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频治疗仪治疗耳鼻喉科疾病178例

张援;郑琰;程燕

关键词:射频治疗, 鼻炎, 咽炎
摘要:射频治疗是近几年来用于耳鼻喉科并可很快推广的一种新技术。作者应用由广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华南牌SHP-Ⅱ型五官科射频治疗仪治疗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疾病,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测定

    目的:测定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端粒酶TRAP-ELISA法对27例宫颈组织(16例CIN、11例正常宫颈)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CIN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56.25% (9/16),而11例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无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CIN及对照组端粒酶活性A值分别为(0.371±0.219)和(0.039±0.04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级别CIN中端粒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宫颈癌前病变组织中存在端粒酶活性,端粒酶的激活是宫颈癌的早期事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

    作者:张梦真;乔玉环;史惠蓉;王福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颈总动脉及其分支类型的观测

    目的: 为临床施行颈外动脉结扎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53具经体积分数为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暴露头颈部的血管,测量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位距颈总动脉分叉及甲状腺上动脉和舌动脉的距离,并观察颈外动脉的分支形状,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关系。结果和结论:甲状腺上动脉起始于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分叉水平、颈总动脉分叉水平以下者分别占44.34%,28.30%和27.36%;颈外动脉分支形状有树枝状和丛状,以树枝状为主(94.34%);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多为后外与前内的关系。但不能就此认为甲状腺上动脉起始处的动脉就是颈外动脉,也不能单凭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关系来判断颈内与颈外动脉。

    作者:王英;陈雪梅;孙慧茹;武军令;岳永豪;王又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膀胱肿瘤35例B超分期

    在膀胱肿瘤的诊断中,经腹B超显像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作者根据B超所见对膀胱肿瘤的分期作了初步探讨,以提高早期膀胱肿瘤的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陆英慧;吴卫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口服蓖麻油煎鸡蛋引产效果观察

    1999年至2000年应用口服蓖麻油煎鸡蛋,在计划分娩中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黎;邵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48例

    颌面部骨折治疗困难,治疗不当造成的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也较严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开放式复位及金属丝固定取代闭式复位治疗颌面部骨折,虽疗效显著,但常遗留一些功能和形态缺陷。本科1998年元月至1999年11月收治颌面部骨折58例,其中48例应用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rigid internal fixation,RIF)治疗,获得功能与形态俱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现军;刁玉敏;耿宏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风患者100例健康教育体会

    中风发病率在我国非常高,且致残率很高。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此类患者不可能在医院长期接受治疗,病情稳定后,即回家静养。目前我国家庭护理还未广泛开展,大部分的康复功能锻炼将在患者亲属的协助下进行。由于患者家属职业的区别,大多缺乏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照料患者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贾秋莲;郝慧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化妆品致暴发性紫癜一例

    暴发性紫癜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疾病,病因不甚明了,治疗困难,病死率和伤残率高。作者临床治疗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林番;陈言汤;张建文;陈竁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宫颈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的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DNA末端缺口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22例CINⅠ/Ⅱ,16例CINⅢ和5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组织中细胞凋亡标记指数(A-LI)、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并分析A-LI与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宫颈上皮未检测到凋亡细胞,随着 CIN 病变的进展,A-LI增高(P<0.05),但在ISCC,A-LI明显低于CIN(P<0.01);PCNA-LI随宫颈鳞癌各级病变的进展逐渐增高(P<0.05);A-LI随宫颈鳞癌组织分化级别的增高而减少(P<0.05),在临床Ⅱ期组低于I期组(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细胞凋亡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以抑制细胞增殖而发挥负调控作用,在ISCC阶段调控紊乱。细胞凋亡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相关。检测细胞凋亡有助于宫颈鳞癌进展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吴丹;乔玉环;史惠蓉;李爱军;孙莹璞;张梦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和P53的表达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鳞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DNA末端缺口标记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14例CINⅠ、10例CINⅡ、20例CINⅢ和5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中细胞凋亡标记指数(A-L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未检测到凋亡细胞,从CINⅠ→CINⅡ→CINⅢ,A-LI逐渐增加(P<0.05),ISCC中A-LI明显低于CIN(P<0.01),PCNA-LI随宫颈癌各级病变的进展逐渐增加(P<0.05);在正常宫颈和CINⅠ,未检测到P53蛋白表达,在CINⅡ可检测到少量阳性细胞,P53-LI在CINⅢ明显低于ISCC(P<0.01)。结论:细胞凋亡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53蛋白的调节可能阻断了细胞凋亡。

    作者:吴丹;乔玉环;孙莹璞;史惠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甲硝唑洁霉素糊剂联合碘酚治疗妊娠期牙龈炎32例

    传统治疗妊娠期牙龈炎的方法是牙齿洁治术后,碘酚牙周上药,但疗效不甚满意。采用甲硝唑洁霉素糊剂与碘酚交替牙周上药,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玉婷;韩振廷;李守珍;尚铁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维生素D,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对结石模型大鼠肾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的表达和调控与尿石症的关系。方法:分别用维生素D、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处理正常大鼠和结石模型大鼠,连续用药7 d,免疫组化和North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肾骨桥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偏光显微镜观察大鼠肾晶体沉积情况,并测定尿晶体成分的含量。结果: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均可上调骨桥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减少大鼠肾草酸钙晶体的沉积。维生素D增加尿钙的排泄量,促进晶体沉积。结论:维生素K、雌二醇和睾酮可上调肾骨桥蛋白的表达,抑制结石的形成,维生素D过量则可促进结石形成。

