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1导联R/S>1心电图与向量图的诊断

孙巧玲;刘桂香

关键词:导联, 心电图, 心向量图, 向量环, 二次投影, 平面, 心脏电激动, 周期变化, 心动周期, 立体, 记录方法, 原理, 曲线, 横面, 额面
摘要:心向量图(VCG)和心电图(ECG),均为记录心脏电激动的方法。原理是相同的。但记录方法有所不同,VCG观察立体的变化,它是把心动周期产生的立体向量环投影到额面(F)、横面(H)和侧面(S)上的平面向量环记录来下形成VCG。ECG观察平面的变化,它是将平面向量环进行二次投影,投影到相应的导联轴上,变成1条周期变化的心电曲线,这条……
实用心电学杂志相关文献
  • DCG对中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276例的观察

    无痛性心肌缺血(SMI)是冠脉病变所致,对心脏的损伤与心绞痛有相同的意义。现将我院冠心病者经动态心电图(DCG)检测的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992年7月~2001年10月作DCG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76例。A组150例,男97例、女53例,年龄45~87(58.59)岁,为住院病例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B组:126例,男69例、……

    作者:刘伟;陈文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脑型T-U重叠波2种形态各1例报告

    急性脑血管病出现脑型T波临床多见,但出现脑型T-U重叠波报告甚少。现将其2种形态各1例报告如下。 例1 患者女,78岁。因突发语言不清,左侧肢体不灵半天,以脑梗死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测血压170/100mmHg,心率80次/min,心音低钝,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查体不合作,对光反射迟钝,调节反射减弱,左鼻唇沟浅,口……

    作者:孙海玲;王丁丁;陈咏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单侧心室内双起搏点并行心律1例

    患者男,饮药酒后2h意识不清入院。急查心电图(图1A)示:P不清,QRS和ST-T以及主波方向都难以辨认,表现为连续而匀齐的近似正弦波,频率为166次/min。心电图诊断:心室扑动。静脉给予利多卡因等抢救后复查心电图(图1B):P波隐约可见,频率为98次/min,但与QRS-T无关,而QRS宽大畸形。同步记录的长Ⅱ导联心电图(图1C)见P波……

    作者:林家弟;刘天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降纤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4例QT离散度的影响

    为探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对UAP患者分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A组)和降纤酶治疗(B组)两组,比较有、无心律失常两者的QTd的差异;观察治疗前后QTd的变化。显示UAP有多源性室性早搏(PVS)、短阵室性心动过速(VT)者QTd大于无此类心律失常者。QTd>90ms者此类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作者:李红梅;叶季鲜;党涛;高群;高延;杨春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外伤后心肌损伤致ST改变1例

    患者男,20岁。因刀刺伤左胸,感胸闷、心悸即送我院。体查:唇发绀,双肺呼吸音低。心率106次/min,律齐,心音低,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无异常Q波,ST段Ⅰ、Ⅱ、Ⅲ、aVL、aVF、V_1~V_6分别向上抬高0.05~0.3mV并与T波前支融合aVR导联、ST显著压低。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ST),ST段呈损伤型改变、建议动态观察。……

    作者:李敬红;郑瑞凤;刘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脉粥样硬化,伴有粥样斑块、出血、血栓形成或冠脉痉挛所致管腔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近年开展冠心病早期住院前抢救,建立急救中心,配有“120”急救专用车;开展了血流动力学监护,能在AMI早期防治并发症-心室颤动(Vf)。溶栓治疗也能在AMI早期……

    作者:李艳珍;顾淑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对心脏的影响

    有机磷农药主要用作农业杀虫剂,是我国使用广、用量大的杀虫药。多数品种毒性较大,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中毒。在各类农药中毒和死亡者中,国内外均以有机磷农药引起者占绝大多数。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农药中毒患者,其中大多数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我国每年农药中毒患者约5~10万人,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占70%以上。……

    作者:袁春红;徐爱华;张庆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探讨纤支镜检中应用心电监护的临床价值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中经常出现心动过速、心肌缺血的情况,严重的发生急性变态反应,导致低血压、心律失常、支气管痉挛和动脉低氧血症,其检查的安全与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纤支镜检查中应用心电监护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1年7月~2002年1月间行纤支镜检查96例,男72例、女24例,年……

    作者:刘惠青;穆守刚;张敏;冯桂芹;闫爱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律性房性无休止性心动过速1例

    患者男,55岁。反复心慌4月,加重3d入院。4个月前出现不明原因心慌、心悸、至省立医院诊治。心脏彩超提示:①主动脉硬化;②二尖瓣轻度退变伴轻度关闭不全;③左室前外侧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PAS),时呈“二联律”,时有连发呈短阵房速,轻度心肌供血不足。服鲁南欣康、潘兰金后缓解。3d前再次出现心慌、心悸、胸闷……

    作者:袁雪华;王庆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V1导联R/S>1心电图与向量图的诊断

