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芳;席向红
为探讨全血粘稠度系数单因素如何引起脑血供改变,根据脑供血的实际情况,以泊萧叶方程进行推导.结果:当全血粘稠度系数单因素改变引起的脑血供改变时,全血粘稠度系数增加,脑供血减少,减少总量的80%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全血粘稠度系数减少,脑供血增加,增加总量的80%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结论:此模型为解释缺血性脑卒中为何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提供了一种方法.同时,依此模型,凡是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缺血性脑卒中,均可以使用降低全血粘稠度系数的各种治疗方法来增加脑血流量,并且,增加的脑血流量主要分布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认为用降低全血粘稠度系数的各种治疗方法来改善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供血,是一种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岳峰;谢耀锟;杨期东;孟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温度和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全血粘度的影响.方法将30例血标本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检测全血粘度,另将20例血标本存放不同时间后测定其全血粘度.结果全血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标本存放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温度和血标本存放时间对血粘度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应严格控制测定温度和标本存放时间,以确保血粘度测定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佟海侠;陆春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爱维治对脑卒中引起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全部病例分成爱维治组(治疗组)及丹参组(对照组),将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肌力增加2级以上者达70%,对照组为41.4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爱维治治疗脑卒中瘫痪优于丹参.
作者:褚长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研究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液中纤溶系统和血小板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常规治疗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 血小板大聚集率(Pamax)及血浆11-去氢-血栓烷B:(11-DH-TXB2).结果降纤酶有显著抗栓作用,引起血浆Fg水平显著降低,D-二聚体浓度升高,但用药后易引起体内血小板活化. 结论降纤酶治疗脑梗死应在实验室监测下使用,应适时加抗血小板活化类药物.
作者:蔡秀英;孔小明;王兆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患儿血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出生一天内118例NHIE患儿,用微量血糖检测仪测定治疗前空腹血糖.结果中、重度HIE病例出现明显高血糖,并且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χ2=16.85,P<0.01),病死率增加.结论血糖监测为判断病情及预后提供帮助,对Apgar评分较低者应早期监测血糖并及时纠正.
作者:刘恒;白华;陈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减少库血的应用,预防血液传染病,使国产血液回收技术更安全可靠.方法分别使用国产BW-8100A型和进口Hemonetics Cell Saver V型自体血回收机分离20例心外手术患者的术野失血;从血液流变学和生化方面与患者自体血进行比较,明确回收血液的性质.结果①血液流变学方面:国产血液回收机组和进口血液回收机组回收血液的全血粘度高于自体血组(P<0.01);前两组回收血液的全血还原低切粘度高于自体血组(P<0.05);前两组回收血液的血浆粘度低于自体血组(P<0.05);前两组回收血液的聚集指数高于自体血组(P<0.01).②生化方面:国产血液回收机组和进口血液回收机组回收血液的红细胞压积高于自体血组(P<0.01);前两组回收血液的血小板数、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总蛋白含量都低于自体血组(P<0.01).结论国产血液回收机组和进口血液回收机组回收血液的血液流变学、生化指标相似,经洗涤、浓缩处理后可安全回输.
作者:李景文;龙村;刘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周血红细胞成缗钱状排列与血液流变学检测的关系.方法对3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外周血、血液流变学检测和分析.结果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沉高于正常对照(P<0.01).结论外周血观察到的成熟红细胞成缗钱状排列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血清铁、铁蛋白增高的原因所致.
作者:姒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D)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对25例AD患者和对照组30例健康老人的的血清ApoE、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AD组ApoE为(39±5)mg/L、TG为(1.35±0.31)mmol/L、TC为(4.4±0.5)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3±8)mg/L、(1.55±0.22)mmol/L、(4.8±0.6)mmo1/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D患者体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
作者:杨虹;李栋;高锦声;徐培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分期、肿瘤大小等特点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胃癌术前、术后血清T3、T4、TSH,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姑息手术、根治手术前血清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T4、TSH无显著性变化,且根治术后血清T3有显著升高(P<0.05),而T4、TSH无显著变化(P>0.05),进展期胃癌以血清T3降低为主,其降低程度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受累、远处转移相一致.结论血清T3浓度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及临床分期,监视病情的参考指标.
作者:周江;徐峰;张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血凝及血液流变的实验研究探讨精泰来颗粒的活血化淤作用.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精泰来颗粒组(3个剂量)灌胃给药7d.通过检测PT、APTT、FIB及血液各流变学参数观察精泰来颗粒对大鼠血凝及血流变学的影响.结果精泰来组能显著延长PT、APTT、FIB时间,明显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值.结论精泰来能够抗血凝和改变血液流变性、具有活血化淤作用.
