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书会;罗树云
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及预后。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临床确诊的257例大肠癌临床病例,并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257例大肠癌患者中年龄≤40岁10例,40~60岁106例,>60岁141例;结肠癌146例,男80例,女66例,男女比例1.21:1;直肠癌111例,男73例,女38例,男女比例1.92:1;大肠癌(结、直)中男女比例1.47:1;该组病例病变部位以直肠(43.19%)、乙状结肠(19.84%)和升结肠(19.46%)多见;病理类型发现高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207例,中低分化腺癌32例,黏液腺癌15例,管状腺癌1例,其他少见癌1例;预后情况分析发现257例大肠癌患者中,无瘤存活者192例(占随访成功例数239例的80.33%),复发转移者29例,死亡者18例,大肠癌1~2年生存率约为80.33%,复发转移及死亡与淋巴结转移度相关。结论大肠癌好发于中老年患者,部位以直肠及乙状结肠、升结肠多见,病理类型中以中分化腺癌多见,1~2年生存率可。通过对大肠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的研究,可以发现大肠癌的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病情程度严重,故应强化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重视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志;吴亚运;何宋兵;董晓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与肝X受体(LXR)-趋化因子受体7(CCR7)/ATP联结盒转运因子A1(ABCA1)及炎症信号核因子κB(NF-κB)的关系。方法抽取104名正常人(NC组)以及1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S组)外周血,提取PBMCs,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qPCR)检测PBMCs中SIRT1、LXR及其下游CCR7/ ABCA1和促炎症信号NF-κB及其下游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相对mRNA水平,并收集相关临床数据。所有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qPCR结果显示所有AS组患者PBMCs中的SIRT1、LXR及其下游因子CCR7、ABCA1 mRNA含量比NC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F-κB及其下游因子TNF-α mRNA含量高于NC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XR mRNA与HDL呈正相关(P<0.01, r=0.22),NF-κB、TNF-αmRNA与单核细胞数量呈正相关(P<0.05,r=0.31,0.23)。结论 SIRT1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及增强LXR-CCR7/ABCA1信号,抑制炎症,促进胆固醇流出,甚至激活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移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潜能,从而起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林叶涛;余伟;陈纯娟;傅玉才;王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临床诊断为KD的62例患儿,其中合并MP感染的18例为MP组,其余4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CRP)、热程等指标。结果 MP组与对照组患儿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及血沉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MP组热程较对照组长,CRP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组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dilated, CAD)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于病程5~10 d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1 g/(kg?d),共2 d,阿司匹林50 mg/(kg?d),3次/d口服,MP感染者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结论 MP感染可能是KD的诱发原因之一,MP感染可能诱发甚至加重KD患儿的病情,并增加其CAD的概率,从而延长KD的病程并影响其预后。
作者:周益平;符辰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12例颈部淋巴管瘤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类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颈部淋巴管瘤的CT影像学资料,并与临床病理作对比分析。12例颈部肿块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12例颈部淋巴管瘤中,囊性淋巴管瘤9例,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性薄壁肿块,密度或信号均匀;海绵状淋巴管瘤3例,表现为蜂窝状结构,边缘不规则。结论 CT和MRI检查对淋巴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马亚辉;胡全树;邹医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纵隔气肿的X线及CT表现,提高纵隔气肿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确诊纵隔气肿患者的X线平片与多排螺旋CT表现。结果 X线平片显示纵隔气肿呈纵膈缘透亮影,准确率80%,CT能清晰显示气肿,准确率100%。结论 X线检查纵隔气肿易漏诊,CT检查有利于纵隔气肿的诊断。
作者:王禹;姚巧林;王庆荣;贾济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清胸苷激酶1(TK1)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IS-1型印迹免疫-增强发光系统分别检测42例初治乳腺癌患者、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TK1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TK1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K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1表达与患者的年龄、ER、PR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临床分期、HER-2水平相关。Ⅲ期乳腺癌患者的TK1含量明显高于Ⅱ期患者,HER-2阳性患者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K-1可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分期判断及预后分析提供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晓庆;邹士涛;何超;虞健;吴芬玉;周俊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胸腔灌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顺铂(DDP)治疗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1例乳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恩度联合顺铂胸腔灌注组(试验组)和单药顺铂胸腔灌注组(对照组)。试验组:DDP 40 mg/m2 d1、d3;恩度45 mg d1,d3,d5,胸腔注射,每21 d为一个周期;对照组:DDP 40 mg/m2 d1、d3,每21 d为一个周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及胸腔积液中VEGF和IL-6的表达变化差异。结果试验组客观缓解率(ORR)及QOL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胸腔积液中VEGF、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灌注恩度联合顺铂的疗效优于单纯顺铂,并能显著改善肿瘤微环境,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张鹏;宫晨;张菁;熊慧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 KD)添加治疗对难治性癫痫的有效率、长期保留率和不良反应。方法共有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入研究,所有患者住院期间以脂肪与非脂肪比例为4:1饮食开始,出院后继续维持4:1饮食,或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低比例,随访观察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保留率,并统计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6例患儿纳入该研究(男27例,女9例;平均年龄3.25岁)。3个月时有效率为38.9%(14/36);有10例退出,保留率为72.2%;6个月时有效率为27.8%(10/36),有5例退出,保留率为58.3%;1年时有效率为16.7%(6/36),有9例退出,保留率为33.3%。启动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睡眠增加、感觉无力、胃肠道不舒服、高血脂、低血糖以及肝功能异常;维持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舒服、容易感染、高脂血症、低血糖及肝功能异常等。结论生酮饮食在我国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较高,与国际水平接近,但保留率不高,副作用不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提高耐受性和可操作是努力的方向。
