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侨;张钰;尤寿江;徐加平;梁迎芝;孙娟娟;张霞;杨玲俐;曹勇军
目的:总结在低位直肠癌Dixon术中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对预防吻合口漏作用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6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22例低位直肠癌Dixon术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22例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患者术后1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胃瘫,1例切开裂开,但均无吻合口漏发生。17例患者于术后2~6个月内行二期造口回纳术,5例患者于术后7~12个月内行二期造口回纳术。18例患者在术后5~12 d内出院,其余4例分别于术后15、18、26、55 d出院。结论低位直肠癌Dixon术后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对预防吻合口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后续研究样本量的扩大及其与对照组的进一步对比研究。
作者:翟敏;王飞;王林;何宋兵;张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患者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转化时生物标志物[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D-二聚体(D-dimer, D-D)]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276例EH患者(35例血压控制达标组,77例EHⅠ级组,86例EHⅡ级组和78例EHⅢ级组),51例AMI组和60名对照组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并进行比较性研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评估EH向AMI转化时HCY、cTnI、CRP和D-D水平的临床价值。结果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随EH患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 EH患者生物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MI患者生物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ROC曲线评估EH向AMI转化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依次为HCY、cTnI、CRP和D-D,临界值分别为73.35μmoL/L、0.138 mg/L、16.38 mg/L和1.87 mg/L,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亦依次为HCY、cTnI、CRP和D-D,均具有EH向AMI转化时的临床价值,以HCY和cTnI为佳。结论血清HCY、cTnI、CRP和D-D水平随EH患者的严重程度而增高,并是EH向AMI转化时的有价值指标,以HCY和cTnI为好。
作者:王婷婷;范建国;范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和D-二聚体(D-dimer, D-D)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133例CAP患者经细菌培养分成63例革兰阴性菌感染组、39例革兰阳性菌感染组和31例真菌感染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分析分别测定133例CAP患者和60例对照组血清hs-CRP、cTnI和D-D水平,并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 CAP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和真菌感染组(P<0.05,P<0.01),革兰阳性菌感染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P<0.05),故血清hs-CRP水平具有病原体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价值。CAP患者血清cTnI和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1),革兰阴性菌感染组血清cTnI和D-D水平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P均<0.05),而革兰阳性菌感染组较之真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cTnI和D-D水平是早期诊断CAP患者的有价值指标,病原体的鉴别诊断以血清hs-CRP水平为好。
作者:李宁;徐莉;陈颖;徐国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31例正常乳腺组织中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的VEGF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表达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VEGF阳性患者乳腺癌风险是阴性者的4.84倍(95%CI:1.42~17.2)。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VEGF呈高表达,提示VEGF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VEGF亦可作为预后评估的指标。
作者:沈恒山;胡健伟;周敏;张健;王超;蔡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复杂性阑尾炎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1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取12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5%,对照组为18.1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可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张宇;俞文渊;宋月坤;王强;袁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腺肽肠溶片配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接受化疗的对照组和接受口服胸腺肽肠溶片联合化疗的实验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中化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所占的比例,并同时检测外周血中Th1、Th2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PBMC中CD4+T细胞所占比例以及CD4+T与CD8+T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而CD8+T细胞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PBMC中IFN-γ、TNF-α、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IL-6、IL-10水平则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同时配合口服胸腺肽肠溶片可以较好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临床肿瘤治疗。
作者:严鹏;郭秋云;戴宇翃;胡广原;梅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局部晚期宫颈鳞癌进行精确放疗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5年5月进行精确放疗的局部晚期宫颈鳞癌47例,其中22例给予同步单药顺铂化疗(RT+P组),17例行同步紫杉醇或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RT+TP组),8例仅接受单纯放疗(RT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近期疗效,1年、2年及3年生存率以及放射性阴道炎、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RT+P组、RT+TP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0.9%、82.4%,均明显高于RT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RT+P组、RT+TP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87.4%,均明显高于RT组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CCRT)组之间的近期治疗有效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组仅出现Ⅰ-Ⅱ级骨髓抑制,而CCRT组有35.3%~45.5%达到Ⅲ级骨髓抑制,与R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CCRT组之间骨髓抑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未出现Ⅲ级及以上放射性胃肠道反应,其中RT组反应程度仅为Ⅰ级,RT+P组及RT+TP组的胃肠道反应高于RT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中未出现Ⅲ级及以上放射性阴道炎、直肠炎和膀胱炎病例,RT组、RT+P组及RT+TP组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CCRT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两种C C RT方案在疗效及副反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及生存获益,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精确放疗同步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鳞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科;胡群超;陈杰;冀胜军;刘政操;李颖;吴锦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在临床输注中的效果,探讨两类血小板的佳用途。