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病机制及实验诊断

李芳秋;陆瑾;杨敏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 发病机制, 实验诊断
摘要: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 HPS),又称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 HLH),是一类少见的、死亡率很高的疾病[1-4].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全血减少、凝血障碍、高三酰甘油血症、高细胞因子血症,有的还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骨髓、肝、淋巴结等器官内有大量噬血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可见被吞噬的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及淋巴细胞等),并由此得名.
临床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介绍一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提取方法

    分子生物学实验中RNA提取纯化影响因素较多,由于RNA核糖残基2/ 和3/ 位上的羟基存在,使其更易受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RNA酶降解.目前常用的RNA提取方法有酸性酚-硫氰酸胍-氯仿提取法、oligo-纤维素层析法等[1].组织和细胞单相裂解液也有商品化供应,如Trizol、Isogen、RNA NOW等试剂[2-3].

    作者:张义;邹雄;单宁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及其cagA基因与胃肠疾病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ylori, Hp)是胃癌发生的启动因素之一[1],Hp毒素相关蛋白(cagA)是Hp毒力的主要因素,与胃肠疾病密切相关[2].本研究采用细菌培养的方法对胃肠疾病患者胃粘膜标本中的Hp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Hp菌进行了cagA的检测,旨在探讨西安地区Hp及其cagA基因与胃肠疾病的关系.

    作者:彭道荣;胡家露;乔文;孙怡群;张小宁;于文彬;徐修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目的了解耐氨苄西林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产生情况.方法用双纸片扩散法和Etest筛选肺炎克雷伯菌ESBLs;用SHV-PCR检测SHV β-内酰胺酶基因,进一步用PCR-NheⅠ酶切检测SHV-ESBL.结果 3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30株产β-内酰胺酶,31株含SHV β-内酰胺酶基因,8株ESBL菌表型阳性,其中3株为SHV-ESBL.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产ESBL的常见菌,实验室对其检测和监控非常重要.

    作者:项明洁;彭奕冰;刘明;孙学勇;倪语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去甲肾上腺素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及意义

    研究发现,老年慢性心衰(CHF)时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使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血管紧张素Ⅱ(AT-Ⅱ)等具有缩血管作用的神经激素的活性增高是导致CHF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1-2].

    作者:陶国华;金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A15-3临床应用探讨

    CA153是从转移性乳腺癌中分离的一种肿瘤相关抗原,主要存在于正常乳腺上皮管腔面,细胞恶变时含量明显升高.它是一种分子量300 000~450 000的大分子糖蛋白.

    作者:符生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临床检验杂志》2002年度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较前显著提高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病机制及实验诊断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 HPS),又称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 HLH),是一类少见的、死亡率很高的疾病[1-4].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全血减少、凝血障碍、高三酰甘油血症、高细胞因子血症,有的还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骨髓、肝、淋巴结等器官内有大量噬血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可见被吞噬的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及淋巴细胞等),并由此得名.

    作者:李芳秋;陆瑾;杨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组织多肽特异抗原在监测乳腺癌转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监测乳腺癌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健康体检者及108例乳腺癌患者(其中51例为治疗后转移复发)的血清TPS、CA15-3、CEA及TPA水平,观察其中23例转移性乳腺癌治疗前后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术后稳定未转移者各标志物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转移复发者标志物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检出乳腺癌转移复发敏感的指标是TPS (78.7%),特异性强的是CA15-3(96.5%), TPS与CA15-3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互补,有效性提高(78.9%),若再加入CEA,可进一步提高特异性和有效性(87.5%).TPS对乳腺癌骨转移为敏感,远处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TPS水平高.转移性乳腺癌治疗有效(CR+PR+SD)各标记物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无效(PD),TPS与TP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TPS是检出转移性乳腺癌为敏感的标志物,尤其是骨转移的患者.TPS与CA15-3、CEA联合是监测转移性乳腺癌的佳组合.TPS水平升高表明病情进展,预后不良.

    作者:陈燕;应敏刚;杨建伟;胡敏华;黄建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儿童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前对1型糖尿病的免疫标志研究较多,但对特异性、敏感性的评价尚不一致.本研究对87例1型糖尿病儿童和106例健康儿童进行了3种自身抗体的检测,旨在评价各种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邰文琳;张学宁;杨红英;胡家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Act 5.diff血液分析仪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对Act 5.diff(Beckman-Coulter)血液分析仪进行应用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和不随机选择标本方法,对仪器进行精密度、相关性和异常细胞检出能力的测试.结果各项参数测定的变异系数(CV)均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与STKS血液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CBC)的相关性比较,各参数相关系数r=0.905~0.997.白细胞五项分类与显微镜目测法比较,相关系数r=0.411~0.944.对异常细胞检测的敏感性:旗标报警为100.0%,IMM定量为86.3%;特异性:旗标报警为95.8%;IMM定量为93.2%;有效性:旗标报警为97.3%,IMM定量为 92.0%.结论该仪器的主要指标评价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对异常细胞检测能力强,能满足临床血液常规分析.

