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脂肪肝62例临床分析

郑有章;何有成

关键词:老年, 脂肪肝, 临床特点, 临床分析, 常见疾病, 发病率, 资料, 诊断, 体检, 收集, 门诊, 患者
摘要: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疾病,老年脂肪肝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本文收集了门诊及体检经B超诊断的62例老年脂肪肝患者的资料,进行了临床分析,以了解老年脂肪肝的临床特点.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活化血小板检测在冠心病中的观察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活化血小板的水平并了解其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正常者各20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CD62p)测定其活化血小板水平.其中有22例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检查. 结果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CD62p水平为(21.72±7.5)%,较稳定型心绞痛(10.22±5.2)%明显升高,且较正常组(5.82±2.5)%高,3者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前2者比较P<0.01,后2者比较P<0.05).且冠脉病变越重,CD62p水平越高. 结论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D62p水平增高,对病情判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吴瑞霞;张群林;王玮;潘庆敏;董宏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脂肪肝62例临床分析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疾病,老年脂肪肝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本文收集了门诊及体检经B超诊断的62例老年脂肪肝患者的资料,进行了临床分析,以了解老年脂肪肝的临床特点.

    作者:郑有章;何有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前言——重视脑血管疾病后康复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脑血管意外后康复日益受到重视,各医院脑卒中(康复)病区的纷纷设立就是一个例证.

    作者:周士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功能性电刺激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偏瘫、四肢瘫和截瘫,目前,在其后遗症所产生的肢体(包括手)瘫痪中,应用功能性电刺激(FES)能成功地恢复瘫痪肢体的部分运动功能,是康复工程中很有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作者:汪家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鲍曼不动杆菌RAPD基因分型的研究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常在住院病人尤其在老年人和重症监护室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严重的医院感染病原菌[1].

    作者:费建文;初海英;秦筱梅;程兆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龄大鼠肺炎双球菌肺炎肺脏免疫功能变化

    目的从肺脏免疫功能探讨老年肺炎的发病机制. 方法复制肺炎双球菌肺炎模型,分为青年对照组和模型组、老龄对照组和模型组.观察肺脏组织病理改变和肺泡灌洗液免疫球蛋白、纤维接合蛋白(Fn)和中性粒细胞计数. 结果肺炎的肺组织损伤老龄大鼠较青年大鼠严重.青年模型组肺泡灌洗液sIgA和FN含量的降低和中性粒细胞、IgG增高均较青年对照组显著;与老龄对照组比较,老龄模型组sIgA和FN降低,IgA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老龄对照组IgG含量的增高及sIgA、FN含量降低较青年对照组显著;老龄模型组IgA含量增高和sIgA降低较青年模型组显著. 结论肺脏中性粒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多及sIgA、FN含量减少与肺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增龄,肺脏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多及sIgA和FN含量减少,致使肺炎老龄大鼠这种变化更为显著.

    作者:李建生;张杰;杨戈;郭胜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卒中后抑郁的特点是近几年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作者:杨明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严重冠脉病变侧支循环形成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严重冠脉病变侧支循环影响因素. 方法对79例冠脉狭窄≥90%和(或)闭塞病变血管造影进行分析. 结果 79例严重冠脉病变有68例见侧支循环建立,其中右冠病变47例,伴侧支循环44例,占93.61%(44/47),前降支病变51例,伴侧支循环29例,占56.86%(29/51),回旋支病变26例,伴侧支循环20例,占76.92%(20/26).合并糖尿病39例,37例伴侧支循环,非糖尿病40例,31例伴侧支循环(P<0.05),合并高血压组49例,46例伴侧支循环,非高血压组30例,22例伴侧支循环(P<0.01). 结论严重冠脉慢性病变多数建立侧支循环,以右冠病变显著,糖尿病和(或)高血压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作者:程自平;徐岩;朱润硕;许邦龙;陈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房颤动临床观察

    对我科1998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的阵发性心房颤动(AF)病人,在积极控制原发病基础上,使用小剂量胺碘酮转复AF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失语症的治疗及其进展

    失语症治疗学是一门较新的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些军队医院开展了对脑外伤患者的康复工作,使许多心理学家和言语病理学家进入了失语症研究的领域.

    作者:汪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的应用前景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是采用高强度磁场、短时限的刺激所诱发形成的运动诱发电位,以之测定中枢及周围运动通路的波形、传导时间及速度、潜伏期、波幅,以判断运动通路的功能状态.

    作者:曹起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肝脓肿早期漏诊5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病人,男2例,女3例,年龄61~72岁,急诊入院.胆总管、胆囊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胆管炎4例.

    作者:陈文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报告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我院从2000年3月~2002年7月,对48例60岁以上老年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报道如下.

    作者:袁正;吕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治疗28例

    近年来,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发病率在我国有上升趋势,特别是老年患者更为常见.

    作者:杨祖培;许虹;金水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肺部厌氧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厌氧菌是老年肺部感染中一种重要而常被忽视的病原菌.对于厌氧菌的感染,应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不能检出,常用的抗生素也多无效果.

    作者:王模荣;薛存宽;杨荣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再次心肌梗死12例误诊分析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再通及对慢性期血流再造及管理,使AMI患者的预后得到很大改善,但幸存者仍有较多再次梗死(再梗)危险,因而老年再梗的发生率逐年增高.

    作者:黄翠瑶;周培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情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与非老年AMI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害情况及差异. 方法应用高分辨的血管外超声法检测148例老年AMI、非老年AMI、老年健康者、非老年健康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 结果基础血管内径老年和非老年AMI组较老年和非老年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硝酸甘油含化后血管内径扩张百分率AMI组差于健康组(P<0.01~0.05),老年组差于非老年组(P<0.05). 结论老年和非老年AMI患者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老年AMI较非老年AMI患者内皮功能损害更严重.

    作者:徐默玲;陈亚萍;郑义通;许静;金艳;黄建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角蛋白抗体检测意义

    目的了解抗角蛋白抗体(AKA)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的诊断意义. 方法以Wistar大鼠中1/3食管组织冰冻切片为底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51例EORA及139例对照组的血清AKA,记录同期临床及实验室指标. 结果 AKA对EORA诊断敏感性为31.4%,特异性为98.6%.早期EORA患者AKA阳性率28.6%.AKA阳性组IgM、血沉(ESR)较阴性组高;医生及患者对病情活动性评分、Sharp评分有增高趋势.16例AKA阳性EORA中,类风湿因子(RF)、抗核周因子(APF)、抗Sa抗体阳性数分别为11、15例和4例.AKA和APF相关. 结论 AKA有助于EORA诊断及早期诊断,是病情活动性及严重性指标.

    作者:程秀峰;金琰;谭魁麟;谭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性肥厚型心肌病误诊分析

    老年高血压性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特殊类型,临床上易误诊为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及冠心病,现将笔者所遇5例报道如下.

    作者:邹广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TFP方案治疗老年胃肠道肿瘤16例临床观察

    胃肠道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生活质量的改进,人们的生命已明显延长.因此,近年来老年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作者:孙蔚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