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输注血小板的患者274例(其中输注新鲜血小板患者156例,输注冰冻血小板患者118例),比较两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后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变化、回收率(PPR)、止血情况等。结果输注了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后,新鲜组外周血小板计数升高(30.56±4.20)×109/L,血小板回收率有效者占61.5%。冰冻组外周血小板计数升高(12.23±3.76)×109/L,血小板回收率有效者占21.2%。新鲜组外周血小板计数提升、回收率均优于冰冻组,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输注后止血效果相当,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提升血小板计数水平上,新鲜血小板优于冰冻血小板。但两者均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出血,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新鲜血小板不充足的情况下冰冻血小板可作为其重要的补充。
作者:何磊;杨文勇;王佩素;王孝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血脂和糖链抗原水平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化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别测定63例卵巢癌(33例Ⅰ-Ⅱ期,30例Ⅲ-Ⅳ期),76例良性卵巢疾病和5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以及60名对照组血脂和糖链抗原(CA125、CA153和CA199)水平,并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TC和HDL-C水平随卵巢癌疾病的严重程度而降低,Ⅰ-Ⅱ期、Ⅲ-Ⅳ期卵巢癌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良性卵巢疾病患者血清TC和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TC和HDL-C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故血清TC和HDL-C水平具有良恶性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和CA199水平随卵巢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增高,Ⅰ-Ⅱ期、Ⅲ-Ⅳ期卵巢癌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和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卵巢疾病和子宫腺肌病患者(P均<0.001),亦具有良恶性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结论血清TC、HDL-C和糖链抗原(CA125、CA153和CA199)水平是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价值指标。
作者:陆惠娟;陈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阿加曲班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凝血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应用阿加曲班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组的血小板计数(PL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CSS分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以及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徐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新郑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8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41例行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预后。结果术后3个月后随访82例患者,按ADL分级法评定预后,其中传统骨瓣开颅组:预后良好(ADLⅠ级、Ⅱ级、Ⅲ级)19例(46.3%),预后不良(ADLⅣ级、Ⅴ级)15例(36.6%),死亡7例(17.1%);小骨窗开颅组:预后良好25例(61.0%),预后不良13例(31.7%),死亡3例(7.3%),两组预后良好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骨瓣开颅手术相比,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创伤较小、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周维坚;赵树鹏;马红军;田占伟;刘玉涛;冯国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地评价体重指数、腰围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五大数据库及手工检索自建库截止至2015年9月30日发表的关于体重指数、腰围及胰岛素抵抗关联性的观察性研究的所有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文献,提取效应指标,采用Stata 14.0软件,分别对体重指数、腰围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筛选终纳入分析的文献共计37篇,其中中文15篇,英文22篇。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腰围与胰岛素抵抗均有中度相关性,体重指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系数r为0.424(95%置信区间:0.381~0.464),腰围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系数r为0.451(95%置信区间:0.415~0.485)。结论体重指数、腰围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
作者:陈桂凤;王新亚;张明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清胸苷激酶1(TK1)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IS-1型印迹免疫-增强发光系统分别检测42例初治乳腺癌患者、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TK1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TK1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K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1表达与患者的年龄、ER、PR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临床分期、HER-2水平相关。Ⅲ期乳腺癌患者的TK1含量明显高于Ⅱ期患者,HER-2阳性患者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K-1可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分期判断及预后分析提供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晓庆;邹士涛;何超;虞健;吴芬玉;周俊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巨核细胞链霉卵白素-碱性磷酸酶(SAP)法染色对于相关血液病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骨髓象及多种血液病共6,286例的骨髓涂片进行SAP法染色。结果恶性血液病组、良性血液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数量及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恶性血液组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组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数量及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急性白血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AP法染色出现的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更多见于CML、MDS和急性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有助于与其他贫血性良性血液病的鉴别。