作者:张利亚;汤继宏;李岩;张兵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患者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转化时生物标志物[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D-二聚体(D-dimer, D-D)]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276例EH患者(35例血压控制达标组,77例EHⅠ级组,86例EHⅡ级组和78例EHⅢ级组),51例AMI组和60名对照组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并进行比较性研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评估EH向AMI转化时HCY、cTnI、CRP和D-D水平的临床价值。结果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随EH患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 EH患者生物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MI患者生物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ROC曲线评估EH向AMI转化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依次为HCY、cTnI、CRP和D-D,临界值分别为73.35μmoL/L、0.138 mg/L、16.38 mg/L和1.87 mg/L,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亦依次为HCY、cTnI、CRP和D-D,均具有EH向AMI转化时的临床价值,以HCY和cTnI为佳。结论血清HCY、cTnI、CRP和D-D水平随EH患者的严重程度而增高,并是EH向AMI转化时的有价值指标,以HCY和cTnI为好。
作者:王婷婷;范建国;范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局部晚期宫颈鳞癌进行精确放疗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5年5月进行精确放疗的局部晚期宫颈鳞癌47例,其中22例给予同步单药顺铂化疗(RT+P组),17例行同步紫杉醇或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RT+TP组),8例仅接受单纯放疗(RT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近期疗效,1年、2年及3年生存率以及放射性阴道炎、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RT+P组、RT+TP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0.9%、82.4%,均明显高于RT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RT+P组、RT+TP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87.4%,均明显高于RT组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CCRT)组之间的近期治疗有效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组仅出现Ⅰ-Ⅱ级骨髓抑制,而CCRT组有35.3%~45.5%达到Ⅲ级骨髓抑制,与R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CCRT组之间骨髓抑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未出现Ⅲ级及以上放射性胃肠道反应,其中RT组反应程度仅为Ⅰ级,RT+P组及RT+TP组的胃肠道反应高于RT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中未出现Ⅲ级及以上放射性阴道炎、直肠炎和膀胱炎病例,RT组、RT+P组及RT+TP组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CCRT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两种C C RT方案在疗效及副反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及生存获益,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精确放疗同步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鳞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科;胡群超;陈杰;冀胜军;刘政操;李颖;吴锦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应用高频彩超探讨临床型和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之间睾丸体积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34例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和37例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左侧28例,双侧9例)的睾丸体积、精索静脉内径、精索静脉是否存在反流及反流速度。结果临床型和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睾丸平均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常伴有同侧的睾丸萎缩,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并不伴有同侧的睾丸萎缩。
作者:王阿军;董凤林;刘哲婴;范晴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和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卒中严重性、TOAST及OCSP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将其分为甲状腺激素分泌正常组(n=143)、甲状腺激素分泌增高组(n=49)及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n=28)。甲状腺素(T3、T4、FT3、FT4及TSH)水平检测采用放免法。结果(1)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及增高组平均年龄、纤维蛋白原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2)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及增高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3);(3)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及增高组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低于正常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4)甲状腺激素分泌减低组及增高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及心源性栓塞型(CE)比例高于正常组,小动脉病变型(SAO)比例低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增高或者减低)多见于高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高C反应蛋白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患者伴有高的卒中严重性及高的TACI型比例。
作者:韩侨;张钰;尤寿江;徐加平;梁迎芝;孙娟娟;张霞;杨玲俐;曹勇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外周血及脑脊液检查。方法通过对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9例实验室确诊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验组)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免疫球蛋白及外周血白细胞检查,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选取同期住院46例实验室确诊为柯萨奇病毒16及其他肠道病毒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惊跳、手抖、呕吐、头痛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基本正常,对照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实验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脑脊液IgG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脑脊液IgA值升高百分率高于实验组。结论 EV71重症手足口病惊跳、手抖、呕吐等神经系统表现发生率与其他肠道病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V71重型手足口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炎症指标基本正常。EV71重症手足口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脑脊液免疫球蛋白以IgG升高为主,其他肠道病毒脑脊液免疫球蛋白以IgA升高为主。
