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显微镜检查在血液尿液粪便检验中的运用

吕海燕

关键词:血液, 尿液, 粪便, 人工显微镜, 复检
摘要:传统的血液、尿液、粪便手工检验虽然被现代化的全自动检测仪所代替,但仍不能全部满足检出有临床病理意义的异常细胞的需要。各类分析仪尚不具备人脑识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种细胞形态及管型、结晶、寄生虫、细菌等形态学的全面判断综合能力。因此,仪器检测尚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显微镜对各类细胞(特别是骨髓细胞和异常细胞)等的识别和分类检查。为了保证血液、尿液、粪便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对异常检测结果须进一步用显微镜复检验证。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TAC与AC→T方案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观察

    化疗是目前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主要治疗措施,TAC方案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剂量及化疗周期的增加,会导致骨髓抑制、心脏损害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能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减轻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获取大收益是临床医师非常关注的事情。Eiermann等报道AC→T序贯化疗方案与TAC联合化疗方案疗效相当[1]。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院乳腺科对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分别应用TAC×6和AC×4→T×4方案,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勇;杨雪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健脾益气补肾中药治疗老年糖尿病脾肾两虚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补肾中药对老年糖尿病脾肾两虚证的效果。方法将67例老年糖尿病脾肾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降糖西药(格列喹酮片),治疗组在降糖西药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补肾中药(降糖汤剂)。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血β2微球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下降明显(P<0.05)。结论健脾益气补肾中药对防止和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脾肾两虚证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刘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大同市灵丘县2014年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采取针对性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对大同市灵丘县2988名18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统计2型糖尿病患病率,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大同市灵丘县居民18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74%,随着年龄增高人群患病率及糖耐量异常逐渐增高趋势显著(P<0.01);按照OR值从大到小顺序糖尿病家族史、高甘油三酯血症、年龄、腹型肥胖、高血压史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是危胁灵丘县居民的主要慢性病,在社区中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并开展适宜体育运动,合理饮食,提倡增加植物油脂摄入,将血压、血糖、血脂监测纳入居民年度体检工作中,是预防控制2型糖尿病的主要卫生干预措施。

    作者:柴小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诊断CT模拟定位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诊断CT模拟定位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诊断CT模拟定位,并对患者予以放疗治疗,观察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运用诊断CT模拟定位进行放疗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治疗效果较好。结论诊断CT模拟定位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书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植骨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植骨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40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取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恢复情况、伤椎前高压缩比及术后早期锻炼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植骨手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严学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总分分别是(92.5±11.3)、(87.1±17.0)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分别是(66.4±18.7)、(73.2±1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SS减分等于或超过50%的有36例,治疗有效率80.00%;对照组PANSS减分等于或超过50%的有31例,治疗有效率68.89%,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白丽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噻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及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噻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韩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常规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比较

    目的:探讨在尿毒症患者中使用不同的透析方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在我院就诊的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透析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常规组,每组各57例,常规组使用常规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干预组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透析后2组患者生化指标、血容量、血压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细胞外液(ECW)及标化的细胞外液(nECW)较常规组患者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TBW、ICW、MAP、PP、DBP、SBP与常规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左室肥厚(LVH)、左室质量指数(LVMI)要较常规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的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T)、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T)、左房内径(LAD)与常规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LVH、LVMI发生率要较常规血液透析大大降低,所以在临床尿毒症透析过程中应首选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作者:张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脑血栓患者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脑血栓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护理满意率为94.74%,对照组分别为84.21%,73.68%,试验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良好,临床护理水平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姜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病和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乳腺病和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诊断准确率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3例乳腺病和54例乳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表现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及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彩超对乳腺病和乳腺癌进行临床诊断时,具有不同的声像学特点。病理检测结果提示,乳腺病组103例患者,其彩超检出83例,检出率为80.6%(83/103);乳腺癌组54例患者,其彩超检出48例,检出率为88.9%(48/54);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在乳腺病及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还可以为以上两种疾病提供更多的、更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冯红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重症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颅脑创伤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及临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62例重症颅脑创伤患者均经空肠营养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精心护理,观察营养管位置及营养液温度、浓度,肠内营养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50例能进行正常肠内营养;12例不能进行正常肠内营养,经对症处理后,10例能继续肠内营养,2例给予静脉高营养。62例患者病情逐步好转至痊愈43例,死亡6例,放弃治疗13例。结论重症颅脑创伤要尽早给予肠内营养,加强监护、给予预见性护理,能明显减轻肠道菌群失调,促进营养吸收,明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恢复。

    作者:李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孕妇的综合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对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孕妇的综合护理效果作出评价。方法选择我院66例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孕妇为研究对象,分组形式为数字分组法,一组为常规护理组,一组为综合护理组,观察并比较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综合护理组的妊娠结局优于常规护理组,2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孕妇综合护理,能够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

    作者:徐青青;章桂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处理,对照组采取子宫切除治疗方案,比较2组出血量、止血时间、止血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准备时间、实际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止血快、创伤小,能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生育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不过对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止血无效情况下建议改行子宫切除,以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李翠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探讨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3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有2例发生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刘玉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硝酸酯类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功能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为(47.5±7.9)%,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0.2±4.1)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5.3±6.1)mm,室间隔厚度为(10.1±1.1)mm,左室后壁厚度为(9.3±2.2)mm,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可迅速改善心功能,抑制心绞痛等疾病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葛文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螺内酯联合福辛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螺内酯联合福辛普利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例)和治疗组(n=46例),常规使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加用福辛普利和螺内酯,观察时间1年。对比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2组治疗后超声指标均得到改善,治疗组LVDd缩小、LVEF提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螺内酯联合福辛普利能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重构,提高心功能。

    作者:王智田;梁学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黛立新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失眠患者采用黛力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失眠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黛力新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后停药观察,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2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收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黛力新治疗较传统的艾司唑仑临床疗效更为优秀,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保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实施卵巢囊肿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手术患者针对性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手术带来的疼痛,且帮助患者减少相关负面情绪,从而加快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俊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收集自2011年2月—2014年12月我县在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中乙肝“大、小三阳”孕妇253例,足月活产婴儿253例,孕妇根据经济能力和个人意愿分为2组,愿意在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干预的96例作为试验组,不愿在孕晚期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孕妇157例作为观察组。所有婴儿分娩出生后6周~8周后进行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免疫效果评价用HBsAg阳性率作为指标。结果试验组HBsAg阳性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断宫内感染,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娥;张文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改良大骨瓣开颅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大骨瓣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组各54例,参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研究组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并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2组术前及术后各监测时点的颅内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术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开颅术可获得与标准大骨瓣相同的减压效果,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预后,值得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吉冠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