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根向无压力技术治疗死髓牙72例

谢卫红;宋忠臣

关键词:根管治疗, 无压力技术, 死髓牙
摘要:临床上,无症状死髓牙在进行根管治疗时常并发急性炎症,据报道发生率达到25%~40%[1]。考虑到术者的操作尤其是机械扩大根管时器械及根管内坏死物质对根尖周的刺激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从1997年以来作者采用冠根向无压力技术[2],预防死髓牙根管治疗术并发的急性炎症,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蓖麻油煎鸡蛋引产效果观察

    1999年至2000年应用口服蓖麻油煎鸡蛋,在计划分娩中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黎;邵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产前Rh血型分型133例

    对1 184例孕妇产前检查了Rh(D)血型,共发现Rh(D)阴性者5例,占0.42%,表明D抗原在汉族人群中阴性率低,本院发现Rh系新生儿溶血病,有抗-D引起的,也有抗-E,抗-c引起的,说明不仅是Rh(D)阴性孕妇,Rh(D)阳性孕妇也会产生Rh系新生儿溶血病。为了分析Rh系抗体的产生原因,提高对Rh系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作者对133例孕妇产前检测了Rh系所有抗原,并探讨了Rh血型分型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群英;张克勤;胡利亚;李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PCR在消减文库构建中的应用

    目的: 消减文库构建过程中,用PCR技术快速筛选重组阳性克隆。方法:将白色单菌落加入氨苄抗性LB培养液中,37 ℃摇振培养过夜,取细菌悬液作PCR模板。结果和结论:以PCR方法筛查重组阳性克隆,可以简便快速鉴定重组阳性克隆,不需提取质粒。筛选重组阳性克隆可直接用细菌悬液作PCR模板,在消减文库构建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殷智榕;高冬玲;陈奎生;姜国忠;张云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低氧血症患者54例监护

    全麻患者术后早期吸入空气时脉搏血氧饱和度(pO2)低于90%者占22%~35%[1]。加强术后低氧血症的监护,及时发现患者轻中度缺氧,是预防术后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作者对54例老年低氧血症患者实施了综合监护,报道如下。

    作者:樊蕴莉;冯惠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宫颈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的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DNA末端缺口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22例CINⅠ/Ⅱ,16例CINⅢ和5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组织中细胞凋亡标记指数(A-LI)、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并分析A-LI与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宫颈上皮未检测到凋亡细胞,随着 CIN 病变的进展,A-LI增高(P<0.05),但在ISCC,A-LI明显低于CIN(P<0.01);PCNA-LI随宫颈鳞癌各级病变的进展逐渐增高(P<0.05);A-LI随宫颈鳞癌组织分化级别的增高而减少(P<0.05),在临床Ⅱ期组低于I期组(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细胞凋亡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以抑制细胞增殖而发挥负调控作用,在ISCC阶段调控紊乱。细胞凋亡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相关。检测细胞凋亡有助于宫颈鳞癌进展及预后的评估。

    作者:吴丹;乔玉环;史惠蓉;李爱军;孙莹璞;张梦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颈总动脉及其分支类型的观测

    目的: 为临床施行颈外动脉结扎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53具经体积分数为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暴露头颈部的血管,测量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位距颈总动脉分叉及甲状腺上动脉和舌动脉的距离,并观察颈外动脉的分支形状,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关系。结果和结论:甲状腺上动脉起始于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分叉水平、颈总动脉分叉水平以下者分别占44.34%,28.30%和27.36%;颈外动脉分支形状有树枝状和丛状,以树枝状为主(94.34%);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多为后外与前内的关系。但不能就此认为甲状腺上动脉起始处的动脉就是颈外动脉,也不能单凭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关系来判断颈内与颈外动脉。

