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兴
目的研究调脂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辛伐他汀等调脂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经8周的调脂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其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调脂治疗不但能降低患者血脂的含量,还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作者:王艳霞;张淑英;张迎春;粱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u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及脉冲多普勒(Pulse wave Doppler,PD)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HDI-5000型超声诊断仪,用CDFI及PD对糖尿病组32例(64眼)、非糖尿病组20例(40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进行检查,观察多项血流参数.结果(1)糖尿病组CRA的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及舒张末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2)糖尿病组CRA的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及搏动指数(Pulsatillty Index,PI)均高于非糖尿病组,但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CRA在出现临床形态学改变之前,血流参数(PSV,EDV等)已发生明显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糖尿病视网膜早期病变的敏感手段.
作者:查月琴;林和平;蔡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检测深圳市201名小学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初步建立适宜深圳市低龄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正常参考值,探讨红细胞压积、血脂等因素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挑选201名健康小学生(男119名,女82名)分别进行血流变各项指标检测统计.结果未成年小学生男女间各项指标及各组血浆粘度无显著差异,红细胞压积对血流变的影响是主要因素.结论报道了深圳市低年龄小学生的血流变参数.该参考值对本(市)区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都有重要的参考应用意义.
作者:罗乐宣;罗国辉;杨冀衡;陆泽元;李涛;黄建平;许我先;邝碧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硬腭颊部联合径路切除侵犯翼腭窝鼻咽纤维血管瘤.方法总结1990年~2001年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翼腭窝侵犯的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手术方法.结果6例翼腭窝侵犯的鼻咽纤维血管瘤均一次完整切除.结论硬腭颊部联合径路是治疗侵犯翼腭窝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孙安屏;郑海洲;肖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早期损伤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液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LB)和α1-微球蛋白(α1-M),碱性苦味酸法检测尿肌酐,己糖激酶法检测空腹血糖.结果尿常规蛋白定性阴性和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TRF、mALB和α1-M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尿蛋白定性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TRF、mALB和α1-M含量较尿蛋白定性阴性的患者显著增高(P<0.01),并且上述3项指标有随病程的延长和糖代谢控制不良而增高的趋势.单项及双项检测尿TRF、mALB和α1-M这3项指标阳性率偏低,将这3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85.4%.结论检测尿TRF、mALB和α1-M是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3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肾功能损伤程度及部位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朱雪明;单卫民;张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膀胱肿瘤居泌尿系肿瘤首位,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中[1].本文收集了我院1992年9月~2002年8月经腹部B型超声诊断膀胱肿瘤者共1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文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绿洲各县和市的居民世代爱养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叶克亚娃的鸽子.经专家鉴定为原鸽(Columla Livia Gmelin)的新疆亚种(C.Lneglecta Hnme),命名为新和鸽.这些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新和鸽处于半野生放养状态.作者等从2000年连续三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并测定了新和鸽生理、生化以及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32项.发现新和鸽的红细胞压积(HCT)较高(♂52.63%±5.80%,♀48.92%±4.88%);血糖含量(♂20.02±2.36 mmol/L,♀19.25±2.33mmol/L)比普通肉鸽高1~2倍;脂肪含量(♂12.00±1.80mmol/L,♀11.43±2.17mmol/L)比肉鸽低;全血粘度较高,而血浆粘度不高.
作者:刘志强;王金泉;赵红琼;何宗林;王小静;贝念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关系.方法对连续住院的112例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的颈动脉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88.4%,同时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性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密切相关(P<0.05),而发现颈动脉硬化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无关(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并且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性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密切相关.
作者:崔志堂;曹丽华;李燕;金红;白玉海;闫俊杰;耿志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PE)治疗各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171例重肝在内科综合治疗同时每隔1~2d进行血浆置换,每次置换2 000mL.结果171例共进行PE 672次,每例平均3.93±2.05次,存活95例(存活率55.56%).PE对亚重肝早期患者疗效好(存活率89.29%),慢重肝早期和亚重肝中期次之(64%,50%),对急重肝、慢重肝中、晚期的疗效很差,对非甲~非庚和药物性重肝的疗效好(71.4%,88.2%),对乙型重肝次之(52.3%),对重叠感染的重肝差.PE前TBil、TP、ALB、CHol、TG、GGT、BUN、Cr水平对其能否存活有重要的评估价值,是否合并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是影响存活率重要的因素.结论PE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乙型重肝早期、药物和非甲~非庚型重肝.
