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2年扬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陈世兰;曹荣祥;张心慧

关键词:健康素养, 居民, 调查结果
摘要:目的进一步提高扬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方法按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和样本推断总体的原则,确定被监测家庭户,利用KISH表确定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调查2011户家庭人口。结果扬州市2012年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7.4,其中大专以上的为27.1,小学以下的为14.2。结论不同文化程度,健康素养水平由统计学差异,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抗精神病药物是一种能影响人的精神活动的药物,它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目前精神病的治疗在急性阶段还是以药物为主,但由于其用药量大,时间长,在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期间,抗精神病药物可因种类、剂量或患者个体不同而产生许多的不良反应,有些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或出现难以恢复的后遗症。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所服药物的特点,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准确无误地记录和反映病情,积极采取措施处理,常见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作者:赵婷;李建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带教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护理学的发展以及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生所在医院的管理水平、综合实力、带教能力等方面对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带教老师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能力,都将直接影响着实习生今后的工作[1]。我院是国家三级甲等医院,长期承担不同层次护生临床实习的教学任务。本文探讨影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基容;秦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46例诊治体会

    目的观察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情况,并总结诊治体会。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普外科在2011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采取手术治疗的有26例,另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应该视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以更好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余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2例病人通过挤压切口,加压包扎,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引流,烤灯照射,换药和Ⅱ期缝合等治疗措施。结果8例切口没裂开有少量渗液的病人,术后3-5天愈合;9例切口愈合不良有中等量渗液的病人,术后7-10天愈合;5例切口全长均不愈合,渗液量多,皮下组织全部游离的病人,术后18-22天愈合。结论皮下脂肪组织肥厚和高频电刀及操作不当以及手术操作不当可诱发此病,早期发现和及时局部处理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陈天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甲状腺微小癌手术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手术切除范围及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患侧叶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叶切除术等,术后复发或转移与手术的范围密切相关。本组3例术后复发转移者均为患侧叶部分切除者,占该术式的33.3%;其他术式术后无复发转移者。结论应依据病灶的部位、数量、有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选择相应术式,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及减少复发和转移率。

    作者:张岩;张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36例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和分析患有真菌性角膜炎36例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患有真菌性角膜炎病人进行抗菌治疗,治疗14 d后,对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治疗后19例患者治愈,12例患者好转,5例患者经治疗后无效,无效率为13.9%。治疗前后比较存在差异( p<0.05),36例患者视力均出现好转。结论在临床上有效地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以及临床抗菌治疗,可以提高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盲率。

    作者:李桂萍;李桂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加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增强护理队伍的综合实力。

    作者:刘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6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总结其临床特征和围产结局。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约为2.5%,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有感染、羊膜腔压力升高、胎膜受力不均、宫颈功能不全及营养缺乏等。其妊娠结局主要取决于孕周,孕周越小,围生儿预后越差。常引起早产及母婴感染。结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给予抗感染、应用宫缩抑制剂延期分娩,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早产儿预后效果。

    作者:郭蜜甜;张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彭州市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彭州市结核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胸部X线检查,有必要者进行痰涂片检查与痰培养。结果本次调查实检人口1673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2例,其中菌阳2例,无涂阳病例,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为56.1%。结论建议不断提高结核病防治措施实施质量,完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并加强结核病知识宣传力度。

    作者:干莉;赵君承;黄晓萍;刘邦英;张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44例研究

    目的探讨对产科出血的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子宫切除的44例产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出现病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防治策略。结果造成对患者切除子宫治疗的原因有子宫出现收缩乏力和破裂的情况。结论对妇女进行相关的预防和治疗,从而减少患者进行子宫切除的治疗。

    作者:杜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亚洲人群中FTO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系统评价

    目的综合评价亚洲人群中FTO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系。方法全面系统进行计算机和手工文献检索,检索日期截至2012年2月27日。应用RevMan软件进行FTO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Meta分析。 FTO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用OR值评价,计算合并后效应值及其95%CI,并对合并后效应值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检索筛选后符合纳入标准文献共8篇。 FTO基因SNPrs9939609的 A等位基因、AA、AT基因型与SNPrs8050136的A等位基因在T2DM组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正常糖耐量(NGT)组,其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1.16[1.05,1.28](P<0.00001)、1.32[1.10,1.57](P=0.003)、1.16[1.05,1.28](P=0.003)、1.16[1.05,1.27](P=0.003)。结论在亚洲人群中,FTO基因SNPrs9939609的A等位基因与rs8050136的A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联。

    作者:杨黛稚;梁丰;邓洪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观察老年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的相关性及干预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的相关性及干预情况。方法对对宜昌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160例MCI患者的血浆Hcy和叶酸以及维生素B12进行测定,与同期体检健康的156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从 MCI患者中,进一步将94例高Hcy血症患者根据其是否接受叶酸和维生素治疗进行分组,分成治疗组(48)和非治疗组(46)。结果在 MCI组中,血浆 Hcy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要低(P<0.05)。治疗组中,Hcy要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之后,治疗组中的 Hcy水平明显低于非治疗组(P<0.05)。治疗组中,MMSE评分要明显高于治疗前,但是没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 MMSE 评分与非治疗组相比(P >0.05)。结论MCI患者缺乏一定的叶酸和维生素B12以及高Hcy血症症状,对患者补充一定的叶酸和维生素B12,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浆Hcy水平。

    作者:孔亚婷;喻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影响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探讨骨科手术后有效的处理方式,为今后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处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骨科骨折手术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50例。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安慰和术后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手术后患者的疼痛人数,伤口恢复速度,患者的精神状态等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实验组骨科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伤口疼痛和精神焦虑人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骨科患者术后的精神焦虑和伤口疼痛,并且能够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旦珍;赵丽辉;吕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16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4月到2013年6月共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治愈58例(50%),显效32例(27.6%),有效21例(18.1%),无效5例(4.3%),显效率77.6%,总有效率95.7%。结论中西医结合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消除水肿、炎症,促使血液循环,消除紧张痉挛,消除疼痛,恢复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常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雌三醇乳膏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雌三醇乳膏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绝经后妇女阴道用雌三醇乳膏,连续阴道用药7 d后行取环术,术后随诊6个月,B超监测子宫内膜情况。结果30例绝经后妇女惰性宫内节育器不锈钢单环均取环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诊6个月,B超未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及乳腺增生。结论雌三醇乳膏用绝经后妇女的取环术,效果好,减少并发症,手术成功率高。

    作者:胡尔西达·阿布都热依木;索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中护理、输液护理、保持正常体温、术后早期活动、腹腔引流管护理等。术后住院5-7d、平均6d,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张春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UPP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 SAHS患者,进行 UP-PP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PSG监测结果。结果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 PSG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治疗6个月以后的 PSG监测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存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白内障术前准备

    晶状体浑浊称为白内障。按病因分为:年龄相关性(老年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辐射性、发育性和后发性等白内障。其中老年性白内障为常见。白内障手术可解决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其术前准备对手术成功尤为重要。

    作者:王家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匹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血脂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5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用药1个月后,对各组患者血浆TG、TC、HDL-C、LDL-C、ApoA和ApoB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血脂指标均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相比,C组、D组和E组各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的各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与E组的血脂指标存在差异(P<0.05)。结论 E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指标。

    作者:肖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药灌肠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应用概述

    目的研究和分析中药灌肠剂对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把符合标准的5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为25例,治疗组为27例,两组都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增加中药灌肠治疗,分析和研究两组的具体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7.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对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着明显的效果,能够很好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肾功能质量,并且能够有效地延缓患者肾功能衰竭的蔓延。

    作者:董立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