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芬;谭安雄;魏海谅;李涛;欧阳恩鸿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4届护生6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30名及观察组3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带教,观察组采取目标管理法。对2组护生的综合能力、操作技能、带教工作满意度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分数均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学习态度及动手能力、主动性等综合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管理法具有可行性,可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操作及理论能力,也能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满意度,改善整体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潘焕;程兴东;王会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与血脂代谢及脑梗死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96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值(ISI)、空腹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是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样也是动脉硬化发病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血脂代谢紊乱与脑梗死病状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建议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地控制血压,调整血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赵凯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裸化阑尾动脉在三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中的优势。方法腹腔镜下采用裸化阑尾动脉丝线打结技术治疗52例阑尾炎患者。结果5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切除阑尾,术中均于阑尾系膜根部裸化出阑尾动脉,无中转开腹。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腹腔镜操作熟练的术者,裸化阑尾动脉后,术中阑尾动脉结扎效果确切,降低了因术中岀血需二次止血的概率,减少了术后阑尾动脉出血的可能性,而且“一大两小”的戳孔及丝线打结同时具有美观、经济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龙;卢清平;张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注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2 h、12 h出血量方面,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米索前列醇,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刘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制适用于乡镇医院妇产科生产孕妇床头护理的交班表,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SBAR沟通理论研制用于生产孕妇床头护理的交班表。将60例生产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生产孕妇床头护理交班表”进行交接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交接班。比较2组的护理交接班用时、护理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交接班用时、护理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分别为(5.4±2.1)min、13.3%和86.7%,对照组分别为(7.5±1.4)min、36.7%和60.0%。结论应用本文研制的“生产孕妇床头护理交班表”对生产孕妇进行护理交接班,能够缩短交接班时间,减少交接班时的问题发生率,提高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
作者:吴国霞;林爱群;王澜;钟素琼;林婉英;许雪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患者,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2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患者中,13例肾炎症肾病,4例单纯性肾病,2例肾炎综合征,1例单纯性蛋白尿。经活检病理诊断:2例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5例为膜性肾炎,3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0例患者均经中西结合治疗,3例患者完全缓解,6例患者部分缓解,11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45.00%。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以膜性肾炎为主,且该病难以治疗,效果不容乐观。
作者:焦亚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产妇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镜清宫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不同分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观察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产妇的不同分型,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以及改善临床指标。
作者:吴明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9例明确诊断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经手术及护理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效果确切,成功率高且安全有效,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获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利娟;孙丽莉;高荷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掌上电脑在护理移动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分析2014年和2015年在护理移动查房中应用掌上电脑前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质量、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等情况。结果在护理移动查房中应用掌上电脑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和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护理移动查房中应用掌上电脑,有助于病房护理质量的提高,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析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经微创踝关节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按入院时间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骨性融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踝-后足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的骨性融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踝-后足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骨性融合率高、创伤小、痛苦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其复方α-酮酸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炎症因子及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和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白介素-6均较干预前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肱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及上臂肌围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α-酮酸片联合前列地尔能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炎症反应,延缓肾衰竭进展。
