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台血液分析仪对低值血小板测定结果比较

蔡钢强;陈化禹;焦连亭;伊学军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 血小板, 校准
摘要:血液分析仪经新鲜血校准后,参考范围内测定值准确度高,随血小板降低,准确度降低.对于血液病及放、化疗低血小板患者,临床医生结合观察临床体征及其他出凝血指标,可更好理解血小板测定值.
临床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人源多肽抗生素LL-37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 构建抗菌肽LL-37的表达载体pPIC9-LL-37,转化毕赤酵母GS115以获得表达LL-37的工程菌.方法 通过重叠区扩增法人工合成抗菌肽LL-37的基因,定向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提取质粒,PCR鉴定及序列分析后转化毕赤酵母GS115.MM、MD平板筛选His+Mut+、His+Mut-表型,PCR扩增鉴定基因的插入.结果 PCR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抗菌肽LL-37基因正确插入载体pPIC9,MM、MD平板筛选及PCR鉴定获得10个His+Mut+、9个His+Mut-克隆.结论 获得含LL-37基因的工程菌.

    作者:陆建荣;王惠民;凌勇武;黄松平;常秋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维生素K3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及其survivin基因表达的变化

    目的 观察维生素K3(VK3)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的影响及其survivin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CCK 8试剂检测VK3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核的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Annexin V/PI法),RT-PCR法检测SMMC-7721细胞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2、5、10、20、25μmol/L)VK3作用SMMC-7721细胞48 h后,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3.8%、50.1%、63.9%、78.5%、84.7%;细胞的凋亡率分别是33.28%、63.97%、77.69%、87.30%、92.40%;survivin mRNA在凋亡的SMMC-7721细胞内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VK3能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survivin表达水平的下降可能与VK3诱导的SMMC-7721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石亮;林向阳;陈晓东;陶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分期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oxp3 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 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不同分期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 普通RT-PCR结合胶回收制备Foxp3 mRNA-CDS标准品,利用标准品制备定量PCR标准曲线,对曲线进行灵敏度、精密度和特异性分析,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0例胃癌和8例正常对照外周血Foxp3 mRNA.结果 获得Foxp3全长CDS标准品,标准曲线范围(2.8×102)~(2.8×108)拷贝/μl,低检测值280拷贝/μ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5%.Foxp3基因在胃癌患者外周血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1),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 Foxp3基因上调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作者:卢剑;袁向亮;沈立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用β葡萄糖苷酶快速鉴定细菌和假丝酵母菌

    β葡萄糖苷酶在传统细菌学鉴定中很少应用.近年由于人工合成了此酶的色原底物,已较多地用于自动或人工细菌鉴定装置而受到重视.我们用国产底物建立了此酶的快速检测法并用于细菌和假丝酵母菌的鉴定,报告如下.

    作者:孙慧芳;路秀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HbA2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分析血红蛋白A2(HbA2)用于筛查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携带者做出方法学评价.方法 地贫筛查中随机选择的75对夫妇及140对地贫高危夫妇,以地贫基因分析结果为金标准,通过比较样品内和样品间HbA2的HPLC测定值的变异系数评价该法的精密度和稳定性;通过分析阳性样品的基因型评价HPLC检测地贫的准确性.结果 用HPLC分析当地健康成人的HbA2的95%频数分布范围为2.28%~3.42%,HPLC诊断β地贫杂合子的HbA2临界值(cut off value)为≥4.35%.在基因分析确诊的65例β地贫杂合子、19例αβ复合地贫、2例HbE病及8例HbH病中,HPLC仅1例漏诊,无误诊.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快速、稳定性强、精密度好的HbA2测定方法,可用于β地贫杂合子的筛查.

    作者:张新华;李平萍;罗瑞贵;黄蒙莎;兰小英;吴志奎;王荣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清高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人体内的一种含硫非必需氨基酸,是蛋氨酸的代谢物.Hcy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的报道较多,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的研究也已经开展.本文对124例不同微血管病变糖尿病(DMAP)患者Hcy水平进行检测,探讨高Hcy血症与DMAP相关性.

    作者:钱娟英;吴国球;芦惠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对ABO及Rh血型鉴定的干扰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由于红细胞上存在致敏自身抗体和/或血清中存在游离的自身抗体,干扰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1].本文探讨DHA阳性对ABO及Rh血型定型的干扰.

