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珍;顾淑英
正确评价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很重要,现对713例ST-T改变疑诊冠心病者行选择性冠脉造影,作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997年10月~2001年11月住院者,男437例、女276例。合并高血压203例,合并糖尿病75例。依临床表现分为两组:A组为ST-T改变合并典型胸痛378例;B组为ST-T改变合并……
作者:李金龙;尹鲁骅;吴云;孙卫东;王风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文献提示,身体不同程度的创伤均可引起心电图改变,本文对外伤患者所致心律失常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67例外伤者,既往病史中均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男144例、女23例,年龄19~67(平均38.7)岁。颅脑外伤49例、多发性肋骨骨折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肢体骨折63例,其它外伤36例。……
作者:薛现霞;刘怀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70岁。间歇心悸、胸闷10年于2000年10月23日入院。体检:血压120/80mmHg,心率58次/min,律齐,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向左下扩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胸部X线正位片显示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内径增大。既往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缓(SB),1989年活动平板运动实验为阴性。入院后采用改良Bruce方案行活动平……
作者:郑春芳;刘尚武;翟晓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因胸闷、憋气就医患儿有增加趋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均为1998年1月~2000年12月门诊患儿86例,除外上呼吸道感染、脑炎、肌肉性疾病等所致,超声心动图、胸片和心肌酶检查均正常。男46例、女40例,年龄5~13岁。用上海产XDH-3B型心电图仪记录,对心电图异常患儿,分别于3~7d后复查心电图。……
作者:杨震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59岁。既往无明显心血管病史。因自服氨茶碱片剂50粒(总量5g),30min后自觉胸闷难受、四肢发麻、恶心呕吐,1h后来院急诊科抢救。当时血压120/60mmHg,口唇紫绀,随后描记心电图示:心率114次/min,P-R间期0.12s,Q_(Ⅱ、Ⅲ、aVF)0.3mV(分别为同导联R波的1/4),Q波时间≥0.04s,Qv_5达0.5mV(>该导联R波1/3~1/4),O波时……
作者:刘吉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56岁。3年前某夜睡眠时出现胸痛,近2个月加重而就诊。人院查体:HR 78次/min,心电图大致正常,超声心动图及ECT示冠心病。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美国DelMar263型3导自动分析系统分析,嘱病人填好24h生活日志。监测结果示:自早8:00~次日凌晨3:00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从3:03~7:26间断出现胸前导联ST段明显抬高,其……
作者:李增平;巩晓红;王彦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与心率变异(HRV)关系。对31例IDCM和对照组(28例)健康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分析。线性分析指标与对照组相比,IDCM患者SDNN,SDANN,PNN_(50)(P<0.01),RMSSD,LF/HF(P<0.05)均有显著差异性;非线性分析,IDCM患者多呈不规……
作者:姜慧珍;李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心率变异(HRV)时域、非线性指标的性别差异,及时域与非线性参数之间的变量依存关系。方法 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CG)对33例5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3W的男女患者分别进行时域、非线性指标分析及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除矢量长度(VLI)外其余参数均无显著差异性。男、女的VLI与SDNN、三角指数、矢量角度(VAI)与rMSSD、PNN_(50)、NN_(50)有强相关性。男患者VLI与NN_(50)有弱相关性,与rMSSD、PNN_(50)无相关性;VAI与SDNN、三角指数有弱、中相关性。女性患者则无相关性。结论 AMI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损情况可能与性别有关。
作者:李昉;段效纨;王久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68岁。原有高血压史。因反复心悸1年,再发2月,经动态心电图检查示:频发室性早搏(PVS),部分连发,偶见短阵室性心动过速(VT)入院。一般情况好,两肺呼吸音清,心率:64次/min,可闻频发早搏,无杂音。肢体无浮肿。入院诊断:高血压病,高心病,频发PVS。心电监护示:频发PVS。作Ⅱ导联记录(上行),窦性心律、频发插入型PVS,PVS联律间期相……
作者:奚中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应用尿激酶加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10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0年1月~6月住院病人,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以及心肌酶变化确诊为AMI。治疗组(A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39~61岁。初发6例,再发4例。对照组(B组)10例,均系急性期而非医疗原因未来得及溶栓抗凝,男7例、女3例,年龄40~……
