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立云;李成建;张永生
1 背景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均能引起内皮损伤,心外膜冠状动脉和冠脉微血管均能引起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下降,或微血管病都是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的重要参与机制或直接原因。此外,PTCA、支架和旋磨等介入技术可引起冠脉微血栓,再灌注治疗AMI恢复微循环灌流或无复流的评估,均需对心肌血流、微循环灌注进行临床评估。
作者:骆秉铨;陈兴新;张义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对30例冠心病患者微循环和血细胞流变学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改变的同时采指端血,制成活血片,用高放大多功能显微生物诊断仪测定活血细胞流变特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冠心病患者甲襞微血管数目5.87±0.92条/mm;输入枝口径5.75±0.63um;红细胞聚集率90.65±5.35、血小板聚集率86.58±9.64、活化率60.55±10.35;白细胞聚集率35.45±5.25、活化率86.35±12.46。治疗后,甲襞微血管数目6.92±0.51条/mm;输入枝口径7.53±0.34um;红细胞聚集率12.68±4.38、活化率34.78±7.54;白细胞聚集率12.68±4.38、活化率30.69±6.54。经比较,前列腺素E1治疗后冠心病患者甲襞微血管数目明显增多;输入枝口径扩张(P<0.05~0.01);红细胞聚集率;血小板聚集率、活化率;白细胞聚集率、活化率均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前列腺素E1性能稳定、无血管刺激副作用;具有扩张微血管、增加微血管密度;抗血小板聚集活化、改善血细胞流变学特性;疗效显著。
作者:龙建军;张义勤;骆秉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调查结果表明,1996年~2000年《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引用中文期刊共计1038条,引用263种期刊,其中医药学243种,生物学10种,其它10种。这243种医药学期刊中,中华医学系列杂志36种,中国医学系列杂志42种,医学院学报34种,临床(实用)医学杂志18种,国外医学系列分册17种,省市医药36种,军队医药5种,中医药杂志20种,其他35种。其中引次在8次以上的期刊有29种,依次为:1.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29);2.微循环学杂志(46);3.中华内科杂志(32);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7);5.中华血液学杂志(27);6.中华医学杂志(27)等,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引次多,达129次,占12.43%,是我国血液流变学首选核心期刊。
作者:楚立云;李成建;张永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初步探索血液在微循环血管中的流动状态及其调节机制。方法采用显微高速动态图像分析系统,观测动物体内仅两种血液微循环流态和血细胞流变行为。结果测定了微血管管径随时间变化;血细胞在微血管中的流态及流变性。结论血液微循环灌注状态和调节机制取决于流体特性、流场变化、流体与流场的相互作用及其动态耦合关系。
作者:肖义忠;周白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非充氧条件下紫外线体外照射对健康人外周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血液流变学检测技术,测定了照射前及照射后各30名正常自愿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校正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1)紫外线照射后健康人外周血全血粘度、血细胞压积、校正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等均降低,照射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紫外线照射后血浆粘度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非充氧条件下紫外线照射后可改善血液的流变性质,为紫外线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戚其学;李玉芬;徐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分析4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30例血清抗-庚型肝炎病毒阳性(阳性率6.10%)的临床表现,结果说明庚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慢性肝炎、慢性重症肝炎发生有关,且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有着较高的重叠感染。
作者:王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们对343例门诊患者同时进行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检查,探讨乳头下静脉丛出现与血液粘度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1 对象、方法与结果1.1 对象 1998年12月~2000年7月我院同时进行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检查的门诊患者。其中乳头下静脉丛淤滞增粗明显可见者(以下称静脉丛组)199例,男113例,年龄38~71岁,平均61.57~7.56岁;女86例,年龄42~75岁,平均60.14±8.86岁。对照组(没有出现乳头下静脉丛者)144例,男80例,年龄40~78岁,平均58.84~9.85岁;女64例,年龄43~72岁,平均58.83~8.44岁。
作者:戎娟;樊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光学相干CT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 OCT)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介入式活体诊断技术。它的核心是一台光学迈克尔孙干涉仪。测试的生物组织位于干涉仪的一臂,而另一参考臂的光程可调。光在生物组织中的后向散射与参考臂反射回来的光叠加。当光源相干长度很短时,只有从特定深度散射回来的光才能与参考光相互干涉产生信号。改变参考臂光程,选择散射区深度,就可得到生物组织断层成像。OCT测量的空间分辨率由光线相干长度定,采用现有技术(超快激光和超亮发光二极管),横向和层析分辨率可达到微米量级,适用于生物器官和组织断层测量,也可以进行细胞层次成像。