    作者:庞桂芝;冯园;姜燕娟;张趁利;胡利亚;兰炯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005~2006年江苏省采供血机构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分析

    江苏省血液中心于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3次发放室间质控品,对全省28家采供血机构(其中血液中心2家,中心血站12家,基层血站12家,中心血库2家)进行血液检验能力的室间比对,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周静宇;唐荣才;郭东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FE复合酶对临床分离微生物的体外抑菌试验观察

    FE复合酶是一种新型抗菌剂,为溶葡萄球菌酶和多种辅酶复配而成,为了解其对临床常见微生物的抗菌效果,对临床分离的100株微生物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并与其他抗生素作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陈亚宝;刘玲;陆婉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的异常表达

    目的 了解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基因表达谱规律,对在CML中高表达的PCNA基因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CML患者和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分析.对于其中表达显著上调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根据其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该基因序列特异性引物,以CML PBMC的总RNA为模板,RTPCR技术扩增PCNA基因;用蛋白印迹法分析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从4 096个基因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共591奈,其中288条基因表达增强,303条基因表达降低.在表达增高的基因中,PCNA表达增高8.725倍.在病人的标本中扩增出PCNA基因,蛋白印迹证明CML病人PCNA蛋白表达增高.结论 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发现CML中PCNA基因高表达,并在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证明其异常表达,提示PCNA的表达增高与CML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绵洋;曾媛;丛玉隆;达万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拟杆菌属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目的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鉴定拟杆菌.方法 以该属细菌的标准16S Rrna基因序列为靶基因设计通用引物,对该属标准菌株及不同来源的临床株进行PCR扩增,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验证引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设计的引物能扩增13株拟杆菌,而40株肠杆菌科细菌、本实验室分离和保存的其他非拟杆菌不能被扩增;13株拟杆菌所得的PCR产物经基因测序、比对相应标准菌的16S Rrna,同源性在81%~100%.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特异的鉴定拟杆菌,敏感性为100个细菌的基因组.

    作者:王国戗;罗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基因分型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MRSA菌株SCCmec基因型分布和各种基因型的耐药特征.方法 用PCR扩增SCCmec分型的特征性基因,对MRSA菌株分型;采用Vitek 32微生物分析仪检测MRSA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84株MRSA菌株中包括SCCmecⅡ型9株(10.7%),SCCmecⅢ型70株(83.3%),SCCmecⅣ型5株(6.0%).所有菌株对利福平的耐药率均较低,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完全敏感,各型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其他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分别为SCCmecⅢ型、SCCmecⅡ型和SCCmecⅣ型,SCCmecⅡ型和Ⅲ型MRSA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其耐药率显著高于SCCmecⅣ型(P<0.05).结论 SCCmecⅢ型菌株为本地区MRSA主要流行菌株,该型菌株对抗生素呈多重耐药.

    作者:纪冰;马筱玲;蔡朝阳;李华;陈多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金纳米颗粒基因探针检测HBV DNA

    目的 制备金(gold,Au)纳米颗粒HBV DNA基因探针,通过透射电镜直接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实现不经过PCR扩增检测DNA.方法 制备Au纳米颗粒和Au纳米颗粒HBV DNA基因探针,用荧光标记法检测纳米颗粒探针表面寡核苷酸的覆盖数和杂交效率.在检测体系中加入乙肝患者血清中提取的HBV DNA,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 制备的Au纳米颗粒粒径为(10±5)nm,水相分散良好,在520 nm有Au特征性的大吸收峰,经寡核苷酸修饰后,其大吸收峰改变为524 nm.Au纳米颗粒基因探针表面寡核苷酸的大覆盖数目为(132±10)条,大杂交效率为(22±3)%.在液相中与HBVDNA反应后,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Au纳米颗粒凝聚成大的聚集体.结论 成功制备了Au纳米颗粒HBV DNA基因探针,可直接用于HBV DNA的检测.

    作者:习东;宁琴;卢强华;姚凯伦;刘祖黎;罗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验室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1 密码验证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应用的局限性LIS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性问题.在病历、医疗纠纷和药物验证中,检验数据是有法律作用的证据,在LIS中正确辨认人员的身份是极其重要的.