作者:李艳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探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对UAP患者分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A组)和降纤酶治疗(B组)两组,比较有、无心律失常两者的QTd的差异;观察治疗前后QTd的变化。显示UAP有多源性室性早搏(PVS)、短阵室性心动过速(VT)者QTd大于无此类心律失常者。QTd>90ms者此类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作者:李红梅;叶季鲜;党涛;高群;高延;杨春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应用体外循环(CPB)行心内直视术,是目前心胸外科常用的手段,术中及术后心肌保护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选取我院1987年开展这项手术以来记录比较完整的37例心电图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37例中室缺25例,房缺7例,法氏乐四联征、三联征各1例,其它先天心脏病3例(三房心右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右……
作者:杨季芳;唐大苏;彭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移,已被广大心电和临床工作者认识,并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发现,并非所有下壁AMI胸前导联ST段均有下移且下移程度亦有很大差别。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993年8月~2001年9月收治,根据WHO标准确诊的下壁AMI,同时有前间壁、前壁、前侧壁、广泛前壁……
作者:唐大苏;杨季芳;彭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某些疾病及病症可产生J波,近年倍受重视。但有关J波的临床、基础电生理研究和J点的界定尚不统一。J点是指QRS终末与ST段的转折点,代表心室除极的结束与复极的开始。正常情况下存在除极终末与复极早期的重叠区域,其持续时间在人类约10ms。 QRS终末切迹后呈圆顶状或圆丘状的波称之为J波,文献命名也较混乱,……
作者:张建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74岁。反复发作性心慌20余年,近1年来心慌发作频繁,每日1~2次,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此次心慌发作时伴有晕厥而收入院。临床诊断预激综合征(WPW),阵发性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给予射频消融术,手术后第4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图示:窦性P波,P-R间期逐渐延长(但每搏延长的程……
作者:于树君;卢喜烈;王爱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食管心房调搏(TEAP)揭示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生机制的价值和局限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成功(RECA)的132例PSVT者的TEAP结果,其中隐匿性单房室旁道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过速(AVRT)86例,房室结折返性过速46例。结果 86例房室结折返性过速(AVNRT)中,2例前间壁旁路引起者TEAP均诊断为AVNRT,余为左右侧其它部位的旁路,诊断正确。46例AVNRT中,1例为慢-慢型,1例为快-慢型,TEAP均诊断为AVRT,余为慢-快型,诊断正确。结论 TEAP目前是鉴别两者的佳无创性方法,但前间隔旁路引起者易误诊为AVTNRT,慢-慢型和快-慢型AVNRT易误诊为AVRT。
作者:林劲;吴明;张敬文;李新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食管心房调搏术是用于评价心脏窦房结功能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随着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不断进展,接受此项检查的病人也日趋增多,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按照常规操作程序,食管电极导管一般要从鼻孔插入,但此法刺激性较大,在部分敏感病人可引起恶心呕吐及调搏时的烧灼感、刺痛等症状而导致调搏的失败,总结经验,我们对敏感病人……
作者:周玉燕;郭剑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动态心电图(DCG)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初投入临床使用以来,随着生物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主机由过去的专用分析仪到高性能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软件的分析功能越来越强大,速度也越来越快,记录盒体积也越来越小,可记录的导联数也越来越多,容量也越来……
作者:王长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用动态心电图(DCG)研究7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A组)早期心率变异性(HRV)与室性心律失常(VAR)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高危室性早搏(PVS)(Lown分级≥Ⅲ级,A_1组)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与梗死部位有关,早期前壁梗死的HRV明显低于非前壁梗死的HRV(P<0.05)。AMI早期A_1组SDNN、VLJ、LF和TF低于低危PVS组(A_2组)(P<0.01),24h内死亡者均发生在A_1组。结论 在AMI极早期测定HRV,为采取药物干预改善AMI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朱俏萍;区文超;黄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性,32岁。因胸骨后疼痛伴畏寒发热5d入院。精神萎靡,心界不大,心率98次/min,律不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罗音。无颈静脉异常搏动及颈静脉怒张。入院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98次/min,P-R间期0.12s,QRS0.08s,Q-T间期0.32s。……
作者:董薇;黄明礼;孟晓彤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