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琴;何倩;杨帮芹
目的:探讨空心钉结合张力带线缆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空心钉结合张力带线缆内固定治疗横形及纵形髌骨骨折20例。结果20例经6个月~12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情况。结论应用空心钉与张力带线缆结合内固定,对横、纵形髌骨骨折治疗,是一种具有安全可靠疗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鹏;丁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烧伤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50例。 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2周时的皮肤愈合率及皮肤愈合时间分别为86.00%及(9.16±2.36)d,而A组2周时的皮肤愈合率及皮肤愈合时间分别为68.00%及(13.16±3.16)d,B组2周时的皮肤愈合率明显高于A组,而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此外,B组1周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在烧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实用性、安全性。方法收集2年来在我科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82例,其中行传统气管切开术56例,经皮气管切开术126例,通过实践操作证明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实用性、安全性、可行性。结果126例经皮气管切开术,术中更改手术方式为传统气管切开4例,术后出血5例,均给予填塞压迫止血而治愈。传统气管切开术,术中更改手术方式为经皮气管切开术1例,给予填塞压迫止血而治愈。术后出血2例。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实用性、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患者痛苦较少、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进宪;杨德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治疗后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岐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确切。
作者:宋素珍;王志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35例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通过随访,伤口未感染,伤口愈合良好,未损伤肌腱和神经血管。术后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7.1%。结论通过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损伤情况,及时清除及修复病变区,损伤小,安全性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确切。
作者:史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建议。方法观察分析57例结直肠癌术后可疑复发、转移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显像结果,并与同期CT或B超等传统影像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57例患者中PET/CT检查阳性45例,阴性12例。半定量结果(SUVmax)值2.14~19.57,平均8.56±4.22。 CT或B超检查阳性39例,阴性18例,对比PET/CT检查,阳性符合率为37/39(94.8%),阴性符合率为10/18(55.6%)。18F-FDG PET/CT显像的真阳性病例42例,真阴性4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8例,灵敏度91.3%,特异度72.7%,准确度87.7%,阳性预测值93.3%,阴性预测值66.7%。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术后及放化疗后的复发和(或)转移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建议。
作者:张文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在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情况分为联合手术组(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45例和单纯手术组(单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35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年内息肉复发率及子宫异常出血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近(P>0.05);联合手术组息肉复发率2.22%、异常出血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来说选择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安全有效,术后息肉复发率以及异常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众多影像学诊断技术中,超声检查以方便、快捷、无创、准确率高而成为输尿管结石临床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技术。笔者收集了102例输尿管结石超声诊断病例,对输尿管结石超声诊断方法的思路和技巧进行回顾分析、归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以及卵巢多囊性改变为特征的内分泌系统紊乱症候群。近年来,此病呈逐年增多趋势,而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笔者从2005年起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通过50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我院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P<0.05);相同治疗时间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应用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应用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少静;王艳玲;张秀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HIV/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游仙区2008年—2013年63例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研究对象的治疗方案多以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奈韦拉平等一线药物为主。治疗过程中,3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7例人换其他一线药物,3例换二线药物,7例自行停药。通过治疗,52例HIV/AIDS患者体内的病毒得到完全抑制,49例免疫功能得到重建。54例病情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4例加重,3例死亡。结论通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复制并重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HIV病毒的传播,降低经性途径传播感染的比率。在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前需要做好依从性教育工作,才能保证整个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杜婵娟;唐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延缓或降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张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眼科门诊应用现代护理观念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健康教育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现代护理观念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的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护理观念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昕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体征及治疗经验,为宫颈炎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8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根据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型分别采取药物局部治疗、物理治疗及利普刀手术治疗。结果药物治疗21例、物理治疗29例、利普刀手术治疗36例;临床痊愈50例、显效30例、无效6例。结论对育龄妇女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做到宫颈炎早发现,并根据病情结合患者情况早期采取有效方法治疗,才能更好地维护女性健康。
作者:申铁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应对措施,为儿科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58例,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同类型患儿158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的危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20%,对照组为83.54%;研究组患儿危险事件发生率为0.63%,对照组为5.70%,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分析危险因素并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
作者:黄柳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治疗法、交锁髓内钉治疗法和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法在临床上的疗效,探讨治疗四肢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47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3组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12个月,记录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92%,平均治愈时间为(102.4±4.7)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8%,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法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坚;刘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并于护理干预后第1,2,4周3次随访,每次再分别测评KPS、HAMA、HAMD,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KPS、HAMA、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1周2组患者KPS评分均有所上升,且随着护理干预时间的延长,分值上升更加明显,4周护理干预后,试验组KPS分值较对照组评分升幅大,且差异有统计学(P<0.05)。试验组护理干预1周后HAMA评分由(23.2±2.35)分降至(18.9±1.78)分,对照组由(22.8±2.01)分降至(22.1±1.63)分;HAMD评分由(34.9±3.58)分降至(29.8±2.1)分,对照组由(33.8±3.89)分降至(31.2±2.86)分。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具有明确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科学化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科学化护理干预。结果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血黏度、24 h尿蛋白定量、红细胞比容、RI和S/D值均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化护理可有效运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可辅助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改善预后,在妊高征的临床治疗上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云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笔者自中医学院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门诊中常遇到一些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后效果较好,现将方药与大家一同分享。1临床资料本组2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均在40岁以上;病程长3年,短1周,其中以单纯牙痛症状为主有6例,余多以单侧面部及颞侧部疼痛为主。门诊均曾服用卡马西平治疗,部分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多因出现头晕、乏力、嗜睡及白细胞减少而停服,停药后症状均再次发作,因畏服西药自行要求口服中药医治。
作者:师江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