作者:陈灿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我院于2014年12月19日—22日接受四川省医院评审专家进行二甲现场评审,本次评审无论在评审理念、评审指标、评价标准、评审形式等方面与第一周期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相比有了很大的调整[1]。本次评审中,评审专家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查阅资料、调取病历、现场访谈和个案追踪等评价方式,结合社会评价,医疗信息统计评价,自评报告等信息查询等进行实地检查和评价。评审中护理专家建议加强三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调整护理部层面的质量管理核心成员,精兵简政,结合四川省护理质量推荐标准调整医院的护理质量标准,使其更适合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进一步更好地运用PDCA循环,同时探索科学有效符合基层医院的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护理部积极采取措施,用医院评审标准指导护理日常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在学习和使用《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试行)2014版》的过程中发现护理质量管理其实与医院评审的思路和方法是完全一致的。
作者:江琳;石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救流程改善在基层医院内脏伤患者院前、院内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14年1月—10月和2015年1月—10月内脏伤患者的急救处理流程,总结其抢救与处理办法及时限,寻找到适合基层医院对内脏伤患者进行抢救的科学流程。结果2015年改变流程后与2014年对比抢救成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外科等待会诊、急诊输血、外科医生协助急诊、医护护送检查、完全绿色通道检查手术能大大提高急诊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黄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2%;于妊娠20周后,感到头痛、头晕等高血压的症状,其病情变化快,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抽搐昏迷等症状,甚至母婴死亡[1,2]。因此应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及时合理干预,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可以更好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确保孕产妇安全,提高母婴预后质量[2,3]。现将其新的护理干预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女大学生面部痤疮患病率以及与蠕形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专业306名女大学生进行面部痤疮的检查及蠕形螨感染的鉴定,同时对学生的皮肤类型、饮食习惯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20名学生确诊痤疮,患病率39.22%(120/306),面部蠕形螨的感染率23.20%(71/306)。蠕形螨感染的学生痤疮患病率高于非蠕形螨感染的学生(P<0.05),且痤疮患病程度高于未感染者(P<0.001),中重度蠕形螨感染的学生,痤疮患病程度高于轻度感染者(P<0.05)。油性皮肤、饮食习惯和化妆频率均与痤疮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女大学生面部痤疮患病较普遍,蠕形螨感染是痤疮患病的相关因素,感染的程度与痤疮分度有相关性。另外,痤疮的患病率还与皮肤性质、饮食习惯等有关。
作者:刘安怡;汪作琳;张振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单纯眼部玻璃酸钠滴眼治疗与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儿童异常瞬目的疗效。方法将频繁接触视频设备、纳差的197例异常瞬目儿童随机分单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单纯组眼部滴用玻璃酸钠眼液滴眼,联合组加用醒脾养儿颗粒口服。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治疗组有效12例,占16.90%,好转26例,占36.62%,无效33例,占46.48%;联合治疗组有效61例,占48.41%,好转49例,占38.89%,无效16例,占12.70%。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小儿异常瞬目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红;彭家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黔南地区布依族居民胃癌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的胃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月—2014年12月,按照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对新发胃癌布依族患者138例和同期进行体检的138名布依族健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肿瘤家族史、饮食不规律、水资源缺乏、砷环境污染、烧烤食物、煎炸食品、高盐饮食是黔南地区布依族居民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黔南地区布依族居民胃癌的发病与Hp感染、肿瘤家族史、水资源匮乏、砷环境污染、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关,应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使用保妇康栓治疗240例宫颈炎并发HP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0例患者宫颈糜烂治疗总有效率为95.0%(228/240),HPV感染治疗总有效率85.0%(204/240),宫颈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2.5%(222/240)。治疗中发现宫颈糜烂比较严重的患者,终效果较差。结论保妇康栓临床治疗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有效率高,安全可靠、经济方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盈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医护员工素质的需要。其有利于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强化医院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但现阶段我国医院的文化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存在较多的问题:医院文化建设的认知度不够;医院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雷同性和盲目性;医院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制度缺失及多层面脱节的现象,应针性实施多种措施促进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骆汉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上皮性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恶性程度高且病死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对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主要是肿瘤细胞减灭术配合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尽管有70%~80%的患者可以获得临床完全缓解,但是即使完全缓解依然会有50%以上的患者在2年内复发[1,2],终导致死亡。上皮性卵巢癌主要通过腹膜播散,且85%的复发肿瘤位于腹盆腔内,临床上主要是手术、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通过缓解肿瘤引起的疼痛、出血或压迫等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上皮性卵巢癌对放疗中度敏感,局部放疗可有效缩小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存在的肉眼残留病灶或者复发病灶[3,4]。尤其是近年来CT或PET/CT引导下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等精确放疗技术的发展,其较传统的常规放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放疗不良反应,起到与化疗协同抗癌的作用[5,6]。
作者:徐晨;赵宏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