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波;马虹
骨髓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 部分骨髓外的肿瘤细胞经血源性转移至骨髓形成转移灶,骨髓被癌细胞侵润,造成骨髓结构的破坏和造血功能的紊乱.骨髓转移癌(metastatic carcinoma of bone marrow,MCBM)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骨髓涂片确诊的21例骨髓转移癌分析如下.
作者:陈玉梅;潘建玲;石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具有不同性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相关炎性标志物MMP-9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检测患者血清MMP-9水平,根据斑块性质将脑梗死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3个亚组,并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MMP-9水平依次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P<0.01).结论 MMP-9可能是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的一个潜在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王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 对HCM患者及对照组分别测量舒张期三尖瓣口的血流峰值速度E峰、A峰,并计算E/A;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隔叶及前叶瓣环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及Em/Am,并对两种检测方法和各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HCM组较对照组三尖瓣E峰减低,A峰增高,E/A<1,三尖瓣环Em减低,Am增高,Em/Am<1;HCM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能够反映HCM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作者:赵广明;吴晓萍;胡燕华;刘炯欧;李淑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灯盏生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P<0.05);(2)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HsCRP、IMT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但能够减少阿托伐他汀应用剂量,还有助于粥样斑块稳定和消退,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有助于临床预后,能够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富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溶栓治疗在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7例应用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对选择恰当的病人可能是有效的.结论 正确地评估溶栓风险,对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进行溶栓治疗可能是可行的.
作者:周铁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的发病、诊断、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10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5例克罗恩病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内科治疗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式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术后患者病情演变及预后.结果 25例患者中术前确诊8例,误诊率68%,该组患者表现以腹痛、腹泻和腹部肿块为主,分别占84%、32%、16%.25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手术原因以肠梗阻多,手术方法以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多,术后并发症5例,复发7例.结论 克罗恩确诊率低,术前误诊率高,可根据术中所见准确判断;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系统的药物治疗.
作者:孙凤永;李海;赵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45岁以上中老年人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方法测定570名中老年人的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各项有关指标,并对老年人与中年人进行比较和对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以及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人与中年人相比,男性中年人在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高于老年人(P<0.05或P<0.01),血浆黏度及血沉老年人均明显高于中年人(P<0.01);女性老年人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沉均明显高于中年人(P<0.05或P<0.01),而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明显低于中年人(P<0.05).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相比其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增高(P<0.01),而血沉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结论 男性中,中年人存在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而血浆黏度和血沉降低的情况.女性中,老年人存在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沉增高,而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降低的情况.男性和女性相比,存在血浆黏度及血沉降低、其他血流变各项指标均高于女性的情况.而这可能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点预防人群提供方向.
作者:冯丽梅;曾方银;张豫明;孙德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引起综合ICU严重交通伤患者漏诊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01月~2010年03月综合ICU 收治的严重钝性交通伤患者,按是否出现漏诊分为漏诊组和无漏诊组.临床观测指标包括年龄、性别、GCS、ISS、APACHEⅡ评分、影像学检查、漏诊(包括漏诊率和引起漏诊的主要因素).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123例,其中漏诊组24例,无漏诊组99例.漏诊发生率为19.51%,漏诊主要部位是胸、腹部.76.09%引起漏诊的主要因素是可以避免的,常见的是评估不充分,其中不合理影像学评估是主要因素,其次是临床评估不充分.结论 在严重交通伤早期诊治中,引起漏诊的主要因素是评估不充分,包括临床评估不充分和不合理影像学评估.
作者:冒山林;徐波;王洪飞;刘励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铁皮石斛煎剂作用后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GM0639微核的变化.方法 通过MTT法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药物作用时间对GM063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MTT法测定相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后培养24h未加药组和加不同浓度药物组细胞的存活率,通过胞质分裂阻滞法(CB法)计数铁皮石斛煎剂作用联合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的微核率(Micronucleus frequency,MNF)和微核细胞率(Micronucleus cell frequency,MNCF),将铁皮石斛煎剂作用的GM0639细胞与单纯照射细胞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的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铁皮石斛煎剂在给药浓度0~100mg/mL范围内,铁皮石斛对GM0639细胞没有细胞毒性.4Gy照射后培养24h,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增加,加药60mg/mL就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4Gy照射后培养24h,在试验药物浓度为60mg/mL,作用时间为24h时,将CB微核法得到的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可以得到药物作用及未经药物作用的剂量效应曲线,比较两组曲线,铁皮石斛作用组的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P<0.05).结论 铁皮石斛可以降低辐照后GM063细胞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铁皮石斛具有较好的抗辐射作用.
作者:张沛;张国庆;曹建平;顾柏林;周湘明;王勇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建立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模型,应用Y型迷宫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分别用同位素方法和蛋白质印迹检测了ERK的水平,并用RT-PCR方法检测了ERK2 mRNA的表达.结果 Y型迷宫测试发现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学习和记忆的获得和再现均受损;同位素方法检测穹窿海马伞切断大鼠海马ERK的活性,手术组手术侧为(13.46±3.23)pmol·mg-1·min-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80±1.50)pmol·mg-1·min-1、假手术组(10.74±1.62)pmol·mg-1·min-1和手术组非手术侧(10.79±2.23)pmol·mg-1·min-1;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手术组条带深于正常对照组;RT-PCR显示ERK2mRNA表达手术组条带亮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海马ERK升高,ERK信号转导途径在AD发病早期起作用.