    作者:王慧萍;王淑香;沈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抗核周因子抗原片的筛选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抗核周因子(AP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尤其是对早期RA诊断价值,并探讨制备APF抗原片的规律性.方法从152例不同供体中颊黏膜取材制备核周因子抗原片,分别对早期RA、典型RA、非RA的结缔组织病、正常对照共4组对象检测APF;同时检测抗角质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结果只有50%的供体颊黏膜上皮适宜做APF的抗原片.以1∶20为阳性阈值,APF的阳性率分别为:早期RA 73.3%;典型RA 63.3%;非RA的结缔组织病组3.3%;正常对照组3.3%.R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APF与AKA、RF均有相关性.结论 APF抗原的选择与性别无相关性;结缔组织病人和健康人之间亦无差异.APF对于RA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高丽霞;郭惠芳;刘凤珍;孙彩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尿中红细胞形态镜检和MCV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和MCV来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并研究此方法的佳条件.方法用Coulter JT血液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检测肾性和非肾性两组血尿病人的尿红细胞MCV曲线及红细胞的形态和畸形率.结果肾性和非肾性血尿中,红细胞的MCV值有显著差异(P<0.05).肾性血尿时,尿红细胞MCV≤75 fl,约登指数为0.7;畸形红细胞多于3种以上,红细胞畸形率≥75%,约登指数0.73.结论尿中红细胞形态分析和MCV测定可用于肾性与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

    作者:李小龙;陈晓东;舒旷怡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IL-2R、TNF-α及IFN-γ表达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IL-2R(CD25)、TNF-α和IFN-γ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118例肺癌患者外周血表达IL-2R、TNF-α和IFN-γ有核细胞的检出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肺癌患者IL-2R、TNF-α和IFN-γ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其中未化疗者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者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未化疗者(P<0.01);在未化疗的患者中,伴转移者外周血有核细胞的IL-2R、TNF-α和IFN-γ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未转移者(P<0.01或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的IL-2R、TNF-α和IFN-γ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化疗机制的解释和病人预后的判定.

    作者:王书奎;王自正;翁慎毅;夏伟;傅雷;杜同信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Vitek药敏试卡检测泰能敏感试验的讨论

    我们在用Vitek-32型细菌鉴定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试卡法)时,发现革兰阴性杆菌对泰能耐药率较用K-B法上升.为了探讨试卡法检测泰能的可靠性,我们将一年中检出的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用试卡法和琼脂扩散法(K-B法)同时检测对泰能的敏感性,其中部分菌再用肉汤稀释法检测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红琴;邵海枫;李珍大;王卫萍;范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测定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的临床价值

    Coombs试验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诊断中大的缺点是敏感性不足,常难以发现早期的 AIHA.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际上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Ret的RNA含量,用于骨髓移植后骨髓造血恢复的观察[1-2].

    作者:门剑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心肌肌钙蛋白I的纯化及鉴定

    目的提取和纯化人心肌肌钙蛋白I.方法心室肌经匀浆、离心、盐析提取,CM Sephadex C-50柱层析,DEAE Sephadex A-50柱层析制备人cTnI;经(cTnI)活性检测、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结果从65 g湿重心肌中获得4.1 mg cTnI, 分子量约为24 000,纯度约为84%.结论纯化的cTnI可被cTnI单克隆抗体特异识别,本实验从人心肌中成功制备cTnI.

    作者:卞智萍;杨笛;顾春荣;徐晋丹;杨国平;张寄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Rh血型Del表型

    目的探讨采用DNA技术鉴定Del基因型.方法根据文献和GenBank报道的中国人Del等位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再引入一对内对照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Del基因型,用此法检测10名Rh阴性、10名Rh阳性和20名经血清学吸收放散试验鉴定的Del表型个体的样品.结果 10份Rh阳性和10份Rh阴性样品PCR检测均为阴性,20份Del样品则均为阳性,显示此法能特异性检测Del等位基因,且与吸收放散试验结果一致.结论与吸收放散试验比较,PCR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临床常规实验室鉴定中国人群Del表型个体.

    作者:邵超鹏;尚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骨髓铁粒染色标本沉渣的处理方法

    骨髓铁粒染色反映了机体内铁的储存和利用情况,是诊断缺铁性贫血和非缺铁性贫血一种重要的染色方法.其内铁是通过观察幼红细胞胞质中出现的蓝色细小颗粒的数目、大小、染色深浅以及分布情况来分型,外铁是观察小粒处蓝色颗料有无、多少来判断,因此具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蒋茜;孙苏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地戈辛和生物素标记进行原位PCR方法的比较

    由于不同的B细胞克隆可发生不同类型的重链基因重排,因此,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可鉴别细胞的来源,也可诊断B系淋巴细胞性肿瘤.本文介绍应用免疫球蛋白重链第三互补决定区引物,分别用生物素和地戈辛标记进行原位PCR,检测了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如下.

    作者:谢湘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自关节液中分离1株巴西奴卡菌

    Nocardia(奴卡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泥土里的腐生菌,能引起肺部感染或经创伤进入皮下组织引起感染.我科从关节液内分离出1株N.brasiliensis(巴西奴卡菌),报道如下.

    作者:李采青;刘金禄;卢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