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张曼平
脑脊液鼻漏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并发症,多在伤后立即出现或于数日内发生,发生率高达39%,多数经保守治疗可自愈,需手术治疗的仅占2.4%[1]。为了比较不同手术人路修补脑脊液鼻漏的效果,作者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治疗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付有;李治华;宋来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小鼠腹水型肝癌(Hca)多药耐药(MDR)模型并探讨其产生的分子机制。方法:荷Hca小鼠分为2组,每组10只。化疗组采用临床化疗FAP方案,以剂量递增的方法诱导耐药模型,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MTT法检测瘤细胞对7种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瘤细胞对Rh123的蓄积与泵出能力,计算平均荧光强度(MFI);RT-PCR检测瘤细胞mdr1和mrp1mRNA的表达及停药后化疗组小鼠瘤细胞mdr1和mrp1mR-NA的表达。结果:化疗组小鼠瘤细胞对7种化疗药物均产生耐药性。与对照组相比,化疗组小鼠瘤细胞内Rh123蓄积量减少,泵出率增加(t=6.067和6.811,P均〈0.05),mdr1和mrp1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t=18.807和4.420,P均〈0.05);mdr1和mrp1mRNA的表达水平在停药4周内稳定(P〉0.05),停药8周后下降(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腹水型肝癌MDR模型,MDR的产生与mdr1和mrp1mRNA过度表达从而影响药物蓄积有关。
作者:王欣;张艳;王宁;江金花;郑立运;王庆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稳定遗传的纯合子SV40T胃壁细胞定位表达转基因小鼠品系。方法:通过定量PCR法比较已知杂合子小鼠和未知阳性小鼠中外源基因的起始模板量来确定小鼠的基因型,并通过测交的方法来验证试验结果。结果:用定量PCR法选育出15只纯合子小鼠,经测交验证它们与野生型小鼠交配所生的后代均为阳性,证明了定量PCR的结果是正确的。通过纯合子之间的全同胞交配建立了6个独立的纯合子品系。结论:定量PCR具有省时、省力及高通量等优点,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筛选纯合子转基因动物。
作者:郜十伟;刘书漫;陈辉;李倩茹;金辉;张钦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过敏性紫癜也称亨一舒综合征(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性综合征,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其发病呈逐年增多趋势。HSP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感染常常是HSP的诱发因素。为探讨HSP与病原体感染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作者检测了50例HSP患儿和50例健康对照儿童9种病原体的感染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红;盛光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64层螺旋CT为冠心病筛查提供了一种准确而有效的诊断方法,但该检查易受心率的影响而使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下降,严重时部分冠状动脉节段无法评价,从而导致检查的失败。该研究探讨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及采取的相应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浩;金朝林;张树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RNA干扰沉默肾癌细胞株OS-RC-2的环氧合酶-2(COX-2)基因表达对肾癌细胞生长及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COX-2的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质粒pSilencer2.0-U6-COX-2-siRNA。将对数生长期的OS-RC-2细胞分3组,干扰组转染pSilencer2.0-U6-COX-2-siRNA,空转组转染pSliencer2.0-U6,对照组不转染。培养72h后采用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检测COX-2mRNA和蛋白表达,CCK8增殖抑制实验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改良Boyden小室法评估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酶切和测序证实pSilencer2.0-U6-COX-2-siRNA构建成功。3组细胞COX-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细胞存活率及穿孔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89.800,89.326,188.403和75.349,P均〈0.001)。与其他2组比较,干扰组COX-2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5),细胞存活率、穿孔细胞数降低(P〈0.05)。结论:COX-2有望成为肾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作者:李金锋;丰贵文;王跃;庞新路;尚文俊;郭亮;朱同玉;王国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前可应用于亲缘关系鉴定的检测技术手段有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及线粒体测序等。Y-STR呈父系连锁遗传,仅适用于男性间的鉴别;SNP检测技术方法复杂,费用昂贵;线粒体DNA存在高突变率和异质性[1],因此,实际应用受限。常染色体STR具有多态性高、分型简便、检出灵敏度高及特异性好等特点,且可进行多位点复合扩增,目前已成为国内外DNA亲子鉴定的主要检测手段。
