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亚;汤继宏;李岩;张兵兵
目的:分析在复杂性阑尾炎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1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取12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5%,对照组为18.1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可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张宇;俞文渊;宋月坤;王强;袁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发育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神经行为学和海马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外源性VEGF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96只生后14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E组及药物干预组。经立体定向仪向左侧脑室注射VEGF干预,次日再腹腔注射海人酸诱导SE,其中急性期亚组(生后16 d)及远期亚组(生后59 d)均在生后16 d行神经发育学检查及59 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然后分别在生后17 d、65 d取脑组织海马行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Bax、Bcl-2的表达。结果 VEGF组与SE组相比不仅可改善发育期大鼠远期神经行为损害,而且可诱导Bcl-2蛋白及抑制Bax蛋白的表达,VEGF组中,以0.04μg VEGF组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AOD)低(急性期0.016±0.004;远期0.028±0.011)(P<0.05),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AOD高(急性期0.960±0.240;远期0.210±0.025)(P<0.05)。结论 VEGF对发育期SE的惊厥性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而以0.04μg VEGF组对脑保护作用明显。
作者:汤继宏;唐清;金美芳;刘聪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病态肥胖患者腹腔镜行胃转流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全麻腹腔镜行胃转流术的病态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组(DEX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所有患者采用常规静脉诱导,气管插管,七氟烷吸入维持全身麻醉。DEX组患者术前给予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负荷剂量(输注10 min),并给予维持剂量0.3μg?kg-1?h-1到手术结束。NS组泵入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转入ICU,使用芬太尼镇痛并维持疼痛评分在0~3分。DEX组继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3μg?kg-1?h-1);NS组予同样的容量和速度以泵入生理盐水。记录患者的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记录患者疼痛评分,记录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以及患者谵妄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与NS组比,DEX组患者气管拔管时间有明显缩短[(175.64±19.42)min vs(237.87±27.29)min,P<0.05],术后2 h和术后6 h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1.9±0.6 vs 2.8±1.4,2.4±1.0 vs 3.1±1.5,P均<0.05),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低(20.83% vs 41.66%,P<0.05),躁动发生率低(4.2% vs 33.2%,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病理肥胖患者腹腔镜胃转流术的镇静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缩短拔管时间,降低患者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减少躁动发生。
作者:张艳兵;靳丽敏;杨新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地评价体重指数、腰围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五大数据库及手工检索自建库截止至2015年9月30日发表的关于体重指数、腰围及胰岛素抵抗关联性的观察性研究的所有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文献,提取效应指标,采用Stata 14.0软件,分别对体重指数、腰围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筛选终纳入分析的文献共计37篇,其中中文15篇,英文22篇。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腰围与胰岛素抵抗均有中度相关性,体重指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系数r为0.424(95%置信区间:0.381~0.464),腰围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系数r为0.451(95%置信区间:0.415~0.485)。结论体重指数、腰围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
作者:陈桂凤;王新亚;张明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比较后路经伤椎短节段与跨伤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4年12月104例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资料,分为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短节段组, n=78)与跨伤椎长节段固定组(长节段组,n=26),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局部Cobb角,以及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36个月,平均(19.8±7.4)个月。长节段组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高于短节段组(均P<0.05)。末次随访时每组ODI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组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比及局部Cobb角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且保持至末次随访(均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短节段组伤椎置钉失败2例,两组均无螺钉松动、断裂或移位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可获得与跨伤椎长节段固定近似的效果,但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减少。
作者:顾勇;汪凌骏;陆宇翔;胡浩;罗军超;陈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缺陷小鼠是否较野生型小鼠对细菌性脓毒血症更为易感。方法1.采用革兰氏阴性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感染年龄和体重相符的野生型小鼠和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缺陷小鼠,监测并比较两型小鼠的存活率;2.评估并比较其对外周循环以及内脏器官包括肝、脾、肺、肾细菌的清除率。3.采用MSD细胞因子多分析系统检测两型小鼠在细菌感染后的不同时间点其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缺陷小鼠感染革兰氏阴性鼠伤寒沙门氏菌后存活率降低,其外周循环的细菌清除能力受损,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上升。结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缺陷小鼠对细菌性脓毒症更为易感。
