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洁;马艳宏
西洋参制剂主要有胶囊剂、颗粒剂、含片、口服液、浸膏剂等.西洋参是各种制剂的要药,起着补肺降火、养胃生津的作用.因此,我们对各种制剂中的西洋参作了定性分析,寻找出共同的鉴别方法.
作者:陆文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CD105的表达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41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CD105的表达,并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分析CD105表达的积分灰度.结果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CD105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P<0.01),黄体期异位内膜CD105的表达略强于卵泡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痛经症状者异位内膜CD105的表达明显强于无痛经症状者(P<0.01).结论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CD105的表达明显强于在位内膜,且与痛经症状具有相关性,CD105的过度表达提示血管生成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作者:陈莉;黄曙光;许培箴;刘嘉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主动脉夹层是严重的心血管病,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作者对2003年~2005年收治的7例主动脉夹层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提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与及时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密切相关.
作者:汤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作了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粘度等血液流变性检测指标增高,导致微循环、微血管血流减慢或瘀积,出现微循环障碍.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聚集性增加可能是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作者:黄萍;李德奎;冯景;曹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3组(A组和B组各10人,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败;C组10人,为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A组病人口服阿司匹林75mg/d,B组不服用阿司匹林,观察3个月内血透病人自身动静脉内瘘的存活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PAC-1)的表达,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阿司匹林治疗后,A组活化血小板百分率明显低于B组,但仍高于C组(CD62P:A组2.63±1.08,B组5.21±1.90,C组1.31±0.88,PA-B<0.002,PA-C<0.01;CD63:A组1.34±0.53;B组1.92±0.88,C组0.77±0.47,PA-B>0.05,PA-C<0 05;PAC-1:A组1.35±0.68,B组2.13±0.87,C组0.81±0.41,PA-B<0.05,PA-C<0.05).结论阿司匹林能部分抑制血小板活化.
作者:汤立;侯健全;戴兰;沈文红;陈凤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拮抗外周NK-1受体后对关节炎大鼠痛行为和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情况,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单发局限性佐剂关节炎模型,并检测多次皮下注射不同剂量CP-96345(NK-1受体拮抗剂)后对其热痛阈值和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情况.结果皮下注射0.01 M CP-96345可提高关节炎大鼠的热痛阈值,且可抑制CFA组大鼠IL-1β mRNA的表达增加(P<0.01).结论NK-1受体拮抗剂可抑制关节炎大鼠的痛觉过敏和IL-1 β mRNA的表达,其作用有可能是通过IL-1 β阳性神经细胞上的NK-1受体这一潜在作用靶点起作用.
作者:王丽娜;杨建平;李熳;张育文;关新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焦虑忧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特点及黛力新在焦虑忧郁性神经症中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以躯体不适为主诉的焦虑忧郁性神经症90例,随机分成三组:黛力新治疗组,黛力新加内科治疗组,单用内科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未用其它抗焦虑忧郁药物.连续治疗6周,分别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对三组治疗前后焦虑忧郁程度进行评分,数据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黛力新治疗组评分6周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非黛力新治疗组(内科治疗组)治疗6周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三组治疗6周后HAMD评分:黛力新治疗组明显低于非黛力新治疗组(P<0.010;3)单用黛力新治疗组与黛力新+内科治疗组比较,治疗6周后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作者:刘秋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对32例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与40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人相比有多项异常,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可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及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预防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书昌;常永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及其与临床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无抗病毒治疗史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慢性重型肝炎病人、拉米夫定治疗48周未达有效者、YMDD变异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以及1896位点变异阳性的慢性乙肝病人共120例,采用微板核酸杂交法(PCR ELISA)技术进行HBV-DNA基因分型,比较各组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不同基因型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病人中B型22.5%,C型65.8%,BC混合型10.0%;慢性重型肝炎组(B组)与慢性肝炎轻中度组(A组)相比BC混合型明显增多,以C型及BC混合型为主,并显示统计学差异;拉米夫定治疗48周未达有效人群中(C组)B型比例较高,而1896位点变异组(E组)则显示C型比例更高,但与A组相比基因型的分布并末提示统计学差异.B、C基因型间病毒载量相似,C基因型病人血清转氨酶高于B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乙肝病毒绝大多数为B型和C型,且以C型为主;C型和BC混合型可能与乙型肝炎肝组织损害加重有关;拉米夫定疗效、YMDD变异以及1896变异与HBV基因型之间未显示必然的联系.
