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4例分析

黄琴芬;胡建铭;黄亚珍

关键词: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摘要:对34例无出血或内出血少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予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91.2%(31/34),无效率8.8%(3/34).提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无内出血或内出血少的早期异位妊娠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环孢菌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环孢菌素A(CsA)联合雄激素治疗CAA 42例,同期单用雄激素治疗的CAA34例作为对照组.按全国统一标准评定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42例,基本治愈8例,缓解14例,明显进步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95%;对照组34例,基本治愈4例,缓解8例,明显进步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8.83%,P<0.05.治疗组有效病例起效时间为92.2±47.1d, 对照组有效病例起效时间为125.4±52.7d,P<0.01.结论 CsA+雄激素治疗CAA疗效高于单用雄激素治疗组,而且起效快.

    作者:徐浩;陈天荣;张晓玲;方复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4例分析

    对34例无出血或内出血少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予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91.2%(31/34),无效率8.8%(3/34).提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无内出血或内出血少的早期异位妊娠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黄琴芬;胡建铭;黄亚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江苏地区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和表型分布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 (APOE) 基因多态性和表型分布的特征.方法选择168名江苏地区无血缘关系健康汉族人,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poE基因第4外显子包含编码第112位和第158位氨基酸碱基的基因序列,cfo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电泳,经银染色后分析ApoE基因型.计算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江苏地区汉族健康人群载脂蛋白E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ε2/2=0.60%,ε2/3=11.90%,ε2/4=1.20%,ε3/4=10.70%,ε3/3=75.00%,ε4/4=0.60%;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ε2=7.14%,ε3=86.31%,ε4=6.55%.频率分布在不同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中国人群ε3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欧美人群,而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欧美人群.结论江苏地区汉族健康人群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其他地区中国人群频率分布相似,与欧美人群不同.

    作者:张华;李伟章;崔俊友;钱惠东;苏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比较

    目的比较稳定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方法选择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稳定心绞痛(SAP)4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共119例患者.所有入选病人均于入院次日进行血脂检测,且均无接受调脂药物治疗史.结果 SAP组HDL-C明显高于UAP组及AMI组(P均<0.05),TG、VLDL-C则低于UAP组及AMI组(P<0.01, 0.001).UAP组,TG、VLDL-C明显高于AMI组(P<0.001).各组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的血脂异常特点,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发病基础.

    作者:武宗义;宋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中葡萄糖含量与血流变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中葡萄糖含量与血流变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血中加入不等量的5%葡萄糖注射液,使血浆中葡萄糖含量约为10、20、40、160mmol/L,测定血沉、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160mmol/L组)及切变率200s-1和3s-1的粘度;比较单纯血糖升高者与对照组的全血粘度.结果与血浆中葡萄糖含量5 mmol/L组比较,葡萄糖含量为10、20、40 mmol/L时,压积平均增加0.02%、5.9%和11.9%,血沉平均减慢29.6%,39.0%和55.3%.低切粘度无差异,高切随葡萄糖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由10、20 mmol/L组的无显著性差异到40 mmol/L组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2.81,P<0.01).当葡萄糖含量为160 mmol/L时,MCV平均增加24.2%,压积平均增加48.1%,粘度大幅上升.单纯血糖升高者与对照组比较,全血粘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改变离体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可使血流变的一些指标发生改变.单纯血糖升高者的全血粘度不升高.

    作者:何莹;王艳慧;刘雪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酒精性脂肪肝64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心川洛伐他汀、凯西莱和熊去氧胆酸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对64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洛伐他汀、凯西莱和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对照组29例,予常规护肝治疗.两组同时戒酒,调整饮食结构,并适当增加健身活动.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68.6%),有效9例(25.7%), 无效2例(5.7%),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5例(17.3%),有效13例(44.8%),无效11例(37.9%),总有效率为62.1%,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应采取综合治疗,洛伐他汀、凯西莱和熊去氧胆酸联合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疗效.

    作者:孟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儿童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的比较

    目的了解儿童及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的异同.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97例初治ALL,其中儿童109例,成人188例.结果在成人T系ALL中,男性多于女性,在成人B-ALL中,女性多于男性,在成人伴髓系抗原表达ALL(My+ALL)及CD34+ALL中均为女性多于男性,而在儿童中均未见显著差异.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CD34+在B系ALL中的表达均高于T系ALL;CD34+ALL伴髓系抗原(CD13或CD33)在成人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儿童,两者有显著差异;在成人ALL中伴My+明显高于儿童,两者有显著差异;在成人及儿童My+ALL中CD34的表达显著高于My-者,且有显著差异;CD2+B系ALL均高表达CD34,且儿童比成人多见.结论 B-ALL在儿童及成人中的比率均高于T-ALL;在成人及儿童ALL中,CD34表达与B系ALL及CD2+B系ALL相关;在成人My+ALL明显高于儿童;在成人My+ALL及CD34+ALL中,以女性多见.

    作者:王爱清;朱明清;陈黎;耿美菊;阮长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HLA不全相合非血缘供者脐血移植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目的探讨HLA不全相合非亲缘供者脐血移植(UCBT)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移植相关并发症.方法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进行HLA1个位点不合非亲缘供者的UCBT.预处理方案:氟达拉滨(Fludarabine)30 mg·kg-1·d-1×5d,环磷酰胺(CTX)60 mg·kg-1·d-1×2d,马利兰4mg·kg-1·d-1, 抗胸腺球蛋白(ATG兔抗)3mg·kg-1·d-1×3d.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胞菌素(CsA)加用骁悉(MMF)和甲基强的松龙方案.移植有核细胞数5.24×107/kg,CD34+细胞2.93×105/kg,CFU-GM0.93×105/kg.观察监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更昔洛韦(GCV)与磷甲酸钠联合应用.结果移植后28d造血重建,移植后84d血型转为供者型(B型),染色体检测转为供者46XX,移植后第22d出现Ⅱ度急性GVHD.移植后第22d DNA指纹图提示供者型.结论 UCBT造血重建快而稳定,移植相关并发症较少,急性GVHD严重程度较轻.HLA1个位点不合非亲缘供者的UCBT有效可行.

