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郁钢;杨凤英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acarbose,商品名:拜唐苹)对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4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仍在8~11 mmol/L,HbAlc为7%~10%,予拜糖苹50mg.tid治疗16周.结果 经16周的治疗,餐后血糖、餐后胰岛素、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空腹胰岛素、血脂、体重并无明显变化.除极个别患者有腹胀外,单独用药均无低血糖、肝损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阿卡波糖在不增加胰岛β细胞的负荷的基础上,改善了代谢异常和胰岛素分泌紊乱,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蒋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als,PMPs)数量的变化,研究其与P-选择素及血小板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IT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微颗粒、P-选择素.结果 ITP组PMP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MPs与P-选择素之间有正相关性,PMPs与血小板数量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血小板微颗粒数量的的变化对ITP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为ITP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陈郁钢;杨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利克隆性骨髓多能干细胞增生性疾病,其外周血红细胞显著增多,并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增高,因而易并发血栓及出血性疾病,尤以脑血管常受累.据文献报道PV所致脑血管病(CVD)致残率及死亡率高,PV所致CVD起病隐袭,进展缓慢,临床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96年~2005年神经内科及血液科收治的45例伴随CVD进行临床分析,深入了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诊疗措施.
作者:张剑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正常孕妇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Ag)水平及vWF裂解酶(vWF-CP)活性,探讨vWF及vWF-CP在PIH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法及ELISA法分别对35例正常孕妇及52例PIH患者血浆vWF-CP活性及vWF:Ag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妊娠妇女血浆vWF:Ag(103.4±68.4)%显著高于正常非孕妇(78.4±51.6)%(P<0.01),而血浆vWF-CP活性(76.3±18.4)%显著低于正常非孕妇(84.7±2.1)%(P<0.05).轻度妊高征妇女血浆vWF:Ag(98.8±48.5)%及vWF-CP活性(70.4±21.8)%与正常妊娠妇女无显著性差别(P>0.05),而中、重度妊高征妇女血浆vWF:Ag(148.4±75.6)%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P<0.01),血浆vWF-CP活性(60.8±19.8)%显著低于正常妊娠妇女(P<0.05).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浆vWF升高,vWF-CP活性低下,参与妊高征的发生、发展,内皮损伤可能是致妊高征患者血浆vWF升高,vWF-CP活性低下的原因.
作者:傅伟勤;卢国元;吴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电讯工具对中风患者回访延伸心理康复.方法 将患者人院时所有的资料均做详细记录,一组利用电话、手机等工具提高咨询、帮助、心理疏导等服务,另一组只做出院时的健康宣教.选择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调查问卷.结果 电话回访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偏执等因子评分低于未电话回访组,该结果表明中风患者回归家庭社会以后医务工作者定期电话回访进行心理干预是有效的.
作者:张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术后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7年6月~2004年10月100例肝癌切除术后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简称分析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并将同期100例肝癌切除术后未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简称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分析组术后3个月AFP转阴率为95.4%(62/65),1、3、5年的生存率为76%(76/100)、51.4%(36/70)、43.2%(19/44),累积复发率为26%(26/100)、47.1%(33/70)、59.1%(26/44).对照组术后3个月AFP转阴率为77.5%(55/71),l、3、5年的生存率为62%(62/100)、35.1%(26/74)、24.0%(12/50),累积复发率为40%(40/100)、67.6%(50/74)、78.0%(39/50),P值均<0.05.结论 肝癌切除术后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了肝癌生存率.
作者:蒋辉;周健;黄勤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前臂尺桡骨多段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12例尺桡骨多段骨折采用骨折复位,Smith-Nephey公司生产的Foresight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4个月.术后无病例发生伤口感染和出现髓内钉断裂,松动.术后1例骨折延迟愈合,12例均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个月.前臂旋转功能丧失<30..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多段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是治疗伴软组织损伤的前臂多段骨折的良好手术选择.
作者:王轩;刘志伟;包欣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东菱克栓酶治疗血液病合并高粘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20例人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对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结果 60%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0%患者部分症状改善,东菱克栓酶使用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 东菱克栓酶能有效改善血液病高粘状态,能有效治疗血液病合并血栓并发症.
作者:冉丹;孙汉英;陈淑萍;朱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简称TUVP)是近几年国内外开展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新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6例TUVP病人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钱美娟;吴学东;鄂勇;赵建华;方志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食管支架在食管、贲门部狭窄中应用的临床资料,充分了解其适应症、置入技术、注意事项、并发症及疗效.方法 30例次食管、贲门狭窄患者行MTN型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食管支架治疗.男28例次,女2例次,年龄44~84岁.25例次在胃镜直视下放置支架,5例次在X线下放置.结果 30例次置入支架后吞咽困难消失,有效率100%,其中,27例次一次置入成功,一次成功率90%.结论 对于肿瘤引起的食管、贲门部狭窄所致的吞咽困难,放置金属支架是姑息疗法中常用、有效的方法.胃镜下及X线下两种置入法各有优缺点,可相互结合,扬长避短.