    心向量图(VCG)和心电图(ECG),均为记录心脏电激动的方法。原理是相同的。但记录方法有所不同,VCG观察立体的变化,它是把心动周期产生的立体向量环投影到额面(F)、横面(H)和侧面(S)上的平面向量环记录来下形成VCG。ECG观察平面的变化,它是将平面向量环进行二次投影,投影到相应的导联轴上,变成1条周期变化的心电曲线,这条……

    作者:孙巧玲;刘桂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衰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者晚期出现心衰(HF),死亡率居高不下,心功能对此类患者的预后有非常重要意义。我们应用葛根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997年10月~2001年6月住院的冠心病、充血性HF者80例。患者均用HF的常规治疗,包括强心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

    作者:崔伟;许雪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右室双出口引起窦房结至左心房游走心律1例

    患者男,48岁。活动后气促、乏力30余年,常发心悸、胸闷。体检:口唇紫绀,轻度杵状指,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67次/min,律齐,心尖及胸骨左缘三、四肋间闻及Ⅲ~Ⅳ级粗糙收缩期杂音。X线胸片:肺血偏少,右房右室扩大。心脏彩色多普勒:先天性心脏病,SDD型右室双出口,膜部大,室缺合并轻、中度肺动脉口狭窄。……

    作者:张秀云;江声选;李云香;吴佑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阿托品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

    1 心电及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因反复胸闷、心悸伴头晕1年余而入院。体检:BP 135/90 mmHg,心率44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肝肋下未扪及。X线胸片示心界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SB),Q-T间期0.34s,ST-T未见异常,心脏彩超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

    作者:周森;李少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外伤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及护理

    文献提示,身体不同程度的创伤均可引起心电图改变,本文对外伤患者所致心律失常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67例外伤者,既往病史中均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男144例、女23例,年龄19~67(平均38.7)岁。颅脑外伤49例、多发性肋骨骨折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肢体骨折63例,其它外伤36例。……

    作者:薛现霞;刘怀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DCG监测急性心肌梗死而猝死2例报告

    DCG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及其药物疗效观察,已广为应用,具有明确的可信性。本文报道2例门诊病人常规行DCG检查,均在检查期间猝死。经回放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前有心律失常,现分析如下。 例1 男,55岁。近期无明显心前区不适,自行来院检查。据家属口述,患者于夜间1:00左右上厕所后感心前区……

    作者:邹竞;崔丽娟;李耀辉;胡慧民;赵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新西兰兔实验性高侧壁心肌坏死的Wilson和头胸导联的定位诊断

    目的 比较新西兰兔实验性高侧壁心肌坏死Wilson和头胸(HC)导联的定位诊断。方法 采用冰乙酸化学腐蚀法复制高侧壁心肌坏死的动物模型30只,记录心表心电图(ECG)加以确认,再记录胸背体表70点的ECG。根据病理性Q波出现和分布范围的不同,判断两种导联定位诊断的差异。结果 Wilson导联在胸背部区域都记录到病理性Q波,而HC导联仅在胸部小范围记录到病理性Q波,统计同一测试点两种导联记录的病理性Q波的例数,经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病理性Q波的出现区域Wilson导联远大于HC导联。HC导联对实验性高侧壁心肌坏死的定位诊断优于Wilson导联。

    作者:周翔;尹炳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窦性早搏二联律及短阵窦性早搏性心动过速并存1例

    患者女,45岁。因心悸不适来院就诊。图1示:QRS波均呈室上性,其中R7~R(12)连续6次心搏呈短-长相间的二联律序列。短者0.64~0.66s,长者0.90s。其前皆有与之相关、形态一致伴正常房室传导的窦性P波,为典型的窦性二联律,值得关注的是,在维系相同的窦P和窦性P-R间期之时,虽R3~R6其二联律型模式突然消失,但测量后仍可得与……

    作者:颜莉;刘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右胸部刀刺伤致心肌损伤1例

    患者男,24岁。因右前胸部刀刺伤收入院。经动态心电监护对症治疗,急诊手术后愈后出院。 患者入院时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神清语明,查体合作,无明显贫血外观,口唇无发绀,气管居中,右侧前胸壁可见一长约5cm伤口,右胸握雪感,探之已进胸,左肺呼吸音清,右肺呼吸音弱,无干湿罗音及哮鸣音,心音弱,律齐,无……

    作者:陈岩;赵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8例脑血管疾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脑血管疾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变化,从我院1996年~2001年期间住院的脑血管疾病者406例中查出合并AMI 28例进行心电图及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8~82(平均60)岁,所有病例均经CT证实为脑血管疾病,其中脑出血3例,蛛网膜……

    作者:李桂云;王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42例高血压病的脉压与心律失常

    目的 探讨脉压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观察45岁以上受检者387例,测血压和动态心电图(DCG)。其中高血压病(EH)患者142例,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脉压≤60mmHg(A组)、>60mmHg(B组)分两组。结果随着脉压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结论 EH患者脉压与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耀辉;邹竞;赵英;胡慧民;崔丽娟;徐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