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明;单卫民;张国平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观察61例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影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降低冠心病血脂水平,同时有降脂以外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的异常.
作者:施志雄;覃世坚;姜雪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通过ABO异型骨髓移植后A、B及Rho(D)抗原强度及其相应抗体检测,可以监测移植后造血重建的过程以及血浆置换的效果.
作者:曹颖;冯丽瑾;吴元健;沈卓兰;徐根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脑血管超声波并瘫痪肢体电刺激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北京东健公司SUT-610颅脑血管超声扫描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选择治疗组和对照组共140例,两组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发病第1d起给予脑血管超声波并瘫痪肢体电刺激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入院第10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局部脑动脉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局部脑脉血流动力学比较两组有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梗塞病人早期给予脑血管超声波并瘫痪肢体电刺激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对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白玉海;曹丽华;张丽君;崔志堂;闫俊杰;吴英;李艳;张锦;耿志伟;刘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体外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选取8名受检对象,每人抽取18mL静脉血,将每份标本根据温度分成3组(分别放在4℃、25℃、37℃),测定0h、2h、4h、8h、24h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中切、低切全血黏度),然后进行方差检验并两两比较,观察与25℃(室温)放置,立即测定组(Oh)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经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及多重两两比较(LSD法)显示: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在不同室温情况下及随体外放置时间的延长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结论血流变指标测定受多种因素影响,要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应在25℃(室温)、4h内得到测定.
作者:孙朝晖;彭明远;张卫云;徐德兴;朱爱辛;符玉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引导下局部注射氨甲喋呤(MTX)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彩超引导经阴道对输卵管妊娠囊穿刺并注人MTX.结果确诊的41例早期输卵管妊娠中,MTX一次性治疗治愈者37例,2次或3次治疗治愈者3例,总治愈率97.5%(40/41).结论阴道彩超引导下局部注射氨甲喋呤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具有安全、有效、无创伤性、局部用药浓度高、副作用小及费用少并取代了外科手术干预等优点,尤其对曾因宫外孕手术或迫切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新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璇;谢阳桂;黄德年;张玉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对照观察5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用药前后浮肿消退、尿蛋白、肝功、血脂、血流变改变情况.结果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双嘧达莫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变指标,提高缓解率,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双嘧达莫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能提高缓解率,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
作者:李爱顺;左晓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对北京中勤世帝公司生产的LG-R-80型全自动血流变仪与同公司生产的R-80冲洗型和LowShear40进口多功能流变仪作比较,以判断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一份血标本,分别在LG-R-80、R-80和LowShear40血流变测试仪测定其高、中、低切全血粘度值;在LG-R-80血流变仪上每份重复测定5次,观察其变异系数(CV).结果LG-R-80流变仪重复性好,变异系数低切CV<5%,高切CV<3%.在相同切变率下,LG-R-80、R-80和LowShear40结果测量精密度相符,三者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LowShear40低切时不稳定.LG-R-80较R-80使用更方便更稳定.结论LG-R-80流变仪是既方便、性能又稳定的较为理想的血流变测试仪.
作者:王秀云;姒惠;张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及判断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对32例经病理明确诊断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并进行了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甲状腺内均见双侧或单侧、局限性或弥漫性回声不均匀减低并伴有压痛.所有病变部位其内血流信号丰富,其内的动脉血流为低阻低速的特点.治疗后病变部位全部消失或残留小片状略低回声区.结论彩超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姚伟东;刘保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实时观察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并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材料,用AFM观察80μg/ml oxLDL对细胞膜的影响.结果AFM可以观察内皮细胞表面纳米超微结构,oxLDL可引起超微结构改变.结论首次用AFM观察oxLDL对微血管内皮膜的影响,AFM在高脂血症实验研究中有应用前景.
作者:李宗信;黄小波;李斌;游云;韩东;马万云;李文;廖福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血稠制剂治疗高粘血症前后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测定64例高粘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血稠制剂可以改善高粘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其机制可能是健脾祛痰、活血化瘀为治则,使脾气健运,痰湿得除、气滞得理、血瘀得行、清阳得升、浊阴得降、脑清心明、疾病得愈而致血粘滞度下降所致.
作者:孟丹;王丽;于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脏肌钙蛋白Ⅰ(cTnl)测定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病毒性心肌炎(VM)、30例心绞痛(AP)、3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及25例正常健康人血清cTnI、CK、CK-MB、LDH测定.结果①AMI、VM患者24h血清cTnl阳性率(96.9%、89.2%)显著高于AP组、EH组、正常对照组(16.7%、0、0,P<0.05).②AMI患者3h内血清cTnI阳性率50.0%,显著高于CK、CK-MB、LDH阳性率(18.8%、25.0%、21.9%,P<0.05).AMI患者7d、10d后血清cTnI阳性率60.0%、51.7%,显著高于CK,CK-MB阳性率(16.7%、6.9%;13.3%、3.4%,P<0.01).③VM患者24h内血清cTnI阳性率75.0%,显著高于CK,CK-MB、LDH阳性率(53.6%、60.7%、21.4%,P<0.05).VM患者1w、2w、3w血清cTnI阳性率88.9%、72.0%、36.4%,显著高于CK,CK-MB阳性率(25.9%、20.0%、4.5%;29.6%、24.0%、9.0%,P<0.01).结论血清cTnI能早期确诊AMI、VM,具有较宽的时间窗口,对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优于心肌酶学,是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单岩;张谦;朱慧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芪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筛选降低血液粘度的药物.方法以黄芪水煎剂灌服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6周后检测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模型组加以对照分析.结果灌服黄芪水煎剂组大鼠血液粘度较衰老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黄芪具有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
作者:郭晶;齐玉;沙薇;陈方倩;王黎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效果、用药时间窗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尿激酶组给于小剂量尿激酶连续静滴一周,对照组合于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一周.结果尿激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48h内溶栓均有效果,6h内疗效佳.尿激酶组仅有3例出现皮下瘀斑,未见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提示小剂量尿激酶连续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用药时间窗应个体化.
