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活检钳带菌原因分析与消毒效果探讨

崔书华;刘树文;刘成霞;李秀花

关键词:内镜, 活检钳, 原因分析, 消毒
摘要: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胆胰疾病双支架置入适应证的探讨

    作者:张啸;张筱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半开放置鞘气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建立气腹的方法有闭合法和开放法2种,闭合法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易损伤腹内脏器和血管;开放法切开腹壁各层后直视置鞘建立气腹,操作较复杂,需增加特殊器械,易漏气及产生皮下气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结合二者优点,设计一种半开放置鞘气腹法,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耀新;彭毅;叶建宇;周汉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气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食管动力变化的比较

    目的了解经内镜气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2种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后食管动力的改变.方法118例经内镜、钡餐及食管测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扩张组56例,注射组62例,分别采用内镜下气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方法.治疗前、治疗后1周内测定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压(LESRP)以及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率(LESRR)等指标,并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食管动力学3个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扩张组治疗后LESP降至(6.03±3.45)mm Hg,LESRP为(-0.11±2.34)mm Hg,LESRR升至92.50%±13.86%,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注射组治疗后LESP降至(23.16±16.17)mm H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LESRP、LESRR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临床疗效,扩张组:显效45例,改善11例;注射组:显效15例,改善38例,无效9例.结论气囊扩张法治疗贲门失弛缓近期疗效较肉毒毒素注射法要好,临床症状的改善同LESP及LESRP的降低,特别是LESRP的降低有非常密切的对应关系.

    作者:蔡逢春;刘庆森;郭荣斌;孟江云;程留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环氧化酶-2蛋白在胃癌患者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癌灶中的表达

    环氧化酶(COX)是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限速酶,有COX-l和COX-2两种同工酶.已证实COX-2的过度表达与胃癌、直结肠腺癌[1]、Barrett食管腺癌[2]等的发生发展有关.另外消炎痛等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可能通过抑制COX-2[3]而具有抗肿瘤作用.

    作者:汪步海;汪竹;童建东;钱伟;侯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三资企业青年工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483例分析

    我院10年来收治三资企业青年工人(下称三企青工)上消化道出血病例612例,其中经内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PU)合并出血483例.现探讨三企青工PU并出血的发病相关因素及其特点如下.

    作者:黄庆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十二指肠损伤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二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十二指肠损伤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较罕见,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肝胆外科1991年9月~2001年5月8 500例LC术中曾发生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巴明臣;陈训如;毛静熙;周正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6年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回顾

    我院自1974年5月至2000年5月间,经胃镜检出早期胃癌46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作一回顾.

    作者:黄小让;赖日权;王卓才;孙桂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胃空肠结肠瘘误诊为小肠结肠瘘一例

    患者男,43岁,解稀糊状或清水样便,嗳气恶臭10个月,加重伴呕吐粪臭物1个月来我院.20年前曾行胃大部切除术,2 d前在外院胃镜报告为Billroth Ⅱ式术后残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残胃炎.

    作者:刘雅君;林碧华;李月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食管狭窄的内镜治疗

    食管狭窄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以往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提高和内镜治疗器械的发展,目前内镜治疗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使不少患者避免了手术治疗.下面将本中心近几年做的工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麻树人;潘汝明;张宁;杨琳;宫照洁;高飞;常丽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胆道镜治疗

    胆肠吻合口狭窄常引起胆道梗阻、胆管炎、再生结石,反复发作可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严重者可能死亡.二次手术处理创伤大,且术后可能再狭窄,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1994年至今我们应用胆道镜治疗33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金钢;富德煜;余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气动套扎器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体会

    我们从1996年开始,采用气动套扎器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3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焕海;胡道美;梁永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47例临床分析

    作者:施先艳;朱尤庆;邓长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994年~2002年间常规检查难以明确病因的16例小肠出血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16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腹腔镜下直接发现病灶5例,联合应用内镜检查发现病灶11例;病理检查显示平滑肌肉瘤1例,平滑肌瘤4例,小肠腺瘤4例,黏膜下血管瘤2例,血管畸形和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Meckel憩室炎伴出血3例.结论腹腔镜辅助内镜检查对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的小肠出血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该技术方法简单、创伤小、病变阳性检出率高,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丁华;卫冰;李宁;黎介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经内镜诊治肝移植术后胆道远期并发症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患者胆道远期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远期并发症患者6例,共行ERCP 12次,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扩张、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内支架置入等治疗.结果1例胆总管结石行乳头切开后取石成功,1例胆道狭窄在胆道扩张后胆道梗阻症状解除,4例胆道狭窄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狭窄近端结石经乳头切开取出,狭窄远端结石行胆道扩张、内支架置入等治疗后取出.所有患者经治疗后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酶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ERCP是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患者胆道远期并发症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郝建宇;李宁;王世鑫;王月增;刘宇宏;武沪平;张锦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胃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

    作者:廉小延;刘贵生;闫胜美;刘海峰;王宪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急诊结扎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于1997年开始对40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了急诊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止血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郑文棋;徐祖纬;黄朝忠;龚锦容;张美金;沈秀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胃镜检查致膈肌破裂膈疝嵌顿一例

    患者女,23岁,因持续性腹痛3 d,加重2 h入院.腹痛无放射,蹲位及坐位减轻,喜按,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混有胆汁.查体:一般状况好,未见阳性体征,腹部透视(-).入院后对症治疗2 d,腹痛及呕吐症状缓解.

    作者:高树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早期结直肠癌的内镜切除及其随访

    1995年2月至1998年4月我院经内镜诊断和治疗的早期结直肠癌17例,随访多年,分析如下.

    作者:余娜;蔡国豪;吴克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剂量咪唑安定及肠道解痉剂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肌肉注射小剂量咪唑安定及肠道解痉剂在结肠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1年12月至2002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行结肠镜检查的120例患者,并在患者知情同意后,按就诊顺序均分为4组:Ⅰ组(咪唑安定)、Ⅱ组(咪唑安定+匹维溴胺)、Ⅲ组(咪唑安定+奥替溴胺)、对照组,观察止痛、镇静、抗焦虑、记忆情况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Ⅰ组、Ⅱ组和Ⅲ组均较对照组检查中疼痛明显减轻.与前次检查比较,Ⅰ组与Ⅲ组疼痛有显著下降.用肠道解痉剂者检查前肠道准备中腹痛显著轻于不用者.用咪唑安定各组镇静状态好于对照组.各组在检查后的焦虑视觉类比均有明显改善,记忆试验以及检查前、中、后的血压、心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肌肉注射小剂量咪唑安定在结肠镜检查中有很好的止痛、镇静作用,同时口服匹维溴胺或奥替溴胺可减轻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疼痛,小剂量咪唑安定肌肉注射对心率及血压无影响.

    作者:刘晓红;张慧广;邹宁;钱家鸣;方秀才;孙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食管静脉曲张反复硬化剂注射预防再出血

    作者:武丽萍;吴毓麟;陈隆典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