作者:孙宏文;朱雄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维生素C对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作用及对其递质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percoll液分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扩增.当第二或第三代细胞生长达到60%~70%融合时,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分别于不同时间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取诱导后的细胞作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取诱导后的诱导液作HPLC测定其中的单胺类递质的含量.结果 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索C可使骨髓基质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态.免疫组织细胞化学鉴定显示,诱导后的细胞表现为NSE阳性,GFAP阳性.HPLC测定结果显示,用维生素C诱导后,诱导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明显增多.结论 维生素C可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并且可增加其中单胺类递质的释放.
作者:邵君飞;单立冬;惠国桢;王海秋;姚建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食管癌手术的路径.方法 经右胸者,取右胸、上腹正中、左/右颈部三切口,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经左胸者,取左胸/或左胸、颈部两切口,行食管胃主A弓上器械吻合或左颈部手工吻合.结果 经右胸者,手术野易暴露,危险性小,病灶切除率高,淋巴结清扫彻底,远期效果好.结论 食管中上段癌切除术,右胸径路优于左胸径路.
作者:陈星;何靖康;陶文成;郭树翔;孙德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TIA患者及80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血液流变学各参数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TIA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故应对TIA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康琼英;温洁新;赵景;韩世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杜绝下肢DVT(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75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术后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和术后联合疗法预防下肢DVT的形成,对结果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75例患者无DVT形成,其中8例术后出现患侧肢体肿胀,3例腓肠肌压痛明显,经静脉造影排除了DVT形成,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护理措施得当、积极预防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亚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实用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染色法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应用瑞氏姬姆沙混合染色法对361例脑脊液细胞学进行染色.结果 应用瑞氏姬姆沙混合染色法染出的脑脊液细胞清晰度好,即细胞核染色质、胞浆颗粒、核仁等清晰可见,一目了然.结论 瑞氏姬姆沙混合染色法具有染色效果好、操作方便简单、节省时间、非常容易掌握等优点,因此适合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戚其学;项永谦;徐万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小鼠模型的制作及运用.方法 昆明小鼠30只,分成2组,分别用什锦锉与干纱布制作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小鼠模型,术后饲养7d,分析这两种造模的区别.结果 2组造模效果均达到Nair腹腔粘连五级评分标准Ⅲ~Ⅳ级,但什锦锉组死亡率73.3%显著高于纱布组26.7%(P<0.05).结论 选择小鼠作为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动物模型,以干纱布为造模工具较好.
作者:蒋立新;赵郁;凌立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导航技术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导航技术三维对比剂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对45例受检者分别进行左、右冠状动脉成像后经处理获得左、右冠状动脉血管图像,根据图像进行冠状动脉主干评价与临床症状,ECG、DCG、UCG、DSA等检查结果相比较判断冠脉MR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结果 45例受检者冠脉MR图像中阳性18例、阴性27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27例中ECG、DCC提示冠心病15例,冠脉MR图像中阳性18例;其中5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在冠脉MR2周内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DSA)检查其结果2例阴性、3例阳性,与冠脉MR检查结果相符.结论 冠脉MR可作为冠心病无创性检查的一种手段,由于图像显示右冠状主干、左主干、左前降支及左同旋支近中段图像清楚,而远段图像欠佳尚不能代替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可作为冠心病辅助检查.
作者:汤振源;李晓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OX-2和Fas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0例正常胃黏膜及82例胃癌组织中COX-2和Fas的表达情况.结果 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3.4%,而在正常对照的胃黏膜组织中阳性率为13.3%,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01).Fas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39.1%,在30例正常胃黏膜组阳性率为93.3%,正常胃黏膜组中Fas阳性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P<0.001).COX-2与Fas的阳性表达在各性别组和各年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间,低分化和高、中分化胃癌组间、TNM分期之间表达有显著差异.Fas在高、中分化胃癌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胃癌组(P<0.05).而在TNM分期之间,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COX-2与Fas表达具有显著负相关(rs=-0.559,P<0.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COX-2的高表达与Fas低表达,且两者之间的表达强度具有显著等级负相关.
作者:胡端敏;冯一中;王少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照罗帕酮是临床常用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律药物,因其与开放和失活状态的通道亲和力大,对器质性心脏病物别敏感,有潜在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可能,使用受到一定限制.该报告2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顿服普罗帕酮12h后,18例(81.82%)安全复律,提示普罗帕酮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作者:吕荣;王维中;尤华;吴雁鸣;叶福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法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方法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股动脉PSA患者16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PSA瘤腔并注射200IU凝血酶行封闭治疗,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24h和3~5d复查超声,并在注射凝血酶前及注射凝血酶后48h检测有关血液流变参数.结果 11例患者在瘤囊内注入200IU凝血酶后瘤腔即刻闭合,5例患者动脉与瘤腔通道血流明显减弱,在超声引起下压迫5~10 min闭合,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24h及3~5 d后复查无复发.注射凝血酶前后血液流变参数无显著差异.结论 该法治疗PSA简便、安全、有效,且对机体血液流变特性无明显影响.
作者:罗晓丽;杨成明;王旭开;王红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