作者:董莉;李军;刘婷;陈念;黄祖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报告脑外伤及垂体瘤术后低氯血症病例71例.通过动态监测血电解质K+、Na+、Cl-及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显示:低氯血症可单独存在,亦可与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同时存在,可伴有尿崩,合理使用垂体后叶素,补充氯化钠、枸椽酸钾,应用白蛋白、血浆,有利于电解质恢复平衡,有利于原有疾病的转归.
作者:徐红永;周幽心;邵忠;张世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对1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照Stanford分型:A型7例,B型4例;按照De Bakey分型:Ⅰ型6例,Ⅲ a型4例,Ⅲb型1例.11例均可见主动脉内膜片及其被分隔的真假腔,共累及9条分支大血管.结论MRI能够对主动脉夹层作出快速、安全的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详尽、可靠的信息,是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刘金来;沈钧康;钱铭辉;郭剑锋;王玉红;王灌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HLA-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CRP),同时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患者IL-6、CRP和免疫球蛋白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8+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CD4+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血液流变学检测示患者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电泳指数均增加.结论HLA-B27阳性AS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亢进与紊乱,血液流变学有明显的改变.HLA-B27抗原在AS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董青;杨达人;刘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15例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透患者分别用管通、低温序贯钠、管通加参麦注射液、白蛋白/血浆进行个体化治疗.结论是治疗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脑血管病组40例和条件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1例的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其肺炎支原体IgG和IgM抗体.结果中风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IgG抗体阳性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31.2%(P<0.005);IgM抗体阳性率70.0%亦较对照组(28.6%)明显高(P<0.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心、脑血管病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对肺炎支原体进行监测和控制,有可能从某种程度上预防中风.
作者:邱晨红;董万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1].近来将AMI分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早于1912年由Herfick首先提出,20世纪30年代得到进一步认识,1971年提出UA的概念[2].
作者:何作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处理不当会造成不可逆性脑损伤,甚至威胁病儿生命,惊厥时多伴有意识丧失,有时可造成意外伤害,因此,做好小儿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收治的惊厥病儿的资料,收集时间从2000年10月~2005年10月.
作者:金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与肾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的TRAP法对肾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肾癌组织中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端粒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肾癌组与中晚期肾癌组端粒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肾细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较正常组织高,肾癌端粒酶活性与其恶性程度无相关性,端粒酶活性测定可能作为肾癌诊断的分子水平标志物.
作者:王祖峰;温端改;侯健全;严春寅;欧阳骏;潘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Met)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脂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制备食饵性高脂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洛伐他汀(Lov)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与Lov组相比Met组有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与DM组相比,Met及Lov均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大鼠TG、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结论Met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大鼠血糖,也可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Met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大鼠脂质代谢紊乱.
作者:王嫘;滕赞;张锦;林杰;李庭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猫恒前磨牙牙周膜受压入力7d后微血管的改变.方法对猫一侧上颌恒前磨牙施加40g垂直向压入力,另一侧同名牙为对照组,7d后进行墨汁灌注,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光镜下观察牙周膜微血管形态,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牙周膜根中1/3,根尖1/3的毛细血管与微静脉管径变窄,经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颈1/3的微动脉、毛细血管与微静脉管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2)颈部牙周膜微血管墨汁充盈良好,血管网沿力的方向被拉成椭圆形或长四边形.根中段与根尖牙周膜微血管充盈缺损,汇入牙槽骨的血管也出现充盈缺损.结论40g压入力作用于猫上颌恒前磨牙7d时牙周膜血流量减少,循环受阻.提示临床医生应用压入力值要小,加力间隔要长.
作者:韩丹;吴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重症监护室(1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性特点,以助于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了 2005年01月~12月ICU综合性重症监护室发生VAP的29例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ICU中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为69.05%.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病原菌,占74.17%,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21.25%),其次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08%)、鲍曼氏不动杆菌(10.00%)、肺炎克雷伯菌(8.75%)和大肠埃希菌(6.67%).上述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酶类等多种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尤其是对二、三代头胞菌素耐药性更高;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0.00%,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5.00%)、金黄色葡萄球菌(3.33%)、粪肠球菌(3.33%)、屎肠球菌(3.33%)等,对万古霉素药物敏感性高;真菌较少见,占3.1%,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敏感性高.结论ICU内VAP的病原菌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因此,有必要密切关注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变化,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治愈率.
作者:连一新;施敏骅;胡华成;周慧琴;刘励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