    作者:王英;陈雪梅;孙慧茹;武军令;岳永豪;王又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脉络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2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及致残致死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微量白蛋白尿测定[1]是诊断DN简单可行的方法,有助于预测DN。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微量白蛋白尿称为早期DN,在此期若严格治疗可防止或延缓DN的发生。有报道脉络宁对糖尿病血管病变有较好疗效,作者以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为观察指标,探讨脉络宁对早期DN的治疗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清贵;崔卫玲;李江涛;袁慧娟;郭永年;王道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检测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并和相应活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比较。方法:应用TRAR-ELISA法分别检测13例CIN、17例宫颈癌及11例正常宫颈脱落细胞和相应活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41例脱落细胞中,8例CIN、14例宫颈癌呈端粒酶阳性表达。而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中无端粒酶活性表达。CIN、宫颈癌及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分别是(0.328±0.192),(1.329±0.259)和(0.039±0.084),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和活组织中一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端粒酶激活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和活组织中一致,能反映宫颈病变,可能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作者:乔玉环;张梦真;史惠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两种麻醉方法比较

    甲状腺手术中麻醉的迫切要求是术中患者情绪稳定、麻醉平稳和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作者比较了2种麻醉方法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旨在选择佳麻醉方法。

    作者:张伟;张卫;马民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蜂胶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1例

    蜂胶是一种优良的天然药物,其药用价值早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古典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目前有不少资料报道了蜂胶在医学领域多个学科中的应用,但应用于口腔科的报道较少。采用质量分数为20%的蜂胶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1例36处,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嫣;王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生儿Rh溶血病换血治疗18例护理体会

    新生儿Rh溶血病是指因母子Rh血型不合(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患儿多于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核黄疸,造成患儿智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病死率高达34.4%[1]。1989年3月至2000年7月,对18例Rh溶血病患儿进行了换血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连琴;史惠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白内障非超声小切口无缝线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2例

    1998年1月至1998年5月对32例35眼不同类型白内障采用非超声小切口无缝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晶状体核大或硬者,采用前房碎核,粘弹剂辅助维持前房及保护角膜内皮的方法,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上;冯联兵;曾照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封髓疗法应急治疗急性牙髓炎280例

    急性牙髓炎在口腔科急症中为常见,其应急治疗方法国内教科书上提倡开髓引流[1]。作者1996年~2000年在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中试用了如下方法:采用局麻下冠髓切除术加具有缩血管效应的失活剂棉球的封髓疗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尚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多胎妊娠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10例护理

    多胎妊娠是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俗称试管婴儿)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多胎妊娠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及孕产妇并发症增加。1998年10月至2000年5月,对10例3胎、4胎多胎妊娠者实施B超引导下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减为双胎妊娠,均1次成功。现将对10例选择性减胎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秋菊;孙莹璞;苏迎春;陈爱军;刘新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10例麻醉体会

    本院在1999年间,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10例,效果满意。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爱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断牙再接23牙体会

    断牙再接是指牙齿折断后采用自体牙重新粘结的一种治疗方法[1]。颌面部受到外伤时,由于前牙尤其是上颌前牙的位置较突出,极易受外力撞击发生折断,其缺损形式与因龋坏而致的牙体缺损有明显差异,近年来,作者采用断牙再接技术对前牙冠折进行修复,共治疗14例患者23牙,效果满意。

    作者:李苗健;李新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定量定性测定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TRAP-ELISA定量及TRAP-银染定性方法,对36例宫颈癌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 25例非癌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91.67%(33/36)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而对照组25例中仅1例(4%)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宫颈癌和对照组端粒酶活性均值分别为(1.580±0.831),(0.038±0.023),差异有显著性(P<0.01);端粒酶活性高低与宫颈癌临床分期、体积大小无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分化程度越差,端粒酶活性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端粒酶活化在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可能与宫颈癌某些临床病理因素有关。

    作者:张梦真;乔玉环;王福丰;史惠蓉;孙莹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30例观察

    近年来,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可有效解除患者痛苦而倍受临床工作者重视。作者于1998年3月~1999年12月将硬膜外自控泵运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急诊手术67例麻醉体会

    自1998年5月以来,共收治67例需行急诊手术的老年患者,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宇;程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Ono术式的改进

    目的:探讨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Ono术式的改进。方法和结果:以Ono法为基础,在供心的切取、受体腹腔血管的准备、心肌保护以及血管吻合方面进行了改进,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减少了术后出血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共58次正式实验,手术成功率为89.7%。结论:采用本方法可以提高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成功率。

    作者:郅兴义;张明奎;乔晨晖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