作者:李楠;许议丹;刘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发育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神经行为学和海马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外源性VEGF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96只生后14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E组及药物干预组。经立体定向仪向左侧脑室注射VEGF干预,次日再腹腔注射海人酸诱导SE,其中急性期亚组(生后16 d)及远期亚组(生后59 d)均在生后16 d行神经发育学检查及59 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然后分别在生后17 d、65 d取脑组织海马行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Bax、Bcl-2的表达。结果 VEGF组与SE组相比不仅可改善发育期大鼠远期神经行为损害,而且可诱导Bcl-2蛋白及抑制Bax蛋白的表达,VEGF组中,以0.04μg VEGF组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AOD)低(急性期0.016±0.004;远期0.028±0.011)(P<0.05),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AOD高(急性期0.960±0.240;远期0.210±0.025)(P<0.05)。结论 VEGF对发育期SE的惊厥性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而以0.04μg VEGF组对脑保护作用明显。
作者:汤继宏;唐清;金美芳;刘聪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和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卒中严重性、TOAST及OCSP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其分为甲状腺激素分泌正常组(n=143)、甲状腺激素分泌增高组(n=49)及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n=28)。甲状腺素(T3、T4、FT3、FT4及TSH)水平检测采用放免法。结果(1)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及增高组平均年龄、纤维蛋白原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2)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及增高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3);(3)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及增高组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低于正常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4)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及增高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及心源性栓塞型(CE)比例高于正常组,小动脉病变型(SAO)比例低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增高或者减低)多见于高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高C反应蛋白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患者伴有高的卒中严重性及高的TACI型比例。
作者:韩侨;张钰;尤寿江;徐加平;梁迎芝;孙娟娟;张霞;杨玲俐;曹勇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血乳酸对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6月急诊收治的102例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MEWS评分、APACHE Ⅱ评分和动脉血乳酸测定,记录28 d转归情况。对生存组和死亡组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比较各预测因子及MEWS评分联合血乳酸对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10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39例,病死率38.2%。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有较高的MEWS评分、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水平(P<0.05)。各预测因子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由高到低依次为APACHEⅡ评分(0.845)、MEWS评分(0.787)、血乳酸(0.733)。MEWS评分联合血乳酸对患者28 d病死率的预测能力(AUC为0.832)与APACHEⅡ评分相当(P>0.05),优于MEWS评分和血乳酸(P<0.05)。结论 MEWS评分联合血乳酸对于老年脓毒症患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任小强;沈奕;庄智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病态肥胖患者腹腔镜行胃转流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全麻腹腔镜行胃转流术的病态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组(DEX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所有患者采用常规静脉诱导,气管插管,七氟烷吸入维持全身麻醉。DEX组患者术前给予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负荷剂量(输注10 min),并给予维持剂量0.3μg?kg-1?h-1到手术结束。NS组泵入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转入ICU,使用芬太尼镇痛并维持疼痛评分在0~3分。DEX组继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3μg?kg-1?h-1);NS组予同样的容量和速度以泵入生理盐水。记录患者的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记录患者疼痛评分,记录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以及患者谵妄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与NS组比,DEX组患者气管拔管时间有明显缩短[(175.64±19.42)min vs(237.87±27.29)min,P<0.05],术后2 h和术后6 h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1.9±0.6 vs 2.8±1.4,2.4±1.0 vs 3.1±1.5,P均<0.05),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低(20.83% vs 41.66%,P<0.05),躁动发生率低(4.2% vs 33.2%,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病理肥胖患者腹腔镜胃转流术的镇静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缩短拔管时间,降低患者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减少躁动发生。
作者:张艳兵;靳丽敏;杨新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及预后。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临床确诊的257例大肠癌临床病例,并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257例大肠癌患者中年龄≤40岁10例,40~60岁106例,>60岁141例;结肠癌146例,男80例,女66例,男女比例1.21:1;直肠癌111例,男73例,女38例,男女比例1.92:1;大肠癌(结、直)中男女比例1.47:1;该组病例病变部位以直肠(43.19%)、乙状结肠(19.84%)和升结肠(19.46%)多见;病理类型发现高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207例,中低分化腺癌32例,黏液腺癌15例,管状腺癌1例,其他少见癌1例;预后情况分析发现257例大肠癌患者中,无瘤存活者192例(占随访成功例数239例的80.33%),复发转移者29例,死亡者18例,大肠癌1~2年生存率约为80.33%,复发转移及死亡与淋巴结转移度相关。结论大肠癌好发于中老年患者,部位以直肠及乙状结肠、升结肠多见,病理类型中以中分化腺癌多见,1~2年生存率可。通过对大肠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的研究,可以发现大肠癌的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病情程度严重,故应强化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重视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志;吴亚运;何宋兵;董晓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总结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后缘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后缘破裂并获得随访3个月以上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VAS评分:术前平均(8.49±0.12)分,术后平均(2.27±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椎形态变化情况:椎体中部高度术前平均(2.14±0.05)cm,术后平均(2.59±0.0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术前平均(22.4±2.4)°,术后平均(9.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后缘破裂止痛效果确切,椎体高度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操作简便。
作者:杨金维;陈志红;李晓苏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