作者:石婷;田健美;孔小行;姜艳群;周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腺肽肠溶片配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接受化疗的对照组和接受口服胸腺肽肠溶片联合化疗的实验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中化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所占的比例,并同时检测外周血中Th1、Th2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PBMC中CD4+T细胞所占比例以及CD4+T与CD8+T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而CD8+T细胞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PBMC中IFN-γ、TNF-α、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IL-6、IL-10水平则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同时配合口服胸腺肽肠溶片可以较好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临床肿瘤治疗。
作者:严鹏;郭秋云;戴宇翃;胡广原;梅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和D-二聚体(D-dimer, D-D)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133例CAP患者经细菌培养分成63例革兰阴性菌感染组、39例革兰阳性菌感染组和31例真菌感染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分析分别测定133例CAP患者和60例对照组血清hs-CRP、cTnI和D-D水平,并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 CAP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和真菌感染组(P<0.05,P<0.01),革兰阳性菌感染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P<0.05),故血清hs-CRP水平具有病原体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价值。CAP患者血清cTnI和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1),革兰阴性菌感染组血清cTnI和D-D水平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P均<0.05),而革兰阳性菌感染组较之真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cTnI和D-D水平是早期诊断CAP患者的有价值指标,病原体的鉴别诊断以血清hs-CRP水平为好。
作者:李宁;徐莉;陈颖;徐国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多态性与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探讨HLA-G能否作为移植前评估aGVHD发生的指标。方法采集82例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9 d、14 d、28 d外周血2 mL,予肝素抗凝。留取供体造血干细胞采集物2 mL,予肝素抗凝,提取单个核细胞。利用DNA抽提试剂盒抽提患者与供者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组DNA,同时应用PCR产物双向测序的方法分析HLA-G基因3'端非编码区14 bp插入与缺失(deletion or insertion, del or ins)多态性,分为del/del组、del/ins组、ins/ins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移植前后HLA-G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基因型之间和aGVHD患者与non-aGVHD患者之间相对表达量差异。结果发现14 bp ins纯合子患者mRNA表达水平低于del/del和del/ins患者,但未发现HLA-G 14 bp ins纯合子患者发生aGVHD的风险高于14 bp del患者。结论该实验数据并未发现HLA-G基因多态性能够作为预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
作者:蔡成森;王俊;孙爱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新郑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8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41例行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预后。结果术后3个月后随访82例患者,按ADL分级法评定预后,其中传统骨瓣开颅组:预后良好(ADLⅠ级、Ⅱ级、Ⅲ级)19例(46.3%),预后不良(ADLⅣ级、Ⅴ级)15例(36.6%),死亡7例(17.1%);小骨窗开颅组:预后良好25例(61.0%),预后不良13例(31.7%),死亡3例(7.3%),两组预后良好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骨瓣开颅手术相比,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创伤较小、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周维坚;赵树鹏;马红军;田占伟;刘玉涛;冯国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血脂和糖链抗原水平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化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别测定63例卵巢癌(33例Ⅰ-Ⅱ期,30例Ⅲ-Ⅳ期),76例良性卵巢疾病和5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以及60名对照组血脂和糖链抗原(CA125、CA153和CA199)水平,并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TC和HDL-C水平随卵巢癌疾病的严重程度而降低,Ⅰ-Ⅱ期、Ⅲ-Ⅳ期卵巢癌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良性卵巢疾病患者血清TC和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TC和HDL-C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故血清TC和HDL-C水平具有良恶性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和CA199水平随卵巢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增高,Ⅰ-Ⅱ期、Ⅲ-Ⅳ期卵巢癌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和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卵巢疾病和子宫腺肌病患者(P均<0.001),亦具有良恶性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结论血清TC、HDL-C和糖链抗原(CA125、CA153和CA199)水平是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价值指标。
作者:陆惠娟;陈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脑外伤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的特点,为临床治疗制定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择80例明确有颅内感染的患者,根据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不同而分为脑外伤组和非外伤组,分别有32例和48例,分析两组患者脑脊液病原菌特点,总结各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结果经脑脊液检查后发现,外伤组患者53.1%(17例)为革兰阴性菌,明显高于非外伤组的20.8%(10例),相比之下,外伤组患者的革兰阳性菌显著少于非外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脊液中病原菌的耐药性无明显差异,耐药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结论脑外伤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的种类与非外伤导致的颅内感染不同,随着病原菌的不同,选择抗生素、耐药性也会有所差异,鉴定两者的区别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更加合理地应用抗生素。
作者:周妙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发育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神经行为学和海马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外源性VEGF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96只生后14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E组及药物干预组。经立体定向仪向左侧脑室注射VEGF干预,次日再腹腔注射海人酸诱导SE,其中急性期亚组(生后16 d)及远期亚组(生后59 d)均在生后16 d行神经发育学检查及59 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然后分别在生后17 d、65 d取脑组织海马行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Bax、Bcl-2的表达。结果 VEGF组与SE组相比不仅可改善发育期大鼠远期神经行为损害,而且可诱导Bcl-2蛋白及抑制Bax蛋白的表达,VEGF组中,以0.04μg VEGF组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AOD)低(急性期0.016±0.004;远期0.028±0.011)(P<0.05),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AOD高(急性期0.960±0.240;远期0.210±0.025)(P<0.05)。结论 VEGF对发育期SE的惊厥性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而以0.04μg VEGF组对脑保护作用明显。
作者:汤继宏;唐清;金美芳;刘聪聪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