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娟;臧玉珍;何新华;臧涯虹;姚琼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A组:选择我院门诊健康体检人员37例,平均年龄(54.16±10.95)岁,其中男18例、女19例.随访1年,未发生房颤.B组:诊断为特发性房颤的患者28例,平均年龄(59.07士15.58)岁,其中男19例、女9例.A、B 2组对象均经胸片、动态心电图(DCG)、超声心动图等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变.C组:合并有阵发性房颤、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有左心房扩大的患者45例,平均年龄(62.09士12.48)岁,其中男28例,女17例.所有对象均经实验室检查排除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所有对象均未服用过抗心律失常药物.3组间性别(x2=2.742,P=0.254)及年龄(t=1.597,P=0.108)均无显著差异.
作者:楚天舒;李焕新;张戈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心房颤动(Af)伴宽QRS心动过速,即QRS≥0.12s.心室率>100次/min.常见于:Af伴室性心动过速、Af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Af伴预激综合征、Af伴束支传导阻滞.由于其心室率快速且心室除极顺序的异常,持续时间较长,可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故其鉴别对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临床对室性及室上性的治疗原则不同,故要提高对Af伴室性心动过速诊断的敏感性.现结合我院应用无人区心电轴对100例Af伴宽QRS心动过速的诊断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李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乌头,全株有毒,其毒性依次为根、种子、叶,有毒成份为乌头碱,民间常采集乌头碱泡酒饮用治疗腰腿痛,时有发生中毒引起心律失常、抽搐、心源性休克及昏迷而死亡.现将2001年5月至2003年4月遇到乌头碱中毒引起严重心律失常10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佩武;郭盛锦;周道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联合监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作用.方法应用胎儿监护仪及胎儿心电图监测,按不同的实验结果分4组.A组两者均正常,B组单纯胎心监护异常,C组单纯胎儿心电图异常,D组两者皆正常.对不同组间新生儿窒息率应用卡方检验作统计分析.结果D组较其他新生儿窒息率明显提高(P<0.001).结论胎心率电子监护和胎儿心电图联合监护是胎儿宫内安危状况监测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素琴;周春;秦丕效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性,21岁.因胸闷2d就诊.体检:BP 120/75mmHg,神志清,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肌酶检查正常,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T改变.稍作休息后再做心电图,ST-T无明显异常.临床诊断: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作者:张媛;马淑英;徐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采煤工人肺内吸入大量粉尘,易发尘肺病.主要并发症肺部感染、肺气肿、肺心病甚至猝死等[1].严重影响心肺功能.又因上述等因素并发心律失常.为了探讨尘肺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规律和有效治疗.现将100例尘肺患者24h动态心电图(DCG)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杨丽;时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对1996年以来我院44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全组男31例、女13例;年龄7~14岁6例,20~45岁36例,58岁以上2例;先驱疾病上感24例、扁桃体炎1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乙型肝炎1例.
作者:轩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肺栓塞不仅因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且因其缺乏比较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故其误诊率、漏诊率也很高.目前因多数医院,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心电图仍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了解肺栓塞发病后心电图的一系列动态变化、特点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现将我院2002年收住的10例肺栓塞的心电图变化进行简要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嵘;冯艳;滕化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近几年来,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已经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多数研究认为,根据心电图病理性Q波改变所确定的MI范围与尸体解剖所示的确切范围之间的相关性并不高,故有必要探讨反映梗死面积的其他心电图指标.国外研究认为,下壁AMI伴发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梗死面积较大,而并不存在前壁MI.本文旨在通过对38例AMI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程度及其动态变化与胸前导联ST段压低之间的关系,分析下壁AMI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磊;张鑫;徐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高频心电图(HFECG)是在常规心电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无创伤性心电检测技术,是整个心脏所有心肌电活动的综合反映,显示的是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未能显示的更加细小的心电变化,即高频切迹(HFN).因此,凡是能使心肌电活动兴奋或传导异常的因素均可导致QRS波上的高频切迹数目增加;反之,高频切迹数目的增加则提示了心肌电活动的异常.
作者:盛海民;付敏;李维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肺栓塞(PE)或称肺动脉栓塞,系指静脉系统的血栓性或其它性质的栓塞(如气体、羊水、脂肪)顺血流堵塞肺动脉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PE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流行病学的特点是漏诊率、误诊率和死亡率高.本文对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24例PE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熙刚;张念英;陈美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心得安试验是临床常用的协助诊断冠心病(CAD)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随着CAD介入性诊疗技术的巨大进展,正确认识心得安试验在诊断CAD、评价心肌缺血事件及药物和介入性治疗的效果均有重要意义.本文48例拟诊CAD的患者,将其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与心得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评估无创性检查方法在诊断CAD中的价值及应用前景.