作者:庄逢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用正交设计法组方研究人参、莪术、当归、川芎、麦冬等中药不同组合,对家兔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按照《中国药典》剂量使用,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选择L18(37)表。结果佳处方为当归9g,川芎9g,麦冬6g,人参3g。结合中风的病因病机,选择血液流变学参数及凝血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可以确切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处方为当归、川芎、麦冬、人参。其中当归活血逐瘀为君药,川芎益气活血为臣药,麦冬滋阴生津为佐药,人参补气为使药。
作者:张志波;徐庆臻;申庆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小鼠骨髓移植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建立典型同基因BMT小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骨髓移植对照组(BMT组)和骨髓移植+川芎嗪处理组(川芎嗪组),另外设正常一组为未做任何处理的小鼠,共3组。BMT组胃饲生理盐水0.2ml/只、次。每天2次,川芎嗪组胃饲磷酸川芎嗪注射液2mg/只、次,每天2次。分别于BMT后第1、7、14天观察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CMMNC),使用免疫组化SABC-AP法测定骨髓组织切片中硫酸肝素(HS)表达水平;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stromaeell derived factor,SDF-1)的表达水平;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水平。结果川芎嗪组第7、14天外周白细胞、血小板、CMMMNC、CXCR4表达水平、HS表达水平、SDF-1均显著高于BMT组(P<0.05)。结论川芎嗪能在骨髓移植造血重建早期促进骨髓造血。
作者:孙汉英;房明皓;任天华;戴琪琳;刘文励;路武;徐慧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对200例高脂血症患者、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高脂血症患者,糖尿病患者全血粘度增高,血浆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红细胞压积增高。提示高脂血症患者,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显著,进行血流变学检测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朱晓妮;乔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中日友好医院血液流变室开展血液流变学的检查,自89年以来已有12年的时间。检查3万多人次,为临床病人的诊治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近两年来,有一项或多项不正常指标的病人越来越多,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为此,我们在常规调试仪器的基础上,挑选不同年龄的正常体检者,通过了解正常值的变化,试图解释其原因,以配合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1 材料与方法 受试者为来院的正常体检者。职业不同,年龄从28~69岁不等,男女分别统计。严格挑选受检者的血压、心率、心肺X光检查,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完全正常者及无吸烟史或近10年戒烟者。在以上几个方面均正常的基础上,我们按检测常规检测了: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磷酸盐缓冲液(含1%白蛋白)悬浮液红细胞的粘度及纤维蛋白原等七项指标。仪器仍然采用瑞士产Low shear30低切速粘度仪及其它辅助仪器设备,实验温度,实验方法及所用液体配制相同于12年前正常值的测试,Buffer液测试比较无差异,统计处理支持。
作者:胡青华;庄逢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高粘血症是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升高所致的综合症,它可继发于某些疾病,也可以导致某些疾病的严重恶化。研究表明:多数脑梗塞患者伴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即合并有高粘血症,后者可加重脑梗塞的临床症状。我院采用近年来新开展起来的血液生物平衡疗法治疗脑梗塞合并高粘血症51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本组51例皆为我院老年病科1998~2000年12月收治的住院病人,男39例,女12例,年龄65~82岁,临床诊断皆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标准、且均经CT检查所证实确诊为脑梗塞。其中局限性脑梗塞12例,多发脑梗塞10例,腔隙性脑梗塞29例,上述患者均行血流变学检查诊断伴有高粘血症。
作者:钮晋红;雷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BV-100悬丝流变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专用血液流变仪。经3000多例临床应用及性能评价,其准确度、分辨率、重复性、量程范围、检测温度各指标均符合规定要求,其性能完全达到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对临床血流变仪的规定。证明该机不仅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满足了临床的需要,而且对我国开展流变检测的质控及规范化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设备。
