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治疗的临床观察

金龙

关键词:肠溃疡, 急性穿孔, 胃大部分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 预后
摘要:目的经过临床实践,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200例,按照1:1的比例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 A组)与对照组( B 组),对照组采取单纯修补术,观察组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平均手术时间比较上,观察组为(34±5.7)min,对照组为(48±5.9)min,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溃疡发生率上,观察组有4例,发生率为4%;对照组有23例,发生率为23%。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有11例,发生率为11%;对照组有33例,发生率为33%。观察组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术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广泛采用。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高血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高血压效果。方法被试对象80例,实施综合治疗,即改进透析方案+联合降压药物舌下含化+中医穴位埋线。15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 t检验)。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患者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的下降幅度比较(P<0.01),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出现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张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点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胰体3例,胰尾部3例;肿瘤大者直径约为130mm,小者直径约为18mm;肿瘤以囊性病变为主,且分界不清,伴有不同程度囊壁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有增强,动脉期呈轻度增强,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中度的增强,延迟期肿瘤实性部分增强体积及程度更大,囊性部分始终未见强化,囊性和实性结构分界变得清晰,但均低于正常胰腺。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

    作者:李月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局麻下小切口阑尾切除110例临床体会

    目的阑尾炎小切口局麻下切除,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用1%利多卡因,于麦氏点处,做局部全层腹壁浸润麻醉,在局麻前5-10分钟,静脉滴注杜冷丁60-100mg;麦氏点处做一小切口长约2.0cm,切开腹壁各层,进腹,用食指探查阑尾位置及情况,常规切除阑尾。术后给抗炎、补液、对症等治疗。结果110例病人均于术后24小时进少量流质,肠功能恢复提前。其中7例因慢性黏连,术中有4例需延长切口;另有3例切口红肿,加强抗炎,刀口痊愈;术中发现黏连的7例病人中有2例,术后仍右下腹部疼痛不适(轻度疼痛,考虑继续黏连可能。),无梗阻症状。结论采用局麻小切口切除阑尾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在心肺功能允许下进行。其方法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基层医疗。

    作者:王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护理观察

    目的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从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均在治疗过程中行气管切开术,并在术后给予基础护理、体位护理、并发症防治护理等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6例患者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10%;54例患者后拔除气管套管,有6例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的症状,占总数的10%。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采取及时的抢救时机,在短的时间内控制患者的病情;在对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术之后,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出现细菌感染,并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与体位护理,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病情采取有效的吸痰、防止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到低,以此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百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腹产术后的生理护理与心理护理

    本人作为一名妇产医院的进修护士,在产科病房进修期间,认识到剖腹产术后护理的不稳定性因素非常多,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与之相应的剖腹产后的护理也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理的护理和心理的护理。本文主要就此两方面展开探讨。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营养教育对婴幼儿抚养人喂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婴幼儿抚养人喂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探索社区营养干预的效果,为指导婴幼儿的科学喂养和进行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广州市荔湾区2个街道1-18月婴幼儿及其抚养人,对一条街婴幼儿抚养人进行营养教育,教育开展前后进行喂养KAP的问卷调查和婴幼儿体格发育测查。结果①两组抚养人研究开始时喂养知识的平均得分在60.0%左右,营养教育后教育组KAP得分显著性高于营养教育前和对照组(P<0.05);②抚养人与婴幼儿身长、体重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在社区进行营养教育可提高抚养人KAP分,从而对婴幼儿体格发育起促进作用。

    作者:张从新;钱兴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及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宫外孕患者,对所有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判断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顺利,且无严重并发症,切口平均恢复时间为(6.8±3.2)天。结论腹腔镜手术前、中、后的护理非常重要,且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针刺不同深度对缓解期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作用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对临床缓解期偏头痛患者采用不同深度针刺疗法的预防性治疗作用及相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组采用浅刺经穴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观察不同阶段两组疗效并定期组织随访。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疗程结束后进行的为期4周的回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对照组有效率达到100%,而观察组无变化,仍保持在80.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缓解期偏头痛患者的预防性治疗过程中,浅刺针法在前期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而常规针刺法远期疗效更为显著,临床在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模式选取过程中,二者皆可。

    作者:陈玉明;赵有旭;戚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穴位按摩对骨科患者胃肠道动力的影响与研究进展

    骨科患者由于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带来的活动受限,导致胃肠道动力减慢,这是常见的骨科护理问题便秘的相关因素。便秘在骨科卧床患者中,发生率为50%-70%[1]。治疗便秘应以理气通腑,促进胃肠道动力为主[2],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措施有鼓励患者多饮水,更换体位,顺时针按摩腹部,遵医嘱口服润肠剂,缓泻剂,开塞露纳肛等,在这些措施中,对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的穴位按摩的关注较少,现就穴位按摩对骨科患者胃肠道动力的影响与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探析