作者:邵爱菊;杜建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W-P-W综合征(W-P-W)不但与某些心律失常的形成关系密切,而且在伴发心律失常时,其心电图(ECG)表现常较无W-P-W者更为复杂而难以分析和正确诊断.现综合文献分别介绍如下.
作者:轩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外科疾病,手术选择的麻醉方式同样是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对颅脑肿瘤、血肿、胸科和心血管疾病一般采用全身麻醉,诱导麻醉应避免用对心脏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麻醉剂,加强心电监护.
作者:于继鸣;王志强;袁琳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例1患者男性,72岁.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二度.心慌、气短3年余,加重1W入院.查体:血压128/80mmHg,右肺呼吸音减低,无干湿性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律不齐,闻及早搏,无病理性杂音.血清钾4.9mmol/L,钠149mmol/L,钙2.23mmol/L,血糖7.6mmol/L.胸部后前位X线片可见心影增大,以左心缘为著,心胸比率>5.0,提示左心增大.心脏彩超多普勒:左房、右房正常,左室内径增大,节段室壁运动减弱,心功能指标降低.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性早搏呈2种形式出现:一种为发生在P波之前的早搏,联律问期380ms且单个出现;另一种早搏发生较晚其R波在P波之上,联律间期680ms,而这种早搏多引发成对早搏并形成室性心动过速(VT),频率约125次/min(图1A).
作者:陈梅林;刘尚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性,83岁.毛发脱落13年,经常感心悸、胸闷而入院.临床诊断:脂溢性皮炎,冠心病.体检:BP 110/70mmHg,心率62次/min,律不齐.24h动态心电图(DCG)(图1)示:基本心律为窦性,P-P间期0.80~0.84s,P-R间期分别由0.16、0.20、0.22s下传心室,继之出现P-R间期跳跃性延长,并以P-R间期0.48s和0.56s下传心室后,结束1次房室文氏周期.该长P-R间期为短P-R间期的2倍.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前向性房室结3径路形成不典型文氏现象.
作者:袁华萍;李志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60例多发、频发室性早搏(PVS)患者进行PVS后窦性心律震荡分析以揭示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PVS后窦性心律加速即震荡(TO)=(RR1+RR2)-(RR-1+RR-2)/(RR-1+RR-2),TO中性值为0,TO>0为无加速,TO<0为加速.测定PVS后窦性心律减速即震荡斜率(TS),首先测定PVS后的前20个R-R窦性间期值,并以R-R间期值为纵座标,R-R间期序号为横座标,绘制R-R间期值分布图,再用任意连续5个序号的窦性心律的R-R间期值计算并做出回归线,其中正向的大斜率为TS结果,TS中性值为2.5ms/R-R间期,TS<2.5ms R-R间期为无减速,TS>2.5 R-R间期为减速.结果60例中,TO异常18例,其中冠心病占13例,高血压4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TS异常2例均为冠心病.TO、TS均异常5例,冠心病4例,高血压1例,TO、TS均正常35例,其中无器质性心脏病20例,冠心病6例,高血压8例,心肌炎1例.结论PVS后窦性心律震荡异常者均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特别以冠心病多见,提示PVS后窦性心律震荡的测定对PVS危险性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刘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风湿热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及皮下结节等.近几年来不典型及轻症病例增多,而心脏受累率有所下降,受累的严重程度也明显减轻.
作者:温成泉;张梦希;刘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对应性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3例首发AMI患者行常规心电图(ECG)检查,伴有对应性ST段压低>0.1mV为压低组(12例),不伴有对应性ST段压低为正常组(n例),比较两组间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之间关系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压低组ECG并发症多,冠状动脉造影多支(2支以上)血管病变及血清心肌酶CK-MB峰值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AMI伴对应性ST段压低可能具有较大的梗死面积,而且并发症多,预后差,属高危人群.
作者:张利娟;臧玉珍;何新华;臧涯虹;姚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诊断左心扩大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6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同期检查的心脏超声及心电图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电图对左心房扩大的诊断阳性率在窦性心律者为59.3%,房颤(Af)者则左房显著扩大,对左心室扩大的诊断阳性率仅为17.5%.结论心电图对左心房扩大的敏感性为60%左右.对左心室扩大不敏感,但两者特异性均较强.
作者:李维本;厉秀玲;张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