作者:杨萍;李巍;李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痛宁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性及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心痛宁高剂量组(15g/kg/日生药)及低剂量组(7.5g/kg/日生药)、阿司匹林组(5mg/kg/日)、未用药组及正常对照组,共灌胃七日。然后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9mg/kg)加冰水刺激法造模,18小时后采血,以比浊法测血小板聚集率、荧光偏振法测血小板膜流动性。结果心痛宁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率的升高,防止血小板膜流动性下降,其作用与阿司匹林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王晓岚;周次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布式显微镜是美国90年代研制生产的新型产品,可放大15000倍,分辨率达0.15微米。光源为冷光源。布式显微镜的构成包括:显微镜,冷光源,放大器,录像机,显示器,视频打印机等。具有相差,暗视野,明视野等六种光学投射功能。该系统擅长活血分析,及时对离体的活体血细胞直接进行动态活体观察研究,克服了普通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在观察时将活的血细胞失活和视觉易发生疲劳的缺点,可得到许多细胞的真实原始信息,如血细胞的正常或异常形态、流动、聚集、斑块、血栓体、结晶体,乳糜微颗粒,微生物,寄生虫等。
作者:孙学健;李潭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白细胞呼吸暴发过程化学发光活性及其细胞流变学行为变化特征。方法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病人20例,采集转流前升主动脉血样,分离白细胞加入FMP激活剂,孵化后置超弱化学发光系统中,计算机描记白细胞呼吸暴发化学发光性。根据发光曲线分为5个时段:0=未活化,1=活化初期,2=活化极期,3=活化后期,4=失活化(图1)。同步用布氏显微镜观察(放大1000倍),分析细胞形态行为变化特征,按这5个时段分为:A、B、C、D和E型5个细胞亚型(图2),并作形态、功能相关分析。结果 1.FMLP激活白细胞呼吸暴发化学发光计数峰值明显升高,显示白细胞氧化暴发释放反应氧类活性明显增加。2.白细胞活化的极期、后期发光活性与形态活化率呈正相关(r=0.91,0.75),并与C型、D型细胞形态改变相一致。但活化初期B型细胞因缺乏脱颗粒释放,未能与发光计数平行上升,A型和E型细胞分别反映未活化和失活化状态均相符合。结论 FMLP激活白细胞呼吸暴发化学发光活怀明显升高,表明白细胞释放自由基增加。布氏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学可以区别白细胞未活化、活化和失活功能状态,能为临床了解白细胞活性程度提供快速诊断新方法。
作者:骆秉铨;黄荣国;冯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家兔血小板细胞膜参数变化。方法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定家兔血小板细胞膜荧光偏振度P、微粘度η、膜流动性LFU。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作用机理。结果实验组家兔血小板细胞膜流动性LFU明显增加,微粘度η明显降低,对照组与实验组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增加家兔血小板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微粘度η。
作者:李延平;刘凤芝;孙金圣;王孝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临床常用的生化指标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关系,有助于临床医生分析异常的生化指标与血液参数的关系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日本岛津CL-7200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普利生LBY-N6A旋转式粘度计测定血液流变指标、微量毛细管法测红细胞压积(HCT),研究了381例体检人群血液中28项生化指标与11项血流变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ALT、TP、ALB、GLOB、UA、TCH、APOB、B/AI、A/G、LDH、TG、CREA、Ca、P、GLU15项生化指标与11项血液变参数间呈显著的直线相关(P<0.05~0.001),男女有别,其中男性仅为前8项呈直线正相关;而女性为15项,其中有多项生化指标与红细胞变形指数及A/G与多项血流变参数呈显著的负相关。男女的共同点是:ALT、ALB、TP、GLOB与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TP与血浆粘度、ALB与HCT均呈显著的直线正相关。提示血流变参数结果受多种异常生化指标影响,本研究仅发现了这些生化指标与血流变参数的相关性。
作者:安桂仙;周国忠;茅国锋;崔可欣;杨国灿;邱霞娟;马先槎;章绣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复方丹参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病作用。方法对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研究组30例以抗精神病药加复方丹参,对照组90例单以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4周后检则血液流变学12项指标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全血粘度(300s-1和1.0s-1、低切还原粘度、RBC刚性指数、RBC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都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脑血流量则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除全血粘度有显著改善外其它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BPRS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丹参对精神分裂症有辅助治疗作用,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高粘滞血症和提高BPRS减分率。
作者:高镇松;陈政雄;李植荣;林和文;吴树跃;郭婵娥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