作者:李洪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个新的心脏工作模型.方法采用Matlab/Simulink系统软件,建立心脏搏动间歇流模型,并整合血管网络的8个腔室.结果在改变心率的条件下,对主动脉压力、左心室压力、左心室容积和左心室驱动压的变化进行仿真,得出了主要的特征数据和波形.结论仿真模型构造清晰,具有可扩充性,可以作为动物实验的预研手段.
作者:周希平;王国卿;邹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互关系.方法检测58例尿白蛋白分泌率不同的糖尿病患者血清Lp(a)等指标,并以正常人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随着尿AER的增加,血清Lp(a)浓度逐渐增高,且与尿AER呈明显正相关,而与其它血脂成份无相关性.结论DN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其血清Lp(a)代谢更加紊乱,血清Lp(a)升高可能是导致DN患者动脉硬化、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钱建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中青年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因素.方法检测4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VitB12的浓度,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中青年脑梗死患者Hcy高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P<0.05),青年脑梗死患者Hcy高于中年脑梗死患者(P<0.05).中青年脑梗死患者VitB12、叶酸含量均低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P<0.05),青年脑梗死患者VitB12、叶酸含量均低于中年脑梗死患者(P<0.05).而且Hcy浓度与叶酸、VitB12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Hcy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并且Hcy对青年脑梗死的影响要大于对中年人,Hcy的水平与叶酸、VitB12的浓度有关.
作者:辛晓敏;付璐;李洁;李琳;宋丽婷;金丹;赵庆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肝脓肿(PLA)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PLA患者CT及临床资料.结果44例PLA患者多有发热、腹痛、血象异常等急性感染症状;24例PLA(55%)具有典型CT表现,20例(45%)表现不典型.44例中CT明确诊断PLA37例,提示PLA可能6例,误诊为肝癌1例.结论CT表现比较典型的PLA,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不难;而不典型PLA,综合分析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和延时扫描特征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沈小健;徐建良;蔡庆;沈玉英;黄文才;范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医疗产品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和MTT比色法,分别检测93种医疗产品的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增殖率的影响,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参照美国药典的评价标准,93件样品中87件对L-929细胞的增殖无影响,其细胞毒性为1~2级,判为合格.其中6件样品对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细胞毒性为5级,判为不合格,6件样品均为医用乳胶手套.结论医疗产品细胞毒性试验的合格率为93.5%,所测样品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杨珠英;房红莹;顾冠彬;万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异丙酚应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拟行乳腺肿物切除术(切口小、出血少)的病人,均为女性,ASAⅠ级,凝血功能正常,术前均未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病人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和安定10mg.麻醉诱导静注异丙酚(2mg·kg-1)和维库溴铵(0.1mg·kg-1)后进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以5~8mg·kg-1·h-1的速度静脉输入异丙酚,同时给予适当剂量的维库溴铵和芬太尼.围术期不使用吸入麻醉剂.在麻醉诱导前、注射异丙酚10min后和2h后从肘静脉采集血液标本4mL,留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及PT、APTT.采用比浊法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用ADP诱导血小板的聚集.结果与麻醉前相比,血小板聚集功能在给药10min后,受到显著抑制;在给药2h后,又恢复至麻醉前水平.各时点的PT、APTT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异丙酚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但不抑制机体的凝血机制.
作者:袁振红;孟丽巍;龚秀萍;李洁;姚洪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血粘度,以期探讨与ACS预后的关系.方法CRP浓度的测定采用胶乳法.采用文献报道的CRP≥3.0mg/L为预测心脏事件的临界值,分成ACSI组(CP≥3.0mg/L)和ACSⅡ组(CRP<3.0mg/L).血粘度测定采用北京世帝公司生产的R20血粘度检测仪.结果ASSⅠ组、ACSⅡ组、正常对照组的CRP浓度分别为(4.12±0.15)mg/L、(3.23±0.11)mg/L、(2.31±0.18)mg/L,ACSI组与ACSⅡ组比较P<0.05,与健康对照组P<0.01.ACSⅡ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3组血粘度检测显示ACSⅠ组、ACSⅡ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尤其CRP≥3.0mg/L,发生心脏事件机率高,显示血清CRP水平与ACS病情程度有关.提示在某种程度上血清CRP水平在判断ACS预后价值较血粘度更有价值.CRP≥3.0mg/L可作为判断国人ACS预后的界限值以便预测.
作者:李勇;王平;宋执敬;荆媛;宋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