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平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绞窄性肠梗阻术后恢复期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3年6月因绞窄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8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生长抑素)40例和对照组(未使用生长抑素)42例,对2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装置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装置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在绞窄性肠梗阻术后恢复期并发症预防治疗中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剑钢;李映辉;郭宝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老年胆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59例老年胆结石患者,分析其具体情况,结合病情选择相关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9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经手术治疗,其中治愈55例,占93.2%;有4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未影响术后康复。结论对老年胆结石患者实施手术,医生需高度重视患者的病情观察,经过详细检查后确诊,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手术方法,准确实施,保证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邢振波;周建芳;韩培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消癥丸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消癥丸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桂枝茯苓丸治疗方式。对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经消癥丸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获得更为理想的血液流变指标改善效果,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青凤;费彩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35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产妇175例,接受APN连续性排班模式护理;对照组产妇175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9.43%,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的85.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良好,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孟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015年收治的早期周围型小肺癌并具有完整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的患者共126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显示中,病灶大小以8 mm~15 mm为主并集中在右肺上,病灶内部主要以毛玻璃样密度小泡征和密度不均匀呈小颗粒堆积状为主;增强CT扫描后,病灶均匀强化的有34例,病灶不均匀强化的有92例。结论多排螺旋CT技术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诊断和鉴别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技术。
作者:范德鸿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在临床筛查肿瘤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35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集135例研究对象的子宫颈组织,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进行筛查,并与阴道镜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共筛查出9例宫颈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患者,16例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患者,3例鳞状细胞癌患者和67例炎性改变(临床意义不明确)患者。阴道镜活检结果显示宫颈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患者1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患者共17例,鳞状细胞癌患者共3例,炎性改变患者共68例。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筛查结果与阴道镜活检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用于临床肿瘤筛查准确性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疾病的误诊率,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田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的疗效。方法将78例确诊为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的患者纳入研究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B组)40例,观察组(A组)38例,B组采用西药镇痛抗粘连治疗,A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关节弯曲大角度时的疼痛评分(VAS评分)、关节活动度的情况;比较2组综合疗效的差异,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改善,但A组患者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P<0.05);A组综合疗效更高,且无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疗效显著,可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有较大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赵永平;刘鹏;李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子宫瘢痕妊娠的手术护理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随机选取68例子宫瘢痕妊娠者,在患者自愿情况下,根据门诊就诊顺序,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2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阴道平均出血量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有效及系统的护理措施是提高子宫瘢痕妊娠手术效果、改善护理满意度的重要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黄柳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为临床常见危重疾病,中医无本病名,结合临床所表现的腰酸肢乏、口中秽味、五心烦燥、恶心呕吐、厥热胜复等症状,多数中医学家认为其属于古典文献中的“虚劳”“肾风”“水肿”“癃闭”“关格”“溺毒”等病证范畴。CRF起病隐匿,病患发现时多已是终末期,西医药物透析副反应大,肾脏移植术价格昂贵且资源有限。因此,中医作为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推迟尿毒症发生的治疗手段,仍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从病因病机、内治及外治三个方面,就近年来不同医家的中医治疗见解进行概述。
作者:蒙裕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例出现恶心、腹部不适;对照组2例出现恶心、腹胀,其余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培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PFNA组和对照组, PFNA组行闭合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FNA组术中失血量、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DHS内固定术,闭合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快,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脑血栓形成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Barthel指数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血栓形成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潘会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查体者血脂情况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135例脑梗死患者及同期健康查体者142例,并将每组分成不同年龄段,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血脂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在年龄小于50岁主要表现为TG、LDL-C、VLDL-C增高。在50岁~70岁时主要表现TG、LP(a)、LDL-C升高,在年龄大于70岁时主要表现为LP(a)升高。年龄小于70岁时表现为HDL-C、ApoA1、ApoA1/B低于对照组,大于70岁时主要为ApoA1、ApoA1/B低于对照组。结论年龄小于70岁的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比较主要以TG、LDL-C升高为主,在年龄大于70岁时主要表现为LP(a)升高。
作者:王印伟;刘学威;李小娥;李玉亭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探讨有效的无偿献血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输血传播,提高用血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2012年—2014年无偿献血者125620份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结果3年间不合格血液标本3921份(3.13%),造成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ALT偏高,3年间因其偏高报废血液1653份(1.32%),HBsAg、抗-HCV、抗-HIV、抗-TP 各占575份(0.46%)、665份(0.53%)、224份(0.18%)、804份(0.64%)。结论要确保临床用血液的质和量,须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对无偿献血者做好献血前健康征询,能够合理利用和保障血源,严格执行筛查工作,从而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张琴;朱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在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急诊收治的26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均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在妇科急腹症抢救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贾翠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7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再手术率等与对照组相比,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为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其病死率与再手术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书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与双歧杆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病毒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9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与双歧杆菌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发热、呕吐、腹泻缓解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与双歧杆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疗效确切,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蒋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采用微波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传统组(48例,行常规护理)和干预组(48例,行优质护理),对比2组治疗效果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满意度评分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青青;章桂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方式,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以及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淑蓉;崔爱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胚胎期移行的神经母细胞受损引起的神经元移行异常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包括多小脑回畸形、无脑回畸形、分裂脑畸形、巨脑回畸形以及灰质异位等[1]。脑部先天性疾病中神经元移行异常并不多见,由其引起的先天性畸形病例较少,常造成诊断和治疗的不及时。研究发现,妊娠早期和中期全面而仔细的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此类疾病,并避免由其所致的畸形儿出生[2]。无脑回畸形是神经元移行障碍性疾病中严重的一种,其由于形成大脑皮质表面层的神经元移行时出现障碍,不能通过深层的神经元[3]。本研究对近期我院收治的1例无脑回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联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