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顺维甲酸、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肺腺癌细胞株PG分化与凋亡的比较研究

王丰;黄朝晖

关键词:9-顺维甲酸, 全反式维甲酸, 肺腺癌细胞株, 细胞凋亡
摘要:维甲酸类化合物(retinoids,RA)有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的重要作用.RA在体内的生理活性代谢产物包括全反式维甲酸(ATRA)、13-顺维甲酸(13-cis-RA)和9-顺维甲酸(9-cis-RA).ATRA能抑制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长和鳞状分化,但体外实验表明大多数人肺癌细胞株对ATRA有显著的抗性作用.9-cis-RA比ATRA作用更广泛,副作用更小而倍受瞩目[1-3],为了解ATRA和9-cis- RA对肺癌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我们比较了9-cis-RA和全反式维甲酸对肺腺癌细胞PG株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临床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SARS患者实验室指标动态观察及与临床的关系

    我们对收治的2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进行了动态观察,发现SARS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与实验室指标变化存在相关.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念跃;赵伟;潘淮宁;吴引伟;刘伟;周镇先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延边地区乙型肝炎患者感染丁型肝炎病毒分析

    为了了解本地区乙型肝炎合并感染丁型肝炎病毒(HDV)的状况,我们对150名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芬;宋英兰;王玉环;陈兵;张洪江;金幸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怎样看待血液及尿分析仪的过筛作用

    当前,自动化的血液及尿分析仪在我国已相当普及,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检验的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促进了检验方法的标准化和结果的可比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检验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这类仪器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将原先要在显微镜下辨认或计数的细胞,改变为根据细胞的大小、内部和表面结构、加入特殊试剂(如溶血剂、细胞化学试剂和染色剂等)后细胞的变化,用测量其电阻、对高频电磁波的传导性、在不同角度测细胞对光的散射程度以及用光度计测定颜色变化等光学和电学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加以计数和区分.

    作者:朱忠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徐州地区急性腹泻与病原性弧菌的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本地区急性腹泻患者病原性弧菌的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按第2版<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鉴定和溶血试验,K-B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1 170例急性腹泻患者共检出病原性弧菌105株,检出率为8.9%;同期检出沙门菌和志贺菌25株,检出率为2.1%.105株弧菌中副溶血性弧菌占52.3%,气单胞菌占25.7%,非O1群霍乱弧菌占14.2%.有84株溶血素阳性.除复方新诺明耐药率(41.0%)较高外,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均无1株耐药,庆大霉素、氯霉素均仅2株耐药.结论本地区急性腹泻病原菌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其次为气单胞菌和非O1群霍乱弧菌,其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氯霉素均敏感.

    作者:包志明;丁宸;迟银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用于三维试验的适酶抑制剂浓度探讨

    目的筛选用于三维试验和鉴别ESBLs及AmpC两类β-内酰胺酶的适宜酶抑制剂浓度.方法选择能抑制ESBLs的克拉维酸(CA)和能抑制AmpC酶的邻氯西林(CLO),稀释成不同浓度,对E.coli DH5αTEM-1、E.coli DH5αSHV-1、肺炎克雷伯菌(K.pne)ATCC700603、阴沟肠杆菌(E.clo)029、E.clo 1194E、E.clo 029M和E.coli DH5αACT-1等7株已知菌进行单一抑制剂佳浓度的选择,再据此进行两种抑制剂的联合抑酶作用检测.用耐药性较强的临床分离的138株阴沟肠杆菌考察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CA和CLO的适浓度分别为 20 mg/L和2 mol/L,产AmpC酶的E.clo 029M和E.coli DH5αACT-1,以及产ESBLs的K.pne ATCC700603菌的酶活性均可被各自相应的酶抑制剂抑制,也可被两种酶抑制剂联合抑制,而不显现抑制剂自身对试验指示菌的抑制作用.临床分离株中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菌株,不被单一的酶抑制剂抑制或只能部分抑制,需用CA和CLO联合才能抑制酶的全部活性.结论所选择的两种抑制剂的浓度能对产单一ESBLs或AmpC酶的菌株,以及同时产这两种酶的菌株所提取的酶活性起良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邵海枫;刘金波;张小卫;王卫萍;李珍大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产ESBLs及AmpC酶细菌检测方法的探讨

    目的比较双纸片抑制协同法(DDIST)、纸片扩散法与三维试验法检测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肠杆菌产ESBLs及AmpC酶的可靠性.方法用纸片扩散法从临床分离株中初筛出88株产ESBLs与AmpC可疑菌株,再用DDIST和三维试验进行比较.结果纸片扩散法检出产ESBLs菌77株,可疑产AmpC菌6株,另有5株为不确定产酶株.DDIST检出产ESBLs菌77株(87.5%),产AmpC菌10株(11.4%)(包括纸片中心距离20 mm的9株、15 mm的1株),产ESBLs+AmpC菌1株(1.1%).三维试验检出AmpC 11株,ESBLs78株.DDIST,三维试验总符合率达到100%.结论 DDIST可同时检测产ESBLs和AmpC的细菌,方法准确简便,适于各级临床实验室应用.

    作者:刘丽文;卢艳平;张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mRN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建立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mRNA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异戊醇一步法从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或前列腺癌组织中提取总RNA,进行RT-PCR扩增.结果在PCR反应体系中投入相当于1~100个癌细胞所含总RNA量时,均能得到清晰的262 bp的产物带.结论本法有很高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临床应用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转移、复发和判断疗效.