作者:陈静;邢爱霞;葛令清;胡巧珍;朱国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在临床输注中的效果,探讨两类血小板的佳用途。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输注血小板的患者274例(其中输注新鲜血小板患者156例,输注冰冻血小板患者118例),比较两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后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变化、回收率(PPR)、止血情况等。结果输注了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后,新鲜组外周血小板计数升高(30.56±4.20)×109/L,血小板回收率有效者占61.5%。冰冻组外周血小板计数升高(12.23±3.76)×109/L,血小板回收率有效者占21.2%。新鲜组外周血小板计数提升、回收率均优于冰冻组,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输注后止血效果相当,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提升血小板计数水平上,新鲜血小板优于冰冻血小板。但两者均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出血,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新鲜血小板不充足的情况下冰冻血小板可作为其重要的补充。
作者:何磊;杨文勇;王佩素;王孝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多态性与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探讨HLA-G能否作为移植前评估aGVHD发生的指标。方法采集82例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9 d、14 d、28 d外周血2 mL,予肝素抗凝。留取供体造血干细胞采集物2 mL,予肝素抗凝,提取单个核细胞。利用DNA抽提试剂盒抽提患者与供者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组DNA,同时应用PCR产物双向测序的方法分析HLA-G基因3'端非编码区14 bp插入与缺失(deletion or insertion, del or ins)多态性,分为del/del组、del/ins组、ins/ins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移植前后HLA-G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基因型之间和aGVHD患者与non-aGVHD患者之间相对表达量差异。结果发现14 bp ins纯合子患者mRNA表达水平低于del/del和del/ins患者,但未发现HLA-G 14 bp ins纯合子患者发生aGVHD的风险高于14 bp del患者。结论该实验数据并未发现HLA-G基因多态性能够作为预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
作者:蔡成森;王俊;孙爱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临床诊断为KD的62例患儿,其中合并MP感染的18例为MP组,其余4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CRP)、热程等指标。结果 MP组与对照组患儿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及血沉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MP组热程较对照组长,CRP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组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dilated, CAD)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于病程5~10 d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1 g/(kg?d),共2 d,阿司匹林50 mg/(kg?d),3次/d口服,MP感染者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结论 MP感染可能是KD的诱发原因之一,MP感染可能诱发甚至加重KD患儿的病情,并增加其CAD的概率,从而延长KD的病程并影响其预后。
作者:周益平;符辰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在低位直肠癌Dixon术中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对预防吻合口漏作用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6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22例低位直肠癌Dixon术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22例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患者术后1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胃瘫,1例切开裂开,但均无吻合口漏发生。17例患者于术后2~6个月内行二期造口回纳术,5例患者于术后7~12个月内行二期造口回纳术。18例患者在术后5~12 d内出院,其余4例分别于术后15、18、26、55 d出院。结论低位直肠癌Dixon术后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对预防吻合口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后续研究样本量的扩大及其与对照组的进一步对比研究。
作者:翟敏;王飞;王林;何宋兵;张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例学龄期ADEM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有前驱感染或疫苗接种史,临床主要表现发热、头痛、呕吐、瘫痪、惊厥、颅神经麻痹、共济失调、尿便障碍、意识障碍等。头颅MRI可见颅内、脊髓多发异常信号,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随访12个月中,除2例失访、1例遗留症状性癫痫、1例遗留右下肢轻瘫外,另7例未见明显后遗症,疾病恢复理想。结论学龄期儿童ADEM起病急,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反应较好,及时诊断、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毛艳;汤继宏;柴建农;张利亚;张兵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氧运动前后血浆Apelin-12蛋白的变化,探讨运动降血压的可能机理。方法选取80例32~59岁轻中度原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运动组和对照组,实验前测定两组血浆Apelin-12蛋白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然后运动组完成12周有氧运动,对照组则保留原有生活习惯,然后再测定两组血浆Apelin-12和AngⅡ水平,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2周有氧运动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较运动前降低;血浆Apelin-12水平较运动前显著升高(P<0.05),与之相反,血浆Ang Ⅱ水平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且运动组血浆Apelin-12和Ang Ⅱ变化水平呈负相关;对照组实验前后血浆Apelin-12和Ang Ⅱ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有氧运动可以下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浆Apelin水平,下调AngⅡ水平,从而发挥下调血压的作用。
作者:罗小雨;钱志远;温仲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31例正常乳腺组织中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的VEGF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表达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VEGF阳性患者乳腺癌风险是阴性者的4.84倍(95%CI:1.42~17.2)。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VEGF呈高表达,提示VEGF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VEGF亦可作为预后评估的指标。
