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为高
传统的肥达和外裴试验,操作繁琐,试剂用量大,观察结果有一定困难,较易产生误差.本文介绍一种将菌液染色后进行的快速微量凝集试验.
作者:段兴同;葛成明;程思;罗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结合,主要是基于抗原和抗体分子结构及立体构型的互补,以及由多种因素造成二者分子间引力参与下发生的可逆性免疫反应.现行的固相免疫测定中,都是依据上述原理而设计,其与传统的“液相”血清学试验本质区别是有一个预先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到载体表面的步骤,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由液态环境转移到了固相载体表面进行.
作者:虞伟;顾宁;武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在对一腹水标本进行常规检查时,显微镜下见到较多的肝吸虫卵样的物质,同时在病人粪便和所服的中药中亦找见该物.经反复观察并结合病史认定为灵芝孢子.
作者:朱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9年3月至2000年12月,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病人,门诊病人送检的痰液及咽拭标本中分离的732株嗜血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阿奇霉素做了药敏试验,并与其他5种抗菌药物作了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沙德高;洪伍华;李珍大;张小卫;邵海枫 刊期: 2001年第06期
Helicobacter pylori(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原菌.为探讨新的诊断方法我们开展了粪便HP-DNA荧光检测工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曹光华;蒋玉红;张忠国;梁洪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利用沉淀煮沸裂解法提取HBV核酸,探讨不同的临床标本和贮存条件对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NDA)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标本的收集和贮存提供依据.方法按不同要求收集特定的临床标本,用本实验室使用的HBV-DNA提取方法提取DNA模板,再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的含量.结果经EDTA、中等含量肝素、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标本与相应血清标本测定HBV-DNA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别均(P>0.05),但高浓度肝素(1000U/ml)抗凝管结果显著降低(F值为25.96;P<0.05);溶血、高血脂标本、标本反复冻融、血浆(清)标本在室温下短期贮存(48h内)对HBV-DNA含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用本实验室使用的HBV-DNA提取方法,可使抗凝剂及其它PCR反应抑制物质对HBV-DNA测定结果影响降到低,从而使临床无污染标本一般均可接受.
作者:陶志华;谢耀盛;周武;陈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P.haemolytica(溶血巴斯德菌)是牛、羊等动物的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也可引起这些动物的各种感染,是一种罕见的机会致病菌.我们于2000年8月在一例左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及左小腿远端皮肤挫裂伤并伤口感染患者创面脓液中出该菌.
作者:王华峰;许时菲;焦国红;刘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穿孔素(Perforin)又称成孔蛋白(Pore-formingprotein,PFP),存在于激活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NK)细胞胞浆杀伤颗粒中[1],检测PFP表达细胞的数量可以判断个体细胞免疫功能,对疾病的诊断将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告利用入PFP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免疫组化法,识别未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PFP的表达,同时还采用双重免疫酶组化染色法,研究PFP在CD3+的T淋巴细胞和CD56+的NK细胞中分布的情况.
作者:章金春;李芳秋;武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DEACMP患者均在急性期入院3 d内抽取CSF和血标本进行MBP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对其中34例于治疗30d后再次采取标本复查,对比分析治疗前后MBP的变化.结果患者组急性期CSF和血清MBP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治疗后血清MBP仍高于对照组(P<0.05),CSF MBP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EACMP患者CSF和血清MBP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显著下降;CSF和血清(尤以CSF)MBP可作为DEACMP诊断和病情判断的有效指标.
作者:张秀明;郭新胜;顾仁骏;周伟强;沈琪琳;张晓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微柱(管)凝胶试验(Microtubes Gel Test)与凝聚胺试验是九十年代先后进入国内实验室并用于交叉配血的新方法[1,2].目前,微柱/管凝胶技术在一些先进国家已成为常规的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3].而凝聚胺用于不完全抗体的测定与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血清学试验也已在国内迅速推广使用.该方法简便、时间短、结果明显[4].
作者:王梁平;彭道波;赵晖;张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五十年来,我国医院检验科建设已有长足的进步.目前,医学检验系大专生与本科生已成为检验科的基本力量,近年来,又有硕士与博士学位者参加进来,从业者素质起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验方法从手工操作过渡到半自动与全自动化,但是管理工作跟不上,因此检验质量不尽人意.由于疏于管理,有些检验项目用全自动仪器测得结果不如用手工法.有人建议要学习国外大型医院实验室管理模式.是否没有人知道国外的管理模式?回答是否定的.每年都有相当数量检验人员出国,回来后写的访问报告内容大多是仪器设备与质量管理,极少谈国内外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差异,国外如何落实质量管理的,这些事似乎属于我国检验界讨论的禁区(实为误区),所以访问回来只能说一些能说的事,这对我国检验科建设毫无益处.兹将本人观察到的一些情况作初步评论,并对在因特网上看到的国外资料联系国内实际,提出本人的看法.
