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丽芳;蔚艳萍
患者男,28岁,因发作性晕厥入院。心界不大,心率51次/min,律齐,无杂音,常规心电图检查示窦性P波形态及振幅均正常,P-P间期恒定为1.20s,窦性心动过缓(SB),P-R间期恒定为0.16s,V1导联呈rsR′型,宽度为0.16s,V5导联呈Rs型,S波粗钝,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1A)。临床诊……
作者:陈丽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14岁,阵发性心悸2年。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图1)示:电轴-79°,P波固定0.08s,P-R时限固定0.12s,R-R间距0.36s(频率约167次/min),QRS时限0.12s,Ⅰ导联呈qRs型,Ⅱ、Ⅲ、aVF导联呈rS型,SⅢ>SⅡ、……
作者:祝海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女,7岁。发现心脏杂音5年,心悸、气急1年。于2001年10月8日入院。体检:T 37.7℃,P 160次/min,BP 90/60mmHg。发育稍差,心尖搏动增强,向左移位,心率160次/min,心律整齐。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未扪及震颤。心脏三位片示:肺血增多,右……
作者:董薇;孟晓彤;杨守益;王朝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脏病者不同功能时的室性心律失常(VA)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采用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191例。结果 显示心功能不全者的复杂VA较心功能正常者显著增加。HRV时域指标各项指数均明显下降。两者都随心功能恶化而出现显著改变。结论 提示复杂VA和HRV之间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江潮;娄青;杨静;施有为;张君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19岁。扎钢筋时被压伤,伤后头部多处流血及双上肢活动受限3h而入院。呼吸21次/min,血压96/67 mmHg,心率106次/min,神志清楚,心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心界不大,胸廓……
作者:范华昌;傅金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下壁急性心梗(AMI)时侧壁、下壁导联ST段压低,对梗死相关动脉的判别价值。方法 将24例下壁AMI早期ECG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①下壁AMI62.5%RCA阻塞,25%LCX阻塞,②ST_(Ⅰ、aVL)下降≥0.1mV诊断RCA的敏感性93.3%,特异性83.4%。ST_(aVL)↓>ST_Ⅰ↓诊断RCA阻塞敏感性73.3%,特异性100%;ST_Ⅲ↑>ST_Ⅱ↑诊断RCA阻塞敏感性86.7%,特异性83.4%;ST_Ⅱ↑>ST_Ⅲ↑诊断LCX阻塞敏感性66.7%,特异性100%。
作者:张洪钦;韩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性,34岁,阵发性心悸反复发作5年,多次在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5年前,患者因心动过速发作,多次在杭州市市级医院急诊,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予以异搏定、心律平等静脉注射复律治疗。1997年12月23日夜间因心动过速发作来本院急诊,急查心电图。心室率……
作者:程普新;钟美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心电学将时间≥0.04s,深度≥后继R波1/4,或在任何导联中深度>3mm的Q波,称为异常Q波,多见于心肌梗死(MI),也可见于非MI者或正常人。由于认识不足往往误诊,造成患者精神紧张,……
作者:陈静;沈文;李易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心脏性猝死5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本组男性36例、女性14例,男:女=2.6:1,年龄多数在25~35岁之间,少数在60~70岁之间。健康者27例,先心……
作者:王莹;张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QT离散度(QTd)作为1种简单、无创的检测,其反映心室复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已广泛受到重视。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QTd及由此派生出来的JTd等在Q-T延长综合征、心肌梗死、心肌……
作者:季宏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59岁。因经常头昏和晕厥1次就诊。体检:HR47次/min,律不齐,T36.5℃,BP 130/80mmHg,神清清楚,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界不大,双肺无殊,肝脾不大,超声心动图、X光胸片、血、尿常规及电解质测定均正常。常规心电图(略)示:①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平均心率45次/min);②房……
作者:吕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心房颤动(Af)发生与左房内径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电图、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对217例心血管病人(Af 111例,非Af 106例)左房内径、心率的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f组左房内径显著大于非Af组(P<0.01)。不同病因的Af患者,其左房内径大小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Af时心室率快慢与左房内径的大小相关无显著性(P>0.05)。
作者:王无锡;祝玉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对86例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进行心肌酶谱和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 心酶谱异常69例,阳性率80.02%,尤以CK、CK-MB升高显著。CK>1000U/L有17例;重症肠炎、败血症、有机磷中毒各2例,1例溺水、10例有机氟中毒(其中2例CK高达19855U/L和17500U/L、CK-MB高达257U/L和175U/L)。心电图检测65例,异常55例,阳性率84.61%(其中各种心律失常占69%,ST-T改变占31%),4例严重心律失常,败血症、重症肺炎各1例,均合并高血钾,2例有机氟中毒。这4例的CK都>1000~U/L。结论 MODS儿童其心脏损害是严重的,CK、CK-MB同时升高对心肌损害具有特异性,心酶谱和心电图可作为预测心脏损害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惠芳;俞杰;蒋晓天;陈舒;赵建美;曹金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双束支传导阻滞是指左右束支或其分支出现的传导阻滞,严重时可发展成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易发生心室停搏,临床表现为晕厥或阿-斯综合征,病情凶险,预后不良。笔者遇见3例,现报道如下。 例1 男性,53岁。因胸闷、气短4月,加重1W入院。……
作者:曾潮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较易产生室性心律失常,且随着心力衰竭加重,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本文旨通过对我科1998年1月~2000年12月178例不同心功能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总结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心功能级别和室……
作者:娄青;刘江潮;杨静;殷丽琼;张君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采用国产HNCPA-2型心血管功能无创性微机检测分析仪(简称CPA-2)对我院100例门诊围产期孕妇进行心电图、心功能检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作者:贺亚玲;王国兴;汪海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气管插管时可发生一过性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动过缓等变化,且极易出现。我们观察32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病人气管插管期间的心电图变化,总结如下。……
作者:何龙江;杨凌岚;莫东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室性心动过速(VT)被认为是1种十分危险的心律失常,绝大多数发生在心肌严重缺血、瓣膜严重病变、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性心肌病变的心肌严重损害者。易引起休克、心衰和心室颤动(Vf),更严重者可引起心脏猝死。特发性VT(非持续性)是1种良性的心律失常,与常见的VT相比较,其临……
作者:范红;刘光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指收缩压≥160mmHg,而舒张压≤90mmHg。此型高血压多合并严重动脉硬化,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大,发生脑卒中多,死亡率也高。心率变异(HRV)可无创定量评价心脏自主神经活性,是预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
作者:冯湘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女,40岁,2W前因患感冒后渐胸闷来诊,HR 50次/min,律不齐,元杂音。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示各导联均无窦性P波,图1 V6导联R1、3、4、6、7、9为室上性,时限0.09s,R2、5、8_时限0.14s,为室性早搏(PVS),与室上性激动形成三联律,各R波前均无任何P波,室上性R波后有逆行P波,……
作者:李琳;牛景美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