作者:宋丽君;郭嘉林;陈辉;周军卫;李晓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自1997年以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Chiari畸形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15例,均采用后颅凹减压及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手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任建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检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组织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和Smad4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CMM、20例皮肤交界痣组织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Runx3和Smad4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皮肤、皮肤交界痣及CMM组织中Runx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18/20)、85.0%(17/20)和26.2%(11/42),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71,P〈0.001);正常皮肤、皮肤交界痣及CMM组织中Smad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17/20)、85.0%(17/20)和42.9%(20/42),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31,P=0.002)。CMM组织中Runx3和Smad4蛋白的表达存在关联性(rp=0.378,P=0.008)。结论:CMM组织中Runx3蛋白低表达或失表达,可能抑制了TGF-β/Smad4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促进细胞的恶性转化和增殖。
作者:陈曼静;张娟;陈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体酮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Ⅳ型胶原(collagenⅣ)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pMCAO),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环糊精(HBC)溶剂治疗组和黄体酮治疗组,每组设12、24、48及72h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另选6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MP-9蛋白和collagenⅣ的表达情况。结果:脑梗死发生后大鼠脑组织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经黄体酮治疗后其表达水平有所下降;4组间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lagenⅣ的表达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经黄体酮治疗后其丢失程度有所减轻;4组间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可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减少collagenⅣ的降解来减轻脑水肿。
作者:王建平;郝玉金;蒋超;陈宁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Dous thrombosis,CVT),尤其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si—flUS thrombosis,CVST)为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特异性不强,易误诊。其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的价值很大。现对23例CVST患者磁共振与磁共振脑静脉成像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杜秀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是指生长于黏膜层以下、被黏膜覆盖而生长发育的肿瘤[1,2]。,包括平滑肌瘤、间质瘤、血管瘤和脂肪瘤等,多数患者因进食梗噎感或上腹部不适等上消化道症状就诊,行普通胃镜检查发现黏膜隆起,后经超声胃镜明确病变的组织起源、层次、性质及大小,从而明确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传统治疗是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口。,但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术后生活质量下降。近年来,
作者:郭长青;胡艳艳;邵经浩;褚燕君;张连峰;徐峰;乔瑞敏;卢瑞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S100A6与胃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常规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及其耐药细胞株SGC7901/ADR,在SGC7901/ADR细胞培养基中加入阿霉素(0.375mg/L)维持耐药。取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和SGC7901/ADR细胞,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Westernblot方法和RT-PCR检测S100A6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100A6在SGC7901细胞中的阳性染色强度高于SGC7901/ADR细胞;Westernblot结果显示SGC7901细胞中S100A6蛋白的相对表达量(4.356±0.759)高于SGC7901/ADR细胞的(2.243±0.089)(t=4.788,P=0.039);RT-PCR结果显示SGC7901细胞中S100A6mRNA的相对表达量(0.659±0.017)与SGC7901/ADR的(0.582±0.06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25,P=0.150)。结论:S100A6蛋白在SGC7901和SGC7901/ADR细胞中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细胞多药耐药有关;这种差异表达是翻译后事件。
