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溃疡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及评价

高蓉;苟炜

关键词:胃溃疡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动物实验, 治疗药物, 消化系统疾病, 方法及, 发病机理, 动物造模, 病因, 病理生理, 病变, 综述, 新药, 设计, 人体, 评价, 临床, 理想, 空间, 规律
摘要:胃溃疡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临床消化系统疾病,尽管目前研究对胃溃疡已有较深入的认识,但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治疗等方面都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动物实验是研究疾病和寻找治疗药物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理想的胃溃疡动物模型,对探索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发展规律及明确治疗方法及研发新药均有积极意义。根据人体胃溃疡的发病机理,动物实验中已设计了多种相应的模型,所用的方法不同,引起的病变也各有特点。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对胃溃疡动物造模方法及评价作一综述。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交泰丸加减治疗失眠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交泰丸加减治疗失眠的效果,进一步探讨失眠的病因、病机。方法以交泰丸为基础方,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辨证论治,以安神、益气、养血等中药进行加减治疗。结果运用交泰丸加减方对40例失眠患者治疗后,临床痊愈者13例,显效者15例,有效者8,无效者4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以交泰丸为代表的交通心肾法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

    作者:董兴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桉柠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桉柠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炎、解痉平喘、止咳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滴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口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滴,疗程7 d,7 d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桉柠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书敏;潘茹军;李坤刚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数字图形及RP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RP)与数字图形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月间的60例骨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合数字图形及RP技术的应用,加深了对患者病情的了解,设计了安全合理的外科手术方案,取得良好的骨伤手术效果。结论数字图形及RP技术作为新型的骨伤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尤其是在精准掌握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三维重建实现术前预演,假体植入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预防手术中的风险发生,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并提升了骨科手术质量,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吉红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乳腺结核1例报告

    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29岁,入院前半个月于体检时无意中发现左乳肿物,超声检查为囊性肿物,患者局部无明显红肿、热痛,无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乏力,无咳血,无胸闷、气短等不适。患者无冠心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病史,无肝炎及结核病史。

    作者:关太平;张立春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PDCA循环管理在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到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方面开展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并与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情况(护理安全、环境管理、护理监控、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以及人文关怀等)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且手术医生对手术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管理质量,调动培训管理积极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放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高校教师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高校教师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因素。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鹤壁职业技术学院780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年龄、体重指数(BMI)、家族史、血糖血脂、吸烟饮酒与高血压患病有关。结论劳动岗位压力大、高血压阳性家族史、BMI值超标、血糖血脂明显升高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显著危险因素。

    作者:王居召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不同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方法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均分为3组,甲组40例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乙组40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丙组40例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三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丙组效果佳,传统疝修补术差。3组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情况,丙组的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明显少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为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中腹腔镜疝修补术应用操作更为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翔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产后康复护理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护理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中期妊娠引产患者92例,采用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产后康复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引产后子宫复旧情况、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阴道流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无明显宫缩痛,舒适度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产后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中期妊娠引产患者康复,缓解产后宫缩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方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社区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情况,提高护理能力。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4月我社区脑卒中患者50例,护理人员12例,对其获取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调查,从而分析护理人员的认知情况。结果社区患者对脑卒中康复护理“掌握”占23.8%,主要体现在脑卒中相关基本知识方面;“了解”占40.7%,体现在脑卒中相关护理方面;“不清楚”占35.6%,体现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具体实施内容方面。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情况与其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密切相关,各因素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全面提高社区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加强培训,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蒋莹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品管圈在降低剖宫产术后奶胀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剖宫产术后奶胀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奶胀发生率为主题,分析剖宫产术后奶胀发生的原因,确定目标,制订并实施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剖宫产术后奶胀发生率由原来的23.53%降低至10.16%。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剖宫产术后奶胀的发生率,促进了母乳喂养,为产妇减轻了奶胀的痛苦,促进团队精神的建立,提升了护理质量,树立了医院口碑,同时也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杨泽蓉;龚丽;许铧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尺桡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尺桡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将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尺桡远端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复位,且予以石膏外固定;研究组采取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患侧活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患侧活动情况和握力优,组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尺桡远端骨折的治疗,可获得显著且良好的疗效,便于患侧活动情况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峰;李增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胃癌术后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外营肠(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各34例,PN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EN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EN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体重下降情况、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等指标均优于PN组(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能够促进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增强免疫功能,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谭雨芳;程燕群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妊娠期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的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怀孕前与怀孕后心电图P-R间期的变化,了解妊娠期间P-R间期缩短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对100名育龄妇女在怀孕前、妊娠早、中、晚期各做1次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4次心电图P-R间期的演变。结果妊娠中、晚期P-R间期缩短明显高于准怀孕前和怀孕早期,且予吸氧后P-R间期多恢复正常。结论妊娠出现短P-R间期与需氧量增加及耗氧量增大,机体出现缺氧有关,并非由于传导异常,属一正常的生理反应。

    作者:邓月娟;罗翊芝;严恺舒;关秀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孕晚期孕妇认知能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孕妇认知能力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分娩的96例孕晚期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孕妇的认知能力及分娩结局。结果认知能力方面,观察组孕妇分娩知识、产时应对、分娩态度等方面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汉弥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晚期孕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孕妇对分娩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有效降低产后抑郁,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李蕾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104例外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研究组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围术期应用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研究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确保糖尿病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具有更为显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胡艳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县市职业健康检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宜城市是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以汉水为界,分别从东部往西部呈平原、丘陵、山地变势,阶梯式延伸,面积2115 km2,宜城版图呈“蝴蝶状”,人口56.45万。现有职业危害因素涉及到的危险化工、纺织、矿山、水泥等行业的企业150余家,在这些企业中从事粉尘、有毒有害等工作岗位作业的工人达10000余人。宜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本市惟一一家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内设包含职业健康检查的健康体检中心,拥有专职的临床、检验、放射影像、心电图、B超等各种医技师20余名,配置有数字X线机(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机,肺功能仪、电测听、骨密度仪等仪器,以及健康体检车1台,常年开展本县市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在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笔者发现存在一些不利于职业健康检查的问题,根据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改进对策建议。

    作者:王树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青海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青海基层卫生人员现状,掌握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向。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走访青海省西宁市周边县乡医疗机构,通过专题会议、与医务人员座谈以及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研。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有一定的需求;基层医生的工作内容及任务已经发生改变;基层全科医生的服务理念和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结论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要紧密联系岗位人才需求,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及专业群与行业发展一体化进程。

    作者:张朝霞;史绍蓉;安顺英;叶海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腹腔镜手术视频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外科学是一门非常强调实践的学科,课堂教学多是抽象的理论内容,医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往往感觉非常枯燥,理解上存在较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适时地导入手术视频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腹腔镜技术中,手术视频高清易得,这些视频经过适当的剪辑以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展示,可以使普外科的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形象且更加贴近临床,有助于医学生对外科内容尤其是手术相关内容更为深入地了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腹腔镜视频剪辑后应用于普外科临床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骥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则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疼痛感、住院时间、焦虑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缓解患者低落情绪,减轻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丽晶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鼻内镜手术继发鼻中隔穿孔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继发鼻中隔穿孔的原因以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发生鼻中隔穿孔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例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中出现鼻中隔穿孔10例,术中穿孔2例行Ⅰ期修补失败,术后穿孔8例。结论为了预防鼻内镜手术后继发鼻中隔穿孔,手术前首先应检查保证鼻内膜健康,手术操作准确,并努力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改善术中使用的填塞材料。

    作者:李京文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