT催化活性测量的影响量进行评定.以波长和温度对GGT催化活性参考方法测量影响量的评估为例,介绍基于“实验设计”的各因素对GGT参考方法测量灵敏系数的评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按GUM理论评定每一因素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不确定度分量按GUM理论合成到GGT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中,以标准不确定度×2得到扩展不确定度,建立GGT参考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模型.结果 建立的GGT催化活性参考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模型为:Cenzyme =1/ει·vreaction+vsample+vstarter/vsample·ΔA/Δt·f0·fcv.结论该不确定度评定模型适用于酶催化活性参考方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作者:陈宝荣;孙慧颖;邵燕;胡滨;李月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4例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是不规则抗体或自身抗体,即抗IgG类抗体的干扰;另外,某些物质过高引起或破坏了红细胞(RBC)表面的电位差,使RBC的相对平衡状态被破坏而产生非特异性凝集时也可导致血型鉴定困难、交叉配血不合等现象.本文报告对4例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

    作者:孔亚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的研究进展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TREM)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个受体家族,包括3个激活型受体( TREM-1,TREM-2,TREM-3)和1个抑制型受体(TREM like transcript-1,TLT-1).TREM-1主要表达于血液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表面,选择性地表达于肺泡液、肠液及其他体液的巨噬细胞表面[1-2],能够增强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介导的炎症反应,放大急、慢性炎症反应.随着对TREM-1研究的不断深入,TREM-1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作者:姚瀚鑫;续薇;许建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常规临床检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若干问题

    早在18世纪就有关于不确定度的论述,到上世纪60年代,人们对检测结果质量的科学表达越来越关注,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逐渐为测量人员重视并有所应用.1995年7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指南》(GUM)[1]的发表,使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快速进入相关的技术标准.

    作者:吕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脂肪酶试剂对总胆汁酸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是易受污染的生化项目之一.本实验分别通过检测样本针、试剂针、搅拌棒、比色杯携带污染程度,探讨脂肪酶(lipase,LPS)试剂对TBA测定结果的干扰及解决办法.1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试剂 Achitect 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Abbott公司);TBA试剂(批号10-0413P,北京九强生物公司),LPS(批号60067113/1,德国德赛公司).

    作者:吴丽娜;秦晓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ANCA阳性与阴性血管炎患者血清IL-33水平的比较

    血管炎是指原发于血管的一类炎症性疾病,许多抗体参与血管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程,其中血管炎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关联性较高.IL-33是新发现的具有多种效应的前炎症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本研究测定90例血管炎患者血清ANCA和IL-33水平,以探讨IL-33与血管炎的相关性.

    作者:黄晶;安倍莹;单红丽;张朝冠;白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细胞色素P4502C9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 2C9基因(CYP2C9)多态性位点1075A>C与个体间华法林稳定剂量差异的关系.方法 用实时荧光PCR结合熔解曲线分析的方法,对323例已获得华法林稳定剂量患者的CYP2C9 1075A>C位点进行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差异.结果 323例患者中,CYP2C9基因型*1/*1(AA)、*1/*3(AC)和*3/*3(CC)分别有294例、28例和1例,各占91.02%、8.67%和0.31%,等位基因*1(1075A)和*3(1075C)的频率分别为95.36%和4.64%.在CYP2C9的3种基因型中,*1/*1基因型组华法林剂量(3.07±1.12)mg/d显著高于*1/*3基因型组(1.71±0.53) mg/d(F22.555,P<O.01),*3/*3基因型患者的剂量低,仅为0.625 mg/d.结论 CYP2C9基因多态性是影响个体间华法林用量差异的一个主要遗传因素,对患者的CYP2C9 1075A>C位点进行分型,可作为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的一个重要依据.

    作者:黄盛文;向道康;陈保林;黄凌;安邦权;罗振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重组苦瓜叶蛋白MAP30诱导人食管癌细胞株EC-1.71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用重组苦瓜蛋白MAP30(Momordica anti-HIV protein of 30 ku)诱导人食管癌细胞株EC-1.71细胞凋亡状况.方法 MAP30诱导EC-1.71细胞后,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JC-1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色素c(Cytc)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ERK1/PERK1,AKT/PAKT和NF-κB表达;荧光微板阅读仪检测细胞caspase-12活性.结果 MAP30诱导可以使EC-1.71细胞固缩,核膜扭曲,核染色质聚集成块并靠近核膜,内质网高度膨胀、扩张;△Ψm水平下降;Cytc和TNF-α含量增加;胞质中ERK1、AKT表达增强而胞核中PERK1、PAKT表达降低,NF-κB活性降低,caspase-12活性增强.结论 MAP30可以诱导EC-1.71细胞凋亡.

    作者:韩晓红;邵世和;薛延军;陈德玉;黄河;李先茜;许化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肺吸虫感染误诊1例

    并殖吸虫(Paragonimus)也称为肺吸虫(lung fluke),主要寄生于宿主的肺内,引起肺吸虫病[1].肺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容易误诊和漏诊.现报告因感染肺吸虫后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被多家医院误诊的1例患者.1病历简介患者,男,27岁,贵州省遵义人.因头痛、胸闷、皮肤瘙痒3个月入广西宜春某院.血常规:白细胞29.5×109/L,嗜酸性粒细胞0.48.X线胸片:双下肺感染.B超:肝脾大,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作者:刘流;晏容;刘晖;贺莉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人胚胎骨髓MSC及其突变株F6细胞DAPK基因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检测

    目的 研究人胚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et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FMSC)及其突变肿瘤细胞F6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的表达及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方法 用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 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CR)技术对FMSC及F6细胞系DAPK基因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并对甲基化产物测序鉴定.结果 DAPK基因在FMSC中表达而在F6中不表达.通过MS-PCR检测证实F6中DAPK基因发生甲基化,FMSC中DAPK基因发生未完全甲基化.结论 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甲基化可能是促使其基因表达下调的重要机制,在FMSC突变成F6肿瘤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徐学静;张葵;顾光煜;钱晖;许文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核酸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核酸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方法 以重复插入序列IS6110为目的基因,设计LAMP引物,特异检测MTB核酸.用本法与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实时荧光PCR法对100例可疑患者痰标本进行对比检查.结果 LAMP法特异性强,仅扩增MTB复合群核酸;灵敏度高,检测限达100 fg;而实时荧光PCR检测限为1 pg.对100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痰液标本检测,涂片抗酸染色法、LAMP法、实时荧光PCR法的阳性率分别为28%、39%和38%.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检测MTB核酸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时间短且操作简便,有望成为临床快速检测MTB的新方法.

    作者:沈会平;张耀祺;杨坚;石磊;陈涛;李国周;赵红波;莫自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