作者:李晖;陈丹;唐颖;王丽芬;关宏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宫颈癌复发患者治疗困难,预后差,常规治疗宫颈癌复发患者多在2a内死亡[1]。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21例治疗后未控及复发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资料,探讨宫颈癌治疗后不良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程淑霞;成慧君;王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母体铅暴露对仔鼠大脑皮层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β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由饮水的方式于母鼠孕哺期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0.3、1.0和3.0g/L,每组10只。另设对照组。在仔鼠出生第21天后测其血液和大脑皮层组织中铅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脑皮层组织中IL-β1蛋白的表达,并进行水迷宫实验。结果:各组仔鼠血液和大脑皮层组织中的铅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53.125和10.012,P均〈0.05),且各染毒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各组间错误次数和平均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03.475和26.922,P均〈0.001),且中、高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组仔鼠大脑皮层组织中IL-β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2.913,P〈0.001),且染毒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铅可能通过诱导皮层中IL-β1蛋白的高表达,影响学习记忆,从而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作者:冯静;李宁;郑艳涛;贾金霞;李静;李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随着心脏手术中各个相关专业对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围术期神经系统及其他重要脏器保护认识的提高,各个相关专业技术改进,使得DHCA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大大提升,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共行DHCA选择性脑灌注(selective cerebral perfusion,SCP)12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军;赵文增;乔晨晖;徐敬;司晓敏;樊瑞芬;邱全胜;史昌平;付国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以往针对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管造影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诊断率不高、不直观且定位困难等缺点[1]。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头颈乳腺科运用乳管镜对114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了诊治,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冯跃庆;王钟富;张志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评价PCR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1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首次术后10、20和30d的口腔颊黏膜上皮细胞及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STR法比较其外周血与口腔黏膜细胞中D7S3048、D4S2639、D14S306、D18S535、F13A01、FESFPS、vWA、CSF1PO、TPOX和THO1等STR位点联合基因型改变。结果:13例HSCT患者的外周血中均发现外源STR基因型。10、20和30d13例患者口腔黏膜细胞与外周血检测的10个STR基因位点均至少有5个不同。结论:对受者外周血与口腔黏膜多个STR基因位点的基因型进行对比,可随时监测HSCT患者植入效果。
作者:孟晓峰;徐朝阳;陈辉;李晓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纳米脂质体槲皮素(nLQ)诱导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逆转化及凋亡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以氯仿和DMSO为溶剂的脂质体槲皮素,将其超声波破碎并经80nm滤膜过滤制成nLQ,不同浓度(10、20、40、80和100μmol/L)作用于Eca-9706细胞,用MTT法检测各组Eca-9706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取Eca-9706细胞,分为nLQ组(加40μmol/LnLQ)和对照组。TUNEL法检测2组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免疫印迹法检测2组处理48h后Eca-9706细胞CyclinD1、PTEN、c-Met、VEGF、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及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Eca-9706细胞生长抑制率(F分别为128.041、142.683和231.054,P〈0.001)和2组细胞凋亡率(t=94.770,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EN免疫反应性和印记信号增强(t分别为5.352和4.308,P均〈0.05),Cyclin D1、c-Met、VEGF、HDAC1和NF-κB的免疫反应性减弱(t分别为4.006、9.184、13.853、4.698和3.575,P均〈0.05),其印迹信号亦减弱(t分别为3.827、6.399、7.868、4.695和3.406,P均〈0.05);以上各细胞蛋白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印迹信号之间呈正相关(rs分别为0.952、0.915、0.927、0.842、0.879和0.855,P均〈0.05)。结论:nLQ可抑制Eca-9706细胞生长及增殖,逆转Eca-9706细胞PTEN的低表达和c-Met及VEGF的高表达,并通过抑制HDAC1和NF-κB及激活PTEN表达的HDAC抑制信号途径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裴迎新;赵焕焕;李金萍;郑乃刚;雪璀璀;吴景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因异物及分泌物阻塞气道,患儿术前多伴有低氧血症,而小儿的呼吸、循环代偿能力较差,置入气管镜的强烈刺激易导致呛咳、屏气、反射性喉痉挛、呼吸停止甚至心跳骤停,且在麻醉诱导后异物取出期间无法行气管内插管辅助或控制呼吸。因此,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关键是保持患儿的自主呼吸以保证充分氧供,
作者:吕慧敏;张卫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