    作者:王易;柴忆欢;何海龙;卢俊;李建琴;肖佩芳;李捷;朱伶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异丙酚、芬太尼合用于人工流产麻醉380例分析

    我院2002年1月以来使用异丙酚、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荣琴英;高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早期血液滤过对挤压综合征所致急性肾功能不全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滤过对挤压综合征所致急性肾功能不全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7例挤压综合征患者分别测定24h内的血肌红蛋白(MYO)及肌酸激酶(CK)浓度,根据创伤严重度评分 (AIS-ISS) 及血肌红蛋白浓度分为3组:Ⅰ组11例,AIS-ISS<16,MYO<1 000ng/mL;Ⅱ组10例,AIS-ISS>16,MYO>1 000ng/mL,未行血液滤过治疗;Ⅲ组6例,AIS-ISS>16,MYO>1 000ng/mL ,创伤后48h内即行血液滤过治疗.动态监测每位患者的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肌酐(Cr)指标.结果Ⅰ组无一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全部治愈;Ⅱ组均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全部死亡;Ⅲ组均未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除一人死于迟发性脑出血外全部治愈.结论血肌红蛋白浓度可以作为挤压综合征所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预测指标;早期血液滤过可以避免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曾元英;邵素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33例婴儿急性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采用直接法和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并以R显带为主G显带为辅对33例婴儿急性白血病(infant acute leukemia, IAL)患者进行染色体分析,发现24例存在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数目上以假二倍体多见,结构上转位多见,常伴有11q23异常和HRX基因重排.这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利亚;何海龙;何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缺血性卒中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和血糖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缺血性卒中病人血液流变性和血糖水平间的关系.方法对9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血糖和血流变学相关参数的检测.结果缺血性卒中病人的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其中全血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正相关(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与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正相关(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正相关(P<0.05).调整红细胞聚集和变形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后计算血糖和全血黏度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发现全血中切、低切黏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正相关(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与血糖增高有关,高血糖主要通过影响红细胞聚集和变形能力、血浆黏度,使全血黏度升高,长期高血糖和反应性高血糖均可影响缺血性卒中病人的血流变性指标.

    作者:石志革;包仕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临床诊断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许多疾病有关,血中tHcy升高可致流产、新生儿缺陷直至中风、老年性痴呆及其它老年性疾病如骨质疏松及老视,尤其被认为tHcy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有关的酶和维生素缺乏有关.作者就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顾炳权;王多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过敏家族史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目的评估过敏家族史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阳性预测价值.方法 304例婴儿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各电话或门诊随访一次并详细记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过敏家族史阳性的婴儿77例,过敏的发生率为57.1%;阴性的婴儿为38.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4).父亲过敏史与婴儿荨麻疹有关,母亲过敏史与婴儿湿疹有关,双亲过敏史与婴儿反复喘息有关.过敏家族史对婴儿过敏的PPV为55.8%,特异性为80.5%,敏感性为33.1%.结论阳性过敏家族史是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作者:俞雪梅;高树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70例80只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视力:眼轴27~30mm组术后视力>0.8,8只眼占15.7%;0.5~0.8,20只眼占39.2%;0.3~0.5, 19只眼占37.3%;0.1~0.3,4只眼占7.8%;眼轴>30mm组术后视力>0.8,1只眼占3.4%;0.5~0.8,2只眼占6.9%,0.3~0.5,6只眼占20.7%;0.1~0.3,20只眼占69.0%.其中3只眼术后视力与术前相同,其余病例术后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并发症:1例发生后囊破裂人工晶体未能Ⅰ期植入,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郁建平;梅小飞;洪流;徐常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合并感染,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s-CRP测定, 分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无感染组再分微量白蛋白尿组及正常蛋白尿组,进行组间及正常健康人的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感染组hs-CRP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P<0.01,与无感染组对照P<0.01;糖尿病无感染组hs-CRP亦增高, 与正常对照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hs-CRP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1.结论监测hs-CRP与微量白蛋白尿对临床有指导作用.

    作者:吕国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外科处理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选择简单而合理的手术处理方式.方法通过分析1991年~2003年16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治愈15例,死亡1例,十二指肠瘘3例,胰瘘2例,腹腔脓肿2例,经换药及B超定位下腹腔穿刺引流治愈,未发现远期并发症.结论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手术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十二指肠修补和改良的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是比较实用的,有效的十二指肠引流及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森;陆志荣;刘兆伟;陶国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加味归脾汤治疗失眠43例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失眠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1998年以来,我们试用自拟加味归脾汤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护理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是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严重脱水、无明显酮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障碍或昏迷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多见于老人,常有诱因.来势凶险,死亡率高达50%以上[1].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治和良好的护理对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极其重要.我院1996年6月~2004年1月共收治DM高渗性昏迷3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抢救处理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惠娟;邹建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溶血性贫血132例临床分析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过快,而骨髓造血代偿不足引起的一类贫血.由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明确诊断需较高条件的实验室检查.苏州儿童医院1998年~2003年收治各类溶血性贫血132例,入院后结合医院自身条件积极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现对这132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范俊杰;何海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