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红
目的用血液流变学探讨冠心病发病机制.方法分析了68例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体外忖血栓形成指标变化;与68例健康人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人.体外血栓形成指标:血栓长度、血栓湿重、血栓干重也明显大于健康人.结论血液粘度增高是冠心病的诱因,也是其结果;调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益于冠心病患者治疗;健康人定期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利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张周良;李斌;张黎君;彭旭升;马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法6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降纤酶10U+0.9%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日一次,根据凝血六项指标调整个体化剂量,以14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7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降纤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且剂量应个体化.
作者:金明磊;赵晓玲;王乃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快速医用胶在直肠癌根治术(miles)中对骶前间隙渗血处理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7月~2004年3月行miles术患者21例,术中均于骶前间隙应用医用胶,分析其术后骶前引流情况,拔管时间,会阴部创口感染率,并另选2000年3月~2002年6月行miles术21例,未曾使用医用胶患者临床资料作对照.结果使用医用胶组骶前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平均拔管时间(天数)明显缩短(P<0.05),会阴部感染率也有一定降低(P>0.05).结论医用胶通过减少骶前间隙渗血,对miles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会阴部感染发生等方面起到积极意义.
作者:查建华;陈淑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两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对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分别用两种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和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P1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果胶铋)优于P2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结论该研究为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选择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治疗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别采用ATG/ALG联合环孢菌素A、G-CSF和短疗程甲强龙的方案或ATG/ALG联合短疗程甲强龙的方案治疗65例住院再障患者,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39例接受ATG/ALG联合环孢菌素A、G-CSF和短疗程甲强龙方案的有70%的人有反应,有48%的人达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TG/ALG+雄激素+G-CSF+CSA+甲强龙是治疗重型再障标准的免疫抑制治疗.
作者:孙谕;傅晋翔;李军;袁育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Met)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脂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制备食饵性高脂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洛伐他汀(Lov)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与Lov组相比Met组有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与DM组相比,Met及Lov均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大鼠TG、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结论Met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大鼠血糖,也可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Met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大鼠脂质代谢紊乱.
作者:王嫘;滕赞;张锦;林杰;李庭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重症监护室(1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性特点,以助于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了 2005年01月~12月ICU综合性重症监护室发生VAP的29例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ICU中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为69.05%.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病原菌,占74.17%,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21.25%),其次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08%)、鲍曼氏不动杆菌(10.00%)、肺炎克雷伯菌(8.75%)和大肠埃希菌(6.67%).上述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酶类等多种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尤其是对二、三代头胞菌素耐药性更高;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0.00%,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5.00%)、金黄色葡萄球菌(3.33%)、粪肠球菌(3.33%)、屎肠球菌(3.33%)等,对万古霉素药物敏感性高;真菌较少见,占3.1%,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敏感性高.结论ICU内VAP的病原菌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因此,有必要密切关注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变化,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治愈率.
作者:连一新;施敏骅;胡华成;周慧琴;刘励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脑血管病组40例和条件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1例的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其肺炎支原体IgG和IgM抗体.结果中风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IgG抗体阳性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31.2%(P<0.005);IgM抗体阳性率70.0%亦较对照组(28.6%)明显高(P<0.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心、脑血管病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对肺炎支原体进行监测和控制,有可能从某种程度上预防中风.
作者:邱晨红;董万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驻守海拔5000m以上地区1年返回平原5个月的健康青年血液流变学恢复情况.方法对进驻高原前(对照组,n=30)、守防1年(高原组,n=54)及返回平原5个月(返平组,n=54)的青年分别检测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指标.结果高原组较对照组和返平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高切相对指数和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较平原组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高海拔地区使机体红细胞代偿增多,血液粘度增加,返回平原5个月可完全恢复到上高原前的水平.
作者:崔建华;王引虎;高亮;李彬;张西洲;王宏运;王伟;马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脑血管意外发生后,由于血循环障碍,常损害自主神经中枢,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可导致心脏的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若不及时处理可使病情严重恶化以至死亡,故临床上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病情恶化或死亡往往是并发症引起的.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的心电图表现,旨在提醒临床医生要重视脑血管病人的心电图表现.