作者:柳龙根;钱梅云;翟德芳;冯全根;马春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斑块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原因.决定斑块破裂后血管是否闭塞的因素包括:斑块受损的程度、血液流变学(血管的直径、病变的几何形态和远端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及内源性止血与纤溶的平衡.现已明确如果血栓为闭塞性多造成ST段抬高的Q波性AMI,紧急溶栓治疗是国内外开展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1].为了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血流变学变化,本文动态观察6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变学的变化.
作者:张红玲;王金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66例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33例六昧地黄丸+谷维素治疗组(治疗组)和33例单用谷维素治疗组(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治疗观察并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六味地黄丸组对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此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六味地黄丸对人群预防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有作用.
作者:徐朝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红外线、激光照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的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CAG动物模型,并设置正常组和模型组对照,采用不同强度的He-Ne激光、红外线分别照射CAG大鼠胃部.对大鼠的全血和血浆的血液粘度进行了观测比较.结果CAG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血液流变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中的激光组和红外线组与模型组血液流变也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患有CAG的大鼠其血液流变将发生改变.经过红外线、激光照射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大有改善,趋于正常.
作者:杨跃平;邵雪辉;高建武;戴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实时观察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并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材料,用AFM观察80μg/ml oxLDL对细胞膜的影响.结果AFM可以观察内皮细胞表面纳米超微结构,oxLDL可引起超微结构改变.结论首次用AFM观察oxLDL对微血管内皮膜的影响,AFM在高脂血症实验研究中有应用前景.
作者:李宗信;黄小波;李斌;游云;韩东;马万云;李文;廖福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观察61例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影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降低冠心病血脂水平,同时有降脂以外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的异常.
作者:施志雄;覃世坚;姜雪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探讨围产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与临床的关系,对89例HIE和55例健康新生儿出生后1、2、3、5、10d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经颅外检查颈动脉颅外段(ICA),经颞部检查双侧大脑中动脉(MCA),测定其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所测动脉血流的平均速度(Vm)、脉动指数(PI)、MCA(Vm)/ICA(Vm)比值(M/I).结果显示HIE中、重度组MCA(Vm)和ICA(Vm)于生后第1d低于对照组,其ICA(Vm)降低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而ICA(PI)、MCA(P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第2、3、5d HIE中、重度组MCA(V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ICA(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ICA(PI)、MCA(PI)均低于对照组(P<0.001);M/I比值于第1~3d,HIE中、重度组及HIE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为:HIE中、重度组>HIE轻度组>对照组(2.5:1.2:1.0).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提示HIE中、重度组在出生后24h内脑血流灌注不足,24h后至第5d脑血流过度灌注.脑血流灌注异常与临床表现及预后密切相关,出现脑血流灌注异常的时间愈早、恢复愈慢HIE病情愈重、预后愈差;M/I比值对HIE分型有参考价值,分别为:正常M/I=0.9~1.2,轻度HIE组M/I=1.2~1.5,中、重度HIE组M/I>1.8,M/I>3.6,患儿多死亡.
作者:王强;李维平;钱云;范艳华;郑怀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个新的心脏工作模型.方法采用Matlab/Simulink系统软件,建立心脏搏动间歇流模型,并整合血管网络的8个腔室.结果在改变心率的条件下,对主动脉压力、左心室压力、左心室容积和左心室驱动压的变化进行仿真,得出了主要的特征数据和波形.结论仿真模型构造清晰,具有可扩充性,可以作为动物实验的预研手段.
作者:周希平;王国卿;邹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及在常见疾病中的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方法采用血凝仪ACL300测定1 014例老年期和老年前期在正常和几种老年常见疾病状态下的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进行统计学t检验.结果通过对正常组和疾病组老年期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呈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纤维蛋白原不仅作为凝血因子,而且可作为应激因子,随年龄增高相应增高,并对疾病活动的早期发现有辅助诊断意义.
作者:李淑兰;范连凯;邵桂英;赵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对照观察5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用药前后浮肿消退、尿蛋白、肝功、血脂、血流变改变情况.结果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双嘧达莫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变指标,提高缓解率,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双嘧达莫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能提高缓解率,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
作者:李爱顺;左晓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效果、用药时间窗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尿激酶组给于小剂量尿激酶连续静滴一周,对照组合于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一周.结果尿激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48h内溶栓均有效果,6h内疗效佳.尿激酶组仅有3例出现皮下瘀斑,未见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提示小剂量尿激酶连续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用药时间窗应个体化.
作者:李洪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们选择58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以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检测,以探讨脑血栓形成的血液流学变化,为脑血栓早期发现,超前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何丽辉;王晓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