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的临床观察

史良

关键词:踝关节损伤, 关节镜, 手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35例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通过随访,伤口未感染,伤口愈合良好,未损伤肌腱和神经血管。术后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7.1%。结论通过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损伤情况,及时清除及修复病变区,损伤小,安全性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确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护理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和躯体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和躯体功能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方案实施6个月后,通过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以及上肢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不良心理状态及躯体功能,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正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异位妊娠87例患者行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法的阳性率。结果腹部超声检查异位妊娠总阳性率为85.08%,阴道超声为94.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部超声检查诊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病例数与阴道超声检查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确诊的声像图显示原始血管搏动、盆腔积液病例数与阴道超声检查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异位妊娠总阳性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

    作者:黄继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护理及康复指导措施,观察其整体预后情况。结果20例患者术后均可生活自理,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术后仅有1例需手杖扶持,2例长距离行走需手杖扶持;Harris 评分54~85分,平均(82.5±2.5)分;髋关节活动度55°~205°,平均(168.5±12.5)°。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精心科学的护理以及早期康复训练非常必要,有利于减少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的发生,还能缩短卧床时间。

    作者:张艳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7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相应手术治疗。结果经积极治疗后患者切口均实现Ⅰ期愈合,患者术后2年随访未出现复发。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并不多见,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及联合药物治疗对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新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4例的科学化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科学化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科学化护理干预。结果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血黏度、24 h尿蛋白定量、红细胞比容、RI和S/D值均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化护理可有效运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可辅助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改善预后,在妊高征的临床治疗上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云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结核性脑膜炎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与护理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3 d少于1次),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便秘是结核性脑膜炎卧床患者较常见的护理问题,由于卧床时间长,焦虑,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改变,缺少运动等原因,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便秘,不仅影响了生活质量,对疾病的恢复也存在潜在的危险。在临床工作中,针对脑膜炎卧床便秘患者不同的情况及早采取护理措施,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牛玉昆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我院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P<0.05);相同治疗时间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弱视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评价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弱视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93眼)5岁~10岁弱视患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分析其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弱视患者治疗前行PVEP检查,其P100波波幅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100波潜伏期正常或轻度延长的患者,视力恢复较快,治疗效果明显;P100波潜伏期显著延长或记录不到明显P100波形的患者,视力恢复较慢且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 PVEP是弱视预后评估、治疗过程监测、疗效判定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亚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更正

    由梁家柱撰写的《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一文已刊登于《基层医学论坛》2015年2月第19卷第6期第750页。因本刊编辑工作失误,将文章标题中“阿立哌唑”的“阿”字疏漏,将751页“1.3治疗方法”内容中利培酮的用药剂量“高剂量达5~6 mg/d”错误输入为“高剂量达56 mg/d”。本刊为给作者本人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编辑部全体同仁会及时总结教训,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努力工作。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脂肪性肝病患者数量快速升高,但由于发病机制复杂且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病的发病机制存在很大研究空间,同时,如何能找到一种操作简单、诊断准确、费用低廉的方法,是临床诊断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对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石磊;王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在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情况分为联合手术组(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45例和单纯手术组(单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35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年内息肉复发率及子宫异常出血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近(P>0.05);联合手术组息肉复发率2.22%、异常出血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来说选择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安全有效,术后息肉复发率以及异常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子宫内膜癌腔内放射治疗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发病时间较宫颈癌推迟约10年,多见于50岁以上的肥胖妇女,平均年龄为59岁,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将子宫内膜癌分为两类,与雌激素相关的或无关。与雌激素相关的占80%,是一种典型绝经后肿瘤,与子宫内膜的非典型性增生有关。此型子宫内膜癌患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未生育、雌激素过量、高血压、糖尿病,约60%的患者绝经年龄被推迟到50岁以后[1]。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绝经后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下腹、腰、腿等疼痛,晚期患者可在下腹部触及肿块。放疗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地位早被公认,腔内后装治疗主要是针对发病较晚,不能行手术或配合术前放疗者,照射多采用加速器和钴60机。即利用施源器将放射源置于宫腔部位,使肿瘤组织得到高剂量的照射,从而达到消除肿瘤组织的目的。我院于2008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未手术子宫内膜癌患者15例,行体外加腔内后装治疗。

    作者:李翠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扩肛疗法配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嵌顿痔48例

    目的:探讨扩肛疗法配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嵌顿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确诊为混合痔(嵌顿痔)患者,采用扩肛疗法配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第1天,48例患者疼痛、水肿症状明显减轻乃至消失,其中40例痔嵌顿症状解除,脱出痔核全部或大部分回缩入肛内;术后第3~5天,5例患者因排便或站立过久而痔核有脱出,坐浴或休息后可自行还纳;术后第7天,45例脱出的嵌顿痔核完全回缩及大部分回缩,3例肛门疼痛、水肿完全消失,痔核回缩不全,皮下血栓明显缩小。48例患者肛门均无狭窄及失禁等现象。结论扩肛疗法配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嵌顿痔为一种疗效确切、简便易行、经济适用、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韶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性肺癌临床特征和诊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是发病率高的癌症,病死率居各类癌症之首。据报道,癌症患者约有60%年龄在60岁以上[1]。老年人由于全身器官退化,代谢能力减弱,功能储备能力同样下降,是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其特殊的代谢、病理和生理特点。探讨了解老年人病生理特点,为其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应对老年肺癌的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米月芝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分析与处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病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35例PC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统计处理方法和结果。结果19例患者因胆系内原因,10例因胆系外原因,6例因非胆系内外原因;再次手术患者19例,保守治疗患者16例。结论 PCS病因隐匿且复杂,根据病因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钱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中采取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12例进行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焦虑程度加以评估。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将舒适护理引用到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并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孙玉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的术前术中护理浅谈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的术前术中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收治的130例剖宫产产妇,实施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剖宫产产妇能达到佳生理、心理状态,手术顺利,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率99%。结论剖宫产产妇的术前、术中护理干预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母婴安全及术后康复均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许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在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选择应激性高血糖者48例为观察组,同时在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选择正常血糖者50例为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发病2周~4周内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事件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可增加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事件发生率,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赵翠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预案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预案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护理预案模式加以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预案模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雷淑青;刘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尿毒症患者多发骨棕色瘤的诊断学特征

    骨的“棕色瘤”是由于甲状旁腺肿瘤或增生,合成、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动员骨钙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起骨质吸收、疏松、反应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所形成的骨骼的假瘤性病变。其多见于30岁~50岁女性,典型临床表现为指(趾)骨、颅骨及长骨骨膜下吸收、弥散性骨量下降。棕色瘤是一种机体代偿性表现,本质上并非肿瘤,其发生率仅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0.1%~5%左右[1,2]。临床上较易造成误诊,但血生化筛查能提示其存在。现报告尿毒症患者多发骨棕色瘤1例的诊断学特征。

    作者:李子艺;王庆贺;朱勇;杨大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