作者:沈恒山;胡健伟;周敏;张健;王超;蔡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胸腔灌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顺铂(DDP)治疗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1例乳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恩度联合顺铂胸腔灌注组(试验组)和单药顺铂胸腔灌注组(对照组)。试验组:DDP 40 mg/m2 d1、d3;恩度45 mg d1,d3,d5,胸腔注射,每21 d为一个周期;对照组:DDP 40 mg/m2 d1、d3,每21 d为一个周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及胸腔积液中VEGF和IL-6的表达变化差异。结果试验组客观缓解率(ORR)及QOL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胸腔积液中VEGF、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灌注恩度联合顺铂的疗效优于单纯顺铂,并能显著改善肿瘤微环境,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张鹏;宫晨;张菁;熊慧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 KD)添加治疗对难治性癫痫的有效率、长期保留率和不良反应。方法共有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入研究,所有患者住院期间以脂肪与非脂肪比例为4:1饮食开始,出院后继续维持4:1饮食,或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低比例,随访观察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保留率,并统计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6例患儿纳入该研究(男27例,女9例;平均年龄3.25岁)。3个月时有效率为38.9%(14/36);有10例退出,保留率为72.2%;6个月时有效率为27.8%(10/36),有5例退出,保留率为58.3%;1年时有效率为16.7%(6/36),有9例退出,保留率为33.3%。启动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睡眠增加、感觉无力、胃肠道不舒服、高血脂、低血糖以及肝功能异常;维持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舒服、容易感染、高脂血症、低血糖及肝功能异常等。结论生酮饮食在我国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较高,与国际水平接近,但保留率不高,副作用不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提高耐受性和可操作是努力的方向。
作者:张利亚;汤继宏;李岩;张兵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与肝X受体(LXR)-趋化因子受体7(CCR7)/ATP联结盒转运因子A1(ABCA1)及炎症信号核因子κB(NF-κB)的关系。方法抽取104名正常人(NC组)以及1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S组)外周血,提取PBMCs,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qPCR)检测PBMCs中SIRT1、LXR及其下游CCR7/ ABCA1和促炎症信号NF-κB及其下游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相对mRNA水平,并收集相关临床数据。所有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qPCR结果显示所有AS组患者PBMCs中的SIRT1、LXR及其下游因子CCR7、ABCA1 mRNA含量比NC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F-κB及其下游因子TNF-α mRNA含量高于NC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XR mRNA与HDL呈正相关(P<0.01, r=0.22),NF-κB、TNF-αmRNA与单核细胞数量呈正相关(P<0.05,r=0.31,0.23)。结论 SIRT1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及增强LXR-CCR7/ABCA1信号,抑制炎症,促进胆固醇流出,甚至激活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移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潜能,从而起到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林叶涛;余伟;陈纯娟;傅玉才;王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设计一种筛选高效性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公共引物的新方法。方法将3条正向引物和3条反向引物序列分别连接于一段人类β-actin基因序列5'和3'端,连接序列通过pMD19-T载体构建质粒模板,利用此构建的质粒模板可实现9对引物PCR扩增敏感性的筛选,实现了引物的高效筛选;其步骤包括:引物设计、插入序列的选择、酶切转化、质粒提取、敏感性检测。结果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PCR产物得出实验结果,结果显示9对公共引物的重复敏感性有明显差异,其中2对引物两次敏感性检测均达到10 copies/μL,1对引物两次敏感性均是103 copies/μL。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从多对引物中排除低效性引物,筛选出敏感性高的引物对。
作者:陈英;段欠欠;沈苏南;王晓囡;奚邦生;张玲;季建刚;孙万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巨核细胞链霉卵白素-碱性磷酸酶(SAP)法染色对于相关血液病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骨髓象及多种血液病共6,286例的骨髓涂片进行SAP法染色。结果恶性血液病组、良性血液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数量及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恶性血液组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组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数量及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急性白血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AP法染色出现的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更多见于CML、MDS和急性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有助于与其他贫血性良性血液病的鉴别。
作者:李楠;许议丹;刘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苏州市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240例5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Ⅰ、Ⅱ、Ⅲ期男女各40例)和12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锥板法稳态测定全血黏度(10 s-1、60 s-1、150 s-1)和血浆黏度(150 s-1),仪器法测红细胞压积(HCT),魏氏法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计算红细胞聚集、变形指数等。结果男女高血压病组血黏度、HCT、ESR、红细胞聚集和刚性指数均增高,红细胞变形指数减低,与对照组比较,除ESR,8项测定结果均数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高血压不同分期不同指标组间F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男女高血压Ⅱ期与Ⅲ期组间红细胞变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Ⅰ期与Ⅱ期组间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测定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q(2,0.01),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情越严重,血流变指标变化趋势越明显,可作为客观指标监测;血液红细胞增多是血黏度增高的重要因素,可用于健康指导。
作者:韩娟;王贝;丁磊;刘亭亭;任传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腺肽肠溶片配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接受化疗的对照组和接受口服胸腺肽肠溶片联合化疗的实验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中化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所占的比例,并同时检测外周血中Th1、Th2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PBMC中CD4+T细胞所占比例以及CD4+T与CD8+T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而CD8+T细胞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PBMC中IFN-γ、TNF-α、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IL-6、IL-10水平则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同时配合口服胸腺肽肠溶片可以较好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临床肿瘤治疗。
作者:严鹏;郭秋云;戴宇翃;胡广原;梅齐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