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应城市基层血防站面临的问题谈血防改革

丁明;高万成

关键词:应城市, 基层, 血吸虫病流行, 血防工作, 综合治理, 专业机构, 科学防治, 考核验收, 狠抓落实, 防治工作, 传播控制, 重疫区, 湖北省, 治本, 制约, 疫情, 达标, 成绩
摘要:应城市是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重疫区县市之一.全市有1个血防所、9个血防站(组),共计210人.1 990年以来,我市血防工作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立足治本、狠抓落实、疫情显著下降,取得了巨大成绩.2000年5月通过省对我市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考核验收.随着血防工作的深入开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将影响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血防专业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治疗慢性血吸虫病夹杂癫痫2例

    作者:谭敏华;陈饶生;吴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临洪大堤水泥硬化后钉螺及人畜行为变化观察

    目的评估临洪大堤水泥硬化后钉螺及人畜的行为变化并探讨其血防效果.方法春秋季各查螺1次,观察活螺密度、感染螺密度变化;3-11月份每月中旬观察1 d,记录人畜在江堤外坡活动方式、时间;查螺时同步调查野粪种类、数量,粪检记录阳性份数.结果大堤水泥硬化后活螺框下降71.92%,活螺密度下降91.53%,阳性螺密度下降100%;野粪密度下降59.15%,阳性野粪下降100%;人群活动人次下降了26.86%,但渔民活动上升了11.66%,牲畜活动减少了52.48%.结论江堤坡水泥硬化有一定的血防效果,钉螺密度及感染螺明显下降,牲畜活动和野粪密度也下降显著,但水泥硬化或石块护坡范围一定要达到无螺线.

    作者:皮辉;侯国弘;姚孝明;肖俊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胶体染料试纸条与环卵沉淀试验现场应用效果比较

    为进一步探讨胶体染料试纸条(DDIA)在病情监测中的现场应用价值,我们于2001年10月用DDIA与环卵沉淀试验(COPT)两种方法进行检测血吸虫病的效果比较.

    作者:高金彬;李秋梅;夏春华;徐新红;王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989-2000年大理市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大理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属高山平坝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全市10个乡镇81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42.7万人,耕牛2.68万头,历史累计钉螺面积26.63 km2,历史累计血吸虫病人59116人.现将1989-2000年的疫情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张彦宏;杨光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氯硝柳胺杀虫丁和四聚乙醛杀螺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筛选一种合适的杀螺药物.方法采用室内浸杀、喷洒、喷粉、上爬、毒性试验及现场浸杀、喷洒、喷粉、沿边浸杀试验,对氯硝柳胺与杀虫丁、四聚乙醛等进行平行比较试验.结果在室内23-25 C气温条件下,氯硝柳胺杀螺作用优于杀虫丁和四聚乙醛,抑制钉螺上爬作用不及杀虫丁,鱼毒大于杀虫丁;在现场28-35 C气温条件下,氯硝柳胺和杀虫丁杀螺作用相仿,沿边浸杀氯硝柳胺优于四聚乙醛,喷粉杀螺氯硝柳胺与四聚乙醛相仿.结论在现阶段氯硝柳胺仍是一种较好的杀螺药物.

    作者:蔡顺祥;徐兴建;刘汉成;魏风华;刘建兵;付义;曹慕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硼镁石粉现场灭螺效果观察

    目的应用硼镁石粉在河道、菜地、鱼池和有温泉水流动的沟渠进行灭螺,观察灭螺效果.方法使用硼镁石粉对内陆9个有螺环境进行灭螺,其中6个未预处理,3个先割去杂草.冬季撒粉.剂量200 g/m2,6个月和1年观察灭螺效果.结果9个环境中经1次硼镁石粉灭螺后,7个环境末查到活螺,2个环境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3.0%(198/213)和88.5%(69/78),对这2个环境复灭1次,灭后1年,查到的钉螺均为死螺.灭螺时未发现鱼、蚌死亡.结论硼镁石粉对钉螺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具有价廉、低毒、使用方便等优点,可在鱼池、山区、河道等内陆地区使用.

    作者:赵贤贵;汪功铭;万立新;刘军镇;杨庭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肺吸虫病1例报告

    作者:李登俊;岳继娥;毛德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植物灭螺剂黄果茄原粉LD50的测定

    1材料黄果茄原粉,为淡黄色粉状,由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提供,为植物灭螺剂,可溶于水,杀螺有效成份含量为5.4%[1].该结晶物质的分子量为722,是一种新的植物灭螺化合物[2].实验动物Wistar大鼠由湖北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前动物经健康观察1周,符合实验要求.