    作者:杨道理;李保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HCV基因型与2′- 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与流行优势型及其与2′- 5′寡腺苷酸合成酶(2-5AS)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门诊体检、住院病人和血液透析患者抗-HCV IgG阳性标本,采用RT-nested-PCR方法检测HCV RNA;用5′端非编码区(5′-NCR)1、2、3、1b型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和基因分型;用PEI-cellulose薄板层析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2-5AS.结果三组人群HCV RNA感染率分别为1.21%、2.66%、38.84%;HCV基因型以1b亚型为主,1b及1b的相关型占91.67%.以ATP转化率表示2-5AS活性水平,1b型和1b相关的混合感染2-5AS活性显著升高.而其他基因型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2-5AS活性的基础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HCV 1b亚型对干扰素反应低下的原因.

    作者:李丽;张建琼;李伟;刘必成;夏梅;孟继鸿;仝文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脂测定的临床意义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伴有动脉硬化与脂代谢紊乱.为了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脂变化,测定了肾功能不全病人及健康对照者各项血脂,结果如下.

    作者:李辉;马建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实验条件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探针熔解曲线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杂交探针熔解曲线的实验影响因素,优化此法检测基因的实验条件.方法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原理,设计检测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的荧光杂交探针,在熔解曲线模式下,设定不同模板量、Mg2+浓度,观察熔解曲线峰面积及其Tm值.结果在设定的反应体系中,随着模板量从10 ng渐次上升至100 ng,熔解曲线峰面积亦逐渐增大;随着Mg2+终浓度的增加,峰面积也增加,而且熔解曲线的Tm值也呈升高趋势.结论探针熔解曲线法准确、迅速、操作简单,在应用中应考虑到模板量及Mg2+浓度的影响以便获得理想的结果.

    作者:张德太;杨渝珍;吴健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台州市345株致病性弧菌调查分析

    为了解致病性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我们于2002年6月~10月对本市沿海某医院肠道门诊的1 146例急性腹泻病人的粪便进行了致病性弧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如下.

    作者:庞五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80例真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我院真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状况.方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真菌,用ATB Expression鉴定仪鉴定、ATB Fungus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80株真菌,共有14个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各种真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并且产生一定的耐药株.

    作者:夏永祥;朱成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胶体金渗滤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抗体的胶体金免疫渗滤法(DIGFA).方法采用枸橼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SPA),将重组的CagA抗原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血清中抗CagA IgG与金标记SPA及硝酸纤维素膜上的固相抗原结合后,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结果用DIGF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对比检测了326份血清标本中抗CagA抗体,两法符合率为96.6%.结论 DIGFA检测血清中的抗CagA抗体特异性强,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有实用价值.

    作者:侯瑜;张菊;李质馨;田洪艳;刘晓冬;徐冶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RT-PCR检测人皮肤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基因

    目的建立检测人体皮肤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基因的RT-PCR方法.方法取2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皮损边缘未受累部位皮肤,并收集10例健康人皮肤,用2.5 g/L分散酶(dispase)消化分离真皮、表皮,TRIzol提取RNA ,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CXC型趋化因子受体CXCR2片段.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表皮及真皮中的CXCR2 表达水平(为靶序列与β-肌动蛋白序列吸光度之比,下同)分别为1.29±1.13和2.42±1.26,明显高于皮损边缘部位及健康对照皮肤(分别为0.52±0.46、0.92±0.60和0.02±0.02、0.05±0.04)(均P<0.01),CXCR2 基因表达在真皮高于表皮.结论 CXCR2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建立的检测人体皮肤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基因的RT-PCR基本可靠.

    作者:杨桂兰;陈志强;郑家润;李新宇;陈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尿干化学分析室内质控的探讨

    尿液室内质控属等级资料,不能象计量资料那样直观、及时地发现误差和反映误差的性质,为此,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室内质控方式--偏倚累加法质控图,作为当前尿液质控的一种补充,暂称它为双偏倚质控图.

    作者:顾春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住院医师的病理学继续教育纲要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我院于2003年5月收治了2例临床确诊为SARS的患者,为研究SARS病程中血清酶的变化规律,对其进行了全程血清酶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镇先;薛蓉;张永臣;赵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不能用加人血的血平板做CAMP试验

    无乳链球菌需用CAMP试验鉴定,该试验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鉴定结果.血平板是该试验的关键培养基.为探讨血平板中的血液、基础粉、湿度、保存时间对试验的影响,我们分别用五种血平板:(1)哥伦比亚琼脂粉加羊血液;(2)哥伦比亚琼脂粉加人血液;(3)营养琼脂粉加羊血液;(4)营养琼脂粉加人血液;(5)市售商品血平板,在不同时间做CAMP试验.所用无乳链球菌为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质评菌株.

    作者:郭志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胆管检出肝片形吸虫1例报道

    肝片形吸虫感染人类在临床上较少见,在临床手术中我们从胆管中检出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霞;李田科;赵东岩;张玉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抗-M抗体引起配血不合1例报告

    1 病历摘要患者张××,男,68岁,住院号430251,于2002年5月22日因发热伴皮疹,腹泻入院治疗.由于消化道出血,于5月22日和5月29分别输入MAP红细胞悬液[1]各1 U(200 ml).6月11日临床医生申请用血,交叉配血时发现在盐水介质中患者血清+供血者红细胞(031870、 027158)发生凝集,反应强度分别为1+、4+;而与供血员O31909无凝集现象.

    作者:刘冬梅;王雪明;虞秀兰;张莉尼;史进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