作者:彭丽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1, LFA-1, CD11a/CD18),即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euk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1).属白细胞整合素(leukocyte integrin)亚家族(β2亚家族),或白细胞黏附分子(leuk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亚家族.LFA-1局限在白细胞上表达,分布广泛,可参与细胞毒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lyte,CTL),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 cell,NK细胞)和淋巴细胞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 cell, LAK细胞)的杀伤效应;辅助性T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和丝裂原的增生反应;粒细胞及单核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白细胞的定位、渗出和迁移、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结的归巢(homing)等.近来发现LFA-1在骨髓造血、干细胞归巢和移植免疫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就这一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常保萍;刘文励;孙汉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经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加抗凝治疗在急性肺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 20只小猪自体血栓注入建立急性肺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模型.随机分2组,经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加抗凝(A组10只)、局部溶栓不加抗凝(B组10只).溶栓前、溶栓后2h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股动脉收缩血压(SABP)、心率(HR)、心输出量(CI)、血气分析(PaO2、PaCO2、pH)、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DD二聚体(DD)、一氧化氮(NO).结果两组SPAP、CI、PaO2、PaCO2、PAP、DD、NO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A组的SPAP、PAP的变化较B组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肺栓塞治疗中,局部溶栓加抗凝的疗效优于单纯局部溶栓.
作者:杨玲;林建海;王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液化石油气本身无毒,当氧气充足时,它完全燃烧,生成CO2;而当氧气不充足时,将发生不完全燃烧而生成有强烈毒性的CO气体,从而造成CO中毒死亡.
作者:戴明华;许长表;卞士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因素,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9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受累靶器官先后顺序、轻重程度及伴随症状不同,极易误诊、误治.同时利用有关检查,可正确评估疾病的预后.
作者:徐荣香;杨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h血糖>11.1mmol/L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与餐后血糖<8.0mmol/L的病例比较.方法对2000年~2004年8月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空腹血糖<6.1mmol/L维持1个月,剔除8.0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6例.对餐后血糖>11.1mmol/L和<8.0mmol/L病例作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两组血栓指数Q值、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餐后血糖>11.1mmol/L组,血液仍处于粘、聚、浓状态,易形成血栓,增加并发症危险.提示对糖尿病治疗的监测,必须要注意餐后血糖的控制,方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抗凝治疗是DM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李军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MF)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4例AMF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研究,结合复习文献,总结AMF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肿瘤境界清楚,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常围绕血管排列,呈疏密交替分布特征.免疫组化表型:瘤细胞Vimentin(4/4)、Actin(2/4)、SMA(2/4)、CD34(2/4)、ER(2/4)、PR(2/4)阳性,Desmin、S-100、Ck均阴性.结论 AMF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生育期女性外阴的良性软组织肿瘤,需与侵袭性血管粘液瘤、浅表性血管粘液瘤、富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等鉴别.
作者:赵华;陆以农;印永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照观察光量子血液疗法、肝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8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光量子血液疗法、肝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治疗前后观察其疗效及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aCO2降低明显(P<0.05),PaO2明显提高(P<0.05).结论光量子血液疗法、肝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吴晓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病情严重,死亡率极高,治疗效果差,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完全清楚,本文通过对48例CRF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与42例健康人进行对比,以期从血液流变学角度对CRF的发生、发展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卡明;刘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制定中年女性血沉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了中国291个单位用温氏法制定的20 028例健康中年女性血沉参考值,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地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海拔高度是影响中年女性参考值主要的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大而中年女性血沉参考值在逐渐的减少(灰色关r1(y,x1)=0.73185).用GM(1,N)模型与灰色微分方程的方法得到了一个灰色微分模型,y∧(k)=0.008664z(1)(k)+0.0001881x1(1)(k)+0.00008914x2(1)(k)-0.009112x3(1)(k)-0.03588x4(1)(k)+0.0008267x5(1)(k)±4.70.结论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利用此模型并求出其相应的近似时间响应式,就可以估算出这个地区的中年女性血沉参考值.依据中年女性血沉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南区,华北区,东北区等六个区.
作者:金浩;葛淼;刘新平;庹书炜;晏文隽;杨云锋;瞿红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细胞学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意义.方法细针抽吸、涂片、染色、镜下观察恶性肿瘤细胞,探讨其临床细胞学特点.结果 132例淋巴结转移癌,诊断为腺癌79例(59.8%)、鳞癌17例(12.9%)、未分化癌21例(15.9%)、恶性黑色素癌5例(3.9%),其他类型恶性肿瘤10例(7.5%),与组织病理检查对照,二者符合率为100%.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癌,准确率高、简便易行,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诊断方法,同时亦可以指示临床查找原发病灶.
作者:吴晓芝;吴广平;黄秀霞;张振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