作者:杨运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仪常规检测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Rp)的方法.方法用CD61-PE单抗标记全血中血小板,再用荧光染料噻唑橙(thiazol orange,TO)染色RP内RNA.TO浓度选择1/4稀释的Retic-COUNT,孵育时间为30min.以健康人染色-血小板为对照.结果检测了30例健康人RP%,结果为1.61%±1.14%(x±2s).17例血液病患者RP%结果基本能与临床病理符合,符合率94.1%.结论流式细胞仪适合临床常规检测网织血小板.
作者:陈军浩;张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2001年6月23~27日,我作为中华医院管理协会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9人代表团的成员,出席了美国临床实验室管理协会(Clinical 1aboratory Management Association,CLMA)第25届年会.会议期间除听专题报告外,与CLMA高层人员进行了交流,参观了一所医院的临床实验室.在美短留期间,还与王惠民委员一起参观了两个科学研究实验室.通过参观、听介绍,结合在网上查阅的资料,对美国临床实验室的结构及管理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想.
作者:许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建立血清丙氨酸氨基肽酶(AAP)连续监测法.方法以丙氨酰对硝基苯胺(Ala-pNA)为底物,研究AAP作用于此底物的动力学特征,选择适反应条件,建立血清AAP测定速率法及参考值,同时观测肝胆疾病患者血清AAP作用于此底物的动力学特征,选择适反应条件,建立血清AAP测定速率法及参考值,同时观测肝胆疾病患者血清AAP水平.结果酶反应适pH8.0,Tris-HCl缓冲液的佳浓度150mmol/L,Ala-pNa浓度以3 mmol/L为宜,米氏常数(Km)0.74 mmol/L,在8 min观测时间内吸光度变化与时间成比例,线性范围可达1800 U/L,平均批内、批间CV分别为1.04%和2.02%.20mmol/L甘油三酯、2g/L血红蛋白、340μmol/L胆红素对酶活力测定无干扰,正常成年人群参考范围(x±2s)41~77 U/L.肝胆疾病组血清AA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血清AAP活力是鉴别诊断肝胆疾病的一项特异、灵敏的指标;连续监测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自动化分析仪,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吴林岚;涂向东;陈敏;朱忠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S)的共同特征是在骨髓涂片中出现体积较大的噬血组织细胞,被吞噬物为形态完整的白细胞、有核红细胞,被吞噬物为形态完整的白细胞、有核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及血小板;亦可为不完整的细胞及细胞碎片等.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及积分正常或增高.现将39例HS报告如下.
作者:孙培玉;刘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碘-淀粉比色法中,碘标准液先配成50mmol/L贮存液,再在使用时配成5 mmol/L碘应用液.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碘易升华及氧化,配制的贮备液用塑料盖密封保存放置一段时间后整个试剂瓶有大量碘吸附和渗漏,且放置在碘贮备液周围的试剂亦受部分碘的污染.若改用密封性好的橡胶盖,则时间一长,橡胶膨化,碘浓度明显降低.购买的试剂盒也经常发现碘的渗漏及试剂盒外包装受碘的污染.我们将碘标准液配制方法略加改进,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作者:方芳;曹建明;袁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6年,美国国家药品管理局(FDA)召集有关组织讨论了临床软件程序作为医疗辅助设施的章程问题.嗣后,一些专注于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卫生保健水平的组织机构,包括美国医学信息协会(AMIA),计算机病例学会(CPRI),医学图书协会(MIA)和美国健康信息管理学会(AHIMA)等,提出了一些关于责任条款的建议:由使用者,卖方和代理商共同监测临床软件系统.目前国内的医院管理系统开发成型的不在少数,更有广大业界人士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和众多IT从业人员为了开拓市场而共同致力于此类系统的研发,由于缺乏必要的章程和规范,这些软件产品必然良莠不齐.近几年来,根据我们多年实验室管理经验和全面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新概念及循证医学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在科里设立局域网并与院内网络联接.自行开发设计了软件,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丛玉隆;李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2001年4月,我院从一位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腹腔穿刺液中,分离培养出1株Kluyvera ascorbata(抗坏血酸克鲁瓦菌)报道如下.
作者:管世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A)均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们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分子(CK)及细胞因子受体(CK-R)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对部分SLE和RA患者血浆sIL-2R、sIL-6R α和sgp130进行了测定.
作者:姜秋霞;班永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测定6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讨其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冠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狭窄程度≥50%)31例,与非冠心病组(狭窄程度<50%)29例,其中冠心病组统计病变累及支数,并按冠脉狭窄程度分级得出冠脉狭窄程度记分(CSS).用酶免分析法分别测定两组的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并进行比较.将tHcy水平与性别、年龄、收缩压、冠心病病变累及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记分等采用多元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tHcy浓度(17.8±7.1μmol/L)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10.0±5.8μmol/L).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非冠心病组tHcy增高与收缩压的相关性强;冠心病组tHcy增高与病变累及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记分成正相关.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子,且其升高水平冠脉病变累及支数及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冒海蕾;王惠民;李小华;苏伟;荀鹏程;刘才旺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