    作者:常连胜;张卫星;徐涛;冯陶;郭应禄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生儿Rh溶血病换血治疗18例护理体会

    新生儿Rh溶血病是指因母子Rh血型不合(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患儿多于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核黄疸,造成患儿智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病死率高达34.4%[1]。1989年3月至2000年7月,对18例Rh溶血病患儿进行了换血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连琴;史惠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冠根向无压力技术治疗死髓牙72例

    临床上,无症状死髓牙在进行根管治疗时常并发急性炎症,据报道发生率达到25%~40%[1]。考虑到术者的操作尤其是机械扩大根管时器械及根管内坏死物质对根尖周的刺激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从1997年以来作者采用冠根向无压力技术[2],预防死髓牙根管治疗术并发的急性炎症,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谢卫红;宋忠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人喉肿瘤细胞核分形维数的测定

    目的:探索形态定量在喉肿瘤病理学诊断中的有效指标参数。方法:将分形分析理论引入喉肿瘤的研究中,应用自行研制的“分形分析系统”。选取人喉正常鳞状上皮30例,喉乳头状瘤20例,喉鳞状细胞癌38例,分别观察各组细胞核分形维数的变化。结果:各组细胞核边界的分维值均大于其拓扑维数,即它们都具有分形特征,并且喉正常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和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核分维值依次增大,相互间分维值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分形维数可以定量描述细胞核形态的不规则程度,可作为肿瘤细胞病理学鉴别诊断的一种定量参考指标。

    作者:张红新;阎明;高冬玲;张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羊胃粘膜成形食管胃吻合术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胃粘膜成形食管胃吻合术的可行性,寻找食管胃吻合术后抗反流方法。方法:成年健康羊11只,实验组6只,对照组5只。对照组用常规术式;实验组手术方法:在胃底前壁拟吻合处剥除约8 cm×4 cm横长方形浆肌层,在下横切缘处切开粘膜,并纵形切开1.5~2 cm,粘膜反折吻合成形为管状。食管粘膜延长1.5~2 cm,分层吻合。依靠突向胃内粘膜瓣起抗反流作用。结果:适当剥除肌层保留粘膜血供良好,未见坏死现象。与对照组比较,粘膜吻合口直径、突向胃内结构厚度、食管与胃内压力差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突向胃内粘膜瓣长>3.0 cm,粘膜缝合严密,肌层吻合线与粘膜层吻合线距离>1.0 cm。结论:①切除肌层保留完整粘膜下层,不引起粘膜缺血坏死。②粘膜瓣较薄、柔软、关闭性强,具有良好抗反流结果。③粘膜层密缝对合良好,与肌层不在同一平面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④不同平面吻合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

    作者:陈传波;皇甫深强;黄壮士;焦文成;郑兰东;张宛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白细胞介素-1对大鼠离体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对大鼠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胰岛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IL-1对胰岛素分泌和MTT还原的影响;通过分子杂交检测c-fos mRNA并分析蛋白质合成的变化。结果:IL-1作用后胰岛素分泌和MTT还原量明显减少,且有时间依赖性;IL-1诱导c-fos mRNA,从而使细胞蛋白质表达发生变化。结论:IL-1可能通过改变胰岛细胞内基因表达,抑制细胞代谢,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

    作者:涂会引;许继田;陈屏;姚运纬;伍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酸性神经肽1对小鼠脑谷氨酸和GABA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酸性神经肽1(bovine acidic neuropeptide 1,BANP-1)对小鼠脑内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和GAB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其中5组按15 mg/kg腹腔注射BANP-1,分别在注射后0.5 h,1 h,2 h,3 h,4 h处死小鼠并取脑匀浆;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注射后1 h处死并取脑匀浆,用体积分数75%冰乙醇抽提氨基酸类物质并沉淀蛋白质。应用纸电泳法测定Glu和GABA。结果:腹腔注射BANP-1后,与对照组比较,Glu含量在注射后1 h,2 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5 h,3 h,4 h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GABA含量在2 h,3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5 h,1 h,4 h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ANP-1急性用药后在一定时间内可升高脑内Glu、GABA水平。

    作者:贺付成;安玉会;尹惠卿;魏重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甘露醇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

    目的: 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甘露醇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方法:对照组脑卒中患者60例,常规使用甘露醇,治疗组脑卒中患者55例,改进补液方法,尽量从消化道补液,适量使用甘露醇,配合速尿及多巴胺等药物,早期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早期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无ARF发生,对照组ARF发生率6.7%。脑卒中患者甘露醇性ARF可以预防。

    作者:夏昱;王继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Ono术式的改进

    目的:探讨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Ono术式的改进。方法和结果:以Ono法为基础,在供心的切取、受体腹腔血管的准备、心肌保护以及血管吻合方面进行了改进,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减少了术后出血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共58次正式实验,手术成功率为89.7%。结论:采用本方法可以提高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成功率。

    作者:郅兴义;张明奎;乔晨晖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自体肾移植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18例护理体会

    肾血管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例的5%~10%[1],其中75%~80%为女性患者[2],好发于40岁以下。其病因以大动脉炎为主,外科治疗方法很多,但各有一定局限性,且远期效果不明显。自体肾移植是将患肾移植至同侧髂窝,肾动、静脉分别与髂血管进行吻合。该法避免应用人工或自体血管,吻合口不发生异物反应或萎缩改变,且大动脉炎一般不影响髂内动脉,移植肾血供好,近年采用较多。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行自体肾移植18例,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书慧;刘凤然;宋玉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