    作者:顾国浩;邱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AIL-mRNA

    目的 建立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rQ-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mRNA含量的方法,探讨PBMC中TRAIL mRNA的检测价值.方法 在TRAIL基因第二和第三外显子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用RT-PCR扩增目的片段,实时检测产物的荧光强度,以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中TRAIL mRNA含量,以TRAIL mRNA和β2M mRNA含量的对数比值进行TRAIL mRNA表达水平评价.结果 TRAIL mRNA含量线性范围为(2.9×103~2.9×109)copies/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9.5%和16.7%.30例健康献血员和58例慢性乙肝患者TRAIL mRNA与β2M mRNA浓度的对数比值的(x)±s分别为0.528±0.014和0.775±0.038,两组差异显著,P<0.001.结论 FQ-RT-PCR检测TRAIL mRNA水平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重复性,适用于临床研究.

    作者:毛丽萍;王惠民;张子玉;吴月平;章幼奕;鞠少卿;陈育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黏滑口腔球菌快速鉴定的方法学探讨及耐药性检测

    目的 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46株黏滑口腔球菌进行系统鉴定,试图建立一种简便的鉴定黏滑口腔球菌的方法,并了解其对临床常用的7种抗生素的耐药特性.方法 常规方法分离菌株,对分离株进行系统的生化鉴定,同时采用K-B法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检测,参考CLIS标准(2006年)中葡萄球菌的药敏判断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246株黏滑口腔球菌,该菌菌落大多牢固黏附于血琼脂平板上,灰白色、不溶血,镜下多呈四联状排列,革兰阳性,也可见成双排列者,触酶阴性,在50 g/L NaCl琼脂上不生长,杆菌肽、呋喃唑酮均敏感,据此可予以简单、快速鉴定.黏滑口腔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β-内酰胺酶阴性.结论 通过对分离的246株黏滑口腔球菌进行系统鉴定,总结出可以利用菌落黏性、镜下形态、触酶试验等简便的鉴定试验对临床标本中的黏滑口腔球菌进行快速鉴定.

    作者:魏莲花;张俭;邹凤梅;刘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检测尿液CK20的胶体金试条研制及初步应用

    目的 建立用于筛查膀胱癌的尿液细胞角蛋白20(CK20)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检测试条,并与常用方法比较.方法 用自行研制的CK20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CK20的胶体金试条,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泌尿系统良性疾病和健康人尿液进行检测,同时与尿液膀胱癌金标检测板(UBC)和膀胱肿瘤抗原(BTA)检测板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CK20试条法与UBC、BTA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方法敏感性随TCC病理分级而增高,但3法差异不显著(P>0.05).对20例TCC患者术后监测,3法结果也一致.结论 CK20试条法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操作简单、快速,一般实验室可开展的特点,可用于膀胱癌快速筛查和疗效观察.

    作者:刘彦慧;罗春丽;吴小候;蔡晓钟;蒲军;赵培;欧俐苹;唐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以2-甲氧基-4-(2'-硝基乙烯基)酚-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为底物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

    目的 评价以2-甲氧基-4-(2'-硝基乙烯基)酚-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NP-NAG)为底物的全液体试剂两点终点法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方法 尿样中NAG作用于底物MNP-NAG水解产生游离MNP,其生成速率与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结果 该法显色大吸收波长为505 nm,试剂1和试剂2适pH值分别为4.6和10.2,适底物浓度为16 mmol/L,线性范围达198 U/L,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CV分别为2.2%和3.8%.166例健康体检者尿样NAG活性参考范围为:(6.21±4.53)U/gCr((x)±1.96 s).结论 MNP-NAG底物法测定尿NAG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周午琼;王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FQ-PCR检测C-erb B2基因表达水平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本研究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RT-PCR,通过扩增乳腺癌相关基因C-erb B2 mRNA,对139例不同疾病患者及4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erb B2 mRNA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探讨FQ-PCR检测在C-erb B2 mRNA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君;饶绍琴;杨静;迟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孕妇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AT-Ⅲ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

    妊妇常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超出一定范围的高凝便是病理变化,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时出现的异常高凝状态.本研究检测了133例妊妇不同时期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以探讨妊娠期间凝血和纤溶功能动态变化,为预防和诊断妊高征提供帮助.

    作者:张一鸣;蒋雅琴;袁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