作者:吴金秀;卢全兴;朱剑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与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来源的基质细胞联合移植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小鼠BMT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建立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BMT组、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组(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另设正常组.分别于BMT后第7、14、21、28d检测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第3、7、10、14、21、28d检测骨髓组织学变化.结果联合移植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较川芎嗪组恢复快,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外周血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组织恢复均较单纯BMT组快,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对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陶思;孙汉英;刘文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银杏达莫组(36例)和维脑路通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血液流变学检测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临床症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对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郭艳芹;何冬梅;王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确诊为癫痫的80例患儿家长进行癫痫知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帮助癫痫患儿家长提高对癫痫的认识,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减少癫痫的发作次数,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查志宇;庄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15例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透患者分别用管通、低温序贯钠、管通加参麦注射液、白蛋白/血浆进行个体化治疗.结论是治疗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AGM区基质细胞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及GVHD的影响.方法以7.5GY60Coγ射线照射的BALB/C小鼠为骨髓移植模型,将小鼠分为四组,A:正常对照组、B:空白对照组、C:异基因骨髓单个核细胞单纯移植组、D:异基因AGM区基质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联合移植组,计数并比较各组小鼠骨髓移植后第4、11、18d的WBC及BMMNC数目,观察并记录比较C、D两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和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等各项GVHD指标.结果联合移植组在照射后第11、18d的白细胞及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均高于单纯移植组,至第18d已趋近于正常.且联合移植组GVHD发生时间较晚,存活率显著高于单纯移植组.结论AGM区基质细胞不仅能加快造血重建,还能延缓移植后GVHD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移植成功率.
作者:罗曼;孙汉英;徐慧珍;周晟;刘文励;陶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拮抗外周NK-1受体后对关节炎大鼠痛行为和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情况,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单发局限性佐剂关节炎模型,并检测多次皮下注射不同剂量CP-96345(NK-1受体拮抗剂)后对其热痛阈值和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情况.结果皮下注射0.01 M CP-96345可提高关节炎大鼠的热痛阈值,且可抑制CFA组大鼠IL-1β mRNA的表达增加(P<0.01).结论NK-1受体拮抗剂可抑制关节炎大鼠的痛觉过敏和IL-1 β mRNA的表达,其作用有可能是通过IL-1 β阳性神经细胞上的NK-1受体这一潜在作用靶点起作用.
作者:王丽娜;杨建平;李熳;张育文;关新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实验发现,黄原胶溶液是一种典型的剪切稀化非牛顿流体,其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基本符合幂律分布;黄原胶溶液浓度越高,其剪切稀化特性越强;黄原胶溶液的表观粘度与溶液温度和浓度均呈线性变化,但表观粘度的改变与溶液温度成反比关系,与溶液浓度成正比关系;人体血液的流变特性介于0.4‰和0.6‰黄原胶溶液(重量百分比)流变特性之间.
作者:张根广;张鸣远;朱显然;杨万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主动脉夹层是严重的心血管病,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作者对2003年~2005年收治的7例主动脉夹层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提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与及时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密切相关.
作者:汤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国内外临床研究证实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安全有效[1,2].为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我院对自2004年07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分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依达拉奉及丹参治疗各40例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平;刘淑英;程立群;范建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证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兔眼晶体囊外摘除术后后发性白内障(after cataract)形成有抑制作用同时初步确定其药物作用的有效浓度.方法应用含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的手术灌注液在兔眼晶体囊外摘除术中进行灌注冲洗,观察术后一个月时后囊膜PCO的形成情况作为评判后发性白内障的指标并与空白对照相比较.同时对晶体后囊膜进行光镜、电镜的组织形态学检察.结果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随着全反式维甲酸的浓度升高而减轻,各组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1),但10μg/mL与20μg/mL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544).组织学检查结论相同.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能有效地抑制兔眼晶体囊外摘除术术后早期残留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进而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在以手术灌注液方式应用时,其药物有效作用浓度为2~10μg/mL.
作者:石磊;濮伟;陈晓隆;高殿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