    目的分析并探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抽取同期进行单纯剖宫产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前给予相同护理干预,手术时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同时比较两组实验中术前、术中、术后出现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观察组中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中患者多,两组实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术中血红蛋白下降值,身体平均温度,术后并发率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产效果比单纯剖宫产效果好,且安全性较高,进行较好的设计可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率的发生,使患者减少痛苦,术后恢复快,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玲;王爱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基层手术室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及工作人员(其他相关人员)探视者可能会产生伤害的潜在危险因素去收集、识别、采取行动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与开展,基层医疗护理工作风险因素越来越大。手术室是基层医院的重要部门,是承担起抢救、手术的场所,它的涉及面广,人员流动大,工作节奏快,同时患者病情复杂,急诊情况发生多,因此基层手术室的风险管理极为需要,应严格风险管理,以提高基层手术室的有序性。

    作者:师文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6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总结其临床特征和围产结局。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约为2.5%,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有感染、羊膜腔压力升高、胎膜受力不均、宫颈功能不全及营养缺乏等。其妊娠结局主要取决于孕周,孕周越小,围生儿预后越差。常引起早产及母婴感染。结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给予抗感染、应用宫缩抑制剂延期分娩,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早产儿预后效果。

    作者:郭蜜甜;张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个体化营养支持在老年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支持在老年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方便探讨,以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为例。择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52例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比较组,各26例。其中予以实验组个体化营养支持,而比较组则予以标准化常规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到达了92.3%,比较组的总有效率为76.9%(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诸如髋关节脱位、感染、褥疮等的发生率为19.2%,比较组的则为30.8%,实验组并发症的概率显著少于比较组(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支持在老年病人围手术期中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金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贺兰县2009--2012年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贺兰县医疗机构不良行为执业积分状况。方法对贺兰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以《宁夏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为依据,对其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进行积分。结果各类医疗机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主要积分的指标有医疗废物未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诊疗活动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违反放射诊疗相关规定和要求、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门诊日志登记不规范、未按规定执行消毒制度等。结论贺兰县各级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逐年降低,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有所提高。

    作者:王丽娟;盛春宁;王岩;韩云霄;林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3例食道闭锁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共收治23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能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结论术前加强基础护理,控制肺部并发症,提供营养支持,注意保暖;术后做好各个管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通畅,加强营养,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明兄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情况,正确判断肝功能检查结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6月来我院健康查体的各项指标均正常的人员100例,抽取空腹静脉血4ml,分成A、B管各2ml,A管离心分离血清后待检,B管放置-20℃1h冷冻,然后37℃复溶,此管为溶血管,然后分离出血清待检。结果未溶血组白蛋白(ALB)为(45.4±5.6)g/L,总蛋白(TP)为(73.6±5.7)g/L,直接胆红素(D-Bil)为(42±1.5)umol/L,血清总胆红素(T-Bil)为(11.5±5.3)umol/L,碱性磷酸酶(ALP)为(95.3±25.9)U/L,谷草转氨酶(AST)为(23.5±9.1)U/L,谷丙转氨酶(ALT)为(21.3±12.2)U/L;溶血组ALB为(51.4±15.8)g/L,TP为(80.5±18.6)g/L,D-Bil为(3.4±1.8)umol/L,T-Bil 为(8.9±5.7)umol/L,ALP为(83.5±25.7)U/L, AST为(30.5±18.6)U/L,ALT为(29.5±17.8)U/L,溶血症明显高于未溶血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对肝功能检验的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在标本的采集、运送等环节要避免溶血的发生,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利华;范永力;王莹莹;李春梅;李慧娜;高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探索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尿毒症血液透析期患者43例,分析所有患者的现存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几乎都存在严重的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等情绪,在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不良情绪明显好转,透析前后的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等不良情绪评分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期尿毒症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扭转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申蕾;潘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留置导尿术后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总结在留置导尿后常见护理不当给病人带来痛苦或造成严重的并发症。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我院3年间150留置气囊尿管的病人留置后出现常见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采取适当有效的对策。结果有效地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吉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慢性持续性干咳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其本质与哮喘相同,以持续性的气管炎症与气管高反应性为特点,但无喘息发作。我院儿科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CVA患儿,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60例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04年发布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14岁,病程2-14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7.1±3.2)岁,平均病程(6.0±2.5)个月;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7.5±3.6)岁,平均病程(5.8±2.9)个月。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孙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脾栓塞护理体会

    脾脏是人体内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免疫功能,它能产生淋巴细胞,合成大量的抗体,也是体内的血液储存库,能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细菌、寄生虫和碎屑等。肝硬化继发脾大、脾功能亢进症是一组临床表现为脾大、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功能则相应增生的综合征。脾亢导致的白细胞降低,使患者容易合并感染,血小板降低,易诱发出血。而随着介入治疗学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部分脾栓塞术( PSE)治疗脾功能亢进时,既能抑制亢进的脾功能和减少过大的脾体积,又能保留部分脾脏的功能,PSE已被认为是脾亢治疗的首选方法。我院自2009年至今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为取得预期疗效,做好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贾玉芹;范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