    作者:来爱萍;张启媛;姚永祥;王护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血吸虫病流行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74个国家,曾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受威胁的人口达1亿多人.血吸虫病流行与社会、经济、自然因素有密切关系,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表明,洪涝灾害与血吸虫病流行的关系非常密切.近10年来长江流域水患频发,造成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的危害性持续存在.现将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张世清;姜庆五;葛继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洞庭湖血吸虫病流行区牛群放牧特点及其化疗对策的研究

    目的查明洞庭湖区牛群放牧行为的特点,为优化牛群血吸虫病化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洞庭湖区设4个点分层观察距防洪大堤5 km以内牛群的放牧时间、地点和方式,以及近3年来化疗情况.结果饲养户距堤0-1 000 m、1 001-2 000m、2001-3 000 m、3001-4 000 m、4 001-5 000 m 5层的牛群在外洲放牧的比例分别为95.35%、78.05%、10.71%、0、0;放牧方式为敞放.5层平均化疗覆盖率分别为85.29%、56.00%、30.13%、24.56%、0.结论洞庭湖区牛群在外洲放牧数量和时间与距堤远近有关,距堤越近,比例越大,距堤越远,比例越小,3 km以外无牛在外洲放牧.牛群化疗应以是否在外洲有螺地带放牧为依据.

    作者:李以义;刘兆春;贺宏斌;李佩安;欧阳善文;唐光明;黄平辉;万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单纯脾切除所致肝性脑病2例

    作者:章景贤;向军;余凑水;黄文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上虞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12年监测结果

    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属山丘型流行区.历史上,全市24个乡(镇)796个村中,有9个乡(镇)87个村为流行区,累计有螺面积591 440 m2,累计血吸虫病人4 140人、病牛215头.

    作者:胡松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吸虫重组BCG疫苗构建及其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螺传寄生虫病,目的主要的防治措施是采用药物化疗,但化疗并不能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同时,某些血吸虫虫株已对一种或数种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这就需要继续研究更有效的防治措施.人们发现血吸虫侵入宿主体内可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对血吸虫发挥清除或杀伤效应,对同种血吸虫的再感染也具有一定抵抗力,提示血吸虫能在宿主体内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这为研制血吸虫病疫苗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文桂;陈雅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92例晚期血吸虫病所致肺部损害X线表现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2例均为血吸虫病疫区的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病人,男77例,女1 5例;年龄小36岁,大62岁,其中巨脾型68例(已切脾53例),腹水型24例.

    作者:周斌;周玉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5例血吸虫病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血吸虫病误诊情况,并探讨解决办法.方法收集延误诊治而后确诊为血吸虫病患者25例,详细分析其疗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误诊病种等.结果1 4例儿童急性血吸虫病以驰张型发热、腹痛、腹泻、咳嗽技肝、脾肿大为多见.嗜酸细胞多增高,肝功能中ALT轻中度升高.7例成人急性血吸虫病除发热、腹痛、腹泻等外,无肝脾肿大.4例慢性血吸虫病以腹痛、腹泻、血便及肝睥肿大为主,B超检查肝脏异常.急性血吸虫病误诊病种有伤寒8例,肺结核、支气管肺炎、嗜酸细胞增多症各3例,痢疾2例,其他2例:慢性血吸虫病误诊病种有肝炎、菌痢、直肠癌、贫血等.结论在血吸虫病疫区.凡有驰张高热、嗜酸细胞增多等患者,应充分考虑急性血吸虫病,并作必要的检查.

    作者:刘平;李琼芬;刘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晚期血吸虫病防治研究若干进展

    血吸虫病仍然是我国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而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在流行病学、发病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澄清或解决,现将近10余年来这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一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从应城市基层血防站面临的问题谈血防改革

    应城市是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重疫区县市之一.全市有1个血防所、9个血防站(组),共计210人.1 990年以来,我市血防工作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立足治本、狠抓落实、疫情显著下降,取得了巨大成绩.2000年5月通过省对我市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考核验收.随着血防工作的深入开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将影响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血防专业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作者:丁明;高万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防健康教育对人群化疗覆盖率及感染率的影响

    为了探讨血防健康教育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对人群化疗覆盖率及感染率的影响,我们于1996-1999年选择鄂州市华容镇的包王村进行血防健康教育,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水生;张杰;陈新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钉螺细胞凋亡的诱导及检测研究

    目的研究多种物理或化学诱导条件下钉螺是否发生细胞凋亡现象以及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方法细胞凋亡诱导剂或紫外线处理离体钉螺细胞以及40℃环境温度或灭螺药处理整体钉螺,用Annexin V-FITC试剂盒和DNA凝胶电泳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钉螺在40℃环境中干放4h的诱导条件下,用Annexin V-FITC试剂盒检测出凋亡细胞;DNA凝胶电泳检测未成功.结论首次诱导并观察到钉螺细胞凋亡现象.

    作者:方正明;李雍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湖南省血吸虫病新流行区形成因素和分布特点

    近20年来湖南省共发现血吸虫病新流行区22处,其中山区丘陵型4处,江滩型(以洲滩为单位)10处,湖区丘陵型8处,总面积约3 600 hm2.现就其形成因素与分布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吴昭武;彭先平;赵正元;李以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