作者:冯昱;吴哲;彭博;罗晓光;姚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对上颈椎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处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11例上颈椎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注意牵引、体位、呼吸道管理及康复训练,并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 11例上颈椎损伤患者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康复情况良好.结论 熟悉上颈椎损伤的解剖及病理生理特点,医护人员在围手术期加强对患者呼吸、血氧饱和度的观测及吞咽困难的处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芳;陆红;张文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对中央型胎盘前置状态患者的终止妊娠方式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中央型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共20例,根据其不同终止妊娠方式(A:剖宫流产术,B: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C:先行DSA下明胶海绵子宫动脉栓塞术,再行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比较出血、终止妊娠及住院时间、胎盘植入的情况.结果 产时出血C
作者:郭艳;沈宗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下手控辅助呼吸与静吸复合麻醉下机械通气两种不同方法,用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术的麻醉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32例ASA(Ⅱ-Ⅳ)级患者,比较两种麻醉方法(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和不行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的手术时间、术中低氧血症及偶有躁动的情况.结果 与不行气管插管组比较,气管插管组术程术中低氧血症发生较少且程度轻,并且几乎没有躁动,手术过程较为顺利.结论 行DSA治疗的麻醉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并发症.
作者:汪吉明;赵泽林;刘怀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相关性,探讨两指标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5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38名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LDL-C水平,进行对照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血清hs-CRP、LDL-C 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且缺血性脑卒中组hs-CRP与LDL-L呈正相关(r=0.46437,P<0.05).结论 脂质过氧化和炎症反应可能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LDL-C和hs-CRP的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辉芳;程庆璋;张贝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初发型心绞痛患者的左房壁各节段功能.方法 选择50例明确诊断为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及40名正常人测定其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STI技术测定左房壁各节段(后侧壁、房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应变及应变率曲线,获取左室收缩期左房壁各节段峰值应变(Ss)及应变率(SRs),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壁各节段峰值应变率(SRe),左室舒张晚期左房各节段峰值应变率(SRa).结果 心绞痛组较正常对照组,左房存储功能指标:各节段Ss均减低,SRs减低,左房小容积(LAVmin)显著增大;左房管道功能指标:SRe、LAPEF显著减低;左房辅泵功能指标:左房前壁及下壁SRa显著减低,LAAEF及余左房壁SRa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左房管道功能明显减低,存储功能增强,泵功能部分受损.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评价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左房壁各节段的功能.
作者:朱静;陈建昌;高岚;徐卫亭;吴燕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病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三种方法同时计数血小板(PLT),以手工法结果为参考,分别与电阻抗法(PLT-I)和光学法(PLT-O)进行比较.结果 1.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PLT-I法和PLT-O法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有较好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均<3.0%.2.对于血小板减少的血液性疾病患者,PLT-O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I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血小板增多的血液性疾病患者,PLT-I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O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红细胞碎片组、血小板聚集组和大血小板组,光学法、电阻抗法和镜检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红细胞组和血小板直方图组异常组(MPV无法计算),光学法和显微镜检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阻抗法和显微镜检法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是测定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计数较理想仪器,光学法是解决异常血液标本检测血小板计数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对于血小板增多的患者应选用阻抗法.
作者:李勇;慕悦意;夏永辉;张云霞;田鹏;杨佳彧;李筱梅;曹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2010年1月~5月100例门诊就诊4~12岁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检测血常规及血清降钙素原.结果 降钙素原检测对于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降钙素原检测可显著提高细菌性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作者:李斌;张周良;高军;闫伟;张惠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治疗重度或极重度先天耳聋的有效方法,术后的康复措施对听力重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12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的康复护理达到患儿听力正常的目的.结果 安装人工耳蜗的患儿术后听力及语言能力都有极大改善,学习、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从而极大地改善了生活质量.结论 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可使安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儿建立良好的信心,为预防和发现术后并发症提供重要资料,从而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刘叶;石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天然乳胶中普遍存在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的水溶性蛋白质.用谷氨酰胺转氨酶催化天然乳胶中的蛋白质使其发生不同结构层次上的改变,致使水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在提高乳胶强度等性能的同时解决蛋白质过敏问题.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获得了MTGase催化天然乳胶蛋白交联的优化条件.
作者:冯屏;闫伟;田晓慧;程必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CNKI等国内外大型专业数据库及相关儿科学杂志,初筛文献,经全文浏览确定终纳入文献.通过Meta分析,比较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退热时间、CRP水平的变化及治疗无反应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初筛得到22篇文献,经过严格筛选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7篇将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用于川崎病的初始治疗,4篇将糖皮质激素用于对丙球无反应患儿的治疗即追加治疗.经Meta分析,①追加治疗组、激素联合初始治疗组急性期、治疗1个月随访后与丙球组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热程比较:激素原发治疗组比丙球组热退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治疗无反应率的比较:在川崎病原发治疗时,激素联合丙球与单用丙球相比,治疗的无反应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研究结果提示,激素联合丙球用于川崎病初始治疗或追加治疗时,与常规丙球治疗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瘤发生率方面无差异,且可缩短热程,使炎症指标(CRP)下降更快,并可降低治疗无反应率或需丙球再治疗率.目前仍无单独应用激素作为川崎病初始治疗的依据,但对耐丙球或高危川崎病患儿可选择性慎用.要进一步验证激素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朱伯会;吕海涛;孙凌;张建敏;曹磊;贾红亮;严文华;沈月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