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股骨颈骨折通常定义由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及髋周肌肉群蜕变或遭受严重创伤所引起的股骨颈断裂,是临床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其中由于女性与男性相比骨质更加脆弱,故更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对于其治疗措施,目前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1]。近年来,我们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7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奎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中分级护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病人共44例,在岗护士18名,实施分级护理制度。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后,入院评估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良好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记录合格率均大幅度提高,而护理缺陷发生率则显著降低;实施分级护理之前,患者满意度为91.23%,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后患者满意度为98.76%。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分级护理制度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冯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很多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溶栓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有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11年-2012年以静脉给药方式应用降纤酶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效果显著,现将我们的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为我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8例,年龄42-68岁。所有病例全部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发病在3-72h内,无明显意识障碍,瘫痪肢体肌力在3级以下,其中一侧基底节区梗死12例,双侧基底节区梗死6例,脑叶梗塞2例;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规定[2]:分轻型8例,中型11例,重型1例;均以CT排除脑出血和脑部肿瘤,无出血倾向和溶栓治疗禁忌症。
作者:徐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锁定钢板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结果术后平均掌倾角11.4°±5.1°,平均尺偏角16.7°±3.2°,钢板固定无松动,骨折无再移位,无感染、无肌腱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和腕关节评估标准[1],其中优23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7%。结论通过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安全可靠且稳定性好,患者术后可进行早期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炳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妇产科就诊的患者,不仅在生理上有诸多不便,受孕期间产生的紧张和焦虑也会造成较大的心理上的波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的工作太多用以及工作效果就会对就诊的妇产科患者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生理健康。因此,在对妇产科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和关怀,笔者将通过自己所在医院的近期病例,对该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作者:陈祥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采用颈椎病手术的新方法,减轻病人二次手术痛苦及增加脊柱稳定性。方法对单开门椎管成型术加以改良,对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开门侧脊髓加以植骨保护。结果植骨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开门侧脊髓无骨性保护后侧脊柱不稳缺点。结论通过此方法,增加了脊柱稳定性及安全性,并将钢丝固定改为双“+”号丝线代替,避免了二次手术取钢丝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在硬膜上覆盖一薄的脂肪片以减少硬膜粘连,避免了因粘连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作者:王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32例原发性膀胱癌的声像图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采用超声技术能够准确、清楚的将肿瘤的疾病情况显示出来,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生长情况、数目、分期等等,从而为肿瘤的病理性质判定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在本组研究中,通过超声显示32例膀胱癌中有36个结节内均探及彩色血流,并主要表现为高阻动脉频谱,静脉系统与肿块的体积成正相关关系,没有发现静脉频谱。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膀胱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邓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153例非手术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出院患者治愈为85例(55.6%),好转为52例(34.0%),16例无效(10.4%)。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临床综合护理至关重要,对疾病的预后起着关键作用,必不可少。
作者:李利敏;郭艳;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6例,根据患者临床出血原因的不同,采用不同方式的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56例患者经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后又55例患者均成功止血,术后未出现并发症,且子宫切口均良好愈合,子宫体血运情况显示正常,仅有2例患者术后通过 B 超检查在子宫切口发现液性暗区存在。结论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能够有效止血,并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讨论阶梯治疗方案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依据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42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依据PH检测结果分为A、B、C三组,A组轻度(PH7.3-7.34)15例,采用A治疗方案治疗;B组中度(7.3-7.25)11例,先用 A治疗方案之后选择B方案;C组重度(PH小于7.25)16例,先选择B治疗方案之后选用C方案,其中2例使用了D和E方案。结果 A、B、C三组经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阶梯治疗方案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显著,减少了气管插管的几率,同时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泽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奥扎格雷钠并配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输注丹参注射液,治疗组静脉输注丁苯酞注射液;疗程结束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并对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何洪怀;李晟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患者整体护理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480位来我院进行糖尿病疾病治疗的4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进行健康教育的240例患者中,血糖控制显著,通过健康教育后对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有了深入了解,且患者的SCL-90评分结果也显示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有帮助的。结论在糖尿病传统治疗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在控制血糖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对保证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愈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式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届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专科班为研究对象,采用 PBL教学方式的班级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种教学效果的教学结果,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反馈总结观察组学生对 PBL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期末临床诊断学学科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反馈评价中有80.4%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教学内容,有81.1%的学生对PBL教学方式感兴趣,有70.5的学生表示很好的锻炼了其学习能力。结论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的,值得在教学领域推广。
作者:张正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显微手外科患者的护理管理要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显微手外科的患者450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对患者实施针对护理要点的护理管理方法,比较护士在实施护理管理后的护理考核和护理质量情况以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此组患者实施针对护理要点的护理管理模方法后,护士疾病知识的普及、护理操作规范、病房管理以及护理文书的书写等方面均较实施前的合格率有所提高,前后比较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士的考核优秀率也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护理要点的护理管理方法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要点护理管理方法可以明显的提高护士的优秀率、护士个人素质、护理操作规范、病房管理、护理文书的书写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程玉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讨论。方法3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CO2气体建立气腹常规三孔法。结果35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患者温氏孔放置引流管,无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病例。结论规范腹腔镜操作技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作者:储平坤;王澄;张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包头医学院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为进一步进行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称量法结合24 h膳食回顾法对380例包头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连续3d的膳食调查。结果膳食结构方面男、女大学生对豆类、乳类、蔬菜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比较相对不足;大学生能量摄入量偏低;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比例及三餐分配热能分配比基本合理。结论包头医学院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不合理,某些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应加强大学生膳食营养教育,合理改进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量,以提高营养水平。
作者:高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及螺内酯片组成的神经内分泌拮抗疗法在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过程中治疗的意义。方法对我科实施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的强心、利尿基础治疗上加用以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及螺内酯片组成的神经内分泌拮抗疗法,通过定期测定左室射血分数评估其心功能恢复的程度,评估该神经内分泌拮抗疗法的临床意义。结果试验组43例患者经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恢复至40%以上(临床表现符合NYHAII级)的时长组较试验组43例明显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在强心、利尿的基础治疗上加用以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及螺内酯片组成的神经内分泌拮抗疗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心功能恢复的过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昂;梁法禹;梁智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5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52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作对比,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特征、心肌酶学标志物指标、治疗及预后。结果观察组 CK、CK-MB、LDH、HBDH、AS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 cTnI、MMB 及MYO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较对照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不能仅依靠心肌酶学标志物检查,应结合心电图确诊,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张崇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病患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到2013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216例手术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108例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舒适护理)108例。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病患生理指标、心理状况的变化和护理结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患在手术后与手术前以及对照组手术后在生理指标和心理状况等各项指标方面相比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5%(101/108),护理信任度为94.4%(102/1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85/108),82.4%(89/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病患生理和心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明显改善病患术后生理指标和心理状况。
作者:张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特点及经验总结。方法患者80例(88足),获完整随访64例(71足),平均年龄37岁。按改进的Sanders分型方法:Ⅱ型17例,Ⅲ型32例,Ⅳ型39例。结果平均随诊24个月(1-6年),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骨折均骨性愈合,无皮肤感染,无发生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结论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获的圆满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继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