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刚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以及TDP治疗仪理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全部采用中药内服、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和TDP治疗仪理疗等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3周.结果:198例治疗后临床治愈126例,有效6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6.46%.结论:中药内服、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和TDP治疗仪等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作者:张晓刚;张继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收集整理清代角膜炎常用治疗方药34首,借助聚类分析技术,挖掘出11组聚类药物群,初步推断其遣方用药规律为:用药重视标本兼治,主要以清热、疏风、燥湿、泻下、退翳、明目、凉血、活血、化痰、解毒、平肝、清肝为法祛邪治标;以益气、养阴、补血为法扶正固本.
作者:朱晓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高脂饲料喂养幼龄大鼠的进食量和体重的影响.方法:使用高脂饲料饲养大鼠造模,腹腔注射芍药苷注射液治疗,计算各组每周平均体重增加率和平均24 h进食量并绘制变化图.结果:芍药苷治疗组的摄食量和体重增长百分率在实验第5周之后逐渐被抑制,与未用芍药苷干预的高脂饲料喂养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芍药中的有效单体成份芍药苷能显著降低高脂饲料喂养幼龄大鼠摄食量和体重增长百分率.
作者:杜永平;师长宏;李果;薛松妍;谭晓丽;任颖鸽;陈静;张静;张月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朱颖主任医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在妇科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导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妇科病经验选介如下.1 经行发热李某,女,27岁,未婚,2012年11月3日初诊.
作者:苏婷;赵元辰;季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得: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2个月强化期,4个月继续期的化疗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培土育金汤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完成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6.7%,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肺结核病疗效较好.
作者:马駜;马永超;王振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整理石菖蒲-远志药对在《丹溪心法》中的运用,从主治、用量、炮制3个层面讨论了该书运用这一药对的临证规律.研究显示,《丹溪心法》中所用石菖蒲-远志药对治疗健忘、惊悸、恍惚多忘等证,其病机多为慢性虚损所致,二药配伍比例以1∶1为多见,其次为1:2,且远志多去心以增效防偏.
作者:张智华;吴建红;吕银娟;李德顺;王世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肠胃清胶囊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明确诊断的习惯性便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肠胃清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麻子仁丸进行治疗,均以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4.0%和92.0%;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24.0%和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肠胃清胶囊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疗效优于麻子仁丸.
作者:刘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磁珠压耳穴治疗支气管哮喘,探讨观察其护理疗效.方法:4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用姜汁将生药粉调和成较干稠膏状,置于贴片中心,将药膏贴于患者的大椎、肺腧、心腧、脾腧、肾腧、天突等穴,同时配合耳穴磁疗,每年从夏至开始,三伏天末结束,连续贴3年.结果:冬病夏治治疗哮喘方法简便,效果明显.
作者:赵立美;张晋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苦甘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外感咳嗽的疗效.方法:将73例外感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联合复方甘草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苦甘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42%与92.11%;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86%与85.71%;两组比较,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甘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外感咳嗽能提高外感咳嗽的治愈率.
作者:焦西安;王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及对患者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00例CRF患者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治疗15天,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相应的血肾功能生化检查及肾脏B超检测.结果:100例中显效55例,有效4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CRF患者治疗后血流明显改善(P<0.05),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减少(P<0.05),肾小球滤过率升高(P<0.05).结论:CRF患者不同血肌酐水平与肾脏大小有一定先关性,活血化瘀法对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肾血流动力有关.
作者:蔡宏瑜;万强;杨光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考证槟榔外敷治疗疮疡皮肤病的相关文献,初步理出了槟榔外敷用法的历史脉络,并提出槟榔外敷用法逐步淡出临床的两种可能,即疗效欠佳或是历史文献传承不利而受阻.
作者:王世民;王左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含麻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文献与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梳理合麻黄方剂的麻黄用法,初步推断出麻黄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是麻黄碱,而麻黄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充分提取麻黄碱.
作者:宋永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全部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连续1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5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结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肯定.
作者:程秀丽;史润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调的一种月经病,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1],“淋漓不断名为漏,忽然大下谓之崩”(《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其发病是由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严重失调所引起,属于西医学中的“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叶青主任系山东省知名专家,在治疗崩漏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认为该病病因为虚、热、瘀,三者可单独抑或互相夹杂,而致冲任损伤,经血失约,子宫藏泻失常,经血非时而下.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收益颇多,现举验案1如下.
作者:张英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其本质是机体过度释放炎症介质导致炎症反应失控和兔疫功能紊乱,它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前兆,其导致的脓毒症休克是主要的死亡原因.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促炎和抗炎,致病和免疫,失衡和代偿等贯穿于整个发病过程之中,传统西药的单靶点治疗太过局限,所以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思想,运用网络药理学理论,试图从多靶点、多途径和多环节入手对脓毒症进行综合治疗,尤其中成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1、2],现综述如下.
作者:杜立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检测用药前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及主动脉组织学变化,探讨复方三七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干预机理.方法:用高脂饲料联合维生素D3方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以阿托伐他汀组,中西医结合组为参考,观察复方三七颗粒治疗12周后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复方三七颗粒组,阿托伐他汀组,中西医结合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复方三七颗粒通过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达到抗炎,抑制斑块的作用.
作者:彭磊;杜卫甫;姚淮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全部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27例,显效33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34%.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确.
作者:浦琼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回顾山西援外针灸培训事业的成长历程,揭示了教材、学术、教师、学员等教育要素在培训事业成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印证了教育学普遍规律在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以郑钦安“万病一气说”为指导,在整体把握“三焦气化”与“伏邪”致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三焦瘀滞、邪气伏藏”是风湿病发生的病机之一,同时也是导致该类疾病反复发作、治愈难、预后差的重要原因.结合临床应用对风湿病的中医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王英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及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通过对35例年龄在50 ~80岁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及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6个月,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及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目(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及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并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血府逐瘀口服液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血脂的浓